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擴張
第54章 擴張
全市聯考的考場規模是每場30名學生,星空中學的學生也只能分成兩個考場。
分配到星空中學的監考老師一共有六人,兩人一組,每個考場各一組,多出來的一組則是留在單獨空置出的房間裏,守着卷子。
既是守還沒有開封的試卷,也是守已經收回的試卷。
三組老師輪換工作,中午的時候則是會坐車返回山溪鎮,與其他人彙合,下午再換另一班六人來監考。
這樣既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證了考試的公平和嚴謹,又能降低實際操作中的難度。
監考全程,阮星回和監考老師們僅有的接觸,就是告訴他們考場在哪、單獨空出的房間在哪,并送上了鑰匙。
星空中學的學生們今天依舊按照往常的作息起床、吃飯。
但是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他們可以在自己學校裏考試了。
連着兩次考試都是提前趕去鎮上,雖然阮星回盡力在安排,雖然學生們從來不抱怨,但是改變了作息習慣和提前出發終究影響到了學生們的狀态。
這次終于可以以最完整的狀态面對考試,每個人都帶着期待。
早飯後,食堂裏的學生依舊沒有離開,坐在座位上複習第一個開考的語文。
就連最近快要長在操場上的張楠,這個時候都停下了鍛煉,認認真真看起了語文書。
七點五十,考場預備鈴響起,學生們開始前往考場門口等待。
五分鐘後,監考老師趕到,學生核驗信息,進入考場。
八點整,考試開始。
Advertisement
專心致志做一件事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很快。
仿佛只是一眨眼,六場考試就已經全部結束。
阮星回目送了監考老師們離開,然後回到自己的辦公室。
學生們已經考完試,剩下的教學工作也沒有了,學生完全可以直接離校,只要記得出成績的時間,回到學校領成績單和獎學金就好。
現在學校通往山外的路已經修好,新雇傭的司機師傅會開着校車,每周往返接送學生來回學校與家之間。
不過校車的班次和發車時間都是固定的,需要乘坐校車的同學要自己按時到離家最近的星空路路邊,往返的校車師父看到以後會停車讓學生們上車。
但校車也不是哪裏都經過的,星空中學裏有一部分學生的家在山的更深處,他們想要回家,依舊只能靠着兩條腿走路往返。
因為校車的投入使用,星空中學的學生們大部分都選擇了回家,有校車在,回家不過是十幾二十分鐘的事情。
只要過兩天起個早,趕上校車往返,回學校領東西就行,方便又快捷。
也不是說學生們就都不想在學校裏待着,而是已經在學校裏住了很長時間,大家都一直處于緊繃的學習狀态之中,現在終于可以暫時放松一下了,都有些憋不住。
阮星回隔着窗戶,看學生們乳燕回巢一樣歡快地鑽進車裏,露出一個笑容。
如果不是他們偶爾還會有這樣幼稚的表現,她真的要以為自己招來的都是一群年少老成的小朋友了。
學生們走了超過四分之三,學校裏也比往常空蕩了不少。
但是安靜是不會安靜的。
新的建築工地已經開始施工了。
因為這次學校的占地面積也需要一同擴建,所以阮星回在積分攢夠以後就先購買了新的地皮。
買下新地皮以後,明面上的申請手續就已經進入了審核隊列中并飛速通過。
現在學生們沒有學習任務了,阮星回就選擇了施工隊開始施工。
首先是要把現在學校的外圍清理幹淨。
星空中學的位置是在桐山的半山腰,一處較為平坦的山坡處。
這片山坡并不算大,剛好容下原本的星空中學。
現在學校要擴建,對于周圍的山體自然是要進行處理的。
亂石全部被鏟平,清理到不礙事的地方暫時堆積,等到以後再一起處理。
有樹木的地方則是被挖開了大坑,所有的樹木都被連根拔出然後放倒。
這些樹在現在這個位置有些礙事,但是完全可以挪到更合适的地方繼續生長。
阮星回不是學設計的學生,對于學校的擴建最多只能提出一些硬件設施上的需求,至于學校的整體設計,全都是由系統掃描後自動生成的、最适合當前環境和資金的方案。
反正以阮星回的審美來看,這就是一座幾乎要融入了大山的學校,将人與自然體現的淋漓盡致。
沒有了學生們的打擾,這一次的擴建明顯要比冬天的擴建大刀闊斧的多。
各種機器順着星空路進場,就差沒上點炸藥雷管來助助興。
短短一天的時間,星空中學擴建後的地皮就已經全部清理了出來。
星空中學目前在校生52人,桐山裏的适齡學生還有大概20人左右,而山溪鎮上的學生,如果放寬年齡要求,不硬性規定必須是小學應屆畢業生的話,可考慮生源大概在400人左右。
其中往屆學生有将近三百人,小學應屆有一百餘人。
阮星回知道,這麽多的生源,考慮到競争者山溪中學的存在,以及居民們對于失學兒童複學的态度不同,星空中學即便是大刀闊斧地擴招,最多也就只能招到一半的人數。
滿打滿算200人。
加上原本星空中學的學生人數,數字不是那麽的好看……
想了想,阮星回最終還是将學校可容納的學生人數上限設置在了300人上。
按照原計劃,新招收的班級人數劃定為30人,預計7個班級,依舊是進行摸底考試後按進度分班,針對性教學。
阮星回發現,這樣的教學方法在學生之間差距較大的情況下非常有效。
同一個教室裏的學生學習進度相差不遠,那麽老師就可以根據他們的進度微調學習節奏,從而達到追趕前方目标的目的。
經過這一個學期的學習,原本與正常入學學生拉開了足足一學期差距的三個班級,在這個學期已經全部追平了普通學校的進度。
而已經學習了一學年的兩個班級,則是開始向着進度超前的目标前進。
不過當阮星回和阮父溝通過阮梅見的學習進度問題以後,也在其他學生們身上觀察了一段時間。
超前的進度對于不同年齡的學生們來說,意義是不一樣的。
複學時候年紀已經稍大的學生們更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夠追上同齡人的成績,而不只是與初一的學生比。
他們的起步時間較晚,留給他們追趕的時間實在不多。
而對于那些學期結束才剛剛十三歲的學生來說,過于超進度的學習并非必要。
所以,阮星回預備在下個學期,将原本的52名學生重新分班。
年齡在13到14歲之間的學生并為一個班級,并且實行統一的教學進度表。
一段時間內需要學習的知識少了,學生們的空閑時間就多了,該如何消耗呢?
