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重要的決定
第30章 第30章 重要的決定。
【竹竹:媽媽不讓我長大, 但是我好想吃飯。】
【吃!給她吃!】
這檔節目從第一季開始,就常被人戲稱為旅游節目和美食節目。
當時,城市嘉賓與農村嘉賓互換環境生活, 一個長在犄角旮旯的小村莊, 愣是被拍得風景如畫,村民們做得飯菜都是家常菜, 拍得人食指大動,連山珍海味都比不過……節目播出後, 不少游客紛紛前去打卡, 小村莊成了旅游勝地, 一間又一間小賣部和小餐館開業,就連留守老人都再就業, 在家編制一些竹戒指或小竹籃售賣, 帶動了全村的經濟。
到了這一季,節目組的攝影技術同樣沒倒退。
自助餐廳裏一道道豐盛菜色, 就像是單獨被加了如漫畫一般的濾鏡。竹竹是第一次吃自助餐, 捧着盤子夾菜時, 對這樣的模式非常新鮮, 小腦袋左轉又右轉,根本看不過來。其他嘉賓們見狀, 将盤子遞到她面前,請她幫忙夾,小團子沒有拒絕, 熱心寶寶不僅奶聲奶氣地介紹菜色, 剛很小心地将菜裝到他們的盤中,聽他們誇獎好吃時,秒變星星眼。
網友們都說, 只差一個小廚師帽,竹竹就能秒變中華小當家了。
紀凝的午餐,也是竹竹幫忙挑選的。
在過去,竹竹能自己做選擇的事太少了。那三年時光,命運對小團子不夠仁慈,推着她向前走,她膽怯地前進,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做錯了什麽,招惹來無休無止的抱怨與責備。
可現在不一樣了,紀凝給寶寶創造了很多讓她自己做決定的時刻。一開始,竹竹還是會怯生生的,直到她發現,不管她做了什麽樣的決定,不管帶來什麽樣的後果,都不會被批評……于是勇氣就像是被媽媽栽下的小苗,由一顆種子開始,悄然萌芽生長。
紀凝沒這麽大的胃口,每當小服務生竹竹将菜送上來時,她就要拿新的筷子和盤子,給江總裝一些。
“是幹淨的。”她說,“我還沒吃過。”
【江總:說這些咱不就見外了嗎?】
【江總,其實你可以拒絕……因為你吃小軟糖甜筒的樣子,真的很違和,哈哈哈哈哈。】
江乘第一次吃小軟糖甜筒。
Advertisement
好吃。
“薯條也給你。”紀凝将一碟薯條推到他面前,喊了一聲,“竹竹,擠一點番茄醬哦。”
江乘将薯條的頂端沾上番茄醬。
也不錯。
竹竹忙得到處轉。
一些食物的種類,她雖沒有嘗試過,但光是看着,就知道很美味,一定要讓媽媽嘗一嘗!從進自助餐廳開始,竹竹就沒閑着,比小運動員還要精力充沛,在每一樣菜品面前穿梭。她也知道,浪費食物是可恥的,每一碟菜都只裝一點點,等媽媽和其他嘉賓們吃完之後,繼續“趕路”。
也是在這一刻,紀凝愈發意識到,教育孩子确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她總是在學習,但這條路又好像沒有盡頭,還時不時出現一些分岔路,迷惑她的判斷。
整整三個年頭,趙家人與竹竹接觸的時間更多,如果說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那些成長經歷就像是趙家人在上面胡亂塗寫的印跡。小團子不懂得拒絕,或許她自己也分不清,每當做出一個反應,她更專注的是自己,還是大人們眼中肯定的贊許。
【竹竹好累,都不坐下來休息一下嗎?】
【她還這麽小,就願意照顧每一個人了,有點擔心我們寶寶變成讨好型人格……】
【給竹竹一些時間,也給她媽媽一些時間吧。】
“竹竹。”江乘問,“你不吃嗎?”
“我好忙哇。”
江乘将小軟糖蛋筒遞到竹竹面前:“很甜的,你試試。”
忙得團團轉的寶寶,在江乘的邀請下,終于坐了下來。
軟糖很甜,□□的,和冰淇淋的味道融合在一起,口感豐富。小蛋糕都長得很漂亮,竹竹最喜歡上面點綴的草莓,她将鮮紅的草莓遞給媽媽,眸光期待。
“竹竹自己吃。”紀凝說。
小團子好奇地問:“媽媽不愛吃嗎?”
