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妻?
第88章 妻?
明珠知曉,康熙親征除最後一次外,他連個皮毛傷都沒有。
說是親征,但也不會讓他步入前線,但面子情還得做不是。
康熙是難得的長壽皇帝,不然她當初也不會做出那樣的決定。
“好。”
平安符送了,用沒用得着明珠自是不管,但她怎麽也不能讓康熙覺得自己對他不上心。
得知康熙不着急回宮,明珠又親自為他做了一頓出征宴。
飯桌上的飯菜更是個個帶着寓意。
廚房裏,鍋碗瓢盆交響,烹饪的聲音此起彼伏。
明珠揮動着鏟子,翻炒着一盤盤寓意深長的菜肴:一只完整的雞,代表着圓滿歸家;
魚身上撒着蔥花,寓意着對上那些敵人綽綽有餘;
金黃的蛋餃,寄托着對未來的美好祝願。
每一道菜都色香味俱全,彌漫着誘人的香氣。
明珠更讓人在院裏都挂上了象征吉祥的紅燈籠。
窗棂上貼着剪紙,圖案是英勇的将士凱旋歸來。
桌布上繡着山水畫,餐具精雕細琢,酒壺斟滿了陳年佳釀。
這不僅是食物的盛宴,更是一場心靈的慰藉,是對那些勇敢出征者歸來的最好诠釋。
康熙見後甚是感動,“明珠,有妻如此,夫複何求。”
妻?
明珠都被康熙這話給吓着了。
“皇上,明珠不敢奢求妻位,只願玄烨心中有明珠即可。”明珠可沒被康熙哄的找不着北。
要她真應下了這聲妻,還不知道往後要被他如何防備呢。
這人,不管何時都在試探,真真是讓人生煩。
康熙也驚覺自己說了什麽,好在,她沒有肖想不該她的東西。
妻位,他現在誰也不願給,董鄂氏一族的勢力可不比佟家小,一旦給出,那他就真成了昏君之流。
“好,玄烨心中亦有明珠。”
“那就夠了,夠了。”明珠婉顏一笑。
一頓飯吃的康熙很是滿足,離開時,他再次生出不舍之情。
“等我。”
“好。”
康熙走了,明珠本以為他會他回去不久就會遠赴戰場,然而,康熙并未離開。
而是在皇城待了兩月,一直到五月,康熙這才整裝出發。
這回明珠回了皇城,因為她要送他。
看着皇城上高站着的人,身着戰袍,那一身帝王氣勢讓康熙整個人散發着光芒。
明珠的馬車遠遠就堵在後頭。
她盯着他。
當他目光掃過時,她總覺得他能看見自己。
當視線對上時,明珠回之一笑。
而康熙,轉過頭去,手上寶劍出鞘,“随朕固守大清國土。”
金黃的朝陽初升,将皇宮的琉璃瓦染上一層淡金色。
紫禁城內,一道嚴肅的號角聲劃破長空,響徹雲霄。
雄壯的鼓聲随之而起,激蕩着将士們的熱血。
皇上身着戰袍,頭戴金盔,腰懸寶劍,英姿飒爽地騎在高頭大馬上。
他面如冠玉,目光如炬,從他的身上散發出一股不可動搖的威嚴。
随着一聲令下,萬馬齊鳴,鐵騎如龍,浩浩蕩蕩地穿越午門,奔赴戰場。隊伍綿延數裏,旌旗獵獵,士兵們手持長槍,刀光劍影,铿锵有力的步伐震動了整個大地。
鼓聲、號角聲、人馬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雄渾的戰歌。
士兵們臉上寫滿了堅定與勇氣,他們知道,他們的身後是家園,是親人,是整個國家的安危。
皇上的戰馬輕輕嘶鳴,似乎也在表達着對即将到來的戰鬥的渴望。
戰鼓隆隆,戰意升騰,這場關乎國運的戰争,即将拉開序幕。
皇上緊握缰繩,眼中閃過一絲決絕,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戰争,更是一次對自我、對國家意志的考驗。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一次注定會成為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他,這個時代的帝王,也将在這場親征中留下自己的傳奇。
皇帝不在皇城,整個皇城也變得安靜下來。
明珠回了董鄂氏府。
“阿哥,佟家那邊當真不會被人察覺嗎?”明珠還是有些擔憂。
她害怕阿瑪被問責,畢竟要害之人是國舅。
“阿瑪的明珠就放心吧,阿瑪要是這點成算都沒有,怕早就死在戰場上,這次為父雖不能上戰場,可皇上在出征前也召為父商議了戰略,放心,不會有人察覺到。”
就算有,那也跟自己無關不是。
明珠也就不再提,“阿瑪,待皇上歸來怕也是女兒入宮之時,董浩那邊也準備出海,阿瑪是否讓人跟随?”想到港口那邊過來的消息明珠忍不住激動。
多年準備,總算是能起航了。
彭春沉思着,一直到福晉喚他,這才回過神來。
“怎麽了?”
“你們父女倆真是的,剛碰面就聊上正事,就不能稍後再聊嗎?我的明珠那麽久沒能回家,額娘都想死你了。”
她雖能去莊子上,但怕碰着皇帝,所以她很少去。
“是,是我的錯,不談正事,不談。”
好在這裏是書房,要是讓下人們看到他們威武的公爺一副怕媳婦樣,還不知道要怎麽笑話他呢。
“哼,本就是你的錯。”阿禮哈氏一臉嬌嗔。
看着父母如此,明珠心底升起絲絲羨慕,不過很快就被她驅散,她,最不需要的就是愛情。
那東西,真假難辯。
“阿瑪額娘你們慢慢聊,女兒就先回去收拾一二,等晚些時候再來陪阿瑪額娘可好?”
她不需要,但也不能被強喂狗糧不是。
“那怎麽行,額娘陪你一起過去,讓你阿瑪自己待着吧。”
府中格格回來,當然全府上下都歡喜不已。
當天兩位少爺回來時,得知此事一個個那叫一個激動。
一家人吃了個團圓飯後更是把親情的深厚表達的淋漓盡致。
“明珠,你堂嬸帶着明霞過來了,你可要見她們?”
女兒剛回來她其實不願外人過來驚擾。
可那是自己的親妯娌,很多話也不好說。
“可是發生了什麽事?”明珠很少看到她額娘把不喜擺臉上。
阿禮哈氏深嘆一口氣,“這事額娘也不知道怎麽和你說。”
不過想到兩家的關系,她覺得還是跟女兒把話說明的好。
畢竟以兩家的家世往後肯定不會少打交道的機會。
阿禮哈福晉慢慢向女兒道明兩家間的矛盾。
就怕她不了解內情,最終自己吃了暗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