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你怎麽不看水幕 難不成是你一直看着我……
第50章 你怎麽不看水幕 難不成是你一直看着我……
*
也幸好「乾隆」沒有出生, 若是知曉他們這樣的想法,都不知道會是何種心情。
看着“長大”,這哪裏能夠算是看着長大了?只不過是水幕裏的一段畫面, 又沒有将從小到大的情景都展現出來。如果非要說, 也就是瑣碎的小事。
可即便如此, 在胤禟等人的眼裏, 胤禛依然占據到了便宜。在他們沒有成年的兒子出現,「乾隆」的存在宛如一道光。
哪怕他是胤禛未來的兒子, 可在康熙眼前露面了, 也是露面了。至于說讓他不要出生, 這可能行也不高。
難道他們還能夠管得住對方子嗣都有哪些嗎?有那個心思, 還不如去想要怎麽讓自己的地位提升,怎麽把生活變好。
在這方面動手,手段過于簡陋。恐怕不等他們出手, 康熙就知曉他們的心思。
更重要的是,他們難道要放棄所有的事,專門去盯着對方,看「乾隆」有沒有出生嗎?
腦海裏浮現出相應的畫面後, 胤禟臉瞬間黑了。
實在是那種行為太過無聊了, 沒有半點的意思。短時間的盯梢還行, 長時間真不怕被發現嗎?!
顯然是不太可能的,在他們盯梢的過程中, 他們汗阿瑪會什麽都不做嗎?
根本不太可能, 或許他們的動作不過分, 他汗阿瑪不會出現。可當謀害子嗣的行為出現後,就不同了。
畢竟,是在他汗阿瑪面前露過的孩子, 即使這孩子不知道。可是當他順利的活下來,在他汗阿瑪心裏挂上號,待遇就不同了。
能夠活下來的孩子和活不下來的孩子,意思是很明顯的。
正當他們想着這些的時候,畫面裏陸續播放起在「乾隆」心中不快,認為軍機處洩露消息,才會讓張廷玉知道,便嚴厲責備了汪由敦。
Advertisement
【只是,這些并不足以抵消乾隆的怒氣。他将朝內大官召來,開展廷臣會議,就此事來說要怎麽處置張廷玉。
廷臣們聽到乾隆的問題,頓時領會了他心中的意思,再加上本就對張廷玉配享太廟的事情心有不滿。
于是,在商議過後,他們對着乾隆表示:“應該剝奪張廷玉的官爵,罷去配享太廟的優容。”
他們認為讓張廷玉配享太廟本就是皇帝的優待,誰知張廷玉竟如此不知感恩,還做出這般大逆不道的行為。
乾隆聞言,便下令剝奪掉張廷玉的爵位。
到達乾隆十五年,乾隆的長子永璜去世不久,張廷玉去問乾隆他是否能夠回去。
這樣的行為無疑使得乾隆被徹底激怒,便召來大臣就張廷玉是否要配享太廟進行讨論,然後得出結論,張廷玉配享太廟的待遇被取消。
乾隆二十年,張廷玉卒于家中,最後葬于龍眠山。可能是乾隆氣消了,又可能是想到張廷玉這些年來的作為,最終還是遵循雍正的遺诏,恢複了張廷玉配享太廟的待遇。】
雖然結局曲折許多,但還是配享太廟的結果讓在場的朝臣心裏留下了痕跡。同時,他們也有點忍不住嘀咕:分明就不需要遭受那種待遇,結果臨死都沒有辦法甘心。
即使在對方死後,的确是恢複了待遇,但沒死前,被取消這待遇。不管如何,都沒有辦法心甘情願的咽氣。
便是換成他們,也在臨死前遇到這樣的事情,死也不會瞑目的。畢竟,一生所求便是此事,可到頭來變成一場空。
想到這裏,諸多朝臣就想要捂住心口,實在是太難受了!
