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陶縣令 接風宴
第27章 陶縣令 接風宴
兩人在東宮內逛了許久。
一路上, 蘇微都在耐心的給他介紹着路過的風景,一副溫柔親和的模樣。
宋引鶴心不在焉的應和着。
眼眸一次次掃向周圍。
次數多了,旁邊的蘇微也開始有所察覺。
她黑眸閃過一抹幽光, 淺笑詢問出聲:“表弟似乎有什麽心事?孤怎麽覺得你醉翁之意不在酒?”
宋引鶴立馬轉過頭,對上她漆黑的眼眸時。
他垂在身側的雙手不自覺握緊, 随即緩聲說道:“殿下想多了, 引鶴只是被周圍的美景給吸引住了。”
“是嗎?”
蘇微唇角笑意不散。
好似無意般接了一句:“孤還以為表弟來孤這東宮是來找什麽人呢。”
“殿下說笑了。”
宋引鶴面上神情如常,朝她笑了笑:“引鶴這還是第一次來東宮,哪會找什麽人。”
“那看來是孤想多了。”
蘇微聞言收回視線, 語氣中聽不出情緒, 也不知道信沒信他的說辭。
她停住腳步, 朝後轉過了身:“逛了這麽久表弟想來也累了, 不如我們回去喝茶?”
雖是詢問的口吻, 但行動上卻帶了一股不容拒絕的強硬。
“…好。”
宋引鶴聞言也只能跟着轉身。
兩人回到正殿喝了一個時辰的茶。
宋引鶴适時起身, 告辭離開:“殿下,時辰不早了,引鶴該回去了。”
“孤送表弟——”
蘇微站起身。
宋引鶴連忙制止,“不必了殿下,耽誤殿下這麽久, 引鶴已是慚愧。殿下還是趕緊去忙自己的事吧。”
他微微一欠身。
轉身便離去。
蘇微看着他不斷走遠的背影, 臉上的笑容漸漸淡去。
她出聲喚來暗一, 問道:“十七在做什麽?”
暗一聞言眼眸輕閃, 低聲應道:“殿下放心, 她一直在侍衛院,不會撞見宋大公子的。”
“這段日子就讓她待在那裏不要出來。”
蘇微眼底劃過抹厭棄,“孤不想看到她再出現在表弟面前。”
“還有十九那裏——”
她嗓音頓了頓,繼續說道:“告訴她做好自己的事情, 其他的莫要逾矩。孤可沒那麽好的脾氣。”
“是。”
暗一抱拳,“屬下這就去吩咐。”
她很快退了出去。
屋內就只剩下蘇微一人。
不知為何就突然想起她剛想起前世記憶的時候。
五年前,她突然想起一切。那時候正逢槊洲刺史叛亂。她憑借着前世記憶知道這次叛亂不成氣候,所以搶了二皇女蘇映的差事,自請下槊洲平亂。因為她知道,前世二皇女就是因為此事,收降了亂黨殘留下來的兵力,甚至在當地安排上自己的人,為她秘密培養勢力。
有了前世記憶的蘇微自然不能讓她得逞,所以就自請去了槊洲,到了千圻縣。
去到那裏之後,一切都如她猜想的那樣,叛黨不成氣候很快清剿。
她也順勢替代了二皇女蘇映,做了和她前世相同的事,親手扶持自己的人做上了千圻縣的縣令。
唯一令她沒有想到的就是在那裏碰到了宋引鶴。
蘇微暫時收起思緒,目光轉向他方才坐過的地方。
她想到了那日在望月樓他問她的事情,是否去過千圻縣,是否救過一個兒郎?
蘇微沒有否認。
在千圻縣時,她确實見過他。
只是那日她站在酒樓上,看着底下的他差點被叛黨奸細誤傷,她當時還沒來得及出手,一個女人突然出現,将宋引鶴救了下來。
蘇微只看清女人遠去的背影。
一身黑衣,頭戴竹笠,左手握劍,飄長發帶迎風飛舞。
*
遠在千裏之外的千圻縣
辛夷用了五日時間,快馬加鞭,總算在今日清晨趕到了這裏。
她牽着馬走在街市上,并沒有立即朝府衙的方向走去,而是中途轉了彎進入了一處小巷。
辛夷停在一扇黑木大門前,擡手敲了敲。
“誰?”
很快,門裏面就傳來了聲音。
辛夷嗓音沉定:“是我,開門。”
吱呀——
大門很快從裏面打開,站在裏面的女人興奮的喊道:“老大,你怎麽突然回來了?”
“進去再說。”
辛夷直接越過她朝裏面走去。
邊走邊問她:“阿壬呢?”
方癸回道:“壬姐出去還沒回來,老大,你這次回來是有什麽事嗎?”
她立馬進了屋子,為她倒了一杯清茶。
辛夷順勢在桌邊坐下,接過她遞來的茶水,說了句:“确實有些事情,一會兒等阿壬回來一起說。”
“對了——”
她看着方癸問道:“你們還在和柳歡聯系?”
