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接班人
第80章 接班人
秦弦靜緊趕慢趕,才總算是在除夕天黑之前到了星空中學。
她原本是想早早過來,從小年一直待到開學的。
但是臨時有個表演任務,她就只能等到表演結束了之後再往學校趕。
也幸好任務是錄播不是直播,不然她這個假期怕是要泡湯了。
即便是大冬天,秦弦靜也依舊保持着自己的淑女氣質。
一件白色的上襖,搭配上一條粉色的百疊裙,肩頭再披一件紅色繡梅枝的長鬥篷,襯得天地之中只有黑灰白綠幾個顏色的桐山都生動了起來。
只不過,這身裝扮雖然美麗動人,但也十分的凍人。
鬥篷雖然很厚實,但畢竟敞着口,甚至有點兜風。
秦弦靜這才下車兩分鐘,就已經被山裏的冷風吹得指尖僵硬,恨不得往身上披個大棉被,把自己裹成蠶蛹一樣。。
“秦老師?!您怎麽來啦?”
阮星回從食堂裏出來,看到來人之後滿是驚喜。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秦弦靜看到自己的兩個好徒弟這麽快就跑了出來,臉上也帶着笑。
她來之前可也是守緊了口風,半點都沒告訴他們一家,就為了這一刻的驚喜感。
“去年過年都只有我一個人,今年可不行了,我要你們陪着!”
秦弦靜拉着手上的行李箱,眼尾一挑。
Advertisement
阮星回:……合着您還惦記着這件事吶!
去年阮父阮母到桐山裏過年,原本和阮家一起過年的秦弦靜就落了單。
一方面是因為去年她除夕那天有演出任務,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當時的星空中學路況太差,被阮星回給攔了下來。
畢竟阮父阮母都已經辦理了退休,沒有工作壓力,想住到什麽時候都可以。
而秦弦靜時不時就會有演出任務,住在學校裏實在是不夠方便。
不過今年就不一樣啦,秦弦靜特意退掉了所有能推的工作,路也通了,她還是悄悄來的。
小丫頭片子這總不可能把她趕出去了~
大家都聚在食堂裏,有後廚的竈火和室內的暖氣,秦弦靜很快就從剛才那種天寒地凍的狀态中回過神來。
身上的鬥篷一掀,袖子用攀膊束起,很快就混進了熱火朝天忙碌着的人群中。
因為要守歲,所有人吃完飯之後也沒有走,而是留在了食堂裏,用那面移動的教學大屏看節目。
一直等到零點的鐘聲響起,定時燃放的煙花在夜空中炸開,人群才逐漸散去。
秦弦靜的到來,最開心的人莫過于阮梅見,最不開心的人……顯而易見。
過完年之後的日子就過得快了起來,很快就到了第二次交流會開始的時候。
像是新生入學一樣,這一批報名的老師,在報名的時候就已經填寫了自己所教的科目和年級,包括性別。
所以在他們到來之前,學校的公告欄上就已經貼出了所有人的分班以及宿舍安排。
畢竟是一千多人,不可能一直上集體大課。
并且為了方便交流,帶班的老師都是和班裏學生同一個科目的人。
原定的初八開始上課,于是從初七那天早上開始,星空中學和星空路上就熱鬧極了。
即便是坐大型客車,這麽多人也需要二十輛車才能裝得下。
再加上各自來處不同,車輛的數目就格外多一些。
以往幾乎只有星空中學的車輛和村民們自己的簡陋小車才會走的星空路上,時不時就能看到兩車交彙又朝着不同方向遠去的畫面。
學校的學生們開學後還在原宿舍,就沒有安排他們挪動。
所有的教師全部入住新校區的宿舍。
新校區宿舍是六人間,上下鋪,外加一排貼牆安置的書桌,不算特別大的櫃子。
對于學生們而言,這個環境還是很棒的。
但是對于這些成年人來說,有些局促了。
