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計劃 目标
第4章 計劃 目标
皇上沒到,衆嫔妃自然是要在保和殿外邊候着的,但也沒一會兒的工夫,舒寧就聽見皇上到了。
舒寧第一次看見康熙,頗有一種不真實的荒謬感,從前課本中的人物真的出現在眼前,實在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
說實話,這個康熙和舒寧想象中的康熙不太一樣,以舒寧的距離,完全看不見痘印什麽的,相反,他如今正當盛年,今年不過二十一二,身形稍高,比一般人高大許多,看起來十分白淨,眉毛略彎,鼻子細長挺直,眼睛也比旁人大一點,十分清朗俊毅。①
舒寧想,這要是以後侍寝,她也不算虧了。
一陣樂聲之後,有太監領着衆嫔妃進殿入座,舒寧被小太監領到了最末給格格的幾個座位之中,站着和衆嫔妃一起給皇上行禮。
開始是進湯膳,舒寧這裏有粳米膳一品、羊肉卧蛋粉湯一品,用的碗和她宮裏的一樣,都是五彩紅龍的。②
只是這個湯現在還不能喝,得等一會兒轉宴的時候喝,舒寧也就等着,沒一會兒,就該上奶茶了。
舒寧看着內廷總管到皇上面前跪着進奶茶,皇上喝了以後,總管再進他們的奶茶,與此同時,戲班開始表演迎春的戲曲,咿咿呀呀的,舒寧也聽不明白,可能這還是需要知道故事,才能聽得懂吧。
接着就該皇上轉宴了,他吃了哪個,太監就給底下的人上哪道。
宮宴上的菜比平時多一些,菜足足有七道,果子八道,只是舒寧沒怎麽吃好,因為她看到全部的酒膳之後,就該敬酒了。
舒寧這方面儲備實在是少,還好如今包衣出身的嫔妃多,大家也都沒什麽文采,說的話也都是祝大清國泰民安、海晏河清之類的話。
唯有鈕祜祿娘娘和佟佳娘娘說的文辭俱佳,皇上滿飲了手中的酒,再往下,哪怕是李福晉祝酒的時候,皇上也沒喝,只是拿起酒杯示意就放下了。再往後,小福晉和格格就更是連酒杯都不拿,只是笑笑。
戲曲表演演完後,舒寧跟着大家一起出座謝宴,并行二肅一跪一拜禮,算是謝恩。
只是這還沒完,還有果茶,舒寧嘗了下,味道不錯,就是糖擱的有點多,喝完之後,再次行禮謝宴。
舒寧回去的路上就一直在想,這飯吃的,當真是累的慌,平日裏在後宮她一般也就是行蹲禮,這種宴會卻要不停的跪着,實際上人不是在吃飯,倒像是在搞一個禮儀活動,吃飯只是次要的。
更別提舒寧一直繃着弦兒,生怕自己做錯了,這飯吃的就更是食不知味了。
回到宮裏的時候,又下雪了,舒寧看着這雪嘆了口氣,不管她樂不樂意,康熙十五年還是結束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她也得收拾心情,迎接新的生活。
一月底,覺禪格格過來和舒寧一起聊天。
“你聽說了嗎?石佳氏,戴佳氏都已經侍寝了,皇上終于想起來咱們這批人了,真不容易。”
“是嗎?我還不知道呢。”
舒寧就這麽兩個人,前邊李福晉還嫌棄舒寧丢人,不喜歡她和銀枝銀葉出去,于是她們一般就是呆在鹹福宮裏做做針線,自然也就不知道宮裏邊的消息。
“哎呀,你對這些也該上心些,這可是大事,瑪祿為什麽先人一步,不就是因為她是着一批新人當中最先侍寝的嘛,如今也已經是小福晉了。
好些人熬十幾年也不過是小福晉呢,就像張小福晉,是最早伺候皇上的那幾個人,還生了皇長女,只可惜沒留住,如今把四公主當眼珠子一樣疼着,我天天看着,當真是覺得當娘不容易。”
覺禪氏和張氏都住在永壽宮,一個是前邊側殿,一個是後邊側殿,算是鄰居。
不過說完之後,覺禪氏又感嘆:“日日在眼前看着那也是幸福的事情,聽說延禧宮的烏拉那拉小福晉生的胤褆阿哥如今養在內務府大臣噶禮家呢,都好幾年了,烏拉那拉小福晉都沒能看孩子一眼,你說得多想啊。”
“當額娘的,自然是想的,不過胤褆阿哥快六歲了吧,六歲就該上書房念書了,總不好一直呆在臣子家,平白耽誤了學業倒不好。”舒寧算了算,胤褆康熙十一年生,如今剛新年,不過這裏都算虛歲,也可以說是六歲了。③
“還是太子好命,皇上親自養着,樣樣都是精細的。”
“那可是先皇後嫡子,不是你我能置喙的,妹妹慎言啊。”舒寧是知道康熙對太子的喜愛的,寧願自己省着,都要給太子用最好的,覺禪氏這話雖然說只是羨慕,但誰知會不會被人誤認為是嫉妒,那可就是大不敬了。
覺禪氏也知道自己說錯了,那可是太子,這話要是傳到他人耳朵裏,指不定被曲解為什麽意思呢:“多謝姐姐提醒,再不說了。”
随後話題又轉向孩子:“也不知道我什麽時候才能侍寝,什麽時候才能有個孩子。”
