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王爺有頑疾
又過了一段時間,臨近年末,正式農歇,家家戶戶也都開始準備過年的東西了。
楊宇一家跟幾戶村民結伴去臨安縣城置辦年貨,去的時候,他聽了一路八卦。
王大娘說道:“你們聽說了麽?那許小娘,年後便要嫁人了!”
楊宇一愣,關心道:“嫁給誰?難道還是那個糟老頭子陶太守?”
“怎麽可能呢?上次被許小娘那麽一鬧,盡管許家拼命隐瞞,可到底還是傳到陶太守的耳朵裏去了。陶太守可不要這樣的夫人,便提出退親。許家人哪裏肯?好說歹說,執意要把女兒嫁過去,陶太守卻只說許小娘想要進門也可,只能是做妾,許家這才作罷。”
楊宇松了口氣,笑道:“不嫁也好!那樣的糟老頭,嫁過去也是活遭罪。”
另一位婦人也說道:“聽聞,餘杭郡那一脈的許家,要把他家小姐嫁過去了呢。如此以來,那個許家裏不僅出了位大官,還出了個太守夫人,當真是風光無限,把桃花村這一脈狠狠地比下去了。昨日我還見到了許大娘,那臉色……啧啧,陰沉得駭人呢。”
楊宇又問道:“那許小娘嫁給誰了?”
王大娘說道:“說是相看了一戶餘杭郡的商戶人家呢。”
楊宇笑笑,沒再說話了。只要不是陶太守,憑許小娘的本事,婚後也不會過得太差。
臨近年節,縣城內十分熱鬧,張燈結彩,人頭攢動,附近的人都過來采買年貨。因為過節,官府的管理都寬松了許多,宵禁時間放寬,還有些貨郎直接挑着擔子進入坊中叫賣。
春節,對于中國人來說意義非凡,它不僅象征着上一年所有苦難的結束,也滿載着國人對來年的美好期盼。這也是楊宇在這邊安家落戶後過的第一個春節,因此格外重視。
唐朝還沒有春節一說,正月初一被稱作元旦、元日或元正,且唐代也有春假,既除夕的前三天,以及正月初一、初二和初三。正月初七的人日,皇帝要登高設宴群臣,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則要賞燈、猜謎、吃元宵。
三人擠在人群裏,李瑁護着楊宇,高寶兒緊跟在一旁,掰着指頭數要買的東西。
“新衣鞋襪各兩套,米面油各十斤,胡麻、胡椒、蔗漿、鹽巴、蜂蜜、醬與醋各兩斤,乳酪、杏酪各一壇,杏酪備着吃粥……豬和羊從黃屠戶處買即可,黃村長家的年豬也要殺了,也說要送我們些肉,家裏還有十八郎獵來的野雞、野鴨、野兔并鲫魚各一對。”
楊宇大聲道:“再買點零嘴點心,咱們守歲的時候吃,也能用來招待來串門的客人。”
Advertisement
李瑁說道:“筆墨紙硯,特別是紅紙多買些,寫春聯用。酒一定要買屠蘇與椒柏。”
路過賣胭脂水粉的攤子,高寶兒停下腳步,買了一盒裝在蚌殼中的,名為面脂的護膚膏,塗在皮膚上可以防止皴裂,據商販說還添加了珍珠粉,具有美白功效。
李瑁小聲道:“以前在宮裏,臨近臘月,父親會賜給群臣妃嫔口脂與蠟脂,乃宮廷秘方,并用象牙、金銀或玉器來盛放。這民間自制的,也不曉得功效如何?”
楊宇肉疼道:“這麽小一盒,賣得這麽貴?寶兒,男子漢粗糙一點也沒關系!”
高寶兒眼神複雜地看了楊宇一眼,笑道:“阿郎說這樣的話,當真是氣煞旁人。我若是有你這樣的容貌,倒也不必花這份錢了。”
楊宇擡手摸摸自己那柔嫩的臉蛋,本就光潔白皙的肌膚,自從來到南方,被這裏濕潤的水土滋養着,越發顯得水嫩潤澤起來。楊宇吐吐舌頭,不再說話了。
街上的人越來越多,三人匆匆買完東西,又去食肆那邊看了一眼。食肆門前人山人海,将門口圍了個水洩不通,都是來買糕餅的,黃小郎與黃五郎在裏面忙得腳後跟打後腦勺。
楊宇擠進去,沖着那二人作揖,喜笑顏開道。
“二位,過年好?我先給你們拜個早年。”
黃小郎擦擦手,笑着走了過來,一把扯住楊宇,說道。
“正說要尋你去呢,你便自己來了!走,我給你拿去年的分紅。”
黃小郎捧來一只沉甸甸的錢袋子,楊宇掂了掂,樂得見牙不見眼的。
“這麽多?正好過個肥年!”
