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出發
十一黃金周的第一天,喬之林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根據手機上群組裏發送的定位,找到了這家商場。
這是一個四人群組,群主林依穆,也是這次活動的組織者,她的男朋友陳曉,游戲主播楊旭然,以及喬之林。
【既然你這麽閑,你就去參加這個活動吧。或者你可以選擇退學。】
回想起自己不得不來參加這種作死的探險活動的原因,喬之林無奈地嘆了口氣。然後更加堅定內心的想法:下次一定做得滴水不漏,絕不會再讓理事長抓住!
知錯就改是不可能的了,只會越挫越勇,再接再厲。
喬之林在群裏說聲到了,并描述了下自身穿着。過了一會從商場裏出來三人,往四周瞧了瞧,其中一人看到喬之林後,便招呼着身邊二人一起向喬之林走來。
四人到齊後,那三人先向喬之林打着招呼。
“喬之林是吧?我是陳曉。”陳曉打量着喬之林,繼續說着:“瞧你這小身板,成年了嗎?這細皮嫩肉的,我們可不是去郊游。”
站在他旁邊的女性,也就是陳曉的女朋友林依穆瞪了眼陳曉,然後一臉抱歉地對喬之林說道:“小喬別在意啊,他就是這樣一人,直來直去的,沒什麽惡意。我是林依穆,跟在群裏時一樣,叫我穆姐就行了。”
喬之林點點頭:“沒事,我不介意。”
喬之林确實不介意。每天宅着不出門,吃飯點外賣,唯一的運動是偶爾出宿舍去上個課,而且還是乘坐校內公交去的教學區,喬之林對自己的身材是完全不抱期待的,甚至還有點慶幸自己只是宅,不是肥宅,而且自己的身高他還是挺滿意的。
不過當喬之林看向最後一位的楊旭然,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有點酸了。
四人之前在群裏報過年齡,林依穆26,陳曉28,楊旭然20,喬之林18。和喬之林年齡差不多的楊旭然,比他高,身材看起來比他好,健康的小麥色肌膚,長得也帥,看外表就應該是喜愛運動的陽光大男孩。
他不是游戲主播嗎?難道不應該也是整天對着電腦宅着嗎?同樣是宅,差別怎麽就這麽大呢?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我是老羊,楊旭然。”陽光大男孩走到喬之林身邊,熱情地搭着喬之林的肩,繼續說着:“小喬還是學生吧?看起來很有學生的感覺啊。”
Advertisement
聽到楊旭然的問題,喬之林微微擡了擡下巴,頗為自豪地答到:“迪納伊學院,大一。”
喬之林知道自己這樣子挺得瑟,不一定能給別人留下好印象,但他不介意別人的看法,畢竟迪納伊學院确實是能夠讓人得瑟的資本。而且面對楊旭然,不知道為什麽,喬之林就是想表現得比他厲害。
果然,聽到迪納伊學院,楊旭然明顯很有興致,剛想說什麽,就被陳曉不耐煩地打斷了:“別臭顯擺,趕緊出發了。”
林依穆出來打圓場:“走吧走吧,時間也不早了,我們去停車場,在路上慢慢聊。”
四人走到停車場,陳曉開車,林依穆坐副駕駛座,楊旭然和喬之林坐後排。車子往城外的方向開去,之前在群裏已經讨論過這次活動了,四人在路上又再次談了起來。
“沒想到到最後還是只有我們四個啊,一個個在論壇裏各種活躍,結果真的組織去靈異地點探險時,又都沒這個膽。”組織者林依穆語氣帶着嘲諷,一臉不屑。
“是因為三個月前論壇裏組織去那個‘禁忌之森’的事吧,”開車的陳曉回了一句,“畢竟真的出事了。”
“這件事我聽粉絲說過,說是死人了。”網絡和媒體對這件事沒有任何報道,楊旭然也是在一個鐵杆粉絲那聽說的,然後通過那個粉絲的邀請碼申請注冊了這個不對大衆開放的恐怖靈異相關的論壇。
林依穆翻了個白眼,說道:“那都是瞎說的,沒那麽嚴重。我有個親友當時參加了,我和陳曉本來也是要去的,但是後來臨時有事。我親友說雖然當時很害怕,但是仔細回想一下就發現也沒有真的見到什麽鬼怪,後來大家走散了,最後親友和她同伴走出森林的時候大家也都出來了,不過有三個人一直昏迷不醒,于是就給送醫院了。”
