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內亂
第75章 內亂
姜月清神色一凜。
“你們留下,剩下的人随我去城門!”
他目光掠過鬧事的這些人,淩厲的瞳孔讓衆人縮了縮脖子,不敢輕易動彈。
“在本将回來前若再有人鬧事,軍法處置!”
姜月清來不及回後院看看姜兮寶,帶着已經穿好盔甲的将士們離開。
就在這時,挨家挨戶通知的将士們回來了,與他們一同回來的還有每戶派出來的人。
“娘,你怎麽在這裏?不是讓你在家中休息嗎,你跑這裏來做什麽?”
中年男人詢問剛才大罵特罵的老太太,她眼神閃了閃說道,“我過來給家裏孩子找點吃的。”
老太太以為将士們把他押過來,是為了給她一個下馬威,正要大鬧特鬧之際,卻聽到其他人勸說說,“王大娘,将士們是讓我們來拿糧的。”
“是啊,陳大叔,李大娘,你們別鬧了,将士們挨家挨戶敲門,就是為了給大家送糧和禦寒衣物。”
“我相信姜将軍,絕不會只顧自己和将士們吃喝,而不顧城內百姓,你這是被人騙了。”
被将士們帶回來的人七嘴八舌勸着鬧事的人,但這些人就是認死理,覺得是姜月清貪污了朝廷送過來的糧草,就連禦寒的衣物和柴火,也應該先給她們這些百姓使用才對,而不是先給将士們。
聽到外面的動靜。
姜兮寶悄悄跑到後院和前院之間相隔的門,通過門縫看着對将士們惡語相向的百姓,聽到她們對大舅舅的污蔑,只覺得心裏氣呼呼的難受。
這些人實在是太壞了!
大舅舅他們把糧草省出來留給了城內百姓,了這些人卻恩将仇報,反過來指責他。
姜兮寶圓滾滾的眼珠子轉了轉,她想到了一個不錯的法子,趕緊跑回集裝箱裏日出找了找,終于在某個箱子裏找到了一個喇叭狀的物件。
旁邊還放着煙霧信號彈。
顧時裔怕孩子在穿越的過程中出現意外,特意放在這裏,以防她出現的位置不對,可以用煙霧信號彈吸引人的注意,借此脫困。
不過好在過來的地方非常合适,不偏不倚,正中大舅舅的院子。
喇叭原本是爹爹買了給她玩耍的,被她随手丢在了某個箱子,此刻剛好用來威懾外面的百姓。
守在後院的将士們一個個睜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姜兮寶的行為,他們都是将軍府的親衛兵,得了姜月清的軍令,誓死保護将軍府的小小姐。
姜兮寶從喇叭裏找到模拟佛主的聲音,又招來了後院這些親衛兵裏輕功最好的一個,讓他抱着來到了屋頂處,準備開始她的計劃。
“我們現在就要喝粥,吃面條!你們不是說這些是給我們煮的嗎?為什麽不讓我們吃!”
留在這裏的副将,趕緊解釋:“前後會一戶一發,大家到這裏登記,只要我們有糧,便不會讓大家餓肚子,請大家相信我們!”
人群裏傳來竊竊私語。
有人說要相信姜家軍的軍規,有人說這都是裝腔作勢給他們看的,每個人的說法都不同。
“既然有糧為何不先分給百姓,我們家中也有鍋,可以自己煮粥煮面。”
之前被稱呼為陳大叔的男人,年歲稍長,整張臉都因為饑餓貼着骨頭,質問着副将,“你敢說,要不是被我們發現,你們會主動交出糧食?”
“呸!你們才不會管我們死活,鄉親們你們看看,他們三個身上的箭傷,就是姜将軍射的!”
“朝廷的赈災糧本就是發給我們百姓的,是他們貪了我們的糧,為了家中的老人和孩子,拼了!”
就在幾個男人大喊着要沖過來搶東西時。
砰一聲。
信號彈正中陳大叔的腿邊,冒出一陣煙霧将所有人都震懾在了原地。
姜兮寶拿着喇叭,用佛主的聲音說道,“爾等是非不分,天降神罰,若不認錯,收回天禮!”
緊跟着又是好幾個煙霧彈落在他們周圍,将他們吓得急忙跪地磕頭,生怕觸怒了神明。
副将也是個聰明人,見狀立馬嘆息道,“冰天雪地,你們可曾見過有運送糧草的車隊入城?”
人群中有人附和:“确實不曾見過。”
“倘若這些非朝廷給的糧草,那又是從何處得來?這附近的根本就沒有可食的糧食。”
“難道真的是……神明?”
聞言,人群裏窸窸窣窣聲響越發激烈,幾個煽風點火的人對視一眼,心裏也多了些忌憚。
人怎麽敢得罪神明呢?
此時煮粥的大鍋裏傳來一陣陣清香,本就饑腸辘辘的人群,不停傳來肚子咕嚕咕嚕的聲音。
姜兮寶故意當着衆人的面,鼓足了士氣大聲說道,“爾等可知錯?”
副将也趁着這個機會,順勢往下說。
“各位鄉親,今日所得皆為神明所賜,倘若你們再冥頑不靈,非要惹得神明發怒,收回所有恩賜的米面,恐怕接下來的時日連粥水都喝不上。”
姜兮寶覺得這個副将确實聰慧,立馬配合的在他們周圍又投射了幾個煙霧信號彈。
仿佛在佐證他說的都是真的。
這下子是真的沒有人敢繼續鬧事了。
“每家每戶出一人來這邊排隊,按照家中的人數,依次領取粥、面,還有衣物和柴火,誰敢虛言亂報,便直接抹消這戶人家的所有份額。”
這一次,所有人乖乖排隊。
姜兮寶見這邊的事情已經處理妥當,趕緊又讓人把她從屋頂上帶了下去,跑回暖和的屋內才松了一口氣。
如今南疆如此天寒地凍。
莫要說行軍打仗,便是活過這個冬季恐怕都成問題。
大舅舅他……
不行!得趕緊回去把這裏的情況告訴爹爹!
爹爹肯定有辦法處理!
王大娘因為兒子已經在人群裏排隊,便走到一邊等着,聞到香噴噴的粥香,忍不住舔了舔嘴皮子,眼神裏的迫不及待已經藏不住。
周圍的其他人,神情也都和她一樣。
終于輪到王大娘兒子領粥,她立馬湊過去發生說道,“我們家有十口人,這點可不夠!一人一口就喝沒了,再多給我們一勺,不!兩勺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