黃小郎笑道:“那肉夾馍、月餅已賺了不少。重陽節并元旦的甄糕,也賣得十分紅火。我已同五郎盤算過了,這間食肆的本金已賺回來了!”
“真是恭喜。”楊宇笑道:“過了年,我還有一樣好東西,到時候再跟你說。”
“當真?那可說好了,過了年定要來找我……”
食肆事情多,兩人匆匆寒暄兩句,楊宇便揣着錢袋子告辭離開了。
進入村子,許多小童正結伴在路邊玩耍,見到楊宇他們,叽叽喳喳地問好。楊宇心中歡喜,大方地給他們每人挖了一坨膠牙饧,小朋友們更加開心了,恨不能把楊宇誇成仙人。
回到家中,三人配合一起将年貨收拾妥當。晚上,楊宇躺在床上渾身酸痛,不住地哼哼。
李瑁脫下外罩,只穿着一件貼身薄衫上得床來。薄衫是絲質的,服貼地附在那具雄軀之上,勾勒出飽滿健壯的肌肉,以及緊致優美的線條。楊宇目不轉睛地看着,擦擦嘴角口水。
李瑁笑問道:“看甚麽?”
楊宇臉色一紅,忙呈大字狀攤在床上,哼哼道。
“太累了……腰酸背疼,腿腳也有點抽筋。”
“我替你揉揉?”
李瑁坐到他身旁,伸手在楊宇的腰身上或輕或重地揉捏起來。楊宇把臉埋進被子裏,舒服地悶哼一聲,感覺周身的疲憊被卸去不少。
捏罷,李瑁便下床端洗臉水去了。待他水回來,楊宇看見對方端着水盆的雙手,指關節又紅腫了起來,忙問道。
“你的手是怎麽回事?”
李瑁淡淡道:“頑疾罷了,天冷時偶會複發,不妨事。”
“給我看看。”
楊宇捉過李瑁的手,誰知才一碰關節,李瑁便痛呼出聲,眉頭都皺在一起。楊宇擔心道。
“這也叫不妨事?你自己看看,關節都紅腫成這樣了!”
楊宇眼疾手快,一把撸起李瑁的袖管,只見手腕、手肘關節也異常腫大,在查看雙腿雙腳,腳趾、腳腕和雙膝也是如此,而且一碰就疼。楊宇紅着眼睛,簡直心疼得要命,說道。
“到底是什麽病?你都疼成這樣了,怎麽忍着不說?”
李瑁見瞞不下去,只得無奈道:“風痹之症。曾祖父也曾飽受其害。”
風痹症就是痛風病,唐高宗李治就飽受此病折磨,據說這是李氏皇族的家族遺傳病。楊宇不懂醫術,但也聽說過痛風發病時苦不堪言,嚴重的還會導致關節變形潰爛,需要接受手術治療。這個年代哪來的手術,就連止痛藥都沒有,發病時只能忍着。
而且痛風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因嘌呤代謝紊亂、尿酸過高有關。因此減少嘌呤攝入十分關鍵,牛羊肉、鵝肉、海鮮、動物內髒、頭蹄類以及煙酒是大忌。患者還要多食用果蔬粗糧,以及大量飲水,來加速尿酸的排出。
楊宇默默點頭,給李瑁制定了一個非常素的食譜,又将濕毛巾覆在李瑁的雙手上,說道。
“難受不要忍着,說出來,我幫你一起想辦法。這樣敷一敷,可以緩解疼痛。”
李瑁心中一陣暖意襲來,看着為他擔心着急的楊宇,柔聲道。
“在你們那裏,若是患上此病,該如何是好?”
“我不是學醫的,具體的我也不太懂,但可以用藥,或者通過手術來緩解。大唐是很繁盛強大,但醫療條件太差了,又沒有抗生素,傷寒、痢疾都有可能要人命的。”
李瑁好奇道:“你再與我說說,你們那裏的事情罷。”
“我們出門不騎馬,也不坐驢車牛車,我們有地鐵公交,還可以騎自行車,或者開車。去遠一點的地方,比如從長安去餘杭郡,還有飛機,不到兩個時辰就到了。”
“不到兩個時辰?”李瑁驚訝道:“這不可能。”
“還有更厲害的。”楊宇洋洋得意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買東西。出去購物也不用帶錢,我們可以掃碼支付,還可以刷卡。”
李瑁感嘆道:“只可惜我出生在大唐,後世的那些神奇之處,我此生無緣得見了。”
“大唐也很好。沒有前人的智慧結晶,也不會有以後的發展,這是世代傳承積累的結果。”
聞聽此言,李瑁只覺心情舒暢,關節也沒有那麽脹痛了。
楊宇檢查過後說道:“這幾天你要多休息,注意保暖,吃喝方面聽我的。”
“依你就是了。”
李瑁側頭,在楊宇的臉上輕輕一啄,楊宇也回吻了一口,二人笑着相擁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