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充滿哲學的康熙 敢情您都知道自己包容……
第42章 充滿哲學的康熙 敢情您都知道自己包容……
*
《大義覺迷錄》?
胤俄忍不住驚呼出來, 他注視着其它物品,還是不能明白:“怎麽獎勵的是這個?”
雖然說可以更加清晰的看清楚胤禛在未來如何辯駁那些罪狀,也能夠了解到未來的些許事情, 但它為什麽不獎勵成別的東西呢?
前面的水果就很不錯, 而且這次的獎勵居然沒有水果?
盡管他知道其實前面的水果也不算多, 如同荔枝就一顆兩顆的, 可是随着獎勵次數變多,積累起來不就會變很多了嗎?
到時候想要兌換到現實的時候, 也不會産生浪費的感覺。
似乎是聽到他的嘟囔, 胤禟提醒道:“還是有的。”
只不過是沒有寫出來水果的名字, 這就讓人無法确定它是什麽樣的水果。
也多了份若是想要兌換出來, 需要具備的風險性。
胤俄聞言,順着胤禟的方向看去,發現還真是他漏看了。可是瞧着它的狀态, 胤俄又覺得沒有發現還是很正常的。
畢竟,前面的那些水果都寫清楚名稱,只有眼前這個屬于未知的情況。
*
胤祺也有所發現,甚至還有些好奇它究竟是什麽樣的水果, 便讓胤禟去查看一下。
聽到胤祺的話, 胤禟也沒有拒絕, 實在是他也對那水果好奇。
Advertisement
然而沒有想到,結果出乎意料。
「水果:随機物品, 屬于盲盒物品的一種。在未開啓前, 它具有随機性, 什麽可能都擁有。」
好消息,有可能獲得很好的東西。
壞消息,有可能獲得糟糕的東西。
似乎跟猜謎沒有什麽區別, 謎底正确便可以得到獎勵,謎底錯誤什麽都沒有。
可很快的,他又覺得眼前這個還是有所區別,雖然不至于沒有獎勵,但獎勵不一定很好。
運氣的事情,很玄妙。
*
莫名間,他們想起胤祥,對方的運氣真是不錯。每次觸發獎勵的時候都能得很多,情況根本不像他。
「降壓藥:抗壓,治療高血壓。服用後,可減少壓力1,增加愉悅值5」
「藍莓葉黃素壓片糖果:緩解眼疲勞,提高視力,增強免疫力、記憶力。」
服用後效果會怎麽樣?沒有具體說明,只是表示有用,且用處很多。
這無疑使得他們對于不确定的物品又多了件。
可是,就算如此他們依舊也能夠确定,如果有多餘的金幣可以購買兌換卡,說不得汗阿瑪也會将它放在被兌換範圍內。
畢竟,增強記憶力和提高視力都是很讓人心動的功能。
其中視力,要是可以将眼睛恢複到最佳狀況……還有記憶力,越想越激動。
胤禟克制住情緒,不讓自己再想這些,直接把目光移到水幕。
「喇叭:道具,可以增強聲音。傳遞聲音的工具,用在合适的地方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看起來似乎不錯,但什麽是合适的地方?
胤禟有點想不出來,胤祺也有點想不出來。
兩人皺着眉頭思考着,與之同樣表情的還有胤禛。
他注視着「藍莓葉黃素」,上面标注的作用着實是讓他在意。
其程度就像前面被提到的各種護眼用品,只是像考慮到什麽,很快的他又若無其事的收回視線。
發覺他動作的康熙自然是瞧見了他盯着的物品,也就不自覺的想了想他的用途。
甚至心裏冒出些許猜測,但又不能保證。畢竟,若胤禛真有視力問題,怎麽可能沒有表現出來?
