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
床前的熏籠下,炭火“劈破”作響。
林老太太嚴厲看了兒子一眼,不許他說話。
賈敏将視線從同樣震驚的林如海面上移開,緩緩站了起來。
原來如海也是才知道。
幸好如海也是才知道。
老太太這般……未必是真的取中了姜寧多好,只怕更多是為了向大哥、向賈家出氣。
一個知根知底,有婆母撐腰的良妾,和幾個無根無基的通房,哪種更差?
種種想法在賈敏心中閃過。
她垂首微笑:“老太太如此說,自然是極好的。家裏添人是喜事,姜寧妹妹從此留在家裏,也免了老太太挂心了。我已大好了,有什麽事,老太太只管吩咐我。”
林老太太笑道:“我還有樁疑惑:姜家兩年前都把晴煙的嫁妝輸光了,怎麽直到現今才急着賣侄女?寧丫頭爺爺走得早,這十年姜家沒人做官,又是怎麽和國公府搭上的?現下寧丫頭是咱家的人了,我更該幫她查清楚,省得她差點兒做了糊塗鬼,偏賈家是親家,又叫我難辦了。”
賈敏握緊了手帕。
老太太的意思,是懷疑大哥先看中了姜寧,設局讓姜家賭輸欠債,再去買的人?
可老太太并沒明說,叫她想辯解都無從開口。
何況這樣的事……還真是大哥能做出來的。
便是大哥本無此意,那些小人奴才們,或是谄媚挑唆,或是私下行事,都有可能。
Advertisement
而且,她已經答應讓姜寧進門了,老太太還這樣句句緊逼——
“母親,此事鬧得太大,也有損家中顏面。”林如海起身,要扶賈敏坐下,“還是遣人告訴岳母,大內兄之過,由岳母教導便是了。”
賈敏且不敢坐。
林老太太看了一眼兒子:“你說的也是正理。那就叫人去說罷。”便對賈敏道:“你才好,又快過年了,寧丫頭的事就先放放,年後再辦。你只先讓人把碧月齋收拾出來。”
碧月齋是位于正院、花園和賈敏院落之間的一處小院,林如海祖母在時,時常過去小住幾日禮佛,已空了二十來年了,林老太太讓打掃出來,無疑是預備給姜寧住的。
林家的爵位起初只襲三世,至林如海之父是第四世,聖上額外加恩,又襲了一世。
如今林如海之父離世九年有餘,林家已無爵位,仍能住在景文侯府,是因景文侯夫人——林老太太尚在。
是以林老太太雖然喪夫寡居,卻仍居住正院,林如海和賈敏只住偏院。
按常例,年輕夫妻的妾該随妻而居。林如海唯一的通房,賈敏的陪嫁丫鬟孟氏便住在賈敏後院的西廂房內,方便日日過去服侍。
但姜寧并非兩家的丫頭,而是要正經聘進來的良妾,何況林如海雖無爵位,卻是林家的家主,他的妾單獨居住也不違禮。
賈敏已經恢複了平靜,笑道:“多謝老太太疼我。”
大哥作孽,反倒叫她多了個動不得的良妾。
從前看姜寧是個懂事的姑娘,今後她也安分守己,別多了妄想,大家安生過日子才好。
林老太太便叫賈敏回去歇着。
林如海送賈敏出門,低聲道:“這事……未必就定了,且別宣揚。”
賈敏只當林如海是在安慰她,許多話到嘴邊,還是只答應了:“嗯。”
林如海知道她不信,可他也确實拿不準能不能勸動母親改主意,不好再多承諾什麽。
賈敏笑道:“老爺快回去罷,老太太還等着呢。我走了。”
林如海折身回房,看見林老太太正叫人倒水。
他便親自奉上一盞溫水:“母親自然是為兒子好,可強扭的瓜不甜,母親是不是還沒問過姜妹妹願意?”