但他們來的目的也不是享受生活,所以最終還是沒有人出來說什麽話。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也不需要太多的引導,只要有個問問題的地方,再配上個流程圖,就能夠順順利利地找到自己的分班和住所。
但即便如此,他們還是熱熱鬧鬧了一整天,新校區的宿舍區才總算是安靜了一些。
夜晚九點,宿舍樓準時熄燈。
完全不習慣這個作息時間的老師們一愣,紛紛試圖用其他的方式照明,或者問問宿管是什麽情況。
但還沒等他們忙活呢,宿舍樓裏的喇叭就響了起來。
“請各位同學注意,宿舍熄燈時間為晚上九點,解鎖時間為早上六點,請大家注意時間,及時處理個人事務。”
“良好的休息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基礎。熄燈後,宿舍區不允許使用照明工具,包括各種手電筒、手機自帶燈光等……”
通報聲持續了一分鐘左右,然後把反複播報三遍,将這些新來的老師們都鎮壓了下來。
這還只是第一天,大家都不熟悉環境,于是也沒有什麽人試圖挑戰規則。
怎麽說也是折騰了小一天了,大家都有些困倦,即便是生物鐘不在這個時間,在黑暗的催眠下,也逐漸有了困意。
第二天一早,廣播再次響起。
先是播放了一段時間的起床音樂,然後通知大家八點之前到操場按照各自班級集合。
學生們昨天幾點到的都有,學校就沒有安排同班同學見面。
不過集合的時候隊伍最前方有擺班級序號的牌子,倒也不算是難找。
阮星回從前一天下午開始就不得閑。
因為師友逸來了。
七號,假期還沒有結束,師友逸原本也不會開始工作的。
但是想到是交流學習活動要開幕,他就有點坐不住。
于是中午的時候就帶了人,吃完午飯就往星空中學來。
阮星回在學校門口看到他的時候也是哭笑不得。
這就是大佬的任性嗎……
既然師友逸來了,這次交流活動又是他一手促成的,那可定要在開幕式上發言了。
阮星回提出這一點的時候,師友逸很是幹脆的應下了。
他也清楚,這次來的老師可不像是之前一樣,全部都是自願。
人多了、成分雜了,就容易出問題。
他怎麽說也是直屬領導,鎮場子的作用還是有的。
因為早早地就确定了後面很可能還要繼續辦交流會,新校區的工程一直都是先可着教學、住宿修建的。
另外為了方便進行集體活動,新的禮堂也在提前建設這一批裏。
不過因為大家都沒有和同班同學見過面,所以這次的開營儀式還是放在了操場上。
操場現在也只是初具規模。
圈出來了地方,做了簡單的主席臺和升旗臺,連地面都還只是砂石,沒有來得及鋪塑膠。
簡陋的環境讓人群中的一些教師皺了皺眉。
開幕式進行得還算是順利,阮星回簡單說了幾句就請師友逸發言。
師友逸是在各種場合發言過幾十上百次的,臺下的人又都是他職責之內的人,這份發言就進行得特別順暢。
聽完師友逸打雞血的話,阮星回再次上臺做了個總結,就此宣布儀式到此結束,所有人按照班級返回教學樓,繼續完成今天上午的學習任務。
操場上的人流逐漸散去,阮星回也帶着師友逸回到了辦公室。
大概是因為這段時間交流的頻率上來了,兩個人的關系也比以往熟絡許多,師友逸還和阮星回開起了玩笑。
“要不你們哪天半個教師進修中心得了,省得半年後如果繼續辦活動的話,咱們還得換地方。”
小耿能看出來的東西,他又怎麽會看不出來。
這句繼續辦活動,看上去像是一句戲言,但他們都知道,只要不出意外,這件事就會成真。
只是教師進修中心這件事,星空中學現在的資歷還太淺了,成績雖然不錯,但依舊不值得為此辦一個進修中心。
未來或許真的會有,但是至少半年後…還不行。
“那要是真的建起來了,師局長可一定要出席我們的剪彩儀式啊!”
阮星回也笑着調侃。
“不過到時候是師局長還是廳長,那就不知道啦~”
開玩笑嘛!誰不會啊!
“你這人!”師友逸失笑,“要是真能像你說的這樣,到時候我再送你點好東西!”