*
也有的朝臣在開始時還想過張廷玉跟「乾隆」要保證書是不是自污,實在是太容易讓人感到擔憂了。
誰知道會不會被反悔,很有可能。尤其加上外面的人也那麽說,哪怕不想多想,也是忍不住。
可是當他們看到這裏,發現事情或許是他們想錯了。若是自污,其實不必如此。皇帝本人的确是有可能取消這待遇的。
就像是眼前,還特地在對方離開前告訴他,簡直是讓對方沒有辦法安心咽下口氣。
殺人誅心不外如是,說不得臨死咽氣的時候還在後悔。
*
但有沒有後悔,也只是他們的猜測。張廷玉本人不知道,不過想到他的父親,一些人頓時将眼神瞥向張英。
感受到視線的張英沒有說什麽,他能夠說什麽呢?自豪兒子未來配享太廟了?還是說兒子仕途順利?亦或者說他老年的行為不妥當?
無論是哪種,也改變不了現在的張廷玉還沒有到達未來的那種地步。若是因此就自傲,沒有任何的意義。難道還能夠将水幕中的表現直接轉嫁在兒子的身上?
俨然是不可能的,未來的事情是未來做的,不能夠因為有未來的待遇支撐,現在就不做了。這只會變得比未來還不如,而且現在既然知道未來會出現什麽錯誤,難道不該利用這錯誤使得未來更好嗎?
不知他想法,但在他身邊的朝臣看着他平靜的面孔,心中若有所思。
張英自然是能察覺到這些情緒,他沒有說什麽。在他看來,還是好好的觀看水幕。
【乾隆五十年,在乾隆翻閱某次檔案的時候,突然看到一篇在他繼位沒多久張廷玉寫的文章。文章不僅闡述了臣子要如何堅守本分,還講述了君主要如何保持威儀。
這樣的內容讓乾隆感慨不已,不懂張廷玉當時為什麽就不相信他會遵守皇考的遺旨,讓他配享太廟呢?
為此,他不禁感嘆:“這難道就是所謂的老衰而戒之在得乎?”絕對要以張廷玉之戒為戒,且為廷玉惜之。】
同樣看到張廷玉書寫的《三老五更議》的康熙、皇子、朝臣,不得不承認張廷玉寫的确實不錯。
只是如果這些也不足以讓他們對張廷玉能夠配享太廟信服。雖然,他們清楚,這事情其實不需要他們信服,但還是忍不住點評許多。
特別是某些朝臣們,眼睛都要變紅了。
配享太廟,這是想多少都沒有辦法實現的事。
*
他們深呼吸了口氣,平複着心情,腦海裏思考着水幕裏的張廷玉能夠配享太廟,那麽現在的他們趁着張廷玉沒有出現前,按照他做的是否能夠配享太廟?
可這想法剛出來的第一步,就失敗了。有些事以他們的身份是沒有辦法做到的,難度實在是太高太大。
張廷玉可以做到,是他的身份地位開始時占據了優勢,以及當今跟四貝勒不同。當今不可能那麽發放官職,但未來的四貝勒是可能的。
僅僅是這方面,就可以徹底讓他們退縮了。
不過很快的,随着畫面裏展現出乾隆對待張廷玉的後人照顧有加的行為後,又感覺到心酸。
怎麽會有這麽好的事情呢?
不僅死後配享太廟,就是兒子沒有考上科舉,最後靠納捐買的官,仕途不順,還能夠被皇帝注意到,從內閣學士升職為工部侍郎,還在又一任皇帝下升職為兵部尚書。
甚至,在對待孫子上的事也能被皇帝關注到。在短短幾年就從山西平陽府知府升為了浙江按察使。
*
不行!他們得冷靜冷靜。
這生活實在是太好了,好得讓人懷疑真假。若是真實的,他們也想要體會體會。
本人受到優厚對待也就罷了,就連後世子孫也能跟着享福。怎麽他們就沒有呢?
而在他們想着這些的時候,水幕上逐漸出現獎勵。
【獲得獎勵:銀幣*2,《三老五更議》*冊,複古國風筆記本*1,雙生太極山鬼錢閃光石頭手繩*1,手工高級裝飾畫*1】
有的可以看明白,有的根本沒有辦法看明白。出現這些獎勵的因素是什麽?《三老五更議》能夠猜出來,是水幕裏就存在的物品。但其餘的呢?!
