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全國舅舅隆科多 說出這種話的,能有幾……
第48章 全國舅舅隆科多 說出這種話的,能有幾……
*
這是不是太少了點?!
胤禟認為如果水幕早點給他提醒“若是問題沒有完全回答正确獎勵就少”的事情, 就早知道便讓八哥替他回答了。
也不會像現在居然沒有什麽值得用到的東西,或者說現實根本就沒有給他挑選的機會。
實在是虧大了。
胤禟再次感到心痛,不久前他就表示不會有下一次。結果現在才過去多長的時間, 就有下次了?!
深呼吸, 他想要保持冷靜, 卻根本冷靜不下來。
在他身邊的胤俄看看水幕, 又看看他,最後想了想還是伸手推了推。
然而, 胤禟沒有任何的反應, 仿若是已經沉浸在悲痛的情緒當中, 緬懷可能失去的諸多物品。
雖然他不知道會失去些什麽, 但應該會和前面的沒有什麽差別。或者是稍微好點,再不濟吃的食物也行。而不是像這種「朱批奏折」,誰會将它給兌換出來啊!
等等!胤禟像是想到什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沒有多餘的物品, 豈不是可以說到時候能夠兌換出來他想要的東西了?
想着之前的那些獎勵,胤禟說他要是沒有心動的物品是不可能的。只是顧慮到就算是有幾率兌換出來,也得他汗阿瑪來決定。
若是此次又出現有用且許多的東西,那想要達到他的目的那就顯得過于遲了。
以他汗阿瑪的想法, 有可能是先兌換與大清有利的東西, 再者便是太子。
Advertisement
盡管水幕裏有提到過太子被廢的事情, 但那都是未來。現在的情況,太子做得不錯, 大臣們想要說什麽, 他汗阿瑪也不願意。
再加上水幕裏的四哥展現出來的行為, 好像會讓多想點,太子的位置似乎還是沒有什麽問題。
當然,更重要的是, 他汗阿瑪未來都能夠複立太子,現在他什麽都不說也屬于正常。
至于他四哥心裏平衡不平衡,估計汗阿瑪也會有所考究。
*
胤禟無法斷定他的想法是否正确,他也只是針對着水幕裏的畫面跟汗阿瑪對待太子的态度所猜測的。
而且,在他看來,水幕裏的畫面對他的影響并不大,也就沒有更多的問題。說不得,他汗阿瑪還會為此詢問他四哥問題。
所以,他與其去糾結這些還不如接着去看水幕。
在對着屏幕輕點後,新的畫面浮現在眼前。
內容無非是年羹堯最後的結局,在諸多行為惹怒「雍正」,使得對方開始在密折上對封疆重臣批示他對年羹堯的不滿,并且還跟相關的大臣明示暗示可以揭發年羹堯的大小罪過和劣跡。
【雍正三年初,雍正公開批評年羹堯。以金南瑛事件和朝乾夕惕事件為例。
金南瑛本是怡親王曾經保舉過的會考府官員,如今年羹堯被指為幕後主使,被點名批評。
三月的時候,天空出現“日月合璧,五星連珠”的天象,督撫大臣上表稱賀,雍正特意看了年羹堯的賀表,發現他将“朝乾夕惕”寫成了“夕惕朝乾”。以此又批評了他。】
看着這樣的畫面,莫名間有些人的心裏感覺這行為實在是跟康熙太像了。
在高興的時候可以輕拿輕放,但是當厭惡了你的時候,什麽事情也都能夠拿來當理由。
無論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假的,都沒有關系,只因為已經厭惡了,就沒有必要去計較這些。
不過,他們也沒有在心中腹诽多少,反倒是警醒着自己。
也不是沒有人去看胤禛,但事情到這種地步,其實也能夠仔細的分辨出來,水幕裏的「雍正」并不是現在的四貝勒,哪怕現在的四貝勒的确是跟水幕中的「雍正」有些地方相似,但距離成為他還是有很大的距離。
他們需要注意的還是要怎麽從水幕中吸取經驗,日後在對待聖上的時候或許能夠用到。
至于四貝勒,日後還是多注意。無論是受到水幕的影響,還是他本身的地位身份,也不是能夠忽視的。只不過是重視程度稍微擡擡,也不能夠擡的太過,以免聖上與太子有意見。
尤其是聖上,他們若是表現的太過,使得聖上誤以為他們在看過水幕中的未來就湊向四貝勒。或許四貝勒會沒事,但他們不一定無事。
保持着這樣的想法,他們的心情平靜下來。
*
胤礽的心情也平靜下來,如同朝臣們所想的那樣,他也對着水幕裏「雍正」的手段挑挑眉頭。
偶爾的時候去看看當事人的表情,可惜的是,當事人并沒有什麽表情。
這使得胤礽感覺到些許無趣,心情也頓時變得無聊,目光又落回水幕。
此時,水幕變化浮現出新的場景。也展示新的人物,雖然這人物在此前就已經出現過,但不影響在場之人的觀看。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崩逝,雍正登基。在康熙崩逝前,還是雍親王的胤禛不在京內,還在南郊祭天,待接到康熙的召喚時,他趕緊返回暢春園。
然而,當他到達暢春園後,康熙只是跟他聊了聊自己的病情,并沒有多說什麽。等到康熙真正駕崩後,他忍不住痛哭流涕。
也是這時,隆科多宣布了胤禛繼位的事情。聽到這消息後,胤禛頗為驚訝,旋即又嚎啕大哭。
不過在這之後,胤禛成功繼位。但在此前,隆科多組織護衛軍對暢春園進行了戒嚴。并且為了能夠讓胤禛成功回去,他又跟胤祥一同領兵送着他返回紫禁城。還派兵封鎖了整整六天的時間,讓胤禛順利登基。
雍正登基後,因着隆科多擁戴護衛有功,便命他跟馬奇總理事務,并承襲一等公的爵位,加授為吏部尚書。
随後雍正又對着他加封為一等阿達哈哈番,令他的長子岳興阿承襲,次子則是由侍衛變為銮儀使。
甚至,雍正還對着大臣們表示:“隆科多的親姐姐是他的養母,所以隆科多也是他的親舅舅。”
為此,他下達了一封谕旨,讓內閣日後寫公文的時候,如果遇到隆科多的名字,都要寫成“舅舅隆科多”。】
這種待遇真的實在是太相似了,相似到許多人感覺到可怕,在如此的行為下,真的有人會感到不膨脹嗎?