林老太太慢條斯理喝水潤了喉,才笑道:“我自然會問的,你不用急。”
“兒子不是急——”
林如海話音未落,便有人來回:“沈太醫到了。”
林老太太笑攆林如海:“你快去,你在家裏,沒有叫別人招待的理兒。”
沈太醫是太醫院正六品禦醫,醫術精湛,也算林家的世交。
林如海只好出來。
他在廊下迎住沈太醫,寒暄後,簡單說了姜寧的身世:“家母甚是可憐她,還煩世叔好生診一診,她這幾年受苦,別落下了病根兒。”
晴煙姐姐就這一個女兒,不看別的,他也是盼着姜妹妹好的。[注]
沈太醫連聲答應着,随林如海進了東廂房。
此時抱月等已經叫起了姜寧,服侍她穿好衣服,挽了頭發。見抱月出來迎,林如海才又帶沈太醫向裏間進去。
姜寧半躺在床上,床帳嚴嚴實實掩住了她。丫鬟們扶着她的手伸出帳子外,又在她手腕上蓋上帕子,太醫的手指才隔着絲帕按了上來。
屋內鴉雀沒聲,都在等太醫診完。
姜寧空着的手摸了摸半蓋在身上的芙蓉錦被。
三天前,她還在為一碗幹淨的水和人大打出手。
兩天前,她獲得了第二條命,卻得知自己已經被賣給人做暖·床丫頭。
現在,她穿着銀鼠皮襖,戴着金簪玉墜子,被四五個丫頭服侍着洗澡穿衣吃飯,看的大夫是有品級的禦醫,還有侯府老爺在旁陪着,竟真像公侯家的小姐一樣了。
林老太太會怎麽安排她?
桃嬷嬷和歲雪怎麽樣了?
沈太醫收回了手,起身笑道:“姑娘的身子并無大礙,只是底子虛些,好生養上一年半載,也就好全了。”
他看了看林如海,又看看丫鬟們,最後看向帳子,笑問:“姑娘是不是學過騎射?”
過了幾秒,姜寧仿着原身的語氣,慢聲答:“是,幼時學過兩年。”
沈太醫笑道:“這便是了。我開一劑藥,姑娘先吃着。日常飲食起居,并不必太過小心。”
姜寧在帳子裏謝過沈太醫。
林如海請沈太醫出去開方。
丫鬟們關上門,抱月給姜寧拆頭發:“去姜家的人至少還得一個時辰才回,姑娘再睡一會兒罷。藥熬好了,我再叫姑娘起來。”
現在她也只能睡覺了。
姜寧打了個哈欠,閉上眼睛。
……
賈敏倚在榻上出神,屋內只有孟氏伺候着。
孟绮霜給林如海做了五年“房裏人”了,還沒有姨娘名分。
她雖生得嬌豔,又是“姑娘”,卻偏不愛打扮,近日因賈敏病着,她更是連脂粉都不用了。
今日她也只穿着蔥綠棉襖,青緞灰鼠裙,正在地上打轉。
賈敏因說:“绮霜,你坐一會子罷,看得我眼暈。”
孟绮霜又轉了半圈,往榻沿上一坐:“太太倒一點兒不急?”
賈敏懶懶地:“老太太心意已定,我急有什麽用。”
“……也該進新人了。”
孟绮霜不忿:“老太太想要孫子,那掉的難道不是太太的孩子?都這麽些年了,還——”
“绮霜——”賈敏警告地喚她一聲。
孟绮霜閉上嘴,重重吐出一口氣。
“老太太不讓我去,我求了老太太,非要回去,孩子掉了,老太太埋怨我,怨恨賈家,我該受着。”賈敏一手捂住半邊臉,看向窗外,“別再提了。”
“好,不提,聽太太的。”孟绮霜這麽說着,還是忍不住咬牙,“偏是大舅老爺要買她!”
她又站起來,嘀咕:“老太太若真疼她,怎麽不認她做女兒,風風光光嫁出去?倒讓她做妾,這算什麽……”
賈敏沒再斥責她,只說:“義女不是那麽好認的。”
正院。
林如海送走沈太醫,回去和林老太太回明了姜寧的身體情況和醫囑,也趁機提議:“不如認姜妹妹為林家女兒,擇一戶好人家,風光嫁出去,如此,對得起晴煙姐姐……”
他觀察着林老太太的面色:“……母親的心氣也能順了。”
林老太太讓他坐,細細向他分說:“你的意思我明白。若晴煙不是咱家出去的人,我多認個女兒也不錯,擇個好女婿,你也多一門親家相助。偏晴煙服侍過我,還救過你。若叫人人以為救了哥兒姐兒,有了功勞,兒女就能成主子,起了貪念,才是遺禍無窮。晴煙救你的功勞已經好生賞過了,這回救下寧丫頭,是咱們念着舊情。寧丫頭再是好的,也抵不過‘升米恩,鬥米仇’。你也做了幾年官了,這兩個道理還不懂嗎?”