“後來怎麽樣了?”喬之林沒聽說過這件事,現在聽到也挺感興趣的。
“有兩個人已經醒來了,都表示不記得發生了什麽事,還有一個現在還在醫院躺着還沒醒。”
喬之林點了點頭,面上沒什麽表情,內心已經問候了理事長的祖宗十八代。
這次要去的地方,按照組織者林依穆的說法,是一個迷霧中的小山村。消息是林依穆從她朋友的朋友那得來的,據說這位朋友從外地回城,開車到某半山腰時,內急實在憋不住了想在路邊解決一下,就把車停在了路邊,下了車,往附近的林子裏走。
解決完之後這位朋友剛要往回走,卻發現林子裏起了霧,想着剛剛也沒走多遠,趕緊回車上去,結果一直走都走不出去。
本來下車時時間就已經不早了,現在在林子裏打轉,轉眼太陽也快落山了,朋友害怕,但是也沒辦法,手機也沒有信號,還好在太陽完全落山前,朋友找到了一個小山村。
這是一個實際意義上的“小”山村,全村只有十幾戶人家,大部分都是老人與小孩,青壯年要不在外打工,逢年過節回來一次;要不舉家遷出村外,剩下不願離去的老人。村口的幾位村民在聽了朋友的遭遇後很熱情地接待了這位朋友,并表示村子已經好多年沒有來過外人了,這天馬上就黑了,這個時候很容易在林子裏迷路,朋友可以在這住一晚,第二天再讓人送他出去。
朋友住在了一位老婆婆家,老婆婆年近六十,丈夫在前幾年離世,家裏還有一個三十好幾未娶妻的兒子,不願外出工作,在家種種田砍砍樹,家裏經濟情況并不是很好,不過全村也都差不了多少。
除了隔壁村長家。
聽老婆婆講,隔壁村長姓王,現今四十多歲,年輕時在外頭賺了些錢,甚至有一年帶回來一個比他小十多歲的年輕貌美的老婆,不過這老婆肚子不争氣,雖然說這老王一年回不來幾次,但十幾年了現在也只有一個八歲的女兒。
前兩年前任村長過世,接任了父親村長位置的老王就沒有再出去過了,雖然家裏有點錢,但也沒有打算搬出村子,就這樣一直在村子裏生活着。
朋友剛到村裏時就已經被帶去見過村長了,晚上和婆婆還有婆婆的兒子一起吃完飯後,就和婆婆在屋裏唠嗑,婆婆的兒子出門了。婆婆讓朋友和她兒子擠一晚上,但是直到夜深他睡着時,婆婆的兒子也沒有回來。
半夜的時候這位朋友被猛烈的拍門聲吵醒,似乎是在拍着婆婆屋的門,然後聽到了開門聲,接着就傳來了婆婆的尖叫聲和一些撞擊聲。朋友立即起身從窗戶往外瞧,借着月光,他看見婆婆屋門口有個黑影拿着可能是斧頭或者鋤頭一類的東西拼命往地上那一團黑影砍,沒有看見婆婆。
朋友很害怕,只能躲在屋裏,希望外面那個人趕緊走掉,但是事與願違,外面的撞擊聲停止了,然後就聽到越來越近的腳步聲。腳步聲最後在門口停了下來,發現門被反鎖後,就拿着手上的武器開始砸門,一下又一下,緩慢而又沉重,仿佛砸在朋友的心頭上。
不用幾下,木門就被砸開了個洞。門旁邊有一排櫃子,朋友躲在櫃子的另一側,在外面那個人進來的那一瞬間,借着門外漏進來的月光,他看清了來人正是隔壁的王村長,手上拿着一個斧頭,渾身是血。
一想到老王這一身血很可能是剛剛出去開門的婆婆,朋友害怕地渾身發抖,祈禱老王不要發現自己。所幸老王一進屋就直奔床鋪,拿着斧頭對着床直接就是一頓亂砍,朋友趁着這個時候,趕緊從櫃子旁跑出來,沖出了門口。
老王聽到動靜,也立刻提着斧頭追了出去。
跑到院子裏時,即使不願意,朋友還是看見了離院門不遠的婆婆屋門口那血肉模糊的屍體。
不能有任何猶豫。
即使對婆婆感到難過,但是現在的自己也是生死攸關之時。朋友一刻也不停地跑,直到再也跑不動。當他停下來的時候,身後已經沒有老王在追他了。他不知道自己現在在哪,但是應該還是在村裏,因為附近還能看見房屋。
朋友想趁夜色從村裏出去,但是又害怕在路上碰見老王,而且外面那片樹林他也走不出去,最後決定找個看起來比較隐蔽的灌木叢,打算坐到天亮。
第二天朋友是被人叫醒的,而且叫醒他的人是婆婆。
如果不是自己現在躺在路旁,半個身子還藏在灌木叢裏,朋友真的覺得昨晚的一切只是自己做的一個夢。
“小夥子,你是從村外邊來的吧?怎麽躺在這路上睡覺了?”
