第86章 成績單【國慶萬更】
第86章 成績單【國慶萬更】
省聯考的消息出來以後,整個桐山市的教育圈子都激動起來了。
有點眼光的人都能看得出來是什麽情況,沒有眼光的也會在領導們的提點下反應過來。
于是,桐山市的學生們發現,原本就已經開始有些艱難的學習生活,突然變得更難了……
平時晚上回到家裏寫作業,寫完以後還能多少剩一點的時間找點樂子,不管是看視頻也好,打游戲也罷,總歸是有一些娛樂時間的。
但是現在這僅有的娛樂時間也被壓縮了不少,作業寫完之後他們就只想倒頭就睡。
倒不是作業量增加了。
而是老師們不約而同地提高了作業的難度。
不過至少他們在精神上沒有感覺到什麽不适,因為老師們在提高壓力的同時,也在給他們打雞血。
都是十三四歲的少年人,誰還不想壓別人一頭不成?
市區裏學校的動靜阮星回他們并不知道。
但是省聯考的消息還是被老師們透露給了學生們。
無論是今年剛剛入學的學生,還是初二初三的學生,這個時候都打起了精神。
對于初一的孩子來說,他們想的是繼承學長學姐們之前創造出來的輝煌戰績,怎麽也不能堕了自家母校的名頭。
而初二初三的人們就更加有野心了。
他們瞄準的是省第一的名頭。
Advertisement
中考第一都被他們曾經的同學拿下了,一個省聯考,他們要是拿不下來那多少有點丢人吧?
因為這些想法,原本整頓過後還是略顯跳脫的學習氛圍,頓時沉靜了下來。
阮星回偶爾在學校裏逛,還能看到帶着課本上體育課的學生。
就在這樣的緊張氛圍下,期中考試轉眼就到了。
因為是大型聯考,所以這次的考試,只有安裝了符合标準的監控網絡的學校才能夠作為考點。
星空中學在建成的時候就一直都有準備這一點,倒是沒有什麽問題。
這回麻爪的是鎮上的山溪中學。
山溪鎮資金有限,每年年底的時候結餘資金給自家老師買年貨都經常摳摳搜搜的,更別說是安裝符合标準的監控網絡了。
學生們想要考試,就只有兩個選擇:去縣裏,或者來星空中學。
而縣裏的學校能夠容下的考生有限,作為距離星空中學最近的學校,他們其實也沒有選擇。
阮星回對他們校長有意見,但是對學生們沒有。
所以,當小耿打來電話,問她願不願意将學校的一部分區域分給其他鎮上的學生們作為考點的時候,阮星回同意了。
去縣裏考試的路途比到星空中學考試還要遠上那麽幾分。
但是學生們完全可以住在星空中學。
這樣一來,對于學生們狀态的影響反而要小了一點。
為此,阮星回将考試期間交流會的時間往後推了一周,好将交流區域的宿舍和教室都騰空,作為其他學生們來到時候的臨時考點和住宿場所。
鎮上的學生人數其實不算多,加上考試又是分年級進行的,同時考試的也就只有那麽一個年級,才不至于因為考點不足影響了考試。
星空中學這邊接手了縣區以外的六個鎮子中學學生的考試,幾乎填滿了交流區的房間。
也因為這個操作,桐山縣縣區的學校也有了幾分餘力,可以幫扶一下旁邊的縣。
因為考點的事情,桐山市可是亂了好一陣。
從聯考通知下達開始,大家就忙碌了起來,一直到考試前夕,才算是整理完畢。
考前一天,學生們抱着自己不算大的書包,乘坐着專門的車輛,陸陸續續地從各自學校趕來。
還沒有下車,他們就被一路上的風景給吸引了。
桐山本就景色不錯。
雖然經濟落後,但是經過這兩年多的發展,也有了不小的進步。
至少比起曾經,許多村民們家裏都開始有了餘錢,琢磨着修整房子。
而車輛開到星空中學附近的時候,那與山林融為一體的建築風格更是讓他們大開眼界。
學生們不約而同地開始拿自家學校和星空中學做對比,然後發現……真的沒得比。