不知道他想法的胤禛很是平靜,在他看來,視力雖然有點影響,但問題不大。
只要謹慎點,就不會被人發現。
*
情況也的确如此,這麽多年胤禛都沒有讓人發覺他其實有點近視。
甚至為避免被發現,有時候在說話看人需要用眼睛的時候,也會下意識的眯起眼睛。
就導致有些人認為他不太好相處,也不好接近的時候,只有胤祥沒有放在心上。
好比此時,胤祥低聲對着胤禛說道:“感覺這壓片糖果四哥你能用到。”
胤禛聞言,愣了下,明白他的意思,頓時表示:“其實也不一定。”
畢竟,沒有使用過誰能保證作用好?而且,就算是兌換出來,也不一定他能夠獲得。
胤祥聽出他的潛臺詞,準備繼續說點什麽。
誰知,耳邊傳來淡淡的憂傷。擡頭看去,原來是新的內容已經在水幕上演。
「幻想的都落空」
「沒想到被困在了牢籠」
「無知無畏沖動」
「被欲望操控」
「……」
悠揚緩慢的語調充斥着無法嚴明的壓抑,畫面中也沒有呈現出任何的人。
讓胤禛感覺這并不像形容【偏愛】,反倒是有點像【孤注一擲】。
畢竟,壓抑與偏愛不太搭配,反倒是有些孤注一擲的意味。
當然,胤禛也清楚,靠着感覺去判斷還是有些不妥當,也許有可能是他猜測錯誤。
比如音樂逐漸變得激昂,或許是呈現反轉,與例外也能對得上。
先偏愛再例外,例外所帶來的結果與偏愛形成鮮明對比。
而激動人心的時刻……等等!
「想解脫無能為力」
「深陷囹圄身不由己」
「絕望着清醒」
怎麽有種太子壓抑,無法逃脫想要自殺的意思?
嗯?嗯!這感覺是從哪裏來的?
莫名産生這想法是胤禟開始覺得離譜。
他是怎麽想到的?怎麽太子就要自殺了?
陷入神游狀态也不是如此吧?!
也幸好是沒有脫口而出,否則真的有理也變無理了。
想想到時會被汗阿瑪怎麽形容?
前有老大請殺太子,後有太子神游要自殺。
也不對。
胤禟深呼吸口氣,平複心情,把注意力繼續放到水幕。
空無一人的畫面,沒有太子的影子,也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他怎麽就會冒出來那種想法呢?
*
雖然他的确是通過詞曲懷疑新劇情描寫的是不是汗阿瑪跟太子,但也不至于想要看到太子自殺的畫面!
實在無法理解的胤禟心情複雜,他還是別管這些了,誰知會不會又突然冒出奇奇怪怪的想法。
而且,看樣子劇情要開始了。
【随着諸位皇子逐漸年長,出宮建府,擁有各自的勢力,太子胤礽仍然被拘束在毓慶宮內,做什麽事情都要受到影響。
這讓胤礽感受到煎熬,他想要知道康熙想的到底是什麽,又喜歡什麽,只有這樣,他才能夠認識到太子之位是否穩固。
然而康熙的想法無法猜透,他也無法确定自己的行為是否被康熙滿意,也就使得生活裏充斥着急躁。
直到有一天機會來臨,胤礽在經過康熙禦帳時,發現一條縫隙。心中突湧的魔鬼讓他慢慢靠近禦帳。
帳內休息的康熙察覺到禦帳外的動靜,擡頭朝着傳來聲音的方向看去,就見太子悄悄地靠近。
他不明白太子何時到來,還以這種方式靠近,康熙腦海裏瞬間充滿懷疑。
太子前後的反應,使得他忍不住冒出想法:是否太子對他的訓斥不滿,就想來弑逆?
這頓時讓康熙受到刺激,非常的震怒,決定廢掉太子。】
不說康熙的思維變化,太子的急躁,在場的部分朝臣可以理解。
便是他們,也無法窺探聖上的想法,只有聖上透露出來意思想要讓他們知道,他們才能窺探到幾分聖意。
然而,聖意能否真正理解,又是另外一回事。有時候窺探錯誤,只能使得皇上不滿。
以至于些許人忍不住在心裏嘆氣:要是聖上能夠直接将事情的意思給出來,而不是各種暗示,也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了。
其中,就包括胤禔。他不禁想起來水幕裏展現過‘他’請殺太子的行為,覺得若不是康熙也透露出幾分意思,也不可能那麽做。
只有受到認同,才會如此。
不過太子受到這種遭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誰讓他是太子的。既然是太子,該承受的壓力還是要經歷的。
*
康熙不知道胤禔的想法,卻是可以察覺到水幕裏透露出來的意思,是在說保成獲得被廢的結果跟他有責任?
他挑眉頭,眉眼染着幾分不虞。或許是有這麽幾分道理,但最大的問題不是他心态嗎?
兄弟成長起來,在未來的時候不是能夠幫助他嗎?若太子兄弟都是不堪大用,民間只會覺得皇家之人都如此,那也就沒有支持的理由了。
王公大臣家裏可以出現纨绔子弟,那是他們自知生活無可展望,想要自己堕落。但皇室,又如何能夠如此呢?