複古國風筆記本?倒是從“筆記本”三個字能夠看出來,用來記錄文字的,若是兌換出來,也能夠使用。但跟別的物品對比,很顯然在重要程度上面是比不上的。
手繩和裝飾畫,雖然也很想說似乎沒有什麽特別的用處,可是又想起前面的那些獎勵屬性,也不能說沒有什麽用處。萬一是有他們不知道的呢?便是這個筆記本,他們也需要去考慮,也許有什麽事是他們沒有注意到的。
也不是不可能。
*
胤禟想着等稍後一起去看這些獎勵的用途,然後将另外一個彩蛋打開。雍正時期的事情,又是關于胤禛的。
莫名間,胤禟向胤禛的方向瞥去,又自然的收回視線,沒有讓人發現。
此時,水幕上正在上演着「雍正」讓張廷玉去修纂宮廷檔案,不論是關于康熙在廢太子時羅列罪行的口谕,還是事關「雍正」本人的黑歷史,都完美的進行着。沒有任何的問題,使得觀看的朝臣還有皇子等人心裏盤旋着不同的想法。
有些人沒有絲毫在意的就看向了胤禛,有的則是繼續在心裏随着「雍正」和張廷玉的作為點評着。特別是張廷玉在修纂宮廷檔案時,竟然能夠不引起皇帝的意見,完全可以看出來對方的能力之強。
他們認為,如果讓自己修纂,期間必然會産生為難。實在是有些內容是可以删除,但在删除修改後,皇帝是否不會生氣?領略錯誤皇帝的心思,極其發生意外。
若是沒有把持好度,被皇帝遷怒,也是很有可能存在的。
更不用說,宮廷檔案裏存在的秘密。
*
可惜的是,畫面轉變的太快,他們就算是眼睛再不錯,從中窺探到的信息還是少數的。這無疑令他們有些失望,怎麽就不獎勵本修改過的宮廷檔案呢?或者說沒有修改過的也成。
不過,想歸想,這樣的願望能否成真,也是個問題。即使他們清楚水幕會獎勵些與劇情有關的物品,但宮廷檔案這種東西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
旋即,胤禟又覺得或許可以等這彩蛋結束後才能知道。畢竟,宮廷檔案在此前是沒有出現過,所以想要獎勵難度也會很大。可現在,水幕裏展現出相關的畫面,獲得獎勵的難度也會降低許多。
當然,他也知曉,就算是宮廷檔案獎勵了,難道他還能夠看到?以他汗阿瑪的态度,有很大的可能性看不到。甚至,還有可能不會兌換。
也不對,胤禟将這個想法否定。兌換應該是會兌換的,正好可以看看他那四哥究竟删除修改了些什麽樣的內容。
至于在這樣的删除和修改後,會不會錯失什麽關鍵重要的訊息,胤禟也沒有辦法。除非水幕再獎勵本沒有被删除修改過的宮廷檔案,正好進行對比。
感覺會挺刺激的,未來的事情……越想胤禟的眼睛越亮,唇角的笑容也越大。
*
他身旁的胤禩注意到神色,雖然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麽,卻也能夠感覺到不是什麽好的想法。說不得正是水幕裏呈現的內容,可那些內容裏又有什麽值得在意的?不用多猜測,很快的,胤禩就得到答案了。
只是,得到的答案讓胤禩有些遲疑,事情真會是他所想的那樣嗎?注視着水幕,凝視它播放的畫面,胤禩陷入了思考。
但水幕并沒有停滞不前,它依然呈現着張廷玉在雍正時期發生的事情。比如張廷玉的門生遍布朝堂,「雍正」也沒有在意。
熟悉的感覺又降臨到頭頂,哪怕已經是非常熟悉的旋律,依然沒有影響衆人的情緒,他們覺得再這樣下去,實在是太容易習以為常。
或者說,他們感覺自己的表情都沒有辦法産生變化了。有種麻木感,就不能夠變化點嗎?
若是在此前,他們或許會産生情緒,張廷玉這樣的狀況會不會惹得皇帝的懷疑。畢竟,朝堂上的官員幾乎都與張廷玉有着這樣那樣的關系,難道就不擔心嗎?