……
交流會已經有過成功舉辦的經驗,雖然這次規模大了十幾倍,但是有秦明延和殷倩共同主持,阮星回還真沒有什麽不放心的。
從開幕儀式後,阮星回就打開了自己關閉已久的收入明細欄,觀察着實時收入。
雖然是編外學生,提供的積分打了折扣,但是人數可比在校生們多多了。
在阮星回這裏,這已經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
觀察一段時間後,阮星回得出了這些成人學生提供積分的速度和頻率。
雖然比不上在校學生們一天十五六個積分的供應,但是算下來也能有個八九分的樣子。
一千二百個人,一天就是一萬多積分,一周的時間就有小十萬。
這對于目前來說手邊積分有些捉襟見肘的阮星回來說,已經十分可觀。
在心中默算出數字以後,阮星回就正式把下一本教材的事提上了日程。
只可惜,教材的傳播只會給阮星回帶來支線任務的進度增加,而不會有積分收入。
不然的話,直接推廣教材,那就是一門穩賺不賠的買賣啊!
還不用管這些人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多省心。
也就是現在急用積分。
等到以後條件寬裕了,阮星回說什麽都要辦學院、停課二選一,或者兩個都要。
她粗略地算了下。
按照師友逸的計劃,從這一期開始,每批教師都是滿編,直到初中教師全部來參與過一遍才結束,預計會一直持續到暑假裏。
現在還沒有出二月,暑假是七八月,也就是說差不多半年的時間。
一天的活動能給她一萬多積分,半年下來怎麽也有小二百萬。
阮星回:可恥地心動了。
這個時候,人數的優勢格外明顯。
人海戰術,在一些前提下,依舊是有效的。
“對了,下一批的教師已經報名截止了,只等教材到手。”
師友逸突然想起來了這件事。
因為有前一批教師的“以身試法”,雖然報名的時候他們還沒有參與那個交流會,但是他們手上有教材啊!
稍稍有點眼力見的這時候也能發現這份教材的優秀了,是在沒有眼力的,還有旁邊看不下去了的同事提醒。
不管交流會效果怎麽樣,能有一份這個教材也不錯啊!
也不是沒有人想過自己翻印,只是這教材的厚度實在可觀,拿到教材的人又都急着趕進度,他們沒有機會啊。
于是,教材唯一出處的交流會,就成了教師群體眼中的香饽饽。
因為沒有了市一中和參與了第一次交流會的學校的全體教師的助攻,這次開放的報名系統,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緩緩關上了大門。
截止時間就是昨天早上。
師友逸昨天本來就想說來着,但是給忘了。
阮星回:……
“沒事,之前印刷廠裏空閑的時候也印了一批書,你們等會兒走的時候直接拉走就行。”
師友逸能來參加個開幕已經是很重視這件事了,怎麽可能一直在這裏住下去。
回市裏是早就定好的事情,正好讓他帶走。
星空中學現在的倉庫裏堆着的書可不少,過年期間有一天沒一天地開工,到現在也攢了好幾千了。
于是,師友逸他們來的時候兩手空空,走的時候卻拉走了整整兩大車的書本。
星空中學庫存的五千本書,直接被師友逸拉走了四千八,只給阮星回留了兩百本意思意思。
這四千八百本書看起來多,實際上也就能夠支撐他們用一個月而已。
至于買書的錢,自然是由公對公賬戶,直接打到學校的賬戶上。
阮星回沒有動這筆錢。
學校裏日常采購還是要花不少錢的。
學生們的日常用品、文具、圖書室的書、食堂的食材……這些都需要用到錢。
以往都是阮星回從自己的積分賬戶裏兌換現金,現在學校有了收入項,阮星回就暫時停了積分兌換。
雖然說是一夜暴富了,但是阮星回并沒有過分急躁。
新的書籍正在等待最後的收尾整理、星空小學的招生也沒剩幾個月,還有一直被阮父和阮星回記在心頭,但還沒有來得及搞起來的星空高中。
阮星回已經基本可以預見,未來的幾個月時間裏,她都會過得很充實。
不過比起上個學期後半段沒日沒夜地整理書籍,阮星回還是輕松了不少的。
那足足三米高的資料經過了初分,就被阮星回分隔好扔進了自己的随身空間,只留下了下一本準備發布的《課堂技巧》。
其實過了第一關之後,後續的整理工作就要輕松許多了,阮星回和阮父每天空閑的時候就整理上幾頁,忙的話就先做其他的事情。
不過現在第二個科目交流會要提上日程,這第二本書也不能出的太晚了才行。
阮星回的心裏有了幾分的緊迫感,每天整理的頁數從原本的一天一兩頁兩三頁,進步到了十頁。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阮星回提起了興趣。
是在某一次和師友逸閑聊的時候,對方提起了一件事——
山溪鎮的教育部門領導,要辦退休了。
而師友逸在這個時候,讓她和小耿多熟悉熟悉。
這兩件事看上去毫不相關,但真的沒有什麽聯系嗎?