“這都還沒侍寝呢,你就想要孩子了?”舒寧打趣她。
覺禪氏低頭羞澀一笑,像是枝頭上的桃花被風吹動,随風而落,實在是美景,舒寧都有些羨慕皇上了,宮裏盡都是美人,對眼睛無比友好。
“姐姐這話,到叫我不明白了,誰進宮不是為了生個一男半女呢?我也不肖想什麽,只是若是有朝一日,能讓皇上看在孩子的面子上,把家裏人從包衣遷出去,這輩子也就夠了。”
覺禪氏說的情真意切,舒寧感覺自己也有些激動,心裏似乎也有一腔熱血噴湧而出,這也是原來的萬琉哈氏的願望。
“姐姐和我是一樣的人,自然明白其中的苦楚,一時是包衣,世世代代都是包衣,哪怕是咱們這樣家裏任着內管領的,卻也還是包衣,是所有旗人的奴才。
見到本旗什麽官職都沒有的人,阿瑪還要下馬問安,恭恭敬敬的行禮,稱自己為奴才。
更別提咱們還是辛者庫出身,在所有有旗籍的人當中,身份最為低下,雖然不是罪人,可仍舊一輩子都是做的賤役苦差像是守陵、除雪、除草、糊飾掃塵之類的事情。
我有個堂姑姑,不過除草幾年,腰就疼的受不了了,回家後更是只能躺着,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我家裏還有妹妹,因着是包衣,以後也只能走小選,選不上還好,要是選上了,半輩子都得在宮裏蹉跎。”
見覺禪氏是真的傷心,舒寧也有些難過,可惜就她知道的,良妃所生八阿哥觸怒康熙,被雍正厭惡,下場凄慘,只怕就算是因恩擡出包衣,也會被打回去。
所以舒寧只能說:“咱們總會有孩子的,還早呢,連侍寝都沒有,一切都有可能。”
“是啊,還早呢。”
等送了覺禪格格出去,舒寧靠在塌上,嘆了口氣,她知道所有人的結局,唯獨不知道自己的,原來的萬琉哈氏是原來的,可如今換成是她,她能熬到乾隆年間再死嗎?她不知道。
覺禪氏的目标是把家裏從包衣擡出去,那她的呢?活到九十七?
可這也太久遠了,舒寧的最終目标是這個,可也得有個短期目标,不然這九十七年,她怎麽熬呢?
舒寧坐在妝臺上,看着自己,說實話,這張臉比她原來要好看許多,畢竟是小選出身,那麽多包衣裏挑宮女,品貌端正的才能被挑中進宮伺候,而在這衆多的宮女裏挑中做嫔妃,更是難得,她當然是好看的。說一句:“皎若太陽升朝霞,灼若芙渠出鴻波。”也是不為過的。④
畢竟是皇宮,宮裏的人比舒寧想象中的要漂亮許多,在這宮裏轉一圈,都沒有醜人的。不過也是,做官都要看臉,何況是皇宮裏伺候人的差事呢?
嫔妃們自然更甚,包衣出身的嫔妃沒有一個不好看的,只是美的各有姿态而已,倒是世家出身的幾位福晉顏值只算清秀端莊。
不過這也正常,人總不可能把所有好事兒都占了,她們做嫔妃是因為出身好,可包衣做嫔妃是因為顏色好,這挑選标準本來就不一樣。
更別提,皇上本身,也是位在乎家世的人,高位嫔妃,幾乎沒有包衣出身,惠宜德榮四妃,都是包衣,頂天了也就是個妃而已。
不像他孫子乾隆,包衣出身的令妃,不僅做到了貴妃,還做到了皇貴妃,包衣出身的高氏,初封就是貴妃,甚至就連漢人民女出身的純妃,都做到了貴妃。⑤
做到妃位舒寧是不敢想了,但嫔位舒寧還是有希望的。哪怕是五十七歲封嫔,到底最後皇上不也把萬琉哈氏封嫔了不是。她努努力,早點封,應該也不是沒有希望。
封了嫔,她就能從這鹹福宮搬出去,自己當一宮的主位了,以後的日子也就能好過許多。
而且舒寧還想早點晉位,她記得康熙也就大封六宮了幾次,最主要的就是他年輕時這兩次,一次在康熙十六年,也就是今年,一次在四年後,康熙二十年,四妃都是那個時候封的。
如果趕不上這兩趟,那就只能等着,雖然皇貴妃、貴妃二、妃四、嫔六這個規定是乾隆定下來的,但康熙時期的妃除了上邊四位,更多的是給蒙古,趕不上這兩次,就得多等幾十年。
更別提早晉位的話,難度也簡單許多,如今的後宮,就五個位份,皇後、妃、福晉、小福晉、格格,第一個皇後不算,剩下也就四個,從格格到小福晉,只是一個等級,再到福晉,也就是之後的嫔,也就兩次晉封。
但要是換十六年之後,就是皇後、妃、嫔、貴人、常在、答應了,從最低級的答應到嫔,可要晉封三次,平白多了個坎兒,有時候就是一輩子也越不過去。⑥
于是舒寧就這麽愉快的決定了,她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就是五年內晉升為嫔,從鹹福宮裏搬出去,升到主位,再躺,生活質量更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