但已經知道張廷玉結果的他們,卻是沒有必要産生擔心的情緒。都能夠配享太廟了,還需要擔心什麽?與其擔心對方,還不如去想想自己的處境。
他們年齡都如此大了,還不如對方,實在心梗。到底要怎麽才能夠達到對方的成就呢?得思考下這個問題。
不過,随着畫面裏浮現出張廷玉除卻「雍正」的口谕和奏折以外,沒有給任何官員以私人的名義寫過一封信。
“嘶——”不知是誰發出的聲音。
下意識地驚嘆使得他們瞪大了眼睛,世界上有這樣的人存在?不是說要自我保證做出這樣的行為做不到,但有的時候口頭想要怎麽表達就怎麽表達,但真的要按照保證所做出來,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誰沒有個求人的時候?哪怕事情不大,如果自己沒有辦法做出來,那寫信給自己相熟的人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人脈這種東西能夠利用的時候利用一下也沒有什麽無礙的。尤其是水幕裏提到張廷玉的門生遍朝堂,若想要知曉朝堂上發生的什麽事,也不是不可能知道。
張廷玉卻拒絕了這份誘惑,用很直接明了的方式展現自己的忠心,做官到這種份上也不怪對方能夠做那麽高。
眨眼瞥向康熙,對方好像很滿意的。
*
事實上,不止康熙滿意,就是胤禛也格外的滿意。張廷玉的表現,是每個人都會喜歡的。
不結黨營私,尤其不營私方面,禮物多點都要言辭拒絕。在諸多人的眼裏,都很想要知道張廷玉怎麽想的?
也就是百來金,又沒有很多。只是這樣的想法沒有持續多久,又看見畫面裏的「雍正」因為對于張廷玉的清苦生活有些看不下去了,便賞賜兩萬兩白銀,張廷玉拒絕不要。雖然到最後「雍正」又以新的理由讓張廷玉接受,張廷玉接受了,卻又把錢拿出來分給老家和族人。
“這做官還是要将度把握好!”有些大臣心裏警醒着,卻也有的大臣緊皺眉頭,認為張廷玉有些沽名釣譽。
開始時不拿賞賜,怎麽最後又拿了。即使他們清楚這屬于正常現象。若是再拒絕下去,只會使得皇帝厭惡,産生懷疑的想法。
連賞賜都不要,又想要什麽呢?不管怎麽樣,還是要掌握好标準。
*
回過神來的胤禟看着劇情進行到這裏,想着應該沒有別的了吧!誰知,它還有,并且畫面裏率先出現的還是「雍正」的面孔。
這使得胤禟嘴角抽搐,怎麽又是他?就不能別這樣頻繁嗎?好在,他的想法沒有出現多久就被打斷了。但胤禟覺得還是沒有被打斷更好點。
【有次,張廷玉生病在家裏休養。沒有怎麽見到他的雍正忍不住對着身邊的侍從抱怨:“朕的胳膊和大腿連續疼了幾天,最近才好一些,你們知道嗎?”
這樣的話頓時把身邊伺候的侍從給吓到了,不明白雍正這話說得是什麽意思,非常慌張的跪下請罪。
皇帝身體不舒服,他們卻不知道,這完全是失責啊!
誰知,雍正又接着說道:“張廷玉患病,不就是朕的胳膊和大腿疼嗎?”】
在場的康熙、胤禔、胤礽等人嘴角又抽搐了下。其中,胤禔有些無言,他還以為未來的胤禛已經停止說那些肉麻的話語了,沒想到這才過去多久,又出現了?
簡直讓人有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他到底是對多少人說過這樣的話?怎麽感覺好像每個人都說了?
應該不至于吧!?腦海裏産生這個想法後,胤禔瞬間否定了。他認為真要是如此,為什麽不現在開始就進行呢?
也不是他想要聽,而是連他們都沒有見過就對着那些大臣進行,是不是關系太生疏了點呢?
至少,也對汗阿瑪說說吧!
難道那些大臣能聽的話汗阿瑪不能聽?