“愛吃啊。”紀凝說,“但這是竹竹的,竹竹自己喜歡吃,就先不急着分享。”
江乘溫聲補充:“那邊還有很多呢。”
竹竹懵懵懂懂,小口品嘗草莓。
之後,她聽見媽媽和江叔叔對自己說了好多話,有些認認真真地聽進去了,有些則是因為寶寶的理解能力還不夠,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出。
但不管怎麽樣,她終于可以坐下來,自己安安心心地享用午餐。至于幫助其他人拿菜品這樣的活兒,媽媽說,得等竹竹吃飽,得等人家禮貌地邀請、道謝,而且還要取決于,竹竹自己樂不樂意。
【嗚嗚嗚嗚嗚凝凝果然注意到了啊!】
【國際上有一條公認的理論,叫“1000天理論”。意思就是,在生命最初的一千天,是腦智發育的關鍵階段,也就是說,從媽媽懷孕,到寶寶兩歲前,是奠定一生的關鍵時期。但也有心理學家說,人的前七年才是奠定一生的關鍵時期,我相信,只要紀凝可以用心陪伴和呵護,一切都不算晚。】
【凝凝在認真守護寶寶成長,太棒了,她真的有在好好學習做媽媽。】
【只有我覺得,就連江總也在好好學習嗎?(doge)】
【對孩子的善意和保護,也許也是在彌補自己童年的缺失吧,有一句很老套的話叫,自己淋過雨,希望能為別人撐一把傘,看得出來,每一位嘉賓都是真心對待小素人寶寶的。】
……
攝影師們已經相繼出圖,由節目官微更新最終成片。
第一組發出的,是丁暮芸和向星晖的大片。
他們抽到的拍攝場地并不特別,但攝影師準備的道具非常适配。頭紗猝不及防地随風揚起,丁暮芸因意外而側過臉,她背後的向星晖也入了畫面,鏡頭雖不在他臉上聚焦,可時刻追随的視線,構成了這張完整的同框大片。
丁暮芸的粉絲,扒出從前夫妻倆被媒體拍下的生活照。
只要在影後進組空檔期,姐夫便總是形影不離。在鎂光燈外,他們過着最平常的小日子,菜場、超市、書店,每一個場景,影後都因對鏡頭的敏銳而第一時間望向拍攝者,至于向星晖,他的視線,則始終停留在她臉上,毫無例外。
【好甜好甜,磕到中年愛情了。】
【二十年的相伴、有錢、不生小孩,生活中沒有雞毛蒜皮的小事,完全是我理想中的愛情模板!】
【丁暮芸的事業太成功了,她被捧得這麽高,就連回頭看自己最親密的愛人,也是俯視的,這應該就是他們兩個人之間存在的問題。希望通過這檔節目,丁暮芸能放下所有的光環,回到他們倆最初相愛的狀态……】
【這一對夫妻是浮躁娛樂圈裏的一股清流了,我還是很看好他們的。】
節目組發的第二組大片,主角是方曼吟和潘思然。
在拍攝過程中,她倆的氣氛并不平和,好幾次白眼都快要翻到後腦勺去,卻都竭力克制着。方曼吟出道至今,商務合作并不多,黑子們嘲她是時尚絕緣體,對于這一點,就連她的團隊都不避諱。參加節目後,網友們扒出方曼吟的家境,從小到大,“貧窮”兩個字就像是大山一樣壓得她難以喘息,即便入行有了名氣,在大場面還是會露怯。相對而言,潘思然的原生家庭要好太多了,作為小康之家的獨生女,她被寵愛着長大,就像是沒有煩惱,無論什麽時候都元氣滿滿,甜美笑容成為她的标簽,鄰家小女孩的形象,更給觀衆緣加分。
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在這組成片中,給了網友們新的驚喜。
一明一暗的光影對比,方曼吟向往着光芒,而潘思然的半邊臉隐入黑暗,因攝影師的巧妙構圖,她倆迸發出新的火花。
【方曼吟不适合太時髦的造型,像這樣簡簡單單的,眼睛直視鏡頭,就很戳人心。】
【第一次發現,潘思然還是很有可塑性的,團隊真的不考慮抛下她的‘甜妹’标簽嗎?等這個标簽深入人心,以後轉型就很麻煩了。】
【其實我覺得潘思然可以看一下白切黑的角色,應該也有發揮的空間。】
【是因為對她們背後的矛盾先入為主了嗎?感覺這兩個人站在一起,很有故事感。】
第三組發出的,是刺頭兄妹組的成片。
當時在節目直播中,兄妹倆針尖對麥芒,甚至頂流的情緒還極其不穩定,已經招了一定程度的罵聲。網友們将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他倆矛盾的起因上,對探聽頂流家庭八卦的熱情,直接蓋過欣賞他倆大片的興趣。
