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 表忠心
21 表忠心
◎她自己就是靠步步為營才成功上位◎
晚上,胤禛回到王府,得知李氏讓年氏教授兒子弘時,嘴角不禁泛起自嘲:“弘時如此不堪,卻是雍王府如今的唯一子嗣,難道天命真不在我這邊?”
“爺,您——”
戴铎露出游移之色。
一旁李衛見狀,安撫道:“爺,您不要氣餒,府裏馬上有兩位格格要再生下小阿哥了。”
“還沒有出生的孩子……誰知道是男是女……而且……即便出生也未必能……”
胤禛再度嘆息。
他的嫡長子弘晖就——
“爺,您是真龍之子,一定會有配得上您的優秀阿哥。”
李衛與蘇培盛一左一右地安撫着。
胤禛眯眼,手指不斷揉捏念珠。
他又開始思考白天發生在乾清宮和禦書房的事情。
“老八這一記将軍着實是出乎我的預料……而十四居然……居然和他沆瀣一氣,反倒是十三……即便自身處境艱難,依然全力幫我……若有一天,我一定不辜負……”
說到末尾,胤禛的聲音已經低得幾乎聽不見。
謀士們曉得主子要靜心休息,紛紛蹑手蹑腳退出。
等胤禛盤算完心事,房間裏已經只剩下蘇培盛為首的一幹奴仆。
“戴铎他們呢?”
“他們不敢打擾主子想事情,都在偏房等着呢。”
蘇培盛弓腰問道:“需要招他們進屋嗎?”
“不必了。”
胤禛擡頭,看了眼入夜後依舊暑氣難消的窗外,道:“時候不早了,讓他們也去歇息吧。”
“嗻。”
“那爺晚上是——”
“讓年氏來一下。”
“嗻。”
……
……
武曌走進胤禛的書房,看到男人正一臉疲倦地盤腿坐着,手中捏着一串念珠。
“爺,您——”
“我很困倦,很煩惱。”
胤禛招手,讓武曌上前。
“你自小跟随你的父兄讀書識字,翻閱史冊,也算是有些見識,依你之見,歷代皇帝最煩心的事情是什麽?”
“奴才……奴才以為……歷代皇帝最憂心的事情是江山的千秋萬代……”
“不錯,江山的千秋萬代……”
胤禛捏了捏眉心:“家天下……家天下……天下自然要世世代代歸于一家,但是……數千年來,又有哪個姓氏曾經……所以皇家最憂心的事情是千秋萬代,皇帝最深遠苦惱的事情是選誰做太子……做皇位繼承人……歷朝歷代,莫不如此……然而本朝的情況卻又格外不同……本朝……”
【以往的皇帝對兒子們大多采取泾渭分明的培養策略,太子是太子,皇子是皇子,但是康熙朝的情況卻截然不同。康熙本人對廢太子胤礽的過度溺愛,以及對其他兒子們的高要求培養,導致從小作為皇太子被重點培養的胤礽并不是康熙衆多兒子中能力最為出類拔萃的。
偏偏康熙又特別長壽且對皇太子胤礽有極強的控制欲,父子矛盾長期積累,最終一廢太子,以及九龍奪嫡……】
從天幕處獲悉的內容緩緩流過心田,武曌平靜地伸出雙手,為煩惱的胤禛揉按太陽穴:“爺又在朝堂上遇到了糟心事?”
“是啊,非常的糟心……”
胤禛眯着眼,靠在女人懷中,喃喃道:
“即便被皇阿瑪公開訓斥,老八依然在老九的支持下和朝廷重臣往來密切,也和三教九流的人物交往,給自己打造‘八賢王’的名聲。可他手下那些人做的都是些什麽事!
無視皇阿瑪的訓誡結黨營私本就是大忌諱,和他結為朋黨的還都是些欺上瞞下趨炎附勢之徒!山西的事情……連續幾年的謊報豐收……百姓都逃亡周圍做流民了!山西的人竟然還敢繼續上下串通一氣地瞞下去!不知道流民成災的危險嗎!”
“爺……八爺和九爺他們興許并不知道下面的人都做了些什麽……”
“他們……他們……”
胤禛冷笑:“他們怎麽可能什麽都不知道,他們是不想管也不能管,怕山西官員瞞報謊報的真相毀了‘八賢王’的清譽,怕投奔自己的官員們因為這件事不再忠誠于他們……‘八賢王’的名號成就了他,讓滿漢官員把他當本朝的周公,但他也被‘八賢王’的名譽所累,明知下面的人沆瀣一氣結黨營私,依然必須包容甚至護短……”
“那爺打算這件事情——”
“爺想知道你聽了爺的這些話以後,心裏怎麽想。”
胤禛坐直身體,表情微妙地看着年世華。
他在試探她,也在衡量她,評價她的價值。
而她——
[這種時候,必須展現出足夠的能力和忠誠,卻又不能表現得太有能力,免得被男人覺得被她的光芒蓋過。]
思量些許,武曌垂眸,緩緩道:“奴才鬥膽,倘若八爺和九爺當真對下面官員做的事情是什麽都知道卻什麽都不管,他們……他們便已經犯下欺君之罪,是對皇上的欺瞞,更是對大清的背叛……”
“說下去——”
“奴才不敢說。”
“恕你無罪。”
胤禛頓了一下,補充道:“這裏是爺的書房,不用擔心隔牆有耳。”
“奴才還是不敢說。”
“說——”
“奴才……”
武曌擡眸,眼睛如黑夜中的水潭,盈盈光波勾人心魄:“奴才以為山西的事情關系重大,即便是爺怕是也只能将爺已經查到的內容全部如實禀告皇上,請他老人家裁決。”
“全部交給皇阿瑪嗎?”