當然,胤禔也不是想要借此來惡心康熙,也不是想要促進胤禛跟康熙之間的父子感情。實在是他認為自己的想法很有道理,畢竟能夠對年羹堯、隆科多、張廷玉說出那種話,那對汗阿瑪也能說出來,不是嗎?
就像是對胤祥,說得話更是肉麻。既然如此,被強迫的父子情也行啊!要不然哪裏算得上強迫的父子情!連點肉麻話都不肯說!
*
胤礽瞧着他略微激動的情緒有些迷惑和詫異,不清楚他是在發什麽瘋。有點好奇的他伸手戳戳,結果卻見他好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這無疑使得胤礽更好奇了,不由得想了他前後情緒變化的因素,最後定格在水幕。可水幕裏的畫面并沒有什麽稀奇之處,所以到底是怎麽回事?
胤礽也不是非要知道,但胤禔的表現着實怪怪的。
對此,胤禔沒有任何的想法,他還沉浸在自己思緒中。不過,耳朵還是關注着水幕裏的劇情變化。
【又一次,張廷玉回家省親,雍正對着他呈送上來的請安折上批複道:“我即位以來,朝廷上親近大臣中,就只有跟你沒有分離過。雖然說我們是君臣,但我們之間的感情卻是情同密友。如今相隔一個多月,實在是思念的不行啊!”】
太肉麻了!胤禔很想要知道胤禛到底是以什麽樣的心情寫出來這種話的?但凡他把這份功力用在汗阿瑪的身上,也不至于如此。
想着前面出現過得胤禛和康熙的畫面,胤禔就覺得有點不行。那畫面裏的胤禛實在是太過沉默了,完全沒有這些畫面裏的精彩!
當然,胤禔表示不是他想要看熱鬧,他是真心實意的想要給胤禛推薦這方法。但是,他又覺得這方法推薦給胤禛,他用起來只有技巧沒有感情也不行啊!只會被汗阿瑪看出來。
畢竟,汗阿瑪也在看着水幕。若是胤禛給汗阿瑪寫的內容你不是水幕裏的怎麽辦?那豈不是要埋怨他嗎?!
想着這裏,他又想起康熙跟胤礽的畫面,忍不住皺起眉頭:難道就只有老二才能夠成功?
絲毫不清楚胤禔開始各種胡思亂想的胤礽見他如此的表情,忍不住問道:“老大,你怎麽不看水幕?難不成覺得沒意思?”
略微意味深長的語調頓時拉回了胤禔的思緒,他瞧着胤礽的神色,面色如常的表示:“我一直在看看水幕,你怎麽會覺得我沒看水幕?難不成是你一直看着我?”
說這話的時候,胤禔沒有覺得自己的話有什麽不對。
但聽見他們對話的胤祉臉色卻變得古怪,他大哥這是什麽意思?
胤礽也想要知道胤禔是什麽意思,這才看了水幕多久,不僅變得自作多情,還竟然學會惡心人了?
不想跟他浪費時間的胤礽不禁冷哼聲,把視線重新落在水幕。
雖然水幕裏面的內容也有些不怎麽喜歡,但也比身邊的這人強許多。
*
與此同時,水幕裏還在播放着在張廷玉繁忙的時候,每天屬吏請求張廷玉批閱和指示的文件達到數百件時,張廷玉也沒有出現過錯誤。
更是有時候任務嚴重,他不僅坐在轎子裏的時候辦公,便是回去後也在辦公,甚至熬夜加班,只為了能夠在第二日的時候可以及時的拿出處理意見。
這種任務強度讓一衆沒有怎麽體驗過得官員沉默無比,他們只希望聖上不要讓他們學着這畫面裏的張廷玉,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做到這種地步的。
并且對于畫面結束前「雍正」所說得:“你一日所辦成的事情,別人十日也沒有辦法達到”持以贊同的意見,就是這樣!沒錯!
正當他們這樣想着的時候,水幕白色的光芒退散,出現新的獎勵。
【獲得獎勵:金幣*1,卷王buff*1,《教你如何成為時間管理大師》,鬧鐘*1,時間軸計劃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