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荠菜(修)
第34章 荠菜(修)
從阿桃這兒走, 常平安說他到街上去買糧種,又說買完便回去要将家裏再歸置一番,就不再回來了, 阿桃讓他自去忙去不用管她。
原以為上午沒來, 下午沒什麽生意, 沒成想到了黃昏時分, 不少人家的婦人娘子都出來再買些晚食回去添菜。見阿桃攤子擺起來了,自然要買些鹵味回去加菜。
現在是閑時, 百姓都吃早晚兩餐, 早起糊弄糊弄肚子, 下午一餐就顯得重要一些,故而家家也願意吃好些。
今兒準備的吃食不多, 到了閉市的鈴響前,攤子上已經空空如也了,原準備留兩個鹵蛋作晚飯, 也賣的一個不剩。
這一下午進賬有八百文, 刨除本錢也淨賺了小五百文。
攤子擺起這麽久,雖賺了些銀錢, 不過因租了這攤子, 加上做了這推車, 也搭進去一些, 故而手頭還稱不上寬裕,加上要救宋媽媽出府,又想将這生意做的再大些, 因此手頭錢就更不敢動了。
熬了半鍋粥,阿桃趁着最後的光亮将明日的食材備好,鹵料快用完了, 明兒還得去配齊。
一整日忙碌,喝完粥整個人也早已疲憊不堪,趁最後一絲力氣洗漱完畢,阿桃到頭就睡,片刻後竟響起不小的鼾聲。
雞叫兩遍,阿桃賴了一會兒床,待清醒些瞪着屋頂,兩息之後一個鯉魚打挺爬起來了,心底想的便是一定要将生意做大,回頭多雇幾個人幹活,再不用早起。
下半晌餘娘子要送雞蛋來,如今餘娘子生意也算上了正軌,上回聽她說如今不用再挨家挨戶去收,現下不少人都争着将自家雞蛋鴨蛋送上門,由餘娘子自個兒挑。
原在村裏叫人排擠,現如今帶大家賺到銀錢,至少這些人面上再不敢說那些怪話了。
餘娘子挑的雞蛋鴨蛋都是個兒大的,阿桃只看一眼就能知道用了心,同她合作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兩人都省了事,阿桃不必每日都把着食材的關卡,餘娘子也不必日日上街擺攤賣雞蛋。
自從推車做好了,阿桃就能提前備好食材,攤上東西賣的差不多了就現鹵現賣,一出鍋,整條街都是鹵食的香味。
阿桃這推車在中大街攤販裏頭也算獨一份,風刮不到雨淋不着,一眼望過去大家攤上都是挂個布幡當招牌,唯獨她這推車上端端正正刻了牌匾,臺面也收拾的幹淨利落,再挑剔的客人也找不出什麽毛病,故而這桃娘鹵食名聲竟在觀南城都算有了些名氣。
其實一開始沒這推車,備的鹵味多了少了都不好,現下有了推車就徹底穩定下來了,賣的差不多就現鹵一些,每日到黃昏将将能把所有吃食賣完,若有哪一日沒賣掉的,便給鄰裏分一些,畢竟她一個人住這兒,關系親近了有什麽事兒人家也會主動搭把手。
今兒人不多,回來的早些,才到門口就見豆腐坊家的小孫子豆苗抱着一兜子菜坐在門口臺階等着,似乎已經等了好久,見阿桃回來,立即笑眯眯迎上來,
“我阿奶打發我送些荠菜來,她今兒一早跟人去城外挖的,到中午才回來,足有一籃子呢,晚上我們家裏吃芥菜餃!”