即便是憑阮星回貧瘠的官場知識,這會兒也能看得明白——接任這個崗位的人,八成就是小耿。
師友逸會這麽做的原因,阮父給阮星回仔細講了講。
星空中學這裏的前景十分光明,只要不暴雷,那就是一飛沖天的好苗子。
而小耿能在師友逸的身邊工作了那麽久,師友逸自然是滿意他的,在調職的時候當然會向着他來考慮。
讓小耿來接手山溪鎮,既能肥水不流外人田,把這份KPI利益最大化,又能方便師友逸和星空中學這邊交流溝通,算得上是一舉兩得。
而這件事,對于阮星回來說,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一個秋後算賬的機會。
去年寒假後剛開學的時候發生了什麽事,阮星回可還是記着呢。
正好新的學期即将開學,然後就要進入新的學年。
學年交錯之際,最适合料理後事。
說實話,這份恩怨的大小完全看雙方怎麽看。
如果說結果,那就是阮星回和學校的師生們被人惡心到了,實質性傷害不大,就是讓人精神不适。
但如果從對方的行為将會造成什麽後果來看,那甚至可以上升到挖學校的根基這個層面。
阮星回對這件事十分不滿,以至于一年多了還記着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件事會牽扯到學生。
山溪中學校長能夠做到今天這個位置,心裏還是向着自己的學生的。
他不是什麽大奸大惡之人,只是有私心。
阮星回也不會對他趕盡殺絕,只是讓他離開現在的工作崗位而已。
甚至也不要別的,他退休,無法插手學校事務就行。
當然,如果他到了這個地步都還不放棄來找學校的麻煩的話,阮星回也不介意再想一些後續的招數。
而實際上,都還不用阮星回動手呢,山溪中學校長這回兒已經開始覺得頭皮發麻了。
前年星空中學剛剛建立的時候,還是個招生屆的小可憐,根本招不到什麽好的學生,自然不被山溪中學放在眼裏。
雖然開學第一個月就已經傳出來了名氣,但是那時候他也只覺得是個開胃菜而已。
直到後面獎學金的出現,以及他拐彎抹角打聽到了星空中學學生的考試成績,他才有了危機感。
只可惜,唯一的一次試探還沒有開始就失敗了。
而星空中學也在後續的兩次聯考裏取得了格外耀眼的成績,關注它的人更多了。
于是他猶豫了,不知道是不是應該繼續針對這個學校。
只是這一猶豫,就錯過了時機。
星空中學的新生招生,果然變得不同了起來。
原本山溪中學的學生們都還沒有到招生的時間,星空中學的招生宣傳單就已經傳了出來。
而他,一步晚步步晚,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星空中學在一次報名中攬走了大半的應屆學生。
星空中學現在的初一年級,大半都是剛剛小學畢業的學生,原本都應該在山溪中學讀書的。
失去了這一波的生源之後,山溪中學今年的學生數量突破了歷史新低——89人。
如果星空中學只招到了那些已經失學的學生,他還可以安慰自己,他們就是靠着錢來招生。
可是這麽多的新生也去了,那還能說明什麽?
說明家長們确實有不少人對學校的教學水平有了認同。
這讓一直在山溪鎮一家獨大的他怎麽接受?
可是星空中學的安保工作一直做得很好,周圍又人跡罕至,他的道德也不允許他做出什麽放火燒山之類的陰損事。
在輿論上攻擊?
