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你想得美
第66章 第 66 章 你想得美
清晨, 雞鳴拉開厚重的夜幕,天光明朗。
後院裏雞鴨争相叫喚,吵吵嚷嚷, 直等着有人送上糧食去才消停。
周艾醒了, 先喂完牲畜, 再回到前頭去做早飯。
走到院中, 見崔定正在院子裏打拳,那小胳膊揮得拳拳帶風, 眼神堅毅。周艾立在原地,失神地看着自己兒子。
尋常在家時,她都縱着崔定。即便到了宋家, 像清晨這會兒她也由着他睡懶覺。
這麽多年, 這幾乎可以說是頭一次見自家孩子這般勤懇。
而看崔定那屋裏,窗戶大開, 豆苗那小子也坐在窗前看書。兩人一動一靜,倒是和諧。
“娘, 你別在院子裏!”崔定畏手畏腳的,怕打到他娘。
周艾眼眶泛酸,笑着“哎”了一聲, 匆匆轉過身進了竈屋。
她忽然意識到,崔定不一樣了。
難得不用早起幹活兒, 葉以舒本想着賴床一會兒。但被雞鴨吵醒後, 怎麽都睡不着了。
村子在山裏,早上也不算太熱。
葉以舒坐起身來,披着淩亂的長發對着緊閉的門發呆。
今早要做什麽來着?
宋枕錦已經穿好衣服站在床沿,回頭看哥兒目光發直,唇角笑意勾勒, 不過轉瞬又看不見。
Advertisement
“要不再睡一會兒?”
“睡不着了。”
葉以舒緊跟着宋枕錦起身,穿好衣服出門去,見崔定已經耍拳耍出了汗。那領前跟後背的衣服被洇得顏色深了一片。
再看崔定那屋,窗口坐着的豆苗。
葉以舒道:“豆苗,看書看完了也跟菜頭練練。”
豆苗:“我練幹什麽?”
“強身健體。”葉以舒道,“我打算送你去學點武術,你考慮考慮?”
豆苗一聽,不解看着他哥。“哥,我學武幹嘛?”
葉以舒道:“強身健體。”
崔定眼睛發光,屁颠屁颠跑進屋裏去把豆苗拖了出來。
“練嘛!我讓我師父也教你。”
“等等,等等!我書還沒看完呢。”豆苗力氣沒他大,拖着拖着,就被拔蘿蔔似地拉了出來。
葉以舒一手一個小孩腦袋,拍瓜似的敲了敲。
“豆苗,哥說真的,你考慮一下?”
“好。”豆苗應道。
葉以舒松手,也不管兩小孩怎麽拉扯,他去竈屋裏幫周艾做飯。
周艾見他一來就往竈膛前的矮凳上坐,飛速別開頭,不讓他看到自己泛紅的眼睛。她道:“不用你。”
“那我走了?”葉以舒起身。
“沒說完呢,走什麽走!”周艾攪和着手上的面餅,飛快睨一眼葉以舒,“你去後院把那只黑母雞抓來殺了。”
“周姨要給我們炖雞?”葉以舒展顏一笑,“謝謝周姨,周姨對我可真好。”
周艾道:“給我兒子吃的,你想得美。”
葉以舒抱臂往門口一靠,跟身上有懶骨頭似的,走不動道了。
“瞧周姨說的,既然沒我一口吃的,我幹嘛還要幫你。”
周艾氣道:“我送去的雞蛋你還吃得少了嗎?!吃的時候就不知道閉嘴往碗裏夾!”
葉以舒聳肩,笑得欠揍:“周姨,是殺給我們一起吃的就說是給我們吃的,非要話往菜頭身上拐一下,承認對我們好很難?”
“誰對你們好了!”周艾跟被掐住脖子的雞似的,聲音都高亢了。
葉以舒搖頭:“口是心非。”
“你還吃不吃了!”
“吃,吃還不成嘛。”葉以舒笑着出去,轉身撞上宋枕錦。
宋大夫眼裏疑惑,詢問:“吵什麽了?”