不僅硬件條件沒得比,連飯食都沒得比。
學生們吃着各自餐盤裏的飯菜,有那情緒敏感的已經開始眼淚汪汪。
因為住宿之類的問題都是提前安排好了、連宿舍名單都已經早早分發到各自學校的老師們手裏,所以學生們入住的速度非常快。
雖然下午的時候大家才開始抵達,但是晚上已經可以安安穩穩地坐在書桌前學習了。
因為同樣是在交流區,安排學生們的任務就被阮星回丢給了秦明延。
美其名曰“一事不煩二主”。
和學生們一同入住的,還有這次考試的監考老師。
因為考慮到保密工作等問題,監考老師們的住處和考生們都是分開的,杜絕了所有可能出現的作弊渠道。
第二天一早,監考老師們比學生們更早一些起床,前往試卷整理室,做考前準備工作。
學生們也在鈴聲中起床,開始準備最後的沖刺。
考兩天、換一個年級、再考兩天、再換……
初中三個年級,用了整整一周的時間,才考完這場規模浩大的全省聯考。
阮星回也是在這一周的緊張氣氛中才反應過來,一次聯考消耗的人力物力,是中考的三倍以上才對……畢竟光是人數都已經翻了三番了。
直到送走了最後一批外地考生,學校裏的氣氛才總算是輕松起來。
在這一周的時間裏,學生們都被名為“考試”的壓力壓得有些喘不過氣。
即便是對于自己學校很有信心的星空中學的學生們,也是。
阮星回理解他們的想法,也沒有多啰嗦什麽,只是給學生們補上了因為考試耽誤的假期。
這一下,星空中學是徹底的安靜了。
小學部的孩子們因為是正常的作息,已經收假回來。
阮星回現在也還是住在小學部的家裏,主要是離得不遠懶得挪窩。
但是阮梅見已經搬出了這個家,住到了學生宿舍。
阮星回和阮父阮母一致認為,她應該多和自己的同班同學們相處相處。
他們還是希望阮梅見能夠交到一些同齡的好朋友,不然的話,她平時有什麽不方便和家長們說的小煩惱都沒有一個合适的人選傾訴。
而且這孩子性格太過沉靜,他們也想讓她被別人帶着活潑一點。
阮梅見對于住在哪裏是沒有太大意見的,只是這樣一來,她就和姐姐分開了,之前說的監督她吃飯休息也就成了泡影。
阮星回一開始還不清楚她在惦記這個問題,還是看她情緒有些低落,問了一問,這才鬧明白她在煩惱什麽。
只好向她保證了自己一定不會忘記規律作息這件事,不然的話就讓阮梅見罰她。
阮梅見還是用懷疑的目光看着阮星回,半晌才勉為其難地點了頭。
因為她是小學生,學校放學比較早,沒有初中的晚自習。
再加上阮星回的辦公室還在老位置,主要活動區域就那些,一般情況下都能輕易地找到她。
所以阮梅見還時不時的抽出時間,在阮星回随機刷新的地點找她,然後檢查她有沒有聽話。
這個認真謹慎的樣子,好幾次都把阮星回給逗笑了。
可你還別說,真的讓她抓到過幾次。
被抓包的阮星回:……
尤其是在聯考期間,阮星回雖然沒有負責主要工作,但還是忍不住惦記着。
因為挂念着這件事,時不時的就跑一趟神,然後就耽誤了事件。
光是這一周,她就被阮梅見抓包了三次……
所以,這邊考試剛一結束,阮星回就忍不住松了一口氣,然後回了家。
走之前,阮星回還不忘了在自己辦公室門口貼了張字條。
“回家,一起吃飯”
果然,這天放學後沒多久,阮星回就在自家門口看到了阮梅見。
姐妹兩個也有一段時間沒有坐在一起吃過飯了,阮星回回來的時候特意用飯盒打了一些回來,就放在餐桌上。
吃飯的時候,阮星回總算是騰出來了精力,打算問問自家妹妹,這段時間的交友……不是,是學習生活。
阮梅見啃着排骨,小尖牙好用極了:“還行吧,反正還是第一名,也看不出來有沒有進步。”
“宿舍室友?都還不錯啊,挺照顧我的。”