那置頂了以後挂着判決書博文可是新增了幾張後續的造謠人士判決書圖片。
星空中學被阮星回守得像是個鐵桶一樣,根本下不去手。
一來二去的,時間就到了現在。
新的學期又開學了。
上個學期,星空中學的名聲更響亮了。
別說是其他的學生了,就連他家附近的小孩子,家長聞起來想要上哪個學校的時候,答案也從原本的山溪中學變成了星空中學。
有時候他路過樓下,也能聽到他們在讨論和星空中學有關的事情。
但只要看到他過來,這些人要不閉嘴,要不就是轉移話題,好像在說什麽絕對不能讓他聽到的秘密一樣。
這種時候,他的心情就會格外的糟糕。
要知道,之前他從居民區路過的時候,只要是家裏有孩子的家庭,肯定會笑着跟他打聲招呼。
而不是像現在一樣,眼神奇奇怪怪的。
讓人不爽極了。
但是他又不可能就以一個眼神或者态度為由去跟別人争論,這事兒要真的做出來了,他嫌丢人。
于是事情就只能僵持在了這樣不尴不尬的局面下,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星空中學上個學期蟬聯了兩次全市第一,名氣更盛了幾分。
再加上前兩天星空路那邊來來去去的動靜,只要是關注了星空中學的人,多少都會去打聽打聽發生了什麽事情。
于是,“全市的老師【尤其是市一中的老師們】都來星空中學進修來了”這則消息,再度飛速流傳開來。
他都不需要去仔細想,都能知道下一次星空中學招生的時候,又會是怎樣的一番熱鬧場面。
到時候他們學校還能招到多少的學生?
五十?
或者更少?
一想到那樣的場面,他就忍不住頭疼。
和他一起頭疼的,還有山溪小學和山溪愛心小學的校長。
去年星空中學招生的時候,他們還在看山溪中學校長的笑話。
只想着,對方再怎麽擴張,也無非是擴大規模,或者開設更高等級的學校這兩種可能。
哪知道這還沒開心多久呢,對方就給自己扔了雷。
好吧,雖然人家最開始的問卷調查只是針對本校員工,可耐不住有人傳出來了啊!
後來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
現在兩名校長湊到一起的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吐槽當初将調查問卷傳出來的人。
但是如果有人問他們家的娃子升學以後要去哪個學校?
那他們還是想選星空小學。
實在是……實力有目共睹。
市一中都被吊着打給打服了,全校一起過來學習,還有什麽比這更牛的成績嗎?
或許以後還有,但至少現在已經是登峰造極了。
再加上置頂判決書的威懾力,兩個人也看出來了阮星回是一個強勢的人。
只要是敢對她的學校動手的人,再怎麽麻煩她也不會放過。
反正她不差錢。
于是兩個人糾結來糾結去,最後對視一眼,選擇了躺平。
愛咋咋的吧。
反正有幾個學生他們就教幾個,上學選哪個學校這件事,本來就是雙向選擇。
人家家長不願意來,他們也不能強逼。
換個角度想想。
學校裏的學生少了=麻煩事少了=上班摸魚時間多了。
只要他們頂得住來自鎮上教育部門的壓力,那就基本可以提前裹上退休生活了。
嗯……也算是一件好事?
兩人苦中作樂着想。
還有這個交流會,如果也有小學範圍的話,說不定他們以後還可以近水樓臺,蹭上第一批的小學版交流課?
阮星回并不清楚這兩個人心裏已經彎彎繞繞盤算了一大圈,最後轉職成了兩條尚未腌制完成的鹹魚。
她現在正坐在會議室裏,聽着老師們彙報他們班的學生們對于今年的郊游踏青活動有怎樣的想法。
有的班想露營。
有的班想踏青。
有的班想野炊。
也有的班,想去城裏玩。
去城裏玩?