作為太子,就要懂得禦人之道,将兄弟放在合适的地位,這樣可以兄弟間聯手讓大清變得更好,而不是沒有容人之量。
*
似乎是感受到康熙的視線,胤礽垂下眼睑,保持着平穩的面孔,沒有做出反應。
他認為水幕裏有處說得挺對,兄弟漸長,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哪怕是想要做點什麽事,也總會有讓汗阿瑪不知道的地方。
而他住在皇宮內,毓慶宮就那麽大,無論是發生什麽事情,只要皇父想要知道,不用片刻估計就會知道。
若是可以,他也想要搬出皇宮居住。可他是太子,太子是沒有辦法離開皇宮的。
他可以出宮,也可以去別的地方,但當這一切最後都陳列在汗阿瑪的桌頭,哪怕就算是再想要去,也會變得無滋無味。
畢竟,只要他這些兄弟出宮建府,回去的是他們的府邸,而他離開皇宮,回的也是皇宮。
而皇宮終究是皇帝最大,太子想要隐瞞什麽無法做到。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在巡視塞外返回的途中,将所有皇子、大臣、侍衛等人都聚集在面前,直接命令皇太子跪下。
太子神情愕然,還有點震驚,想不通康熙為何下如此的命令。
然而,康熙沒有去管他的反應,只是痛哭流涕的數落着他的罪行:“作為皇太子本就該以天下為重,然而這些年裏,胤礽身為太子,不僅欺侮荼毒大臣、侵擾百姓、攘奪外藩進貢馬匹……從前索額圖幫助他潛謀大事,朕亦是知道實際情況,也只是将索額圖處死。
然而如今,胤礽準備為索額圖報仇,結成黨羽,讓朕擔心今日被下毒,明日就遇害,晝夜警惕謹慎不能安穩休息。這樣的人,朕怎麽可以将祖宗之業交付于他!”
說到最後,康熙因為太過痛苦撲倒在地。】
十多條罪狀,有些在前面劇情裏看到過,也有些沒有看過。
但這些都不是在場之人在意的,他們在意的是康熙說“包容二十年矣”。
敢情汗阿瑪/皇上,您都知道自己包容了太子那麽多年?!
無疑,這令胤禔內心酸澀。他就知道!
卻也有的朝臣警醒,皇上可能會在一件事包容,但也會突如其來的翻舊賬。
即使他們知道,只要不留下任何的把柄,不讓康熙厭惡,那麽水幕上的情景有大可能不會發生。
*
相比之下,索額圖都水幕中關于他的結果愣住了。
在他身邊的納蘭明珠自然也有注意,此時的他沒有去諷刺對方。實在是索額圖的下場不好,他的下場又如何有好?
畢竟,作為平衡太子和大阿哥的勢力。一個倒下了,另一個能夠安穩?
當然,納蘭明珠清楚水幕裏沒有展現出來他還有納蘭家的結局,但胤禔、太子還有索額圖的結果都出現了,他的情況距離的還會遠嗎?
想到這裏,納蘭明珠心裏再次思考起來,今日回去以後要怎麽計劃之後的事。
雖說他知道明面上不會産生太大的變化,但私底下會進行動作的人必然不會少。
其中,無論是大阿哥,還是太子,亦或者四阿哥,八阿哥都是被關注的一員。
*
康熙也心知随着這畫面的出現,不管朝臣還是皇子,他們的心中會産生更劇烈的波動。
但是,這對他來說影響不大,甚至可以說是意料之內。
便是數落的那些太子罪狀,還有索額圖的結局,也能夠猜測到。
當然,這前提是他受到重大的刺激。如今沒有受到刺激的他能夠理解,或許是有所感覺,卻無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畢竟,他們終歸不是同一人。
不管是發生過得事情,細節上存在的差異變化,還是其他,都可以說明。
比如,水幕中的“他”必然沒有經歷過現在的情況。當然,若是經歷了,還能變成如此的結局,只能說能力确實不行。
至于天意,命運?
在它們向着他揭示未來的時候,就已經不是命運和天意了。
亦或者說,在水幕出現前,或許它就是未來,是命運,會走到那個地步。
但在水幕出現後,若是還将它的內容當成命運、未來,那只能說愚蠢。
康熙認為,在得知一切時,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去驗證,去處理,去改善。
就算是改變不了,也只能說是走錯路了,不是命運既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