不知不覺間,胤禛手指停了對念珠的盤弄。
[這個女人果然有些見識,沒有在這種時候說煽風點火挑撥是非的話,也沒有任何偏向老八或是老九的意思,而是想法和我高度一致——把事情的裁決權交皇阿瑪,由皇阿瑪決定誰必須死誰可以活下去,以及,讓皇阿瑪知道老八、老九私底下究竟搗鼓什麽,對朝堂官員的滲透收買又已經到了什麽地步。]
“——你這個建議倒是和我原本的想法非常相似,但是我的幕僚中有人勸我将已經收集到的證據中涉及皇家的部分當着老八、老九他們的面銷毀,免得事情越鬧越大,所有人都沒有退路。”
“奴才是個婦道人家,不敢對朝堂大事指手畫腳,”武曌低調道,“方才建議爺把事情交皇上處置不過是遵循從小接受的忠君從夫教育。銷毀證據之類的大事,奴才別說是建議,便是想都不敢想。”
[将所有證據都當着相關人員的面公開銷毀确實是目前為止的最佳處理手段。另外,具體如何銷毀才能利益最大化也是一門學問。所以,這個建議決不能由我說出,也不能從他手下的任何一個謀士口中說出,必須是胤禛自己想到或在某個有大智慧的謀士的引導下想到。因為這是下屬教上司做事,稍有不慎就會讓上位者産生功高震主和無法駕馭的擔憂。]
武曌冰冷地想着。
她自己就是靠步步為營才成功上位,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費盡心機才成功上位的人的內心弱點和因此産生的不安。
胤禛此時還沒有想到那麽多。
年世華的話讓他心滿意足。
[果然是個聰明漂亮又懂得分寸知道忠君愛國遵守三從四德的好女人,事事處處不敢有半點僭越和冒犯,配得上我。]
“……朝堂的事情暫且不提,我聽說你讓弘時上課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去你那邊問你?”
“确有此事。”
“為什麽?”
“弘時是爺的兒子,是大清的皇孫,他的才學能力決定着雍王府的未來,奴才身為他的庶母,自然要竭盡所能地提供幫助。”
“你也是我的女人,你将來也會為我生下孩子,其中可能也有小阿哥。你不擔心弘時會擋你将來的孩子的路?”
“這種事情是絕不可能發生的。”
武曌擡頭,一臉天真純粹:“弘時是爺的長子,本就比他的其他同父兄弟們更有可能繼承爺的爵位,何況鈕祜祿氏和耿氏都即将生育,我即便有幸為爺生下兒子且那孩子健健康康長大成人,怕也已經行四行五,是萬萬不可能和弘時産生沖突的。”
除了皇位繼承,封建王朝的爵位傳承通常都嚴格遵守立長立嫡的規矩。
所以,胤禛聽了年世華的話以後,沉默許久,嘆道:“你這麽聰明懂事顧全大局卻生作女兒身,當真可惜了。”
“倘若奴才不是女兒身,又怎麽可能來到爺的身邊?”
武曌脫口而出。
當然,兩個人身份立場都截然不同,對這句話的想法自然也完全不一樣。
在胤禛耳中,年世華的這句話是徹底的純粹的表忠心,他感到十萬分的受用。
而在武曌看來——
[如果我這一世不是女人,想要得到至高無上的權力就只能學男人的手段做事,雖然也有一定的成功可能,但終究要花費更多的艱辛困苦,冒更大的風險。]
“……天色不早了,奴才伺候主子歇息吧。”
“好。”
胤禛起身,手掌輕撫女人的嬌小臉龐:“你的臉甚至沒有我的手掌大,這莫非便是漢人推崇的如弱柳扶風的纖瘦?”
【作者有話說】
前面說過我最近在看一本很長長長長的小說,這本書的感情線尤其是男二、男三和女主的三角關系真是燃冬本冬
女主初戀是男二但她很快就嫁給了門當戶對的男三,并且真愛男三;
男二愛女主但是把男三當自己的夢想,知道男三被反派暗害癱瘓後一度做夢和女主結婚然後兩個人一起照顧男三;
男三知道男二是女主的初戀,知道男二對自己的感情複雜,甚至預感男二将來會殺了自己,但他還是對男二一直很友善,導致男二越陷越深,最後被反派控制心智害死了他(男三是全書頭號萬人迷,出場的重要人物除了被他的光芒壓得喘不過氣的白眼狼堂弟,剩下的男的女的都愛他,和他一見如故,連反派對他也感情複雜)
新章發布,請多多支持,留言紅包發放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