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結識新朋友
第二天早上,楊宇說道。
“快起來,洗漱完出去找木材行去。”
“好。”
兩人懶散起身,替對方穿好衣裳,吃罷午飯便出門去了。他們找到幾家木材店,可惜全都沒有楊宇需要的木料,甚至有些木材行的掌櫃,知道的木材種類還不如楊宇多。楊宇不由得有些心焦,好不容易來餘杭郡一趟,難道要空手而歸麽?
李瑁勸道:“索性還有幾日,慢慢找尋就是了,再不濟,便去東都洛陽。”
楊宇說道:“就算去了,也不一定能找到,再說了,你身份特殊,如果被人認出來怎麽辦?而且北方戰亂還沒有停歇,貿然北上不安全。算了,找不到就找不到吧,我回去先拿桃木試一試,再不行,明年、後年,有的是時間,或者再換個賺錢的法子……”
李瑁卻嘆氣道:“只恨我我能,見你連日奔波,為此事煩心憂慮,我卻幫忙不上。”
如果他還是壽王,別說是什麽海棠木,就算是沉香木,也能替對方尋來。如今沒有了皇子親王頭銜的他,只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尋常人罷了,學識甚至還不如楊宇知道的多。
楊宇卻笑道:“你別胡思亂想,每個人優劣不同。你是皇子,格局、心胸和眼界就很不一般,不該被這些小事束縛住手腳。我看起來懂得多,只是因為我比你多占了知識累積方面的便宜,如果我也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唐朝人,恐怕連你半分也不及,你也不會看上我了。”
李瑁卻堅定道:“無需這般妄自菲薄,即便你生而為唐人,也是那國之棟梁。”
“你看,你都能勸我想開,為什麽不自己輕松一些?”楊宇笑道:“別鑽牛角尖。再說了,我們是一家子人,何必要分出來高低貴賤呢?互相扶持着過日子才是真的。”
李瑁聞言,心情大悅。
他生在皇家,且兄弟衆多,有些事不争不行。如今早已遠離朝堂紛擾,何不活得恣意灑脫一些?先前他不懂,如今遇見楊宇,才體會到什麽叫真正的快意人生。
想到這層,李瑁的心境便如撥雲見日般,又豁然開朗了許多。他閉了閉眼,再睜開時,眼中早已是清明一片,他暗下決心,定要抛去心底污濁,早日替愛人分憂。
說話間,兩人已回到旅舍門前,馬車夫正要出門去,與他們打了個照面,見到他們,忙躬身問候道。
“二位小郎君好?”
Advertisement
“你也好。”楊宇随口問道:“老伯這是要去哪裏?”
“我晌午檢查馬車,發現左輪有根輻條不大好了,似是有折痕。我怕回去路上不穩當,便想去尋些木料來修補修補,免得幾日後上路,發生甚麽危險。”
“老伯受累了。輻條要去哪裏找?是要買麽?”
馬車夫不好意思道:“咱這是小本生意,太過貴重的木料,我自是買不起的。我想往東邊的安逸坊走上一趟,那裏有一家南北木料鋪子,樣式齊全,價格也很是公道。”
東邊?安逸坊?南北木料?
楊宇問道:“老伯,能帶我們也去看看麽?”
“好說,請二位郎君随我來罷。”
楊宇和李瑁随着馬車夫來到餘杭郡東邊的安逸坊,這裏靠近運河碼頭,各類商鋪彙聚,有點像批發市場,從食材幹貨到針頭線腦,從磚石木料到鍋碗瓢盆,應有盡有。
楊宇問過馬車夫,得知安逸坊有個陳記木料行,鋪面很大,貨品齊全,楊宇和李瑁便直奔這家鋪子而去。果然,這間商鋪門面寬敞,人來人往,生意十分紅火。
一位管事模樣打扮的中年人出來接待他們,此人見楊宇和李瑁相貌英俊、氣度不凡且穿着富貴,還以為是富家子弟來随意消遣的,便笑着介紹道。
“二位郎君,可是要買木料做些趁手的小玩意兒麽?我們店裏有上等的紫檀和烏木。”
楊宇搖頭道:“不是。”
“那可是要做家具?小店裏也有楠木、香樟和黃花梨,品色都是極好的。”
“也不是……”
“那是要蓋房建屋?也有水曲柳和楊樹……”
“都不是。”楊宇笑道:“我要的木料有些特殊,種田用的,是一種生長在北方的樹木,叫做山定子,如果沒有的話,八棱海棠也可以,最好是現砍的,能帶着樹根。”
掌櫃愣了一下,但還是面帶笑容,誠意十足地說道。
“抱歉,在下才疏學淺,這兩種樹木不曾聽過。還請二位郎君在小店內稍作歇息,待我去問過我家少主人,再來回複。”
楊宇和李瑁被請到鋪子後面,盡管是木料行,卻并不髒亂,院子裏堆放着各色木料,倉庫裏也滿是堆得高高的木材,散發着木頭獨特的清冷香氣,有力工搬着貨物不斷進出。
楊宇湊到李瑁身前,抽着鼻子聞了聞,李瑁笑問道。
“又做甚麽?”
