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抓蟲) 家裏少了一個人,空蕩蕩的
第32章 (抓蟲) 家裏少了一個人,空蕩蕩的。……
從小隔間裏出來, 盧美芳腫着眼睛進了廚房,她邊幹活邊發着呆,估計是被李廣成剛才的那一番話給吓到了。
畢竟現在不是後世, 離婚的人并不太多見,盧美芳又一向要強, 還愛面子, 她怎麽受得了李廣成主動說離婚?
原由還是因為妯娌之間幹架,當丈夫的不偏着她,護着她就算了,反倒扯她後腿。
盧美芳心裏失望又難過,整個人萎靡不振的, 好像一下子失去了動力, 幹什麽都提不起精神來,有好幾次差點切到了手。
于紅霞在一邊看着, 沒搭理她, 弄成這樣還不是她自找的。
吃飯時,盧美芳還在發呆, 小玲小菊兩個孩子一臉擔憂的看着她,爸爸媽媽又吵架了, 他們最近總是吵架。
李廣成自顧自的吃着飯,也不理會。
他就是要盧美芳長長記性, 為了雞毛蒜皮點事就鬧起來沒完沒了的, 他真受夠了。
餐桌上靜悄悄的, 仿佛被按了靜音鍵一般, 所有人都安靜地吃着飯,沒人說話。
姜鳳淑一直冷眼旁觀着,一直沒吱聲, 這個盧美芳,真是一點不長記性,每次都是她先挑釁,主動找茬幹架,然後被人家狠狠的收拾一頓,從來沒讨到過便宜,也不知道她一次次的圖意什麽?
上杆子找虐嗎?
“行了,都好好吃飯,吃完早點回去,下個禮拜都別過來了,我這兒又不是比武擂臺,回回都要瞅你們鬧騰,就不能安生些!一個個老大不小了。”
姜鳳淑說着,挨個掃了一眼,最後視線落在李廣成身上,“以後沒事還是少往一起湊吧,免得讓這院兒裏的人看笑話。”
李廣成臉上火辣辣的,被臊得,他媽這是在說他和盧美芳呢,當大哥大嫂的,一點表率作用都沒有,每次回來都要挑頭吵架。
他現在有些後悔,當初怎麽就沒發現盧美芳這麽小心眼,還是處對象那會兒隐藏的太好了,把他騙過去了?
盧美芳可不知道李廣成在想什麽,她低着頭,心裏嘀咕着:不來就不來,今天要不是李廣成堅持要過來,她才不來呢。
但是你們也不能太偏心。
姜廣軍看了眼自己媳婦,反正他們沒吃虧,“媽,元宵節我們就自己在家過了。”
“嗯,自己過吧,就別來回折騰了。”姜鳳淑點頭同意了。
皓皓不來也沒事兒,她想明白了,自己有時間可以過去,沒必要老折騰孩子。
而且這皓皓一來,盧美芳保證眼巴巴的也要過來,一副小家子氣。
姜鳳淑承認自己偏心皓皓,但她對幾個孫女也沒視如草芥,該給的她也會給,不想給的,怎麽争搶也沒用。
盧美芳現在上蹿下跳的,她是越來越看不順眼,以前于紅霞沒回來時,她還不覺得盧美芳這人有多差勁,身上頂多有一點小毛病,自家人知道就行,無傷大雅。
可于紅霞一回來,兩下一對比,差距就特別明顯,盧美芳簡直就是上不得臺面。
姜鳳淑暗暗嘆了一聲,廣成的眼光不行啊,這媳婦娶的太糟心,希望盧美芳這次能長點記性,不然廣成和她離心了,甚至可能會離婚,到時有她後悔的。
壓抑的吃完午飯,收拾完,稍微呆了會,于紅霞和姜廣軍就準備回去了。
“廣軍啊?”這時,就聽對門的馮大爺喊了一聲。
今兒個星期天,馮大爺也沒上班。
姜廣軍趕緊起身出去了,老爺子就在院子裏。
“馮大爺,您吃了沒?”