他們不敢承認,只因随着時間的流逝,淪陷于其中是非常正常的。
甚至于胤礽有種熟悉感,就好像是康熙在對待他的時候,也是這樣無條件對着的。
好的時候什麽都好,什麽賞賜都有,什麽好話也都有。
胤禔也有這樣的感覺,雖然他不知道自己的感覺對不對,但真的是異常熟悉。
如果從這樣的角度去看,老四真的是他汗阿瑪的兒子。
等到不再溺愛的時候,就開始各種各樣的理由,仿佛從前的待遇都是假的。
不過,這裏面非要說點什麽,也就是隆科多、年羹堯的身份不相同。
而這也讓胤禔想到,若是胤礽像胤祥對待胤禛那樣對待康熙,說不得他汗阿瑪眼裏只有胤礽了。同樣,最後水幕裏當上皇帝的也不會是胤禛了。
但胤礽不可能是胤祥,他這四弟跟汗阿瑪的區別也實在是很大的。
*
不知道他想法的胤禛看着水幕裏的「雍正」下達的谕旨,嘴角抽搐了下。
不可否認,如果是他遇到類似的行為,好像也有可能做出這事。但也只是可能,并不能夠保證什麽。
就眼下而言,“全國舅舅隆科多”的行為着實是有點起雞皮疙瘩。胤禛将此歸結為他與隆科多的關系不熟,以及他沒有發生水幕中的事,所以沒辦法習慣。
可就算沒有辦法習慣,也是該習慣的。不僅是他,便是在場的其他人也如此。就跟水幕裏的「雍正」下達命令,所有的人都要遵守。
【在雍正剛繼位的時候,朝廷選用官吏的時候,又表現出隆科多可以不需要奏請,就能任意挑選。這樣的行為,人們稱為“佟選”。】
随後,他們又看到場景轉換,變為雍正元年,隆科多和年羹堯被加封為太保。
到雍正二年的時候,隆科多又兼職理蕃院的事務。充任纂修《聖祖實錄》《大清會典》的總裁,并監修《明史》。
除此以外,又給了諸多賞賜。簡直是寵愛有加,讓在場的王公大臣羨慕不已。
但他們也就是羨慕不已,實在是清楚,在這樣的賞賜下,隆科多的膨脹,會讓他變成什麽樣的結果。
尤其是畫面中還呈現出「雍正」對他的稱贊當今聖上的忠臣,自己的功臣,以及國家良臣,當代第一超群稀有大臣。
被吹的誰不犯迷糊?是人都喜歡聽好話,若是他們也遇到如此真心實意吹自己的皇上,也不敢确定不會動心。
不過,他們還是想要知道,四貝勒有這種吹捧人的畫面出現過嗎?
*
不用去想,如果四貝勒真的存在這樣的行為,也不至于在衆多皇子阿哥裏默默無聞了。
一時之間,在場的大臣都有些不知道如何去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難道是當上皇帝便都會如此嗎?
當今雖然不怎麽吹人,但是有些時候在奏折上給他們批複的內容,看了着實是讓人心頭湧上火熱,想着一定不要辜負聖上的期待。
畢竟,能夠記住他們那些瑣碎的事着實讓他們受寵若驚,畢竟除卻國事以外,還關心他們家中大小事。怎麽能夠不讓他們感覺到震驚、高興呢。
*
卻也是這份關心,讓他們更警惕,但也不是沒有忘乎所以的時候。
如同雍正三年,水幕裏的隆科多逐漸失寵。
【失寵後的隆科多怨念無比,他想到了若是沒有他,雍正也不會成為皇帝。于是,就忍不住發牢騷,“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時。”】
這樣的話語,在場的大臣你看我我看你,都沒有說話。實在是內容過于玩味,卻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其實也正常。
歷朝歷代中,說出這話的能夠有幾個好命?便是不說出這話,自持從龍之功的又能夠有幾個好命?
哪怕他們不想要說,也清楚,若是隆科多沒有說出這話來,或許還不會有事,可是他都能夠說出這話來,也能夠想到平日裏他是怎麽想的。而且,發牢騷私底下發也就罷了,光明正大的說,也不怕被人聽到。
就水幕的畫面裏,與他有仇的有多少個?私下裏會盯着的又會有多少?
以他們自己的情況去看,也是知道有人盯自己盯得緊,說什麽話做什麽事也都謹慎小心。
畢竟,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哪句被聽到,然後上奏給皇位上坐着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