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涼拌馬蘭頭 這是一道禪機菜
第79章 涼拌馬蘭頭 這是一道禪機菜
離長安半日遠的黃石村中, 有一戶孔姓人家,是前些年兵荒馬亂的時候逃荒過來的,孔家阿翁把自己當牲口用, 存了三年的糧食,開出了一畝荒地,也算是在黃石村紮下了根, 本來日子也算是過起來了,偏又碰上服役,兒子一去便再也沒回來。
孔家阿翁年老力弱,兒媳又是個女子,一雙孫子孫女也是丢不開手的年紀, 好在孔家頗有幾分頭腦,大半的田地種了糧食,小半的種上了菜蔬,時不時挑上一擔子去長安城, 多少也能換些吃用的回來,兩個孫輩長大後也能做些家務,一家四口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日, 倒也勉強過活。
這一日,孔家兒媳照例穿着丈夫的衣物, 挑着菜蔬去長安城叫賣,她跟公公是輪流上城的,這并不是什麽苛待, 只是底層人的生活常态, 想到自己的一雙兒女,孔家兒媳便覺得酸軟的腿上又多了幾分力氣。
“我記得你是村裏的?”
來到相熟的主家門前,一位仆婦看看新鮮的菜蔬, 一邊挑揀一邊随口問道,孔家兒媳的身份并不是什麽秘密,唐初人丁凋敝,女子外出做工經商屢見不鮮,人們也不會報以異樣眼神。
活下去,不丢人。
“是啊。”
孔家兒媳的回答總是很簡單,但她賣菜的時候眼睛并不東張西望,說話的時候也口齒清楚,手上的菜蔬不會短斤缺兩,反倒讓人覺得挺老實。
“延康坊那邊有個院子收野菜,你若是有心便去瞧瞧。”
這家的仆婦跟孔家兒媳有些七繞八拐的親戚關系,念着孔家兒媳的品行,才把這個消息給透了出來,雖然徐墨陽他們已經通過編童謠之類的營銷手段宣傳了一遍,但主要客戶群體的發酵還需要一點時間,至少從現在傳到黃石村,少說也要兩三天的功夫。
“真的?多少錢?怎麽收?對品相……”
孔家兒媳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一連串的問題跟爆豆子一樣蹦出來,讓仆婦有些詫異的看了她好幾眼——往日一年的話都沒今天多呢。
“停停停……我哪記得這麽多啊,你自己去瞧瞧就是了。”
仆婦有些哭笑不得的打斷孔家兒媳的話,見孔家兒媳有些緊張,便又勸說兩句。
“左右你總有些菜因為樣子不好看,只能折了價給人,那邊除了野菜,也收我們自家種出來的菜,據說價格還算公道,你今天若是賣不完,便去那邊瞧瞧,多掙一點是一點嘛。”
Advertisement
其他的話還好,最後一句話卻實實在在戳中了孔家兒媳的心,他們家日子實在艱難,想到一雙瘦巴巴的兒女,縱使心中依舊帶着疑慮和恐懼,孔家兒媳還是在賣完相熟人家的菜蔬後,帶着剩下的次品小心翼翼的到了延康坊。
“這裏是收野菜的地方嗎?”
看着跟剛剛別人說的差不多的地方,孔家兒媳盡量保持鎮定的開口,女子出門本就不易,這次來這裏已經脫離了她日常行走的固定路線。
“是的,娘子有要賣的野菜嗎?”
坐在桌後的娘子站起身問道,負責收購的女郎都經過了短暫的培訓,不算多麽禮貌,但也不會故意給人難堪。
“……這邊收家裏種的菜嗎?”
見收購的娘子有想要繼續介紹的意思,孔家兒媳趕忙打斷了話頭。
“收,要看品相,價錢也低。”
娘子回答的很爽快,價格……也真的不高,甚至比孔家兒媳自己一家家賣的價錢還低,但勝在能一次性出手,節省時間。
“能說說野菜的價錢嗎?我家附近有不少野菜。”
孔家兒媳将剩下的菜都換了糧食,又抓了幾粒到嘴裏嘗嘗,确定沒有黴爛的,才繼續問道。
別看這邊價錢低了些,可她一家家換來的東西是什麽都有的,到時候轉手變成糧食還要刮一遍油,仔細算下來未必比這邊劃算多少。
“我們這邊不按品種,也不看老嫩,只按照分量來算……”
菜價這幾天不知道多少人問過,女郎的介紹都快成條件反射了。
“大概就是這樣,還有什麽要問嗎?”