至于成片本身,也确實讓人失望,鏡頭将他們的情緒放大,可卻沒有遞進效果,很顯然,這是一組失敗的大片。
【U1S1,頂流工作室真的不把把關嗎?拿這麽高的薪水,怎麽能容忍這樣的成片流出來?】
【我早就發現了,這就是個廢物工作室,奇奇太善良了,到現在也不換掉這些所謂的小夥伴們。】
【不好看,劃走。】
【素人組的大片還沒出來嗎?是不是拍得太醜,留着最後給兄妹組墊底?】
【晏明月操刀,醜不到哪裏去吧?】
攝影團隊們是節目組請來的,陶導動用自己所有的人脈,将他們請到這檔節目中,不能只簡單地拍幾張照片,那可是知名攝影師晏明月在難得出山後的又一力作,熱搜詞條早就已經備上,只等晏大師修圖了。
晏明月對大片的後期制作有自己的見解與堅持,她喜歡一切原始的記錄與表達,只用光影與構圖呈現模特的美。這一點,之前常被合作藝人的粉絲們诟病,但數年過去,粉絲們再往回看,又不得不承認,那些真實而又自然的瞬間,更能打動人心。
此時,晏明月打開剛才在節目中拍攝的照片。
一開始,她也擔心,區別于明星組面對鏡頭的專業,素人組的表現會不盡如人意。他們用了很長的時間,讓素人組的小朋友和江乘适應鏡頭的捕捉,但做模特是需要天賦的,很顯然,他們的天賦技能點沒在這一領域點亮。
而與他們相比,紀凝在鏡頭前的自如,就好像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同時,她也并不因為一大一小兩位搭子的拖後腿的“偷感”表現而煩躁,甚至連一絲沮喪都沒有,就好像,拍攝任務是別人的,她只需要出鏡即可。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散漫松弛,給了晏明月靈感,決定用抓拍來捕捉他們的互動。
第四組大片,在網友們的呼喚中,姍姍來遲。
同時,連帶着#晏明月#的标簽話題,登上熱搜第一的位置。
不需要創意的場景,肆意的風是最好的道具。
天地遼闊,素人組的三位嘉賓成了晏明月鏡頭下随性的模特,于曠野間自由奔跑,組成最和諧的一幀畫面。
自在,也自信。
【!!!!!】
【太好看了,這是唯一一組驚豔到我的成片。】
【晏明月明顯沒有修圖,只是簡單地調了個色,凝凝真的不是專業模特嗎?】
【這一組成片,凝凝最出彩,但寶寶和江總也不算綠葉,少了任何一個人,都沒辦法出來這樣的效果。】
“怎麽樣?”晏明月滿意地欣賞着這一組照片。
周燕珺靠近,再靠近。
不同于其他組大片,他們這一組的成片,更有不經雕琢的鮮活感。周燕珺看過晏明月拍的很多封面,無一例外,模特的表情都得酷酷的,但是這一組的三位素人,都是笑着的,他們奔跑在遼闊的狂野,自然而然地掙開一切枷鎖與束縛,而這就是晏明月想要表達的情緒。
手機鈴聲響起時,周燕珺收回視線。
“是江乘打來的吧?”晏明月說。
“不會。”
周燕珺來時,沒有和江乘打招呼,離開時,也只是微微點頭示意。
母子倆從來沒有争吵過,然而她卻覺得,還不如好好地揭開瘡疤來吵一次,反而能讓結痂的傷痕複原得更快一些。只可惜,江乘不會給她這樣的機會,一次次被推開的他,習慣用厚厚的殼将自己包裹在內,他不表達,也許并不是刻意的冷漠,而是,根本就沒有表達情緒的能力。
“他有我的號碼,不過從來沒有主動給我打過電話。”周燕珺從包裏拿出手機,“應該是老江打來的。”
晏明月湊過來看了一眼她的屏幕來電提醒,笑道:“還真是。”
周燕珺接起電話。
聽到丈夫江松林的聲音時,她已經有些頭疼。
周燕珺與兒子的關系太疏遠了,說知子莫若母,似乎不太合适。但實際上,即便晏明月不提醒,光是看他與紀凝的互動,也能猜得出一二。
這是他第一次,對一個女孩子這麽上心,上心到,還能對她的女兒愛屋及烏。
晏明月說,形勢明朗,得看他們做父母的,是否開明。
周燕珺卻明确地知道,這不是由他們夫妻倆說了算的,江乘有自己的主意。
表面上,江松林總是一副毫不在意的姿态,就好像對兒子太關切,有礙他作為父親的威嚴。而實際上,其實他也無比想知道,江乘為什麽會如此反常,跑去上綜藝,在節目裏被一群人指指點點。
“怎麽樣了?有沒有說是哪個小明星?”