阮梅見上的是五年級,本就在班裏年紀偏小,再加上她的小身板,看上去就更小了。
因為這個原因,大家都默認叫她妹妹,包括實際年齡最小的那個男生。
一開始的時候她還反抗過,但是同學們看她氣鼓鼓的樣子都覺得還挺可愛的,于是嘴上應着,下次還是這麽叫。
時間久了,阮梅見自己也懶得反駁了。
小學的孩子年齡小,為了方便管理,學生宿舍都是按照班級分的,班主任也會時常留意。
阮梅見宿舍裏的這幾個都是自家班上的學生,自然是熟絡極了,因為有她這個“團寵”在,大家的關系也格外好一些。
剛剛開學的時候,阮梅見還沒有适應學校裏的作息,有時候會睡過頭,還是幾個室友惦記着叫她起床,這才沒有鬧出遲到的笑話。
至于成績方面,阮梅見在一年前就已經追平了其他科目的進度,只是在語文這一個科目上有所欠缺而已。
而這一年的時間裏,她已經看了不少的書,雖然還是不太比得過別人從小的積累,但已經和其他同學的差距已經不算是太遠了。
阮星回也是知道這一點的。
小學人少,入學的時候也只是做了個摸底考試,沒有分班。
那個時候阮梅見的成績就已經是穩穩當當的第一名。
雖然和第二名的學生沒有拉開差距,但那也是因為她語文成績拖了後腿。
事實上,阮梅見的同學們喜歡逗弄她,也有這個原因在。
她小小年紀,成績卻高出他們不少,還不驕不躁懂禮貌,這樣的好孩子誰不喜歡。
就是她太過正經了,時不時就做出嚴肅的表情,叮囑身邊的同學們認真學習,這才讓大家多了個打破她正經面具的小愛好。
“對了,你們班的校慶節目,有想法了沒?”
星空小學現在是每個班級一個班,每個班都是二十多個人,加起來還不到兩百人。
但是校慶的節目任務還是布置下去了的。
畢竟這種全校性的活動,要的就是集體參與感。
現在的星空學院,小學六個班、初一初二各七個班、初三一個班,加起來二十多個班級,數量不算少。
學校給學生們的任務是每個班出一個任務,另外,人數格外多一些的初一初二再出一個年級內合作的節目、小學六個班也一起合作一個。
這樣一來,就有整整24個節目了,完全足夠撐起一臺晚會。
阮星回之所以問着一句,是因為阮梅見的個人特長。
山溪鎮的孩子們很少有人能夠學習課外特長,一半提起興趣愛好的時候都是唱歌跳舞之類的、不需要單獨報班也能自己研究的項目。
在這樣的環境下,阮梅見的古筝特長就顯得尤為突出。
問起這個話題,阮梅見微微臉紅。
“已經定了,我彈古筝,然後同學們大合唱。”
同學們知道她會古筝這件事,還是因為阮梅見每天都會回家練琴。
因為小學生們年紀小,老師也都管得比較嚴一些,怕他們在學校裏亂跑出事。,
像是晚上晚飯後的時間,學生們都會在宿舍裏面待着,很少在外面亂晃。
主要也是學校的位置在山裏,如果小孩子突然跑到一些奇奇怪怪的角落,很容易出現一些不可預料的情況。
因此,學生們晚飯後基本都是在宿舍裏寫作業,然後在樓裏亂竄,找自己相熟的小夥伴們玩耍。
這樣的情況下,幾乎每天都會消失上一兩個小時的阮梅見,就很容易被人發現不同了。
最開始的時候室友們都不知道情況,還會跟老師彙報,怕她出事。
但是發現老師們也不太管這件事的時候,幾個小姑娘就起了疑心。
小朋友彎彎繞繞的心思也少,實在是好奇到忍不住了的時候,就抓住阮梅見“嚴刑逼供”。
阮梅見本來就沒想着瞞她們,見她們問,她也就說了。
她是校長妹妹這件事,對于小學生們來說,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反而會讓人覺得“哇你姐姐這麽厲害啊!”