孔家兒媳有些慌亂的搖搖頭,腳步匆匆的往家裏走,她要趕緊回去挖野菜,等回去以後跟家裏人一說,一家老小便都背着背簍去了後山。
野菜這個時候已經長老了,但劉家并不是用來食用,而是售賣,所以專撿那老的大的下手,有時候沒看仔細,連雜草都順手割了下來。
“我去借板車。”
看着面前跟小山一樣高的野菜,劉翁的臉上卻并沒有多少喜色,他家中全靠肩扛手提,連一輛最簡單的小車都沒有。
“我把這些野菜拉去賣了,你帶着妮兒安兒繼續去挖野菜,這獨家生意最晚只能做到我回來。”
長安城有人收野菜的事情是瞞不住的,劉翁只能盡量讓自家的利益最大化,妮兒和安兒雖然年紀不大,但這種割草的小活還是能幫上一把的。
“阿耶……”
劉家媳婦抖着唇想說什麽,卻只能看着劉翁堅決的搖搖頭,從廚房抓了一把糧食放到竹筒裏,堅決的出了門。
“妮兒,安兒,我們趕緊走。”
看着劉翁有些佝偻的身影,劉家兒媳狠狠抹了把淚,眼中也迸發出一股子狠意。
她是被劉翁在逃荒時候救回來的,在她的心裏,跟那個賣她到吃人肉的畜生手裏的男人比起來,劉翁才是她真正的爹,跟劉家郎君成婚也是為了留在這個家。
兩個孩子沒有答話,只是默默背上了比他們還大的背簍,握着不合手的鐮刀跟上母親的步伐,他們要在阿翁回來前,盡可能多的采摘野菜。
這是他們的錢,是他們的糧,是他們日後的命!
三個人瘋了一樣的揮舞着鐮刀,筐子被裝滿了一次又一次,對村人異樣的目光和竊竊私語置若罔聞,直到夕陽西下劉翁歸家,直到夜色将至村人滿載。
“先吃飯。”
劉翁看着連筷子都拿不穩的一大兩小,眼中滿是心疼,兒媳是個聽話的憨性子,兩個娃娃也是不知道偷懶的,他剛剛去地窖瞧了一眼,裏面都快被裝滿大半了。
“明日我們把野菜撿撿,到時候也能賣個好價錢。”
劉翁幼年家境尚好,跟人多少學了幾個字,也把昨天兒媳沒弄明白的分級收購搞了個清楚,也不肯讓這娘三兒明天繼續出去割草了,只讓她們明天在家挑揀,劉家兒媳起先還不肯,還是劉翁跟她說清楚了收購的價錢才勉強答應。
抖着手的三人吃了粥,沒來得及洗臉便往床上一躺,轉眼便入了夢鄉,劉翁強撐着洗了碗,轉眼便也睡實了。
家中的三人勞累,他又何嘗不是呢,拖着那麽多的野菜往長安城走,這是硬生生的把自己當牲口用了。
只要一家四口能完完整的活着,便足夠了。
像劉家這樣掙到錢糧的人很多很多,野菜收購點的采購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漲,名氣也一日千裏的流傳開來,先是長安城裏的貧戶知曉,再是長安城附近的村莊,發展到後來,甚至有那離的遠的村子,将野菜采了曬幹了,靠着雙腳把幹野菜在長安城換成了錢糧布匹。
若不是有徐墨陽的存糧頂着,葉娘子也的确有些商業天賦,徐家的家底非得給這些野菜給掏空了不可,但即使是多方放水,野菜這邊也只能維持收支平衡,徐墨陽為了處理這些日益增多的野菜也是絞盡腦汁,力圖日日都能劫富濟貧。
新鮮的馬蘭頭,只留下嫩葉,焯水過涼濾水切碎,也不用多費什麽心思,将新做出來的五香茶幹切碎放到一起,加些調料香油一拌,便是滿口的滑爽鮮良,就算是那脾胃虛弱的貴婦千金,淺淺吃上一碟子也不會有什麽大礙。
徐墨陽只遺憾花生米只在河州衛找到營養不良的幾顆,不然碾碎了往上面一放,這涼拌馬蘭頭的味道還能更上一層,雖然不太明白明朝傳入的花生米為什麽會在這個時代就出現,不過那句話怎麽說來着的,凡事莫多想,有時會就行。
這道菜一推出來,原本銷量不怎麽樣的五香茶幹也被帶着立地飛升,每天早上都有不少挎着籃子抱着罐子的侍女小厮在門口等着,專門把這涼拌馬蘭頭給帶回去給主人家配粥。
有那要求格外高的,甚至看不上徐墨陽這邊的處理手藝,直接原價買了新鮮的馬蘭頭和五香茶幹回去,自己進行二次加工。
貴人有貴人的吃法,窮人有窮人的享受。
配着香油和茶幹的馬蘭頭吃不起,便把那嫩春筍跟着焯水切碎,加上徐家鋪子的臭豆腐拌了,就着這菜喝上二兩小酒,口中雖有些澀麻,更多的卻是舌尖上的沁涼,當真美的神仙都不換。
白茅草的孕髓從葉鞘中抽出,掐去老掉的部分,跟春螺和火腿同炒,黑白紅綠煞是好看,最妙的是葷素層次分明,宛若在紅塵幽谷中往返,徐墨陽還遺憾了一下可惜現在的和尚不吃肉,不然又是一道禪機菜。
入紅塵不變其心,出紅塵不改其至,這是多好的噱頭啊,偏卻不能用了,于是憤怒的徐墨陽将本來就黑心的價錢擡得更高,還推出了限量模式,卻讓有錢人家争了起來,每天少少幾份從來都沒有賣不完的時候。
野薔薇的嫩莖,撕掉連葉帶刺的老皮,與腌過的裏脊肉同炒,出來的時候盛到瓷盤中,條條短短格外分明,顏色鮮亮的賞心悅目,即使是最看重身材的女郎也忍不住要上一碟大快朵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