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綠豆粉絲 留給徐墨陽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第62章 綠豆粉絲 留給徐墨陽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蝗蟲不吃綠豆, 豌豆,以及水草之類的植株,這是徐墨陽從記憶中挖掘出來的寶貴資料, 但徐墨陽并不敢完全确定它的真實性,是不吃,還是不敢吃, 或者是不喜歡吃,這其中的區別也大了去了。
但即使是最沒有威脅力的不喜歡吃,也能給農民多一些收割的時間,在災荒的時候,一口糧食可能就是一條命, 徐墨陽盤算了一下自家現在的掙錢速度,覺得這些銅錢還是劃得來的。
“讓外面,還有南面的那些種田的坊市,今年種綠豆, 豌豆行嗎。”
綠豆可以做粉絲,豌豆的苗和根莖都是可以吃的,區別只在于口感, 但人都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口感也沒人在意。
“我們可以提前給一些銅錢, 糧食也可以。”
現代有不少公司就是這麽做的,讓農民種植他們需要的農作物,提前給一部分定金, 在種植的時候就提前定下收購的底價, 這樣可以有效解決原材料的問題,也不用花費太多成本,承受風險能力弱的農民也能定下心。
“郎君, 坐下慢慢說。”
葉娘子隐約知道自家郎君的本事,但突然沒頭沒尾的說這種話,不了解清楚情況可是不行的,別看他們家現在生意做的風風火火,可大部分資金都壓在糧食上了。
她願意伸手幫別人一把,在他們家不受影響的情況下。
葉娘子餓怕了。
“我說,你有什麽問題最後一起問,可以嗎?”
徐墨陽坐下後沉默了好一會兒,自覺把語言重新組織好了,才擡眼看向葉娘子。
“好。”
葉娘子松了口氣,耐心的聽徐墨陽說話,時不時在本子上記下兩筆。
“如果旱災沒有來,那些收回來的綠豆和豌豆怎麽辦?”
Advertisement
貞觀初年的天災主要是旱災和蝗災,蝗災鋪天蓋地卻需要時間從卵化蟲,旱災溫水煮青蛙卻也讓人不易察覺,現在已經離春日不遠,卻還是日日晴空萬裏,葉娘子雖然已經信了五六成天災的話,卻終究抱着僥幸心理。
“……這也是我今天準備跟你說的。”
徐墨陽當然沒有想好退路,畢竟種植這兩種作物都是他臨時起意,但當着葉娘子的面肯定是不能這麽說的,好在現代美食千千萬,以這兩種食材為主料的也不少。
“在我那邊,有一道吃食,叫鴨血粉絲湯,粉絲就是用綠豆做的。”
煎餅果子用的是綠豆面,雖然已經打開了銷路,但用量還是相對有限,徐墨陽琢磨着以後可以向材料供貨商方向發展,但綠豆粉絲卻不一樣,先不說老少鹹宜的口感,光是數月乃至數年的保質期,就足夠吸引不差錢的行商。
“還有其他的做法?”
葉娘子的反應極快,做了這麽久的吃食生意,食材搭配方面她多少有了些敏感性,現在天氣還算寒冷,沒有多少人能拒絕一碗熱湯,之前在河州衛的時候,排掉骨頭湯,也就是帶了湯水的馎饦賣的最好。
一個熱騰騰煎餅在路上吃,一碗飽肚子的湯水在店裏吃,并不會對目标客戶進行互斥,而是形成了一定程度從互補。
“有,但我不太清楚,你可以試試。”
徐墨陽前世吃的更多的是米粉和土豆粉,對綠豆粉絲了解不多,其實就連煎餅果子在他們那邊也是白面攤出來的,綠豆面還是做兼職的時候查資料看到的。
“我記得,綠豆做出來的粉絲可以保存兩三個月。”
食譜可以慢慢開發,這才是真正的吸金利器,有時候徐墨陽都不得不感嘆,二十一世紀真的是知識爆炸的時代,即使是他這種什麽都不會的打工人,來到這個時代也有衆多致富方式。
“真的?”
葉娘子的眼睛一亮,自從跟了徐墨陽以後,大部分時間都在路上,搭夥的商隊有窮有富,她也大概看出了路上的吃食水平,如果綠豆粉絲真的在這方面有優勢……葉娘子的呼吸急促了起來。
“豌豆可以做豌豆黃……”
徐墨陽還在說什麽,葉娘子卻已經聽不清了,之前的方便面因為主要是白面,成本過高,只有少數商賈舍得訂購,但到手的錢也讓葉娘子呼吸急促,若是換成更加廉價的綠豆……
“綠豆粉絲做起來要多久?”
葉娘子幾乎是迫不及待的問道。
“……從現在開始做,大概兩天。”
徐墨陽回憶了一下制作步驟,回答的時候并沒有多少遲疑,網上制作粉絲的教程不少,但徐墨陽記得全過程的只有龍口粉絲,不過他們好像談的不是這個吧?
“多少綠豆能出多少粉?”
葉娘子目光灼灼的看着徐墨陽,她從不掩飾自己看重錢財,前半生的苦楚讓她對貧窮有刻入骨頭的恐懼,現在這麽大一個生意擺在她面前,要是不抓住這個機會,她就是個傻子!