看林如海一時無言,林老太太握住他的手,輕聲細語道:“海哥兒,娘問你一句話。”
林如海忙道:“母親說。”
林老太太問:“寧丫頭生得這個好模樣兒,你見了,就一點兒也不心動?”
在林如海回答前,她又說:“海哥兒,你別騙娘,也別騙自己,你細想想:你這麽推三阻四的不肯應,到底是你自己不喜歡,還是為了別的什麽?”
最後,林如海只說:“娘還是先問過姜妹妹罷。”
林老太太滿面是笑:“問,今日就問。”
……
姜寧再次醒來時,房中已經點上燈了。
有兩個人穿着簇新的衣裳圍在床邊。
姜寧看清是誰,忙坐起來:“嬷嬷!歲雪!你們什麽時候到的?”
桃嬷嬷未語先流淚。
歲雪一把抓住姜寧的手,又是哭,又是笑,話卻說得清楚:“到了有一個時辰了。老太太憐下,先讓我們洗澡換衣裳,又吃了飯,就過來守着姑娘。姑娘難得好睡,就沒叫姑娘起來。姑娘還剩的東西也都拿來了。大哥也回來了,暫在前邊住着。”
姜寧摟住兩人,也濕了眼眶:“你們沒事就好。”
歲雪抹一把淚,在姜寧耳邊說:“姜家爺倆還有臉求情!叫二管家帶人打了一頓,算他們命好,沒傷筋動骨。哼,等明兒賈家要不着人,才有這兩個狗雜種好看!”
桃嬷嬷忙扯她,又使眼色:“和姑娘渾說什麽!”
姜寧知道,桃嬷嬷還是顧着姜家人是原身的親人,怕她不高興。
她想了一想,覺得也是時候慢慢“改變”她的性格了,便說:“嬷嬷不用攔着歲雪。是他們先坑害我,我好容易逃了命出來,再念着親戚情分,不是辜負了我爹娘,也辜負了這裏老太太嗎?他們雖然養了我三年,咱們的吃穿并沒欠他們的,有什麽恩情,我也用我娘的嫁妝報還完了。以後,就各人過各人的日子,生死兩不相幹。”
桃嬷嬷怔了怔,欣慰地笑了:“姑娘可算是想開了!阿彌陀佛,經過了這一難吶,姑娘以後一定都能順順當當的了。”
姜寧還想安撫兩人時,抱月在外問:“姑娘醒了?”
她忙道:“姐姐請進。”
桃嬷嬷和歲雪也忙起來去迎:“抱月姑娘。”
姜寧看到抱月的神色有些奇怪,她眼神躲閃,臉上的笑也有些勉強:“老太太請姑娘過去。”
抱月這般形容,不僅姜寧,桃嬷嬷和歲雪也覺出了不對。
她們上前想詢問一二,姜寧卻用眼神止住兩人,下床穿鞋:“我這就過去。”
她的未來全憑林老太太,多問無益,過去了再見機行事便是。
抱月上前攙扶,姜寧挽住她的手,笑說:“桃嬷嬷和歲雪不知這裏的規矩,還望姐姐們多多提點。”
丫鬟們捧着盥沐的銅盆毛巾等魚貫而入。
抱月拿起梳子,不敢看向鏡中的姜寧,低頭答應:“這原是應該的。”
注:稱呼沒錯哦。
林如海叫晴煙姐姐,是叫昔日奴才丫頭,叫姜寧妹妹,是叫今日姜家姑娘。
古代“主子”和“奴才”之間的輩分就是這麽算的。
但具體為什麽這麽叫,是習慣還是別的什麽,說清楚就沒意思了,不多解釋啦(*^^*)
評論裏已經解釋數遍,還是一直有人質疑,所以增加到作話裏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