“誰樂意跟她吵,嘴巴就不饒人過。”葉以舒勾着宋枕錦手腕往後院一轉,“宋大夫,抓雞去。”
宋枕錦遂綁了衣擺跟寬袖,任勞任怨地去雞圈。
早晨的雞正活躍,宋大夫在裏面追着繞了好幾圈,手上只抓了點兒雞毛。
葉以舒看他跑得微喘,額頭出了一點汗,才施施然開門進去。
在宋枕錦又一次地追跑中,葉以舒随手一抓,就逮住了那只黑色的。
瞧着它另一邊翅膀亂拍,到處都是雞屎味兒,葉以舒皺眉攏住它兩個翅膀,對宋枕錦道:“我懷疑你周姨是想整我。”
“不會。”
“怎麽不會。明明早上喂雞的時候最好抓,她偏要這會兒讓我來。”
“你還抱怨上來,甭吃算了。”周艾在竈屋聽到,推開窗戶就沖着他兇道。
葉以舒無賴道:“那不成,不吃多虧啊。”
周艾重重地哼了一聲,撞下了窗戶。
宋枕錦無奈,打開雞圈圍欄,讓哥兒出去。
宋仲河起了,現在不知道跑哪兒去了。
宋枕錦去屋裏端了一碗撒了鹽的水出來,葉以舒利落拔了雞脖子上的毛,一刀下去,雞掙紮斷了氣。
放完血,拔毛的活兒就是兩個小孩兒的。
葉以舒去洗了手打算出門瞧瞧,周艾見了卻道:“去哪兒!”
“随便走走。”葉以舒道。
“有那個閑心不來幫忙燒火。”周艾道。
“我先前不是坐那兒您不讓嘛。”
周艾不看他,自個兒悶聲在竈前忙活。
葉以舒想不通,不知自己哪兒惹到她了。不過為了家庭和諧,他就勉強順一順這人的意吧。
路過拔毛小隊,兩小孩兒蹲在倒了沸水的盆前。那雞毛被水一燙,味道沖鼻。
葉以舒看他家豆苗幹活兒仔細,崔定捏着鼻子,那緊皺的眉頭和嫌棄眼神跟他娘一模一樣。
“好臭。”
“那你別吃。”豆苗道。
“我就要吃!”
“吃就得幹活兒。”豆苗手上利索,這活兒他不知做過多少了,“我們比比,誰拔得快!”
“比就比!”
這小孩兒德行比以前好多了,至少不會什麽都強要。
也不知道為什麽,豆苗的話他最是聽得進去,一有空就喜歡回他們那裏黏着豆苗。
葉以舒樂得有人制他。
照着這樣發展,以後宋枕錦走了,這宋家還算有個別的希望。
吃過早飯,就有病人上門。
宋枕錦開始忙起來,葉以舒跟他說了一聲,帶着兩個小孩兒出門去。
先拿着從縣裏帶回來的禮以及施唯讓帶的東西送去給他師父,問候過了,再去葉家看看。
這房子不住人,腐朽得就快。
瞧着那東廂房的茅屋頂,去年才換的,現下就已經發黑斷裂了。屋檐下是密密匝匝的草碎,還有那雨滴落下的一排小凹坑。
葉以舒開了家門,豆苗跟崔定進去逛了逛,緊接着屋裏傳出來連綿不絕的咳嗽聲。
“哥,蜘蛛網都有了!”豆苗捂嘴,嗆得臉泛紅。
“全是灰塵。”崔定跟猴兒似的,蹦跳着蹿出來,站得極遠。
“家裏沒人住,這樣也正常。”葉以舒立在門前,盯着正屋跟西廂房看。
他爺奶不在,那正屋落了鎖。
或許是收稻谷去了。
小叔跟小嬸那屋也沒動靜,葉以舒揣測,興許偷偷摸摸又去旁的地方做生意去了。
他可不會以為上次警告過小叔一家就會放棄這個撈錢的生意,必定會躲藏着,去他也看不到的地方。
葉以舒看了一會兒,招呼兩小孩關了門,直接去他二叔公家。
這會兒村裏人幾乎都不在家,要是找人,得去村周圍的田地裏。
稻谷青黃,谷穗低垂。
走過被踩實了的小路,兩邊的蝗蟲、青蛙盡數往兩邊的田裏飛奔。
農人在田裏收割,稻香彌漫。
“哥!咱家的稻子也黃了!”豆苗指着自家坡下的田道。
葉以舒細看,瞧了半會兒才道:“那稀稀拉拉的,不是咱家的吧。”他爹種下的稻子,除了天色不好沒收成的時候,其餘都沒有差了的。
豆苗:“是爺奶在呢。”
葉以舒道:“先不去找他們,找二叔公。”
村裏就那麽些田地,小孩兒從能跑的時候就各塊田裏摸魚挖泥鳅,可謂是熟悉不已。
豆苗跟崔定往前跑,不多時,就聽到兩人的聲音——
“二叔公!”