阮星回閉上了想要打哈欠的嘴,清醒了幾分。
前面的活動都是上個學期春游的時候玩過的,聽起來多少有點不感興趣。
反而是這個去城裏玩,讓阮星回來了興趣。
也是,學生們對于城市的了解可以說是很少很少了。
他們見過最多的城市,就是在課堂上,播放的一些課件或是視頻中。
高樓大廈、車流不息,在大多數的學生眼中,都只是一個抽象而不太真實的畫面。
阮星回是有看過這批學生的資料的。
這批學生裏,确實有幾個家境還不錯的,比如全校開除第一人的趙子然,可以說他家裏的條件是在全鎮都數一數二的了。
要不然趙家也沒有那個經濟實力把趙子然塞進另一所學校。
另外還有三四個學生,比趙子然家境稍差那麽一點點,倒也相去不遠。
他們都是有可能去過大城市的,或許會不太期盼到城裏玩。
但是對于絕大多數的學生來說,城市都只是一個意象化的存在。
而且确實,城市裏可以玩的東西要遠遠多于學生們在山裏可以玩的項目。
如果想要以研學為主題,也可以半玩半學,像是博物館、動物園、植物園之類的地方,都是打開孩子們眼界的好地方。
阮星回又聽了一會兒,發現沒有什麽其他更新奇的點子,大家都在上個學期的游園會和上上學期的踏青活動項目中繞圈子之後,就拍板定下了城市研學的主題。
至于到時候學生們的吃住、場地的聯系,都交給了最近比較閑的阮母。
阮父和阮星回最近都不算忙,阮母自然也就不需要全身心地照顧一家人的生活。
空閑下來的時間,她又撿起了自己失明前的項目。
只是她一心撲在各種古書史籍中,這樣的日子過得難免有些單調,和其他人的交流也格外的少,阮星回就打算給她找個事情來緩一緩腦子。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教師隊伍中比較能扛重任的秦明延和殷倩,一個調去負責教師交流活動,一個抓起了全校的教育工作,都空不太出手。
正好看到了阮母這個“壯丁”……
阮母:我謝謝你啊
輕哼了一聲後,阮母終究還是沒能扛過阮星回的撒嬌:“下不為例!”
“放心,下次我肯定不這樣幹了!”
阮星回信誓旦旦地保證。
心裏想的卻是——下次換個別的套路,要更隐蔽一點的。
可以說是把“積極認錯,死不悔改”執行得很到位了。
星空中學學生有兩百多人,再加上每個班要配備的随隊老師、負責後勤等工作的人,人數就直奔260去了。
這樣的人數,即便是當成個旅行團,那也算是個巨型團了。
近三百人的食宿就是一個不好解決的大問題。
另外還要聯系博物館等幾個單位,協調一個比較合适的時間,盡量少地影響其他人的參觀和游玩。
足足忙了小半個月,阮母才總算是将整件事都梳理完畢,該協調的協調,該确認的确認。
執行方案交到阮星回手上的時候,即便是阮母這樣經常趕論文、熬夜做研究的人,也忍不住長出了一口氣。
“下回再找我做這種事,你就別想喝我做的湯了!”
阮星回:其實母上你如果真的想要威脅我的話,換個條件會更有效一點。
看着阮母眼下淺淺的黑眼圈,阮星回終究還是沒有把這句話說出口。
但好在,累是累了點,阮母那就差踹了阮父和古籍過下半輩子的盡頭也消散了。
活動方案定下來之後,阮星回就将事情丢給了殷倩。
至于活動的時候具體是誰來帶隊、以什麽模式出發等等問題,阮星回一概不管。
開玩笑,第二個學校眼看着就要開了,她要是還把學校裏的事情都抓在手裏的話,怕不是要累死。
如果不是奚妍對于這些工作表現出了極度的抗拒,阮星回也不會找上阮母。
不過說起來,她還真的需要再找一個得力幫手了。
現在學校的攤子還只有兩個,一個是交流會,一個是初中,秦明延和殷倩一人一個倒也還能應付得來。
可是下個學期還要多出一個小學來,兩個人是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分個身,再領一份新工作的。
只是這個新的人選……
阮星回捏着筆的手在紙上頓了頓。
其實也不是沒有合适的人選。
豐哲初,姬智,薊舟。
這三個人,都是阮星回認為比較可靠的人才。
這個可靠指的是他們的業務能力方面。
姬智是劉運和張選的班主任,之前趙子然事件發生時,也是他及時發現,才将危險徹底扼殺在了搖籃中。
他對于工作的負責任态度還是很值得肯定的,就是一些措施上可能會稍稍有一些暴力,趙子然可是都快被他踹門那一腳給吓出心理陰影了。