他說着盯着阿桃推車吸了吸口水,然後把一大兜子菜放到阿桃的推車上,正準備要走就被阿桃喊住,今兒鹵蛋跟大腸剩了些沒賣完,阿桃用幹荷葉包了些,遞給這小子,
“拿回去叫你奶熱一熱,晚上添個菜,一會兒我上你家拿豆幹跟豆結阿。”
“嗯嗯!”豆苗忙不疊點頭,接過吃食,口水一咽再咽,忍着饞意道了謝,又跟阿桃打過招呼,一溜煙就跑沒影了。
這時節野菜都冒頭了,若不是她忙的抽不開身,也想去挖些新鮮的回來吃,豆腐坊周嬸子給的菜都是嫩尖尖,瞧着就鮮靈,方才聽小豆苗說晚上吃芥菜餃子,阿桃一時嘴也饞,開了門将車推進院裏。
如今跟劉一刀生意有來有往,這豬肉跟下水都是頭一天說定量,他每日叫徒弟送上門的,不必她自個兒去取。
切了一小塊明兒要做鹵肉的五花下來做餡兒,餘下又重新吊回去了,明兒還得做鹵肉,不敢奢侈切太多來吃。說來鹵肉要瘦些才香,不過這世道大家夥兒肚裏都沒多少油水,吃肥的也不覺膩味。
趁天還早,又去豆腐坊把豆幹豆結都取回來了,一回來就見餘娘子帶着貓兒在門口等着了,貓兒穿的是一身新衣裳,門牙掉了一顆,這時到了換牙的時候了。
貓兒看見阿桃就咧嘴笑,笑着笑着想到才豁牙,又伸出手捂上。
“我先去中大街,見你攤子收了才過來,還當你不在家呢。”餘娘子手裏也拎着菜,“這幾日不必挨家挨戶收雞蛋鴨蛋,一早得閑進山摘蕨菜去了,前兩日才下過雨,現下這些蕨菜才冒頭,正嫩着呢,順道給你帶一些。”
阿桃笑,舉了舉手裏的豆幹豆結,“才從豆腐坊回來,才剛周嬸子送了不少荠菜,正想着今兒包餃子,晚上就留在我這吃。”
餘娘子沒說話,貓兒卻兩眼亮晶晶,可憐兮兮捂着漏風的嘴,“阿娘,我好久沒吃餃子啦!”
不等餘娘子拒絕,阿桃就牽着貓兒的手進了院,餘娘子只得無奈搖頭,
“如此就叨擾娘子了。”
餘娘子也是幹活的好手,洗過手就開始幫着剁餡兒。阿桃她手也快,和面擀皮兒一氣呵成,那邊餘娘子已經将肉剁成糜,同剁好的芥菜拌一起,撒了蔥姜水跟醬調味,只等拌上勁兒就能包了。
貓兒也想學着包餃子,阿桃掐了個劑子給她捏着玩。
兩人動作快,餘娘子住在城外不遠,天黑趕路不安全,還是得趕在太陽落山前回去,兩人一起包更快了,阿桃先下了一鍋,撈起來端到院裏吃。
觀南城人愛吃辣,阿桃自己常炸辣椒油,有的客人想要鹵食更辣些她就多淋些辣椒油。
拍了蒜倒了醋再淋上辣椒油做沾碟,淺淺沾一些,吃起來酸辣爽口,餃子餡兒因打上了勁吃起來甚至有些彈牙,三人都顧不得吹就往嘴裏送。
等送走了餘氏母女二人,太陽都還沒落山。
還餘不少餃子,想了想上鍋蒸了,用屜子裝過,在街口雇了驢車,準備送到伯府給宋媽媽。
打從伯府出來,她變化與從前相差甚遠,還是怕叫人認出來,便戴了帷帽。
到後門給門房塞了一把銅子,只說自己是宋媽媽遠房侄子的媳婦兒,勞他進去知會一聲。
這門房換了人,不是上回常平安來時的勢利眼。
換成了一個年紀看着不大,細胳膊細腿活像顆大頭菜的小子。只見他接過銅板甩了甩,打量了她一眼,似乎有些奇怪,反正戴了帷帽,阿桃淡定以對不曾躲閃,見他還好奇便笑出聲,
“你怕什麽,我又不進去吃人……”
小門房臉一紅,這才打消疑慮小跑着進去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