葉以舒找過去,見二叔公一家人正在自個兒的田裏躬身忙活。
葉以舒打了招呼,跳下田,紮高了衣擺直接要了一把鐮刀就開始幹活兒。
兩小孩兒見狀,紛紛扔了手中沒了腿兒的蝗蟲,放棄剛剛看到的黃鳝洞,跟在葉以舒邊上幫忙。
葉以舒道:“你們不去玩兒?”
“強身健體。”豆苗又看不怎麽情願的崔定,“你自己玩兒吧。”
“不好玩兒。”
“那我們比賽?”
崔定一下來了熱情,他道:“比就比!”
于是乎,兩人跟牛犢似地互相較着勁兒,勾着那稻子搖搖晃晃,驚起一片飛蝗。
邊上,二叔婆用布包完了頭發,樹皮一樣的手布滿了繭子,快速而有力地抓住一簇簇稻子收割。
“先前你送回來那信,我們收了。裏正那邊也領到了縣裏發來的薯種,不過願意種的人沒多少。”
葉以舒躬着身,稻穗搖晃,窸窣聲不斷。
“地就那麽多,這東西他們都沒接觸過,自然不敢種。”
“是,所以我們又去買了些來。等秋收完後打算多種些。”
“多種些也行,縣裏有人收。”
二叔婆聽了便放心一笑:“你消息靈,有這句話我們就安心了。”
割了一會兒,葉以舒又問:“二叔婆,你知道我小叔小嬸他們現在在哪兒嗎?”
二叔婆道:“你一說我才想起,那夫妻倆沒在鎮上擺攤了。不過昨兒個還在村子裏見過,這會兒不在?”
“不在。”
“地裏呢?”
“就見到我爺奶。”豆苗在隔壁一行,落後了幾米遠道。
二叔婆道:“那就不知道了,不過這幾日夫妻倆都在村子裏。裏正還叫我們看着呢。”
“看着?”
“可不是。”王玉霞壓低聲音道,“先前捕快又來了,但每次找不見人。你小叔跟小嬸是犯了什麽事了?村裏現在應付着縣衙裏的人,都不安生。”
葉以舒目光落在跳到腳上的青蛙,頓了下道:“在外面跟人動了手。”
“原是這個。沒打死人吧?”
“這倒沒有。”
“那就是攤上冤家了,這是不抓他回去讨個說法誓不罷休。”
葉以舒微微點頭。
“我們這邊有人幹活兒,你爺奶那邊,要不去看看?”二叔婆怕哥兒這麽明晃晃的做法在村裏留下口舌。
葉以舒道:“待會兒去看看。”
在這邊幫忙了半個時辰,兩個小孩兒累得坐在倒杆上掰着蝗蟲腿兒。看着是要下口。
蝗蟲能吃,村裏小孩兒沒吃的,會将這抓了靠着吃。
葉以舒拍了拍手起身,跟他二叔公招呼了一下,轉而帶着兩小孩去之前看到老兩口那地兒。
誰知去了卻不見兩人,地裏只有包子一家跟喜哥兒一家。
“阿舒哥哥!豆苗,豆苗你回來了!”包子、餃子還有喜哥兒三個小孩兒呼啦啦地跑到田坎邊。
豆苗從田坎上跳下去,一把抱住自己的好朋友。兩人沒站住,驚呼着往田裏倒。
崔定跳下去快,一手抓一個,才沒讓他們滾到泥裏。
“我回來了!你們想我沒有。”
“想!想死了!”小孩兒圍作一團,眉開眼笑。看得幾個忙碌中的大人都舒展了面色。
“舒哥兒。”包子爹招呼道。
葉以舒叫了一聲“叔”,問:“叔,我爺奶剛是不是在這兒?”