“到了年紀,正正經經處對象結婚就是了,現在胡鬧什麽?”
“我沒聽說過,二十幾歲的人還有叛逆期。”
江松林的聲音太響亮,就算不開揚聲器,仍能傳到晏明月的耳中。
周燕珺無奈地搖了搖頭。
“反正,不管是哪個小明星,我都不會同意的。”江松林繼續道。
晏明月的眉心輕輕擰了一下。
老江總的性格專制古板,連女方的職業都能諸多挑剔,更別說別的了。
“不是小明星。”周燕珺輕咳一聲。
現在說什麽都還太早,她兒子是上頭了,可紀凝明顯沒想到這一層。
“大明星?”江松林的嗓門仍舊洪亮,心底咯噔了一下,“你說哪個?節目裏的大明星?”
晏明月“噗”一下笑出聲。
也就是在這時,她收到一條微信,是業內一位朋友發送來的。
她看了一眼,有些驚訝,遞到周燕珺面前。
周燕珺:“現在還不是明星,接下來可能就是了。”
妻子的話指向不明,說了半天,跟沒說似的。
江松林耐心告罄:“到底是什麽?他沖誰去的?”
“煩死了。”周燕珺沒好氣道,“就只會朝我嚷嚷,有本事你自己打給兒子,問個清楚。”
這一邊,周燕珺直接就把電話挂斷。
而另一邊,江松林握着手機,自己默默地嘀咕。
“這是什麽話,以為我不敢?”
江松林小聲叨叨完,将手機放回書桌上。
自己拿起報紙,戴上老花鏡。
說誰不敢?
是、不、想。
……
紀凝參與節目到現在,不過短短五天時間。
在這期間,她憑借自身的話題度與在綜藝中的表現,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她的微博粉絲數,直線上漲,買股粉不少,死忠粉卻是零。原因很簡單,大家對紀凝的好感,基于她兒時的作品,後來她退圈,即便如今重新被看見,也只是作為素人的身份,很可能等到節目結束,紀凝再次查無此人。
這些天來,偶爾也傳出有經紀公司試圖簽下紀凝的消息,不過究竟是不是真瓜,實在難以辨別。網友們分析過,以紀凝的外在條件,就是進圈躺平也能衣食無憂,天生的光芒,本來就難以被掩蓋。
然而問題是,她身上還埋着幾個雷點,因此經紀公司仍在觀望中。
未婚生女,竹竹确實非常可愛,但寶寶父親呢?那些曾經與她有關的爆料,被删除捂嘴,真真假假,是背後的力量在惡意針對,還是有心的保護?竹竹出生的具體資料,一開始還能查到一些端倪,等到後續想要深入去扒,所有的線索又都消失。而竹竹被拐那三年,紀凝又去了哪裏……
外界謠言四起,經紀公司也擔心,前腳剛簽了紀凝,後腳她爆出醜聞,那就是真正的竹籃打水一場空。
但所有的疑慮,在素人嘉賓們那組大片登上熱搜的那一刻,被全然打消。
經紀公司星芝傳媒的知名經紀人岚姐,通過晏明月,向節目組要到紀凝的聯系方式,直接聯系上她。
午餐過後,節目組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竹竹和導演叔叔是好朋友,她已經提前打聽到小道消息,他們現在是要去夢绛溪漂流。
又是沒有體驗過的項目,竹竹早就已經開始期待。
至于她的媽媽,被陶導請到一旁,似乎在聊什麽嚴肅的話題。
星芝傳媒的岚姐,非常有誠意,願意為紀凝制定打造長遠的計劃。她有靈氣也有話題度,在童星時期就已經交出過這麽多優秀作品的滿分答卷,不應該被埋沒。
圈子小,輾轉幾回,紀凝的聯系方式還是陶導給轉過去的。
在這一行業,紀凝入行更早,可陶導經驗豐富,熱心地給了她一些過來人的意見。
陶導問,她自己是怎麽想的。
簡簡單單一個問題,卻考倒了紀凝。
起初帶着竹竹參加到這檔綜藝中,是因為她缺錢,也缺一個落腳地。可在節目中,對着鏡頭介紹自己時,她的忐忑,絕不是因為,擔心掙不到錢……畢竟,合同已經簽了,觀衆的聲音不是她能左右的,節目組也不會這麽不講道理,因為她不受歡迎,重新衡量這份合同。
在這檔節目裏,紀凝玩得很開心,即便每一個舉動都有可能被審判,她還是可以安心做自己。再到後來,母親施壓,要求她退出節目錄制,她感到憤怒,這樣的憤怒卻沒有持續太久,不知道節目組為什麽做這樣的調整,反正她和竹竹留了下來,二人組素人嘉賓變成三人組。
現在再回想,是當時從憤怒到不解的情緒轉變太快,導致她沒有好好想過,當時的怒氣,是因母親可怕的控制欲而生,還是因為,她不願意退出。
其實,在成長過程中,傅明亞近乎偏執的掌控欲,她早就已經見識過無數次。
“如果一時決定不了,不如問問自己心裏真正的想法。”陶導笑容溫和,“這段時間,随便刷一刷短視頻,就能看見小紀凝以前的高光片段。想一想,如果和二十年前的自己對話,曾經的小紀凝,會希望繼續在鏡頭前發光嗎?”