“吃了,吃了,”馮保拴說着遞給姜廣軍一個舊布袋子,“這裏是一些邊角料,我瞧着還能用的,給你拿來些。”
“謝謝馮大爺,您老保重,我過兩天就走了。”姜廣軍接過來,跟馮大爺道謝。
“哎,好好,走吧。”馮大爺笑呵呵的,拍了拍他肩膀,說了幾句就回屋了。
姜廣軍進來,于紅霞把他手上的袋子打開,裏面全是仔細挑選過的白紙邊跟邊角廢料,寬度不足十公分,但是很長,一沓一沓整齊的放着,幹幹淨淨的。
有時間整理出來,裁開可以釘成小本子,她能用,孩子們學寫子畫畫也能用,這一袋子可有不少呢。
馮大爺特意給他們拿回來的。
小玲小菊在一旁看的十分眼熱,于紅霞就給了她們一沓,把她們樂壞了,立馬拿過去給盧美芳。
盧美芳撇撇嘴,但也沒拒絕,回去釘本子,小玲小菊都用得上,能省好幾毛錢。
瞧她這擰巴樣,于紅霞嗤了一聲,想着以後還是不搭理她了,反正她連親媽都不在意,更別說一個妯娌了。
下午,坐公交車回到家。
院子裏,平時很少出屋的阚心怡正在跟徐大媽聊天,很親密的樣子。
見于紅霞一家從大門外進來,阚心怡難得主動打了聲招呼,“紅霞姐,你們回來了?”
她聲音細細的,帶着一點柔弱,很好聽。
于紅霞對她點點頭,笑了笑,說道:“心怡,你氣色看着好了很多,沒事就多出來走走,在屋裏多悶。”
說完于紅霞這才注意到,阚心怡原來的長發剪成了齊耳短發,瞅着利索了,臉形也更小了,人卻精神許多,她這段時間很少出門,于紅霞幾乎看不到她人。
一是她身體不好,之前走路都費勁,養了一陣子才好了些。
二是除了徐大媽,阚心怡跟這院子裏的人都不熟。
尤其于紅霞是後搬來的,時間又不長就更不熟了。
“我也感覺自己最近好多了,多謝紅霞姐介紹的那位大夫。”阚心怡也在喝中藥。
這院子裏有兩個藥罐子,整個胡同都知道。
“不用謝,不過是舉手之勞。”于紅霞擺擺手,看向一旁的徐大媽,“大媽,你拿着布料是要做什麽啊?”
“我打算做書包,家裏幾個小的見媛媛和皓皓的小書包也鬧着要,我就想給他們做一個,又怕剪壞了,這不等你回來呢。”徐大媽無奈的道。
她手上拿着塊綠色的厚布料,等于紅霞半天了。
于紅霞恍然,也笑了,媛媛皓皓的小書包是她手工縫制的,綠色雙肩的帆布包,在這時候可不多見。
她讓媛媛回屋把書包拿出來,給徐大媽跟阚心怡看看。
姜廣軍見沒他什麽事就抱着欣欣回去了。
“這是兩個帶子的?”阚心怡看了後,一臉驚奇的問。
“我做的是雙肩小書包,孩子背着不壓肩膀,還好看。”
她在夢裏見過很多次這種書包,還有随身包包,各式各樣的特別漂亮。
姜廣軍也說友誼商店裏有賣的,于紅霞覺得還是自己做好,就試着做了,布料是姜廣軍買回來的。
顏色有些深了,沒辦法,姜廣軍一時沒找到亮色的厚布料。
不過書包做出來效果還不錯。
她一共做了三個,每個孩子都有。
“你這手可真巧,這針線也密實,瞅着怪好看的,費了不少功夫吧?”徐大媽仔細看了半天,忍不住誇贊道。
“也沒費多少功夫,我之前沒什麽事,就慢慢做呗,這種布料厚實,大媽你要做最好用縫紉機。”她是沒有縫紉機才用手工縫的,又慢又累手指。
“紅霞姐,你能教教我嗎?我想給箐箐也做一個。”阚心怡小心翼翼的問道。
她比于紅霞小一歲,但面部顏值看着,比于紅霞要顯老些,這些年沒少遭罪。
不過以後應該能養回來。
“行,這有什麽不行的。”于紅霞很痛快的答應了。
徐大媽,“我們家這幾個早就嚷嚷要了,我也跟着一塊學學。”小孩子見獵心喜,不給他就一直惦記。
自家有條件,就做一個。
媛媛皓皓背着雙肩小書包上了一周的幼兒園,就有好多小朋友開始模仿了,以後可能還會更多,誰說小孩子之間就不攀比?
阚箐箐在阚心怡身後,見到媛媛就咬着嘴唇,腼腆地笑了,她現在還是有些怕生,尤其陌生男人,剛才姜廣軍在,吓得都沒敢從阚心怡身後出來。
于紅霞對她招招手,“箐箐,你是想要跟姐姐玩嗎?”