于是,隐形姐吹阮梅見對于室友們的認可度就更高了一些。
而她會古筝這件事,也就這麽傳到了班上同學之間。
這些孩子連樂器接觸的都少,見過次數最多的還是音樂課上的鋼琴。
古筝,這種樂器,在阮梅見給大家科普過歷史背景之後,就成了班上學生們的“新寵”。
不止一次的,他們都鬧着想要看看阮梅見現場演奏。
只不過阮梅見的古筝在家裏放着,不是很方便帶大家一起去。
而學校裏也有古筝,但那一架古筝,是藍翰星做出來的,除了他自己,誰也不敢動。
于是,小崽子們雖然知道阮梅見會彈古筝,半個學期都過去了卻一直沒有見過。
這次一說校慶要出節目,大家頓時就來了精神。
壓根都沒有考慮的時間,所有人默契地投了古筝一票,看的阮梅見自己都要無語了。
不過阮梅見還是不希望自己一個人上節目,總覺得缺一點氛圍感。
于是在又一次讨論節目內容的時候,提出了全班一起上,她來伴奏的建議。
阮梅見因為經常跟着秦弦靜一起看一些演出視頻的緣故,對于演出形式的了解比起這些學生們還是要豐富上一些的。
她提出的表演形式更接近于音樂詩的模式,自然也就在節目排演中取得了一個相對的領導地位。
不過和阮星回說起的時候,阮梅見沒好意思提這一點。
當聽到阮梅見說要彈古筝的時候,阮星回就點了點頭。
“那你們平時排練的時候是不是也要用古筝?要不要把它放到你們宿舍那邊去?”
小學部的課後管理是阮星回同意的,她也清楚學生們的活動範圍。
既然是要用古筝伴奏,那麽排練的時候如果沒有古筝總會覺得有些奇怪。
阮星回就想着,把古筝放到他們宿舍樓那裏,也能方便阮梅見平時練琴。
阮梅見遲疑了一下。
如果阮星回是說讓她平時練琴也在宿舍樓的話,她可能不會同意。
古筝畢竟是樂器,練習的時候難免會打擾到其他同學學習休息。
但是現在涉及到了節目排練,她一個人也不好下決定。
而且班上同學有男有女,古筝卻要放在女生宿舍。
好像,方便了,也沒有太方便?
阮梅見的糾結阮星回看在眼裏,很快就看明白了她的顧慮。
但是能夠允許學生們排練的地方又不只是宿舍,還有更合适的教學樓呢。
阮星回想了想,給老師們下了個通知,學生們可以在放學後,在各自教室裏進行校慶節目的排練。
并且,在學生們排演節目的時候,老師們,尤其是班主任,要多多關注學生們的位置和安全。
畢竟從教學樓回到宿舍,中間還要經過一段不算短的路,放學後的教學區人數也不算多,安全問題就尤為重要。
這樣一來,有需要的學生們就可以在放學後留在教室裏排練,不需要排練的學生也能直接回宿舍學習,互不打擾。
至于阮梅見的那架古筝,則是被阮星回送到了他們班教室裏。
古筝搬來的第一天,就引起了全班同學的注意。
畢竟是個稀罕物件兒,下課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往旁邊圍,想要好好看看,長長見識。
阮梅見也不攔着,只要他們不把琴碰壞了就成。
因為古筝的到來,學生們對于排練的事情更上心了幾分。
前腳響起了放學的下課鈴,後腳就急吼吼地圍作一團,還默契地給阮梅見讓開了一條小道,方便她過去。
這是在等着她彈琴呢!
阮梅見無奈地坐到了琴後,掀開琴箱,拿出義甲往手上戴。
第一次見到這個東西的學生們:OoO
“這是不是就是電視上演過的那個什麽……九陰白骨爪?”
有人好奇地發表着自己的看法。
阮梅見:……
五指收攏作爪狀,她沖着那個好奇寶寶露出了一個笑:“要不你來親自試驗一下看看是不是?”
男生:!!倒……倒也不必。
小男孩嘴上喜歡開玩笑,但是還是挺容易認慫的。
阮梅見整理好了義甲之後,坐在琴後思考了一下,就做出了起手式。
見她是真的要開始演奏了,學生們也都安靜了下來。
不多時,琴弦被人輕柔地波動,流淌出一段旋律。
這段旋律學生們都很耳熟。
是桐山當地特別出名的一首民歌,也是他們每天早上的起床鈴。
二十多個人圍在古筝邊,瞪大了眼睛看現場。
而旁邊的幾個班級,留下來排練的學生們也都紛紛探出了好奇的小腦袋,扒在門邊往裏打量。
可惜人太多了,将裏面的景象給擋得嚴嚴實實,他們只好失望地離開。
阮梅見還不知道門口的動靜。
這支民歌不算長,一共也就三四分鐘,很快就彈到了尾聲。
收手撫弦,教室裏又安靜了下來。
第一次近距離感受到古筝魅力的學生們紛紛回過神來。
“太厲害了吧!”