紀凝抿了抿唇。
曾經的小童星紀凝,和現在的她,就像是兩個人。
小童星光芒萬丈,而她則茫然地找不到方向。
不遠處,竹竹小跑着:“是媽媽哇!”
寶寶今天穿的是帶小帽子的衛衣,衛衣材質柔軟,小帽子也軟乎乎的。
現在,江叔叔揪住了她的帽子。
【江總,小點勁兒!】
【哈哈哈哈哈哈被揪着帽子,兩條小肉腿努力飛奔,幻視我在跑步機上的樣子。】
【寶寶你別跑了,回頭看一眼啊!】
竹竹停止沖刺,回過頭。
“竹竹先不過去,媽媽有事。”
“什麽事哇?”竹竹踮起腳尖看過去,媽媽的表情,非常正經。
江乘:“應該在做重要的決定。”
竹竹似懂非懂,但沒有再上前。
不遠處的小臺階上,她和江叔叔排排坐,安靜地等着媽媽回來。
【這真的不是一家三口嗎?繁忙的媽、可愛的娃、帶娃的爸!】
【什麽重要的決定?】
【我也想知道!】
【導播切一下鏡頭,現在轉到紀凝那邊。】
【導播,為什麽還不切???】
導播切了一下鏡頭。
是将鏡頭放大,怼到竹竹小朋友的臉上。
網友們又不是他的領導。
誰要聽他們的。
【啊啊啊啊啊再近一點!】
【這是白軟軟的小湯圓嗎?一定是的!】
下一秒,導播将直播間畫面切走。
看風景去了。
網友們:……
太叛逆了,不喜歡。
……
夢绛溪漂流,一直都是當地人周末的首選項目之一。
現在已經入秋,漂流活動不再像之前那樣熱門,但因為節目組給嘉賓們安排的是竹筏,竹筏上有小椅子,還配了船夫,嘉賓們不會被水打濕,只需要慢慢悠悠地看風景,聽起來是一項非常惬意的活動。
“只是看風景而已嗎?沒什麽其他任務?”潘思然問。
“我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呢。”丁暮芸接話。
向星晖也笑道:“總感覺節目組要另外加一些任務,像是劃到半路,船夫突然跳進小溪裏游走,接下來就得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劃到岸邊了。”
方曼吟補充:“帶着船槳,跳進小溪。”
【哈哈哈哈哈姐夫越來越适應節目節奏了,居然有一點可愛。】
【難道沒人發現,姐夫和方方都有點冷幽默嗎?】
【其實他們倆沒有這麽悶,只是不是愛出風頭的性格,沒有刻意在鏡頭面前表現自己而已。】
【潘思然:黑子說誰愛出風頭?】
【船夫:謝邀,不想跳。】
節目組租了兩艘竹筏。
影後組和閨蜜組都已經站在一塊兒了,PD便讓他們先上前面那一艘。
“小心點。”向星晖扶住丁暮芸,“有點晃,別怕。”
方曼吟和潘思然也依次上了竹筏。
丁暮芸笑着解釋:“小時候學過游泳,一直有些怕水。”
“是因為學游泳的時候嗆過嗎?”潘思然說,“我小時候也這樣,嗆了好幾次,都給咳出陰影了。”
“不是。”丁暮芸搖搖頭,“我那時候不是跟着教練學游泳的,我爸媽直接手把手教我。每次下水之前,先給我一個臉盆,讓我把頭埋在裏面練憋氣。有時候,我想起來,我爸就摁着我的後腦勺,讓我再堅持一下。”
【???這太離譜了,真的不會出事嗎?】
【好過分,小孩子是很怕水的,腦袋被摁在水裏,想想都窒息了,各種層面上的窒息!】
【我甚至覺得,等到影後學會游泳,她爸爸還會說,看吧,當時我都是為了你好。】
【突然理解影後為什麽總是這麽緊繃了,家庭氛圍太嚴格,導致長大後,她也比較完美主義。】
【這也算有利有弊,就是因為丁暮芸對待每一個角色都很認真,才給我們帶來這麽多優秀的作品。】
丁暮芸話音落下,看見兩個小姑娘關切的眼神,笑着說道:“也沒有這麽誇張,大人盯着的,如果我真的堅持不下去了,我爸會松手。”
“暮芸姐。”方曼吟問,“後來你學會游泳了嗎?”