“沒有你身上的味道香。”
“我身上的氣味?”李瑁擡手聞了下袖口:“我不曾用過香。”
“呆子,我說你有就有。”
楊宇嘻嘻哈哈地走進待客室,李瑁笑着搖了搖頭,也邁步跟了進去。待客室裝修得十分風雅,兩人在綠竹榻上坐定,立刻有夥計送來茶水果品,并讓他們稍候。
吃過一盞茶後,那位管事來了,彬彬有禮地說道。
“二位郎君,萬分抱歉,我家少主人還未來小店,還請二位再等上一等。”
楊宇點點頭,繼續喝茶吃東西,約莫過了小半個時辰,管事又來了,滿懷歉意道。
“我家少夫人前兩日摸出了喜脈,少主人在家裏陪夫人,我已差人回去請了。”
楊宇擺擺手,表示沒關系。等他跑了一趟茅房,添了第三道茶水時,忽聽外面有夥計大喊“少主人可算來了!”,楊宇頓時面露喜色,跟李瑁小聲道。
“可算是來了,我還以為又是白跑一趟。等我們回桃花村,一來一回也太耽誤事了。”
話音剛落,從門外走進一位二十來歲的少年郎來。此人身量不高,膚色偏白,相貌算不得俊朗出衆,卻也生得眉清目秀,眉宇間有一股老成之氣,笑起來卻十分謙遜溫和。他一進門,便先給李楊二人行了個大禮,疊聲賠罪道。
“抱歉抱歉,讓二位貴客久等了,在下先行賠罪則個。二位有甚麽事,需要我效勞?”
楊宇笑道:“沒關系,我想買一些來自北方的木料。”
這位少年郎也在暗中打量楊宇和李瑁,見他們穿着考究,談吐不凡,且相貌口音都像是京都長安人士,便越發抖擻起精神,打着十二萬分的小心,恭敬道。
“管事已同我說了。那山定子生長于隴西,如今打仗很是難得,海棠木倒是能弄些來。”
“确定嗎?我們跑了好幾家木料鋪子,掌櫃都說沒見過。”
“小店誠信經營,萬萬不敢誇下海口。”少年郎擡手一指窗外的那條河,篤定道:“我陳記毗鄰大運河,南北往來船只衆多,那八棱海棠生長于懷來,可先運送至京都洛陽,再由運河轉運至餘杭郡,倒也十分便宜。”
楊宇這才笑道:“那就好,還請您幫我弄些來,價錢好說。”
“在下不敢托大,我姓陳,在家中行三,郎君喚我陳三郎便是。”陳三郎拱了拱手,繼續說道:“敢問郎君,你要這八棱海棠何用?要多少?府上又在何處?我好派人送貨。”
管事跟陳三郎說的時候,他就十分疑惑。江南植被豐茂,若作農用就地取材即可,北方木料多幹燥粗壯,在南方用久了多被漚的黴爛了。
楊宇想了想,說道:“我要種東西。至于數量麽……你能不能先給我弄一根來,需要多少錢都可以。如果成了,我先要兩百根吧。我不住在餘杭郡,我住臨安縣城那邊……這樣吧,我跟馬車夫打個招呼,他經常往來兩地,樣品到了,我讓他幫忙捎回去?”
陳三郎好心提醒道:“也好。容我再多嘴兩句,這木料弄是能弄來,只是樹木離土,怕是活不成的。且南方溫暖濕潤,一年四季多雨水,北方的樹種,在這邊不一定能養活。”
“你說得有道理。”楊宇又說道:“總之我先試試,如果能成功,就要三百根好了,防止有一些養不活的。最好是帶着樹根的整株樹木,實在不行,樹枝、木板也都可以。”
見楊宇這般篤定,陳三郎便也不再說什麽了,楊宇付了定金,約好貨到後再來取,便告辭離開了。事情辦完,他們便踏上了回程的路途,回去時很快,沒用幾天就抵達了桃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