阚箐箐點點頭。
媛媛比她活潑,一聽立馬就過去拉着她手,去找徐子慧。
三個小姑娘已經成了好朋友了,這些天經常在一塊玩。
徐子慧出來,領着兩個妹妹在院子裏玩“跳房子”。
這個游戲再簡單不過,媛媛在鄉下跟小朋友玩過,箐箐不會,她們倆就一遍遍耐心教她。
徐大媽看着,忍不住說了一句,“這孩子還是要跟孩子在一塊多玩玩的好。”
箐箐大概從來沒跟同齡孩子玩過,也不知道怎麽長大的。
阚心怡以前可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小姐。
家裏以前還有保姆呢。
于紅霞也聽說了,原來阚老師下放前就和妻子離婚了。
阚心怡跟着母親去了津市,阚老師還有個兒子,在西北當知青,不過一直沒有聯系。
離婚後沒多久,阚心怡的母親就改嫁了,只不過沒幾年人就去世了,阚心怡在繼父家實在呆不下去只能下鄉。
阚箐箐的父親據說是當地一個村幹部的酒鬼侄子。徐大媽低嘆了一聲,“真是作孽啊。”
阚老師現在很少與親戚朋友來往,過完年學校就要開學了,他最近挺忙的,經常看不見人。
阚心怡這些事,大家都知道,畢竟除了阚箐箐父親的事,別的都不是什麽秘密。
“慢慢就好了,箐箐還小,不着急。”多跟同齡人在一起,時間久了,自然就好了。
阚心怡默默地看着自己女兒,點了點頭,沒說什麽。
她現在有父親,她和女兒以後會越來越好的。
于紅霞興致勃勃的,一邊教徐大媽她們做書包,一邊還抽着空,用舊毛線做了個巴掌大的小娃娃給媛媛。
娃娃的身子用棉花填充的,看着很立體,頭發是黑色毛線的,長長的大波浪卷。
身上穿着紅色的毛衣裙和黑色的小毛靴,五官也是線縫出來的,布娃娃一做好,就被媛媛緊緊抱在懷裏。
“謝謝媽媽!”她太喜歡了,這是她第一個娃娃。
于紅霞摸摸她頭,讓她出去玩了,箐箐需要朋友,媛媛也同樣需要玩伴。
姜廣軍調侃,“媳婦,你還會做這個呢?”
“這個又不難。”
“那給我老閨女也做一個吧,做個大號的,摟着睡覺。”
于紅霞,“……”
這家夥,說的她好像是後媽,有新玩具故意落下他老閨女不給!欣欣才多大,給她娃娃也不會玩。
于紅霞白了姜廣軍一眼,收起針線,“手疼,改天再做!”
姜廣軍笑着,摸了下鼻子,媳婦好幾天沒發脾氣了,他就皮子癢了,主動讨沒趣。
其實,他是見于紅霞低頭太久,故意找話,讓她停下歇歇,身體別累壞了。
正月十五元宵節,當然少不了吃湯圓,于紅霞自己團的,黑芝麻餡的,還做了一桌好吃的。
姜廣軍明天就要走了。
于紅霞給他多準備了些東西讓他在路上吃。
有煮雞蛋,一摞蔥油烙餅,加上切好的一飯盒鹵肉和姜廣軍最喜歡吃的鹵豬耳朵,她還做了油炒面,鹹菜當然少不了。
要坐一天多的火車,吃的東西必須帶足了。
還有衣服,東北那邊氣溫低,即使開春了,也要到五月份才開始回暖,大衣棉襖都帶上。
最後東西太多,一個行李袋沒裝下,只能分成兩個。
姜廣軍默默地看着,沒出聲阻止,這是媳婦對他的一片心意。
正月十六早上,姜廣軍把于紅霞跟三個孩子送到幼兒園,回來,就拎着行李去了火車站。
沒人送行,一個人走了。
忙碌間于紅霞抽空看了眼手表,知道他已經上車了,心裏空落落的,從結婚到現在,七年了,他們從來沒分開過太久。
她一時還有些不适應,人剛走心裏就開始惦記。
晚上下班,她接上三個孩子回到家,默默的把飯做好了。
姜廣軍不在,家裏少了一個人,感覺屋子裏一下缺了很多東西,空蕩蕩的,走路,說話都能聽見回音。
連皓皓也蔫了,“媽媽,爸爸什麽時候回來啊?”
“九月份吧,快吃飯,你剛才不是說餓了嗎?”于紅霞夾了筷子菜放到他碗裏。
“哦。”皓皓聽話的刨着飯,爸爸不在家,這飯都不香了。
“媽媽,你幫我借一年級的課本吧。”媛媛突然說道。
“怎麽想起借課本了?老師講的跟不上?”