“學會了。”丁暮芸的笑容仍舊柔和,“只是長大後,再也沒游過。”
竹筏輕輕在清澈小溪上飄着,劃出淡淡的漣漪。
丁暮芸的手,放在膝蓋上,連自己都沒有注意到,她的拳頭微微握着,指甲嵌着手指,指尖有些發白。
直到,向星晖握住她的右手。
他的語氣稀松平常,将話題轉移:“另一組也上竹筏了。”
另一艘竹筏上的,是兄妹組和素人組。
此刻再好的風景,大家也無心欣賞,因為氣氛怪怪的。
【頂流和妹妹還沒有和好嗎?】
【如果那張藝術照,真的是全家福,童之奇卻不在場,應該是挺傷心的吧。】
【到現在還搞不清楚他們家到底是什麽情況,會不會是因為童之奇太忙了,沒時間來拍照?】
【別吵架啊,會吓到我們小竹寶的!】
童之奇和童之樂争吵時,全程直播,網友們都看得清清楚楚。
不過同為嘉賓,在同一時間段,紀凝還帶着江乘和竹竹尋找拍攝大片的狀态,壓根不知道兄妹組發生了什麽。
童之奇和童之樂,并沒有黑着臉。
兄妹倆連發脾氣的表現都非常一致,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誰都不看誰。
當然,也不和其他嘉賓交流。
節目總得錄下去。
紀凝行動力十足,給自己和江總分配任務。
“你去哄童哥。”紀凝說,“我去哄童妹。”
【哈哈哈哈哈哈童哥童妹是什麽鬼?】
【合理懷疑,直到現在,凝凝還是記不住頂流和他妹的名字。】
【srds,他倆的名字真的有點像,我也還沒分清。】
【很好記啊,哥哥叫奇奇,妹妹叫樂樂!】
【童哥童妹:更氣了!】
竹筏上,兩頭的位置。
在紀凝的要求下,江乘和童之奇坐到一邊。
他倆大眼瞪小眼。
江乘有些不解。
怎麽哄童哥,他不會。
紀凝則是陪着童之樂,坐到另一邊。
調整後的位置,童之樂正好可以看見她哥的欠扁臉。
她試圖起身換個地兒坐,肩膀被紀凝壓着,又坐了回去。
【氣氛更幹了!】
【氛圍組呢?導播切一首激情澎湃的BGM吧!】
【忘記導播很叛逆了嗎?不會聽話的。】
紀凝和江乘對視了一下。
她使勁點頭,用眼神暗示——
行動!
江乘:……
自己的事兒還沒整明白呢。
誰都沒有開口。
兄妹倆繼續保持面無表情臉。
獨自坐在竹筏正中間的竹竹,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她好奇道:“你們為什麽這樣?”
童哥童妹一起望向崽崽,擡起眉。
他們異口同聲:“哪樣?”
竹竹伸出手指頭。
她将自己的眼角和嘴角同時扒拉下去,做了個軟萌萌的鬼臉:“這樣。”
“嘿。”船夫樂了,“傻得很。”
導播沒有切激情澎湃的背景音樂,但竹竹小朋友成為氣氛擔當。
童之奇和童之樂的眉心,逐漸舒展,還笑出聲。
樂完之後,船夫對寶寶說:“不是說你。”
童哥童妹:……
蛤,說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