但要論暴力,豐哲初還更勝一籌呢……
姬智好歹還只是武力【威懾】,豐哲初那可是真的動手了。
這裏的動手并不是說他在趙子然和趙鵬程試圖攻擊其他師生的時候動的那次。
而是趙鵬程來到之前,他把趙子然帶走的那段時間。
雖然阮星回當時看不到是什麽情況,不知道兩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麽。
但是看趙子然面對他的時候那個恐懼的眼神,阮星回就知道,事情并不簡單。
要不然這個小屁孩也不可能那麽快就認慫。
兩個表現都特別突出的人各有各的扣分點,阮星回就将目光投向了三名候選人中唯一的女性。
薊舟是星空中學第二學期新增的那批老師之一,上個學期開學的時候競争上崗當了軍訓班主任,後來又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正式的班主任。
她的個人特色不算是特別突出,但也就勝在這個不突出。
薊舟工作認真,對學生也負責,只是在個人特長上不如豐哲初和姬智那麽“突出”,就顯得平凡了一些。
她帶的班,成績雖然不是第一,但也沒有掉出過前三,并且因為教學手段比較溫和的原因,在學生中廣受好評。
只不過,如果選她的話……
阮星回遲疑了一下。
中學的中二期少男少女們需要一個比較強勢的校長,這樣才足夠鎮得住場子。
反而是小學的小崽子們,相對乖巧一點,可能對于親切和藹的老師接受度更高一些。
但薊舟并沒有管理經驗,如果只是學上半個學期就獨立挑大梁的話,阮星回也不放心……
三個人選到底選誰這件事,就這麽卡住了。
阮星回想了半天,試圖找出一個更加能夠說服自己也服衆的理由。
但是很可惜,她失敗了……
一直到晚飯前,她都沒能定下來這件事,愁眉苦臉地回了家。
飯桌上,看到她一臉為難的樣子,阮父就問了句。
“遇到什麽麻煩事兒了?說出來聽聽,看看我們能不能幫你出出主意。”
阮星回就把問題說了出來。
阮父聽了之後也覺得找接攤人這件事确實挺重要。
以後阮星回麾下的學校肯定會越來越多,就比如星空高中……咳。
遴選合适的管理人員這件事也是必須的,甚至越早越好。
一個能夠獨自挑起大梁的人,在獨立之前肯定是要經受過長時間的鍛煉和考驗的。
以阮父的經驗來看,半個學期的時間也确實是短了點。
“那你有沒有考慮過讓他們搭檔合作?”
阮父問。
兩個人又長又短,又相對比較互補的話,搭檔工作确實是一個比較合适的選擇。
只是這有三個人,要把誰撇下,讓哪兩個人合作,又是一個問題。
這個時候,正在吃飯的阮梅見發出了疑惑的聲音。
“為什麽不能三個人一起呢?”
阮星回一愣,繼而笑出了聲,伸手用筷子給阮梅見夾了她最愛吃的鍋包肉,放到小碗裏。
“妹妹說的對!他們确實可以三個人一起!”
反正現在只是在鍛煉考察階段,三個人一起打配合,還能把三個人之間誰和誰更互補看得清楚一些。
至于到時候小學交給誰來,那就選搭檔工作時候最合拍的兩個人好了!
阮星回一開始是想讓殷倩調到小學,然後自己守在初中這邊調教新上來的負責人,也算是兜底了。
但是既然現在是這個場面的話,反而是留殷倩在中學,她多看顧小學一點更為方便?
睡前,阮星回給三個人都發了信息,交代他們早自習的時間到她的辦公室來,有事要說。
看着信息欄裏的回複,阮星回手指點了點。
其實,阮星回對于最後的結果已經有了幾分猜測了。
只不過她擔心自己所看到的內容不夠全面,還是準備等到期末以後再說。
開學總是要等到九月份的,即便是老師們要提前開始準備,怎麽也不會早過八月份。
這還有三四個月的時間,很是富裕,完全足夠她用來考察了。
第二天一早,阮星回像往常一樣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很快,她就等來了一同過來的三個人。
這會兒三個人班裏都肯定有早自習,作為老師,在辦公室裏遇上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阮星回把自己給他們加擔子的想法說了一下,還不忘象征性地征求一下他們本人的意見。
“你們覺得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