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097章 第 97 章
夏季日長, 太陽早早就挂了起來。
早飯的時候,辛願還沒醒。
湘竹看了眼緊閉的房門,沒有讓人去打擾,想讓自家主子睡個好覺。
殊不知, 另一邊的秦慕秋已經出現在了朝堂之上。
因為, 郭昌王反了。
“豈有此理, 簡直豈有此理!”秦安帝怒不可遏,直接從龍椅上站了起來,“你們誰來告訴朕,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他之所以憤怒又不解, 是因為一封出自郭昌王之手,且已經從北地傳到京城的讨伐檄文。
上面主要陳列了四點,一說秦安帝自登基以來,連年選秀,奢靡成風, 惹來天災示警。
二說天災期間, 民不聊生,秦安帝卻仍醉生夢死, 不管百姓死活, 若不是長公主冒死去百钺籌糧, 國已亡矣。
三說秦安帝昏庸不仁, 今日殘殺藩王世子,明日便可滅功臣滿門。
四說郭昌王身為開國功臣,憂國憂民,惱昏君無道, 悲民生艱難,鎮守邊疆多年的将士, 卻被逼得揭竿自保……
衆臣面面相觑片刻,卻無一人開口。
這不是明擺着的嗎,那所謂的昌王世子,就是個馬前卒。
郭昌王為了出師有名,把小兒子當成了送死的棄子。
甚至還故意在檄文裏把皇帝貶得一無是處,卻歌頌長公主的功德,明擺着想激怒秦安帝,給秦慕秋挖坑。
可惜,這位年輕的帝王不僅鼠目寸光,還無勇無謀。
為君之道沒懂多少,治國之才也沒有,倒是把帝王的多疑和剛愎自用學了個十成十。
見無人開口,秦安帝眯了眯眼睛,看向秦慕秋:“皇姐,你來說說,是誰惹來天罰,又是誰殺了昌王世子,還是說有人與郭昌王那狗/賊暗中勾結,大逆不道。”
秦慕秋眼神微凜,邁出兩步,跪下答道:“回陛下,臣不知。”
那位昌王世子是在昨夜暴斃,随從也盡數被滅口。
她今早醒來,還未緩過神,就接到聖旨進了宮。
雖然事發突然,她心裏卻有一種塵埃落定的感覺,郭昌王不出所料地反了,那位昌王世子進京就是來送死的。
想想也是,郭昌王坐擁北地多年,是有勇有謀的野心勃勃之輩,豈會選一個中看不中用的庸才做繼承人。
秦安帝冷哼一聲:“皇姐怎會不知,朕聽聞那位郭世子與皇姐一路相随,是前後腳進京的,朕如果沒有記錯,皇姐府中的長史還是郭昌王之女,皇姐跟郭昌王來往密切,應該早就知曉才是。”
聞言,秦慕秋緩緩擡頭,直直地看向秦安帝。
她就那麽靜靜地看着,明明什麽都沒說,秦安帝卻莫名心底發虛。
“大膽,長公主禦前無狀,勾結逆賊謀反,其罪當誅,來人……”
“陛下息怒!”吏部江尚書忙跪下高呼。
朱祭酒緊随其後:“陛下三思。”
“你…你們……”秦安帝手指着江尚書和朱祭酒,盛怒之下正要把這兩個讨人嫌的臣子一起發落了,就見更多的人跪了下去。
“陛下三思!”
朝臣接二連三地跪下,聲音響徹大殿。
到最後,就連周丞相也跪了下去,百官再無一人站立。
秦安帝驚怒道:“太傅,就連你也逼朕嗎?”
周丞相曾做過他的太傅,悉心教導過他幾年。
周丞相擡頭,語氣沉沉道:“陛下,長公主雖有通敵謀逆之嫌,但也曾有功于社稷,不如先請長公主去一下刑部,由大理寺查明之後,再行處置。”
他看着秦安帝,輕輕搖了搖頭,現在還不是時候。
秦安帝一怔,強行冷靜下來,道:“就依周相所言,退朝。”
話落,他怒沖沖地離開。
大殿上靜了靜,刑部謝尚書看了眼周丞相,又看了眼群臣,用力揉了揉耳朵,疑惑道:“本官方才怎麽一陣耳鳴,什麽都沒聽清呢,哎,老咯。”
刑部大牢只羁押要犯,若是皇帝問責,就治他個耳聾之罪吧。
周丞相皺眉,遲疑了一下,沒有說什麽。
“相爺,陛下召您速去禦書房議事。”卓公公小跑着,面色急切道。
周丞相知道秦安帝的性子,來不及安排什麽,先起身去了禦書房。
“陛下,你今日太着急了。”
秦安帝皺眉道:“太傅何出此言,皇姐明明跟郭昌王有勾結,朕名正言順地處置了她,誰敢有話說。”
周丞相嘴角動了動,深吸一口氣,才忍下罵人的話。
“陛下,長公主有功于朝廷,又深得民心,沒有真憑實據就定她的罪,恐難以服衆,眼下最要緊的是郭昌王,留着長公主,也好早日平定北地。”
他從第一天教導秦安帝,就感到心力交瘁。
做太傅的那幾年,他幾乎每次開口之前,都要先深吸一口氣,忍一忍情緒,才能好好說話。
因為秦安帝太蠢了。
他敢說,文武百官絕對沒有一個人相信秦慕秋會勾結郭昌王謀反。
還名正言順呢,沒看方才大殿上跪了多少人求情。
他站着都顯得不合适了。
周丞相一陣心累,要不是女兒一直沒懷上皇嗣,他也不用日日對着這麽個蠢/貨。
現在最希望秦慕秋出事的就是郭昌王了,偏偏秦安帝明知是個套,還要往裏邊鑽。
不,秦安帝根本就沒看出郭昌王的意圖,這個蠢/貨只怕是真心實意地覺得秦慕秋會勾結郭昌王謀反。
秦安帝還是不明白:“留着皇姐有何用,朕怎敢再用她,萬一她率大軍反手逼宮怎麽辦?”
周丞相又深吸了一口氣,才道:“陛下,如今能與郭昌王抗衡的就是鎮南軍,鎮南軍曾舍生忘死與長公主一起去西島籌糧,且馮大将軍一貫擁護長公主,眼下最重要的是先穩住軍心,平定北地,之後再處置長公主也不遲。”
這個蠢/貨,若是在此時發落了秦慕秋,別說文武百官了,鎮南軍都敢跟着反了。
好在秦安帝沒有傻透,聽到這話,才不執着于處置秦慕秋了。
同一時間,金銮殿上。
周丞相走後,文武百官相繼起身後卻都沒有走。
他們的目光齊齊落在了秦慕秋身上,望着那道跪得筆直的身影。
良久,刑部謝尚書長長一嘆:“這天啊,越來越渾了。”
說罷,他朝着秦慕秋的背影拱了拱手,轉身,大步離去。
先帝糊塗啊!
“老謝,等等我。”吏部江尚書快步追了上去,拍了拍他的肩頭,“老小子,一起喝兩杯。”
兩位老尚書邊說着邊走遠。
其餘人默了默,也離開了大殿。
秦慕秋朝着那把金色的雕龍椅子,深深一拜。
父皇,兒臣這便遵遺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