“我怎麽感覺這聲音比鋼琴的還好聽?”
“看起來好棒,我也好想學啊……”
“想什麽呢,這東西肯定很貴!”
……
學生們的聲音傳到了阮梅見的耳朵裏。
她看了看手下的古筝。
這架古筝确實很貴。
阮梅見不知道具體的價格,但她之前偶遇過來秦弦靜家裏的學生,當時他們說這是秦弦靜第二愛的琴。
其他人想要借用一下她都不肯,沒想到竟然會有一天把它送給了小師妹。
至于排名第一的那把,自然是秦弦靜平時用的那一把了。
雖然他們也不知道自己這把琴的價格,但是之前有一把售價二十多萬的古筝,在秦弦靜的心裏都比不上它。
阮梅見也沒有想到,被秦弦靜當做拜師禮送給她的這架古筝竟然有這麽高的價值。,
但是現在琴已經手下了,她也不能再給人還回去。
于是就只能在日常使用的時候加倍珍惜。
這次會把這架古筝搬到教室來,也是她考慮不周到。
這麽貴重的東西擺在教室裏面确實不算安全,而且同學們對于古筝也很是好奇的樣子。
阮梅見就想着,晚上請姐姐用自己的零花錢,給同學們添一架新的古筝。
初學者使用的古筝一般價位在兩三千的樣子,阮梅見的壓歲錢加起來還是夠用的。
聽到阮梅見的要求,阮星回挑了挑眉。
阮梅見的小金庫還有多少錢,她心裏一清二楚。
買一架新古筝,即便是入門級的,也要将她的小金庫給掏得七七八八。
竟然這麽舍得?
阮梅見可不是什麽對陌生人都特別大方的性格。
相反,因為從小的經歷,她還習慣性地對陌生人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與防備。
沒想到她班裏的那群小家夥,竟然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就讓阮梅見放下了心防。
看來,她在新的班級裏過的是真的挺不錯的。
阮星回看着阮梅見認真的模樣,沒有阻攔。
他們家給阮梅見的零花錢和壓歲錢都不算多,但是阮梅見花用的地方更少。
這一年多的時間裏,零零碎碎地攢着,到現在也攢了三千多,其中有兩千多還是她過年時候收到的壓歲錢。
這些錢既然給了她,那就是她自己的了。
只要不是什麽違法的開銷,他們也都不會特意去阻止。
新的古筝很快就添置好了,秦弦靜送的那一架被挪回了家裏,教室裏則是放上了新的那一臺。
采購的時候,阮梅見還特意又多買了幾幅尺碼不同的義甲,準備讓班上的同學們試試。
于是,放學後圍在古筝邊上的學生就更多了。
無論男女,學生們都樂于去跟阮梅見一起學着彈兩下。
只不過相比于認認真真地學一首曲子,大部分的學生還是更熱衷于學着電視上的武俠片,做出一些發出音攻的姿勢。
看到這一幕的阮梅見只能悄悄地翻個小白眼,在心裏吐槽一句“幼稚鬼”。
至于說出來?那是不敢說的。
怕被揉臉。
就在阮梅見的新古筝送到那天,省聯考的成績,終于在全省初中師生們的千呼萬喚中,到了放榜的時刻。
這一次,省教育廳是真的很舍得下血本。
幾乎整個聯考的過程都是比照着每年的中考來,即便是這次參加考試的人數是中考人數的三倍還要多,依舊沒有擋住上面的決心。
全省參與這次考試的人數足足有一百萬人,對于阮星回來說已經算是一個巨大的人數。
他們所在的省份本身人口數量就不算少,排在全國中游,每年參加中考的也有三十多萬。
但是一百多萬人的成績公布,和三十萬人的成績公布,那顆不是一個量級上的工程量。
光是看着省裏發下來的一分一段表,阮星回都覺得眼暈。
好在作為重點觀察對象,星空中學和桐山市的數據特意被省裏關照過,給出的數據也最為詳細。
星空中學這次的考試成績并沒有拿下全省第一。
因為省實驗的成績也是同樣的優秀,而初一年級的孩子們還沒有來得及全數趕上。
但是兩者之間的差距并不算大,阮星回看着各個學校的成績單,輕而易舉的就得出了結論。