“回去了。”
“那你們這是?”
“你奶請我們來收割,一天給二十文錢。”兩家都是村裏的貧苦人家,自家田地又不多,自己家的先收割完就會在村子裏幫人收割,賺點零用。
葉以舒道:“叔估摸着這田能産多少?”
包子爹抓着那稻穗晃了晃,面上心疼難掩。他道:“這可是上等田,好好照料三石都有得産,現在怕不過一石。”
連下等田都比不過。
他們這些沒田的人家,可羨慕得不行。這麽糟踐莊稼,心裏始終不得勁兒。只收割時,小心翼翼不敢再落下些。
葉以舒道:“那叔可知我小叔小嬸在哪兒?”
包子爹搖頭。
正在敘舊的包子聽到後轉身,道:“阿舒哥哥,我們看到他們在山上。”
“什麽時候?”
“就是今天早上啊。他們在你家坡地那邊,不過後頭又不見人了。”
“坡地?”葉以舒起身。
難不成是看上他們種的那些土豆?
那怕是去得太晚,都被挖完了。
“你們可知他們現在在哪兒做生意?”
“我小爹爹知道!”包子道。
“是,先前回娘家,在隔壁興旺鎮上見過。”包子的小爹爹道。
葉以舒謝過他們,也不耽誤人家幹活兒,自己往山坡上找去。豆苗帶着崔定在這兒跟自己的玩伴敘舊。
上到山坡,下林村的一覽無餘。
村落人家不多,藏在山林中間。夏日蟬鳴激烈,鳥鳴急促,襯得那靜靜坐落在山中的房屋更加靜谧安然。
若沒那些紛擾,住在這樣的地方,定是不差的。
收回神,他在坡地走了一趟,又在林子裏逛了逛。也不見個人。
再往裏邊走,就會翻過山,直接到了上竹村。
兩人總不能跑到那邊去?
興許是在山裏藏着什麽東西。又或是怕被抓,在山中躲藏。
看他爺奶還能花錢請人收割稻谷的樣子,就知道葉家二老現在手裏有閑錢。小叔掙的想必也給了他們的。
葉以舒在這邊沒看出什麽問題,只好下去。
午間,葉以舒跟豆苗還有崔定是在他二叔公家吃的飯。後又連續幾日,他都過來幫忙收割水稻。
二叔公家的田不多,收割完了又一起收自家的四畝田。
連續兩日後,稻谷收回來,二叔公家幫着攤曬後。
葉以舒分了三成給他家,再留下交稅的,餘下的直接帶去宋家。
下一年,這些田地就全給他兩個叔公家種,只意思意思收點租金就成。
至于稻子,葉以舒思來想去還是打算帶回縣裏。
他們在縣裏是買米吃,買一次他爹娘就心疼一次,少不得在他耳邊念叨。
這點新米帶回去給他爹娘嘗嘗味兒,能帶走多少就帶走多少。
這會兒已然黃昏時。
天邊霞光绮麗,如綢畫鋪卷。合着下面的青山、長河,美得驚心動魄。
“都這會兒了,還不見大郎回來。你去瞧瞧。”周艾在竈屋道。
“他去哪家看診去了?”葉以舒放下拍了拍身上的灰塵起身。
“蓮藕村。”
蓮藕村與上竹村中間隔着一個下林村,葉以舒叫着阿黃往村口走,沒多久,到了上竹村與下林村分路的岔道。
人不就在這兒嘛。
不過宋枕錦被人攔住了,細瞧,不是他小叔跟小嬸是誰。
葉正松跟金蘭也是從外面回來碰巧與宋枕錦遇到。他們見他身邊沒跟着葉以舒,想都沒想就将人攔住。
宋枕錦看在哥兒的面上,問候了一聲。
葉正松冷笑,還惦記着那房子,張嘴就諷道:“宋大夫現在靠咱舒哥兒養家了,村裏人哪有你這樣的福氣。”
葉以舒一來就聽到這一句,臉色驟然冷了下來。
“可不就是,怎麽娶了舒哥兒之後家裏又是新建了房子,又還在縣裏買了個二進的院子嘞!”金蘭那話裏都是酸妒。
活像那房子合該是他家的一般。
真能忍?