婆婆面上是與昨天一樣的和藹表情,身上還穿着昨天見到她時那身衣服,手上提着一個籃子,大概是要去采摘。
朋友坐在那,愣愣地看着婆婆,腦海裏浮現出昨晚那血肉模糊的屍體,終于忍不住,喊了一句“有鬼啊”,跑走了。
跑累了之後,朋友也只能漫無目的地走着,他現在只想回家,但是他不知道怎麽走出這村子,也不知道怎麽走出外面那片樹林。雖然路上遇到一些用探索的眼光看向他的村民,朋友也不敢上前去詢問,現在他對這個村子的每個人都抱有恐懼感。
就在他在內心做鬥争,是否要向下一個遇到的村民問路時,一個小女孩看見他後,徑直走向了他。朋友認出來這是昨天在老王家見到的小女孩,一個紮着雙馬尾很可愛的小女孩,但是卻流露出和年齡不符的氣質,昨天老奶奶說讓他住自己家時,他看見小女孩看向他時一副同情的表情。
朋友還記得她是老王的女兒,今年八歲,叫王珂。
一想到老王,朋友拔腿就想跑,王珂大概看出了他的意圖,立刻向他喊到:“你別跑了,我帶你出去。”
一聽到這話,朋友就停在了原地,做着思想鬥争:她是真的要把我帶出去嗎?萬一是要把我帶到老王那怎麽辦?但是只是個小女孩,應該不會有什麽危險吧?就算她帶我去老王那,大不了一發現不對就趕緊跑吧......她認識路嗎?
朋友決定相信王珂,王珂帶着朋友走到村口,路上遇到一些村民,她也都很有禮貌地打招呼,有詢問這位朋友的,她也回答是迷路進來的,送他出去。
朋友終于也安下心來,跟着王珂走進了樹林,一路無話,直到走在前頭的王珂突然停了下來。随着王珂停下來的動作,朋友也警戒起來,盯着王珂,同時也戒備着四周的情況。
王珂轉過身時,看到一臉緊張的朋友,不屑地輕哼了一聲。朋友被這嘲諷弄得有點火大,但也不好發作,畢竟對面只是個孩子,自己也是太過于緊張了。
“接下來直接往前走就可以出去了,沒幾步路,自己走吧。”然後王珂就頭也不回地往回走了。
朋友看着小小的身影逐漸消失在樹林中,自己也走向了和小孩相反的方向。确實沒幾步路朋友就走出了樹林,但是并不是自己進來時的方向,也就是說,他的車并不在這附近。
朋友深吸了口氣,安慰自己只是再走一段路去找車而已,至少已經走出了這個鬼地方。就這樣,找到車回了家的朋友,在地圖上查了查這個地方發現這個地方并沒有什麽村莊的存在後就作罷了,把這件事當作了和朋友茶餘飯後的談資。
聽說了這件事後,林依穆感到很有興趣,便聯系了這位朋友,細細打聽之後,要到了地址,便在論壇裏開始組織這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