星空中學的學生們這一次确确實實就是輸在了這一點點的差距上,才與第一名失之交臂。
不過對于阮星回來說,這并不是一個大問題。
她和學生們最缺的就是時間。
她相信,等到期末考試的時候,他們一定又會拿下第一。
而到了個人成績單這裏,就是令人高興的好消息了。
張楠、張選,分別拿下了初三和初二年紀的全省第一。
保持這個勢頭下去,未來兩年的中考狀元,對于星空中學來說幾乎可以說是囊中之物。
對于張楠的成績,阮星回一向都是有信心的,這孩子學起來太過拼命,已經到了讓阮星回都咋舌的地步。
反而是張選拿下了初二的第一,是阮星回沒有想到的事情。
張選這個孩子平時沒有什麽特別突出的表現,成績确實是在年級前列,但也沒有像這份聯考成績這麽誇張。
阮星回記得他,還是因為他是趙子然事件中另一位被牽扯進來的學生。
更多的印象,就沒有了。
阮星回一時之間也不能确定,張選這到底是突然爆發了小宇宙,還是正好這次的題目對上了他的特長範圍。
但總歸不是作弊就對了。
如果是作弊的話,阮星回這邊的系統肯定會有提示,但是沒有。
既然如此,那就沒有什麽可擔憂的了。
不過張選的這個成績漲的突然,姬智還是忍不住多關注了他一些。
雖然他現在負責着小學的工作,但是因為人數少,又有薊舟搭檔,所以兩人的工作量都不算是特別大,依舊帶着原本的班級。
阮星回這邊看重的是學生們的個人成績,而對于領導們來說,關注的就是整個桐山市了。
除去第一批報名的老師以外(此處點名全員上陣的市一中),後續的老師們再報名的時候就多了一項要求——非畢業班優先。
畢業班當時畢竟只剩下半年不到就要進行中考了,這個時候抽調老師們去交流學習,還一走就是一周,實在是影響學生們的複習進度。
因此,所有畢業班的任教教師,交流活動都被安排到了中考之後。
也是因為這個安排,桐山市今年的中考成績整體提升并不大。
除了異軍突起的星空中學以外,就是排名上升了的桐山市一中。
還是那句話,樣本太少,說服力不夠。
為此,所有奮鬥在教育線上的領導們都将目光投放到了這一次的全省聯考上。
這一回,桐山市所有的老師都已經進行完了第一期的交流學習,學生們能夠從這些老師們手裏提升多少,就可以看作是交流會的成果了。
和中考一樣,星空中學一騎絕塵。
雖然在總排名上落後一步,但是在平均成績上依舊可以吊打全省絕大部分的學校,只有省實驗逃過一劫。
而表現第二突出的,依舊是桐山市一中。
相比于年中的中考成績,桐山市一中的聯考成績排名又向上爬升了兩名。
要知道,桐山市一中雖然不是什麽省內名校,但也是曾經桐山市最好的學校了。
以往能和它競争排名的,除了省會的三所名校以外,也就只有其他市排名第一的學校了。
往年桐山市一中的成績排名一般都在全省第十左右徘徊,中考成績爬升到了第六名,現在聯考成績又爬升到了第四名?!
到了這個地步,成績爬升可不是看進步了幾個位次比大小就能判斷進步幅度的。
以往,省會的三個初中常年霸榜全省前三,分別是省實驗、省外國語、省會一中。
今年不僅讓星空中學擠到了第二,把外國語給擠出了前三,還被桐山市一中給擠到了第五?!
成績單出來的時候,省會的幾個知名初中的校長都在,當時大家就都把目光看向了省外國語學校的校長。
那可真是……臉都被氣紅了。
其他兩個不管怎麽說,至少都還在前三,只有他的外國語學校,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壓。
別說是另外兩所學校的校長了,他們這些普通學校的校長也都替他覺得心塞。
他們都知道省裏這次搞這麽大的動靜是為了什麽,自然也不願意再這麽重要的時刻輸了陣仗。,
可即便是已經提醒學生和老師們努力學習了,短短十幾天的時間裏,也不能讓學生們的成績跟坐了火箭一樣地提高啊!