葉以舒可不像宋枕錦,還能好脾氣笑着。
他疾步上前,正要罵人,就聽慣來不與人浪費口舌的宋大夫慢慢悠悠道:“是福氣,這又是房子又是鋪子的,不要他還跟你急。”
葉以舒一步在宋枕錦身後站定,又還聽他道:“虧得叔家不做人,不然我肯定沒這愁事兒。”
聽聽,聽聽!這陰陽怪氣的模樣,簡直像跟村裏的長舌婦鬥過千八百回。
葉以舒震驚得半晌找不見自己的聲音。
倒是對面的兩口子,被宋枕錦噎了一番,正要發怒卻見葉以舒跟個門神一樣站在他後頭,吓得腳底抹油,一溜煙就跑了。
葉以舒也不去追,看着宋大夫身體僵硬,手悄悄扣緊醫箱上的袋子。
随後當沒看見他一樣錯過身去,很着急一樣,悶頭往宋家趕。
葉以舒憋不住,哈哈大笑。
笑得他眼淚都出來了。
他還當宋大夫會被欺負呢,但誰成想,他竟也有這樣的一面。尖酸刻薄得跟村頭那寡夫差不多。
宋枕錦耳邊笑聲缭繞,最後還是忍不住,轉身擋在哥兒面前。
“別笑了。”他聲音發悶,像溪水上罩了一層冰。
葉以舒見他面色殷紅,一看就是害臊的模樣。他笑得不能自抑,捂着肚子腦袋抵着他肩膀,時不時地抽氣。
宋枕錦又羞又擔心他給自己笑岔了氣,手虛虛貼在哥兒後背,給他的順氣。
“阿舒,好了。”
“好了,好了。”葉以舒悶咳兩聲,迅速調整。
不能太得寸進尺,免得宋大夫惱羞成怒,以後收斂了脾氣被人欺負了就不好了。
他忍了又忍,抿直嘴角,直起身來看到宋枕錦的眼睛。“遇到他倆,少跟他們浪費口舌。”
“嗯。”宋枕錦避開哥兒的眼神,緊了緊醫箱,轉身進宋家的院子。
葉以舒幾步靠近,手悄悄勾住他袖擺下的手指。
未免宋大夫尴尬,葉以舒不再提剛剛那事兒,只道:“相公可知他倆剛剛從哪裏回來?”
“不知。”宋枕錦進了屋,放下箱子,自個兒坐在書桌前的凳子上休息。
葉以舒給他倒了一杯茶,看着人端起來喝了大半杯。
又給他續上,然後才坐在他身邊道:“明日你要看診,你就先帶帶兩個小孩回縣裏。我再去看看我小叔他們現在在做什麽,過幾日再回。”
“不跟我們一起?”
“我小叔他們始終是個隐患。小舟那事兒,該讓小叔給個說法。”
“這事該我去。”
“咱倆一體,我去就是你去,沒多大區別。”葉以舒三言兩語決定好了之後的事,宋枕錦有心跟他一起,卻被哥兒駁回。
第二日。
宋枕錦就帶着兩小孩早早趕路,回了縣裏。
葉以舒一大早起來,也去下林村候着他小叔小嬸。沒多久,見二人出發,他便也跟上。
看走的路,不是去他們豐年鎮的,也不是去隔壁興旺鎮的。
葉以舒不明,緊緊跟随。
兩人走山路,卻往另一個陌生鎮上去。
這鎮名為楊柳鎮,在更南邊的位置。
葉以舒随在他小叔小嬸的後頭,看他倆一路走來,路上的行人但凡認識的都熱情地給他們打招呼。
聽那稱呼,叫的是“宋老板”。
這楊柳鎮與豐年鎮差不多大,也就兩條街可以售賣東西。而葉以舒親眼見到夫妻倆走到最繁華的一條街道上,直接進了個鋪子。
葉以舒停在外面,擡頭一看。
“松蘭食肆”四個大字招牌挂在那門上。
葉以舒輕嘶了一聲。
他小叔小嬸這生意做得挺好啊,食肆都開起來了。
瞧這食肆的規模,在鎮上也是數一數二的。他小叔小嬸可比他會做生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