“不是,我跟得上,就是借來看看,子慧姐姐會得好多,我不想被落下。”
媛媛停下筷子,看着媽媽,“我想跟子慧姐姐一起上一年級。”
“行,媽媽明天去給借。”徐家肯定不行,徐子慧也要用。
于紅霞想着找時間去收購站或者書店看看。
女兒這麽上進她肯定要支持,再說到八月份媛媛就七歲了,九月份該上一年級了。
在育紅班,老師會教一些淺顯的知識,但不多。
媛媛要課本,是想自己學。
她也可以教教孩子。
吃完飯,于紅霞正洗着碗筷,徐大媽就過來了。
“紅霞,你們吃完飯了?”
“吃完了,徐大媽您有事啊?”于紅霞抓起圍裙擦了擦手,從廚房裏出來了。
“沒啥事兒,大媽就是過來看看,你一個人帶着三個孩子,要是有什麽忙不過的就吱一聲,大媽閑人一個,能給你搭把手。”徐大媽語氣誠懇。
姜廣軍上午走時,可是好一番拜托她,請她幫忙照看一個于紅霞母子四個,她放在心上了,吃完飯就過來了。
“好,徐大媽,我不跟您客氣,以後有什麽事需要幫忙我會找您的。”于紅霞客套道。
她暫時是沒什麽事。
現在正常上班,三個孩子也上幼兒園,母子幾個天天在一塊,新同事也好相處,她的日子過得簡單,但也充實忙碌。
況且徐大媽每天看似閑着,可她上午要做家務,下午接大孫子放學,回來還要做飯。她兒媳婦上班,下班比較晚,兩個小的上幼兒園也是她接送,一天下來并不輕松。
所以能不麻煩徐大媽的,于紅霞就不想麻煩她,自己解決。
次日中午,于紅霞請了會兒假,去了趟附近的收購站
和收購站的大爺說了一聲,進去很快就幫媛媛找齊了一套一到三年級的課本。
她把書送回家才返回幼兒園,孩子們在午睡還沒醒。
她悄悄去看了眼欣欣,睡得很熟,小丫頭這幾天适應了,不用人哄,自己困了就睡了。
“紅霞,園長找你呢。”田彩萍輕聲說道,“去辦公室。”
于紅霞點點頭,出了休息室,來到二樓走廊盡頭。
何園長中午也沒閑着,一直在忙,見她過來了,開門見山道:“你家欣欣适應了吧?”
“适應了,我不在身邊也不哭了。”
“那就好,”何園長頓了一下,又接着說道:“你下周去中班怎麽樣?”媽媽是老師不能一直跟孩子在一起,這不符合規定。
于紅霞陪了欣欣兩星期已經是破例了。
“我聽園長的安排。”
何園長點點頭,“你性格不錯,對孩子有耐心,一直在托班也可以,不過咱們園裏有規定也沒辦法。”
這幾天她一直留心觀察着。
于紅霞工作上沒出現過什麽錯漏,人穩重紮實很不錯。
“中班的孩子比較大了也不難帶,以後有什麽問題你可以随時找我。”
“好,謝謝園長。”于紅霞心裏有準備,園長要重新給她安排工作了,第一天上班時就說過,不會一直在托班。
現在正好,欣欣已經适應了。
從辦公室出來,回到托班。
韓小梅就湊過來,“園長找你什麽事啊?”
“換班的事,欣欣适應了,園長讓我下周去中班。”
“去中班還不錯,我真舍不得你走,咱們三個在一起搭班,感覺特別合得來的。”韓小梅語氣裏帶着一絲不舍。
田彩萍逗道:“那你跟紅霞一塊去中班吧?”
“那還是算了,我在托班已經呆習慣了,可不想去中班。”
于紅霞笑了笑,這個韓小梅性子直,人還挺好相處的。
元宵節過後的第一個星期天,就是于紅蓮出嫁的日子。
一早,于紅霞就起來了,她今天要去參加妹妹的婚禮。
因為說好了不辦酒席,她也不打算回娘家,去看那些人的臉色,直接去自行車廠家屬院,紅蓮的婆家。
于紅霞沒帶孩子,拜托徐大媽還有阚心怡幫忙看着,一個人上了公共汽車。
她是第一次來這邊,不太熟悉路,下車之後找人打聽了一下,才找到地方。
自行車廠家屬院在一個巷子裏,不大,一共有九棟紅磚蓋的筒子樓。
曲家在第六棟的三樓,于紅霞之前聽紅蓮說過,她很快來到這邊。
見到樓下站着一群人,估計都是來參加婚禮或者看熱鬧的。
她看了一眼沒多停留,只是剛邁上樓梯,一個藍衣服的女人就披散着頭發從樓上沖了下來。
于紅霞急忙閃到一邊,把路讓開,這什麽人啊,冒冒失失的,也不怕撞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