“是啊。”
方癸點了點頭,“是出什麽事了嗎?柳歡有什麽問題嗎?她畢竟是槊洲刺史,想要找到小殿下,有她幫助會方便很多。”
她們其實也只敢和她聯系。
畢竟當年柳歡是跟在武皇身邊打過天下的人。
“小殿下那邊可有消息了?”辛夷又問了一句。
方癸有些失望的搖了搖頭,“還沒有,這些年只調查出小殿下在槊洲地界失蹤,我和壬姐找了這麽久依舊沒有她的任何消息。”
她有時候都在懷疑,小殿下是不是已經不在了。
屋內的氣氛一時變得有些低沉起來。
恰好此時,一個紅衣女子推門走了進來。
看到屋內的辛夷後,瞬間驚訝出聲:“老大?”
“回來了——”
辛夷目光轉了過去。
姜壬走到她身邊坐了下來,很快皺眉:“是都城那邊有什麽變動嗎?”
辛夷看着兩人,直接說道:“不要再和柳歡聯系了,迅速離開千圻縣。”
“怎麽了,老大?”兩人皆是一驚。
“太女正君已經定下,你們可知道是何人?”
辛夷嗓音低沉,“是宣武将軍之子,柳青衣。”
“柳歡的兒子?”
姜壬難以置信,“老大的意思是柳歡已經和殷皇有了勾結?”
“不排除這個可能。”
辛夷腦中有關于原書的劇情。正因為如此,才更加确信女主立了男主以外的男子為正君是多麽的不可思議。這其中若沒有貓膩她是不信的。
“當初我們便推測出小殿下的失蹤不是意外,而是有人故意為之。這嫌疑最大的就是當今的殷皇。”
“如今你們剛與柳歡取得聯系,太女便立了柳歡的兒子為正君,就像是在證明什麽一般。”
辛夷沉下眼眸,“最合理的猜測就是,柳歡已經将此事告訴給殷皇,殷皇以柳歡為眼線,想要借着我們順藤摸瓜的找到小殿下,徹底除掉以絕後患。”
她冷笑了一聲:“這些年随着她年歲漸長,酷愛禮佛參經,甚至連朝政上的事都疏于管理。怕是午夜夢回,心中有愧。”
“那如此看來,小殿下應當真的還活在這世上。”
姜壬和方癸都有些激動。
懸在心中多年的石頭終于噗通一聲墜在了地上。
兩人激動過後,又有些不解起來:“若小殿下真活着,這麽多年過去了,她為何從不出現?老鳳君可還在都城呢。”
“也許是出了什麽意外…”
辛夷接過話題,“這事也只有找到她才能知道。”
她話音落地。
屋內再次陷入短暫的平靜。
方癸突然想到什麽,朝辛夷問道:“對了,老大,你不是在太女身邊做事嗎?這樣回來沒關系嗎?”
兩雙眼睛齊齊落在她身上。
辛夷倒是面容平靜,“我自然是做了一些什麽才能回來。你們兩個,一會兒等我走後,就立刻離開這裏。趁着柳歡還沒有察覺到。”
“這一次你不跟我們走嗎?”
姜壬問了一句:“找到小殿下也只是時間問題,老大不如別再回都城了,直接跟我們走吧。”
“不可。”
辛夷有自己的打算,“你們兩個離開後繼續去尋找小殿下。我回到都城後會找個适當的時機脫身。太女此人一向多疑警覺,我若無故消失,怕是會引起懷疑。”
方癸和姜壬點了點頭。
辛夷飲下杯中最後一口清茶後,站起了身。
“行了,先就這樣——你們兩個也趕緊收拾離開。”
方癸和姜壬将她送出院子,“那老大,回都城後你一定要小心,我們書信聯系。”
辛夷颔首應下,随後轉身離開。
出了小巷後,這才朝府衙的方向走去。
府衙內,縣令陶珊聽到消息後,立馬走了出來。
她看着辛夷,擠着笑臉問道:“可是太女殿下有什麽安排要下官去做?”
辛夷從懷中掏出信件,原封不動的遞給她。
言簡意赅:“殿下有一封信交予你。”
陶珊立馬接過,伸手便要打開——
打開一半時,她想到還站在面前的辛夷,又收了起來。
看着她笑道:“那這位護衛大人你先進來休息,奔波了這麽久,想來累的不輕。來人——”
她喚來一個小衙役到跟前,吩咐道:“帶着這位大人先去府衙後院休息。”
辛夷看她一眼也沒拒絕,跟着小衙役離開。
陶珊看着她走遠的背影,這才繼續拆手中的信。
等兩封信都看完後,她看着辛夷消失的方向,一臉若有所思的模樣。
辛夷就這樣在府衙裏暫時住了下來。
晚間的時候,一個小侍跑了過來,說要她去參加接風宴。
辛夷聞言後,眼底極快劃過抹流光。
看來,這是要開始試探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