而看到省外國語校長的模樣,省實驗和省會一中的校長面面相觑,心有戚戚。
省實驗心裏想的是,期末考試怕是他也要被壓。
省會一中心裏則是念叨着,回去一定要好好動員學校裏的小崽子們,能提高多少是多少,可千萬別也被桐山市一中壓了。
考試辦公室的動靜,并不是所有人都關注的事情。
祝駿的機要秘書守在辦公室裏,拿到了第一份的成績單,就匆匆往廳長辦公室趕。
祝駿正在那裏等待着消息。
相比于更注重自家學校排名的校長們,祝駿關注的點又是另外一個了。
他更關心整個桐山市的整體提高。
因為交流學習不是以學校為單位進行的,所以他們也沒有辦法根據學校的進修先後來判斷成績的漲幅是否合理,只能看整體的漲幅。
能坐在秘書位置上的人個個都是人精,桐山市原本的成績早就已經準備好了。
既然是看整體成績,那就還是要看平均分了。
除了桐山市一中和星空中學這兩個學校的成績單被單拎出來了一份以外,他還将桐山市所有學生的成績都算了平均分。
一番忙碌之後,呈現到祝駿眼前的,就是幾個不算特別複雜的數據。
星空中學和桐山市一中的成績單列一排,每個平均分後方還跟着相比前兩次考試時候的漲幅。
再往下,第三排,就是全市的總成績了。
因為聯考只進行了這一次,所以這個漲幅算的是比照上個學期桐山市的兩次市聯考。
根據數據,以第一次聯考為基準線的話,第二次聯考中,副科各個科目提升的平均分大概都在5-10分之間,而語數英三科的提升幅度則是在8-11之間。
而省聯考的成績,提升幅度雖然略降,但也相差不遠。
這就很讓人震撼了。
要知道,這是單科平均分,而不是總分。
平均分受到每一個分數項的影響,因此少數人的提高用處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平均分能夠提升五到十分,意味着有許多可能原來成績在80左右的學生,現在的成績能在90-95之間。
這種情況下,平均分每一分的提高都可以說得上是不錯的進步,而現在這個數據,完全值得拿出去吹噓。
祝駿的手指點在桌面上,看着上面的數字,露出一個滿意的笑。
嘿,今年過年的時候,他可有談資了!
往年他都只能聽着其他省的教育廳廳長在那邊瞎哔哔,吹噓自家手下的學校進步有多麽多麽大,又出現了多麽多麽厲害的學生。
今年,嘿,咱不吹學生,吹學校。
你的學生厲害,能提高其他學校的成績嗎?
他不能,我的學校能!
你的學校進步那麽一兩分也好意思吹?我這可是進步了快要兩位數!還不是一個學校!
光是想想,祝駿就仿佛已經見到了幾個老對頭的精彩臉色。
只可惜,現在離過年還有兩個多月,離他們去教育司做年終彙報也還有小三個月。
不能及時地将這份快樂傳遞給大家,實在是讓祝駿有些過意不去。
于是,他拿起了電話。
“喂,老沈嗎?最近怎麽樣啊?”
“哎呀我這可快要忙死了!你也知道我們省在搞那個聯考嘛!工作量比較大,這不,才剛忙完,好不容易有時間喘口氣,就來跟你聯絡感情了。”
“哎~哪有什麽大好的消息,都是一點小成就,不值一提~”
“對,還沒見什麽提高呢,你也知道,咱們聯考之類的,有那麽一兩分的波動其實也挺正常,畢竟試卷難度不會一模一樣嘛!”
“不過還是有幾個學校表現還可以的,雖然進步幅度也就一般般,但畢竟人家都在努力,值得表揚嘛!”
“進步了多少啊?不多不多,也就是個十幾分的樣子,你也知道的,我們省裏有個桐山市嘛,桐山市最好的學校是市一中,對,就是它。”
“哎喲~十幾分真的不算多了,什麽時候他們能把全市的平均分也給我拉到八十五,我可就真的要樂死了。”
“哎?喂?老沈啊?你怎麽不說話了?”
祝駿疑惑地看了看自己手上的話筒,又把它貼在耳邊。
“老沈你能聽到嗎?”
“我跟你說啊……”
“嘟嘟嘟嘟——”
作者有話要說:
日萬目标達成【合掌慶祝.jpg】我可真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