“五斤綠豆,能出兩斤粉。”
徐墨陽想了想,又補充一句。
“反正我那邊是這樣。”
現代的豆子品種太多,加上肥料和各方面因素,出粉量應該會有誤差,不過大概也不會太大。
“我記得秦娘子買了些綠豆,把它們泡了,要是相差不大,農人那邊交給我。”
葉娘子很果斷,直接問了秦娘子,又從徐墨陽這邊得到了制作方法,便風風火火的把豆子洗幹淨泡了水,才有心思聽豌豆黃,但在聽到要加糖以後,便果斷放棄了。
“兩成豌豆。”
這是最後商量出來的農田種植比例,綠豆和豌豆八比二,一畝地可以給十斤粟米為定金,別小看這十斤米糧,青黃不接的時候沒準就是活命的關鍵。
商量完了最大的支出,徐墨陽總算是把心思轉移到了自己身上——可能是長久沒有接觸人群,他能感覺到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正在退化,所以他需要葉娘子幫忙在西街擺個攤子,也不拘是賣點什麽,總之周圍要熱鬧些。
用進廢退,徐墨陽可不想變成與世隔絕的寡言面癱。
葉娘子有些詫異,但還是答應下來,只是徐墨陽這個條件……合适的崗位其實挺難找的,好在徐墨陽的時間方面還算寬松,讓葉娘子有時間慢慢思考。
綠豆粉絲的制作并不困難,洗幹淨的綠豆冬天浸泡12小時,加冷水磨成漿後放酸漿水等待發酵,倒掉上層酸漿水過濾下層澱粉,曬到半幹的時候磨粉加水,繼續加熱放水攪拌,做成粉絲晾幹就算完成。
說起來簡單,葉娘子他們卻過了不少難關,那幾天徐墨陽連采蘑菇孢子的事情都沒顧得上,一心琢磨着酸漿水怎麽做,什麽樣子的綠豆液體才能順利從勺子裏漏出來,怎麽才能去掉粉絲上面的黃綠色增加迷惑性……好在結果是喜人的。
在先後吃了綠豆酸漿面條,饴糖綠豆糕,以及各種各樣的綠豆食物後,徐墨陽總算是做出了跟前世八分像的綠豆粉絲。
最困難的一步搞定,售賣和推銷步驟全都由葉娘子接手,這些對葉娘子來說是輕車熟路,幾套推銷手段配着合适的食物,很快便打開了銷量,粉絲的保存時間也被“不經意”的透露出去,有幾個小商隊抱着試試的心思下了訂單。
葉娘子抓緊時間在附近的方式租了一個院子,買了大批的綠豆回來,又找了幾個手腳利落的女郎,把綠豆粉絲的制作步驟變成了流水線模式。
她心裏跟明鏡一般,那幾個商隊就是來試水的,只要她的綠豆粉絲的保質期經過考驗,後面的訂單只會跟雪花一般撲來,她要做的就是提前準備好成品,讓人家可以拿了就走。
作為掩護,綠豆粉絲的作坊對外說的是售賣綠豆面,有人打算賣煎餅果子,可以直接來葉娘子這邊買搭配好了的原料,價錢也不算很貴,還省了摸索的功夫。
葉娘子這邊的注意力都在綠豆粉絲上,徐墨陽也重新把目光集中在蘑菇養殖和孢子提取上。
他不貪心,能種出金針菇就好,在唐代韓鄂所著的《四時纂要》中,就有菌菇的種植方式,石聲漢先生考證過,這其中種植的有很大可能是金針菇,就是不知道是幾十年還是幾百年後,但這些資料的确給了徐墨陽不少信心。
這個時代的金針菇跟蘑菇一樣,都是帽子大根粗的類型[1],徐墨陽不确定是蝴蝶翅膀還是本來就這樣,但味道沒有太大改變,就沒什麽大不了的。
菌蓋大還方便菌種的收集呢。
就徐墨陽所知,菌種的采集方法大概分為三種,不過酒精采集他用不了,乳鐘罩培養皿沒有技術材料,他能用的,也只有效率最低的直接采集,而且要選好時機,找到合适的蘑菇。
“還是離不開種田啊。”
看着紙張上密密麻麻的字跡,徐墨陽再次深刻的意識到自己究竟要解決多少困難,但開弓沒有回頭箭,他只能做好收拾行囊去村裏住的準備。
蘑菇是雨後才出現的,而且生長的速度極快,他要收集孢子,就必須采到最新鮮的,最好是剛剛開花的蘑菇,上面剛剛顯出一道道的條紋,如果從長安城裏面買菌子,就他這手藝,一輩子都別想種植成功。
“等到了村子裏,我要吃小雞炖蘑菇,培根金針菇,海鮮菇炒肉,杏鮑菇打湯!”
徐墨陽不太熟練的收拾着自己的行李,憤憤不平的碎碎念,但他也知道,這只不過是一個美妙的幻想。
貞觀二年,大旱,雨後蘑菇出,留給徐墨陽的時間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