阮星回和阮父商讨之後得出的結論是——為學生們提供學科興趣課。
這有點類似于奧賽班一樣的存在,但并不僅限于數學物理等科目。
學生們每天下午的最後一節正課,在調整後會改為興趣課。
興趣課時間,學生們可以自由選擇是去聽自己感興趣的科目,還是留在教室裏自習。
但無論學生們上不上興趣課,正課中的相關課程依舊是必須認真學習的。
這樣一來,考試科目上的學習進度并不超前,不會過分壓榨學生們的時間和對學習的興趣,又能夠讓學生們自由選擇發展的方向。
無論是對他們的未來選科,還是選擇職業發展方向,都是有利的。
也因此,阮梅見已經預定加入了興趣課旁聽小組。
想着她的進度确實進步很快,阮星回就沒有再阻攔。
反正高中之前跳級是肯定不許她跳的,就算她十歲發表個SCI論文出來,她也不會讓她跳的。
也是因為學習進度全面趕上市區的學生,原屬星空中學一年級的52名學生,在下學期開學的時候就會全部升入初二年級。
而新招收入學的學生,則是歸入一年級。
因為這次招生的人口基數大,阮星回将會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将學生們分成兩批:适齡批和超齡批,然後再在批次中按照學習進度劃分班級。
分班考試後,适齡批學生學習按照正常進度走,超齡批則是按照他們的年齡,追趕同齡人的進度。
但是一樣的,無論是哪個班級的學生,在追平進度以後,都可以獲得自選興趣課的待遇。
這樣一來,學生們需要上課的教室就會比一般情況下多上一半還多,不過阮星回并不缺這些教室。
在即将脫離積分貧困線之後,阮星回想的更多的就不是如何讓學生們取得超前耀眼的成績,而是怎樣讓他們擁有一個更有前景的未來。
一個人的未來并不完全是由他們現在的成績決定的。
有着自己熱愛方向的學生和覺得自己做什麽都可以的學生,在專研進步的動力上肯定有所不同。
阮星回開設興趣課的出發點,就是希望學生們能夠盡早地找到自己的興趣點。
熱愛總是會讓人有着無窮的動力。
因為有了大量的招生計劃,星空中學的所有建築幾乎要發生一次大換血一樣的改動。
原本的學校所占區域将會全部改為操場,而操場的大小從原本的周長200米升級為了周長400米,幾乎正好将原本的校區占滿。
而稍稍多餘出來的部分,則是規劃成了看臺,留給以後做各種活動的時候備用。
所有的建築物則是全部安排到了新開辟出來的地皮上。
從地圖上看,星空中學的位置整體向右前方擴大了四倍有餘。
原本的校門被拆除,已經修築好的星空路一端被納入學校主幹道的範圍,從新校門直通操場。
而這之間,星空路靠近山體的一側,就是即将建起的新的教學樓。
新教學樓的教室都是按照标準規格建造,每間教室長8米寬5米,容納30名學生綽綽有餘。
教學樓的每一層都配有六間教室以及男女衛生間,總高度為六層,共36間教室。
光是這一棟教學樓,占地面積就已經超過了原本的星空中學。
修剪在星空路邊上的教學樓幾乎已經将這裏可以施工的範圍都占住了,沒有留給宿舍和食堂的空間。
于是,學生們要從學校的大門進入,順着山體向上,大約走上十幾米的距離,才會看到食堂。
食堂的面積也擴大了不少,并且單獨占據一棟樓,如果以後學校繼續擴招,食堂就可以在原本的基礎上繼續加蓋。
過了食堂再往前走上幾十米,才是新建的宿舍樓。
這是一塊正好處于兩個山坡交彙處的地皮,阮星回就将宿舍樓分為了兩棟,一棟學生宿舍,一棟教職工宿舍。
既然招生已經照着300人的上限來了,學生宿舍和教職工宿舍加起來要容納的人數至少也要按照400來。
不過,學生們的宿舍依舊是六人一間,教職工宿舍則是兩人間,實際上兩邊的宿舍樓占地大小是相差不多的。
兩棟宿舍樓面對面依山而建,雖然面向相反,但因為一棟朝東一棟朝西的緣故,每天都有一段時間能曬到太陽。
兩棟宿舍樓的規格也是一樣的,六層樓,每層十間宿舍,整棟樓中間有隔斷,一邊男寝一邊女寝,互不打擾。
當然,說是互不打擾,如果有人非要從男女寝相鄰的窗戶伸出跟棍子和對方掐架的話……還是能打擾到的。
作者有話要說:
人……為什麽要來大姨媽……QAQ
零點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