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阿姊
第1章 阿姊
屋外的風聲将外面推杯換盞的熱鬧從窗口帶了進來,屋內的新娘手指糾纏攪動,似乎有些急躁,還帶着些許的不安。
蓋頭晃動,新娘擡了頭,她摸了摸自己的袖子,裏面藏有一塊長條的凸起。
新娘就這麽坐着,終于,不知過了多久,門被人從外面推開了,夜晚的風帶着冷意,裹挾着一股清雅的冷香,鑽進了喜房。
腳步聲漸漸的近了,直到新娘從蓋頭下看見了一雙腳,被衣擺遮蓋了大半,可那衣擺看起來華貴,不像是這家人能夠用的起的高級貨色。
新娘屏住了呼吸,看見了一雙骨節分明的手挑起了蓋頭,往上一挑就掀了開來,而新娘在蓋頭被掀開的一剎那暴起,從袖口摸出了一把匕首,向着來人刺了過去。
雩螭顯然是料想到了,身一轉,到了新娘的背後,手摟過了新娘的腰,把人摟在了懷裏,對着人的耳朵輕言。
“餘小娘子,好兇啊~”
聲音低沉,響在耳畔,惹得人紅了耳垂。
這個聲音不是李二狗那個畜牲,新娘回了頭,對上了一張極其漂亮的臉,那雙狐貍眼裏含着笑意深深的看着他,他不認識這個人。
雩螭見他走神,摟着他腰的手在腰間的軟肉上掐了一把,一彎腰就把人扛上了肩膀,從喜房門口大搖大擺的走了出去。
肩上的人被頂的腹部不舒服,捶了雩螭的後背。
“你誰啊,做什麽你?”
雩螭扛着人穿過小路,往前廳走去,而剛剛還熱鬧的前廳如今一點人聲都沒有,只有風聲還在呼嘯。
而雩螭的聲音帶着笑意,随着風聲傳進了肩上人的耳中。
“我孤單寂寞難耐,來搶個媳婦回去給我暖被窩。”
“兄弟!我是男人!男人!!”
他握起拳,一拳打在雩螭的後背上,力道之大,疼的雩螭“啧”了一聲。
“我知道,我又不瞎,就喜歡男人。”
他們就這麽明目張膽的出了李家大院,路上有人看見了也是一臉疑惑,可看見雩螭身上扛着的那個穿喜服的是個男人就住更疑惑了。
在這個稍微有些熱鬧的村子裏,今天晚上是李家李二狗娶餘小娘子的日子,村子裏幾乎所有人都知道。
只是這娶人的法子不好,強取豪奪,也沒多少人看好,可李家是這村子裏的大戶,跟上面還有些關系,沒人敢惹了他們去,所以就沒有人敢說什麽,都怕殃及自身,也沒有人站出來反對阻止。
雩螭就這麽扛着他家剛搶來的“小媳婦”往西邊去了,最後停在了一個簡樸的小院門口,把人放了下來,“小媳婦”一落地本想再給雩螭一拳頭,可看見小院的時候愣住了,因為這是他的家。
小院門口,一個姑娘提着一盞青燈,眉眼含着笑意,眼眶微紅,可她還是偏了偏頭,對着“小媳婦”微微一笑。
“阿珏,回家了。”
說着她又轉向雩螭“多謝公子,替我帶阿珏回來。”
雩螭擺了擺手,擡腳就往屋裏走,嘴上還說着讓姑娘給她倒杯茶,她弟弟打人生疼。
餘阿姊拉着骨珏跟着雩螭一起進屋,邊走邊同雩螭道歉。
“抱歉,阿珏給您添麻煩了。”
骨珏不知道怎麽回事,他只知道阿姊掌心的溫度透過他們握在一起的手傳到了他的身上,很溫暖。
阿姊叫人來帶他回家,他打了那人,阿姊也沒有責怪他,說他魯莽,反而是笑着替他道歉。
雩螭坐在長凳上,揉了揉自己剛剛扛過骨珏的那邊肩,抿着唇,見姐弟倆都進來了,一雙狐貍眼看向餘阿姊身後的骨珏,讓他去把喜服換掉。
餘阿姊給雩螭倒茶,茶壺裏的茶水倒出來還冒着熱氣。
“天色晚了,我猜到你們可能要回來了,就提前泡了茶,今晚多謝公子了。”
雩螭端着茶淡淡的抿了一口,就住了嘴,還是和早上一樣,苦中帶澀。
今晚這一出的确要從早上說起,那時候的雩螭剛到這個村子,村子還算有些小繁華,他一路走走停停看小攤販攤子上的各種吃食點心小玩意。
然後就看見了四個字:
賣身救弟。
這賣身葬父的見得多了,這賣身救弟的還是第一次見到,覺得有些新奇,他就停下了腳步。
餘家阿姊就端正的跪在那裏,背脊挺直,面前的木板上寫着賣身救弟的四個大字,她也沒有哭喊,就那麽安安靜靜的跪着。
直到她看見有人站在了他的面前,一擡眸,對上了雩螭那張含着些許笑意的臉。
雩螭自己也知道,既然說的是救弟,要麽就是她弟弟得罪了什麽人,要麽就是性命垂危,等等。
一般這種要求,要麽求的是醫術,要麽求的權利,要麽,求的是武力。
可他雩螭,一沒道德,二沒權力,三沒武力,除了一點點醫術和一丢丢財力,還有那麽億點點的,不講道理。
他停下了純粹就是覺得有意思,畢竟這姑娘什麽也沒說,就帶着這塊牌子在這跪着,在這條街市上的繁鬧顯得突兀。
他問姑娘:“既然要救你弟弟,為何不呼喊兩聲讓人注意到你呢,這樣或許更能有成效?”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因為好奇,而停下來詢問一兩句的。
姑娘說:“這個村子就這麽大,雖然還算熱鬧,但是生活久了,街頭巷尾的人幾乎都認識,他們不會幫我。”
雩螭問:“那你還跪在這裏做什麽?”
姑娘答:“我在等一個像公子一樣因為好奇而駐足的村外人。”
雩螭跟着姑娘回了家,姑娘給他倒了杯茶,茶色濃郁,入口苦中帶澀,雩螭只喝了一口就沒喝了。
姑娘也跟他講了事情原委。
原是那村頭李家的李二狗瞧着姑娘生的清秀,好看,起了色心,要娶姑娘當妾,姑娘不願意。
拒絕了幾次李二狗也有了火氣,直接請了媒婆擡了聘禮到姑娘家,姑娘讓人擡回去,她不收,可沒人聽。
恰逢此時,姑娘那常年在外的弟弟回來了,将那些東西和媒婆一起扔了出去。
第二天換了個媒婆,又帶着前一日被骨珏扔出去的聘禮回來了連同着一起帶來的,還有一張借據。
他們家欠李家銀子,共計一百零二兩三百七十一文,那是曾經母親身體不好時欠下的。
李家放話,讓餘阿姊不要不知好歹,給臉就得要,她不嫁也得嫁。
都說父債子償,這債務自然落到了餘阿姊和骨珏的頭上,可他們拿不出這麽多錢,整整一百多兩銀子。
一百多兩,夠她和阿珏花上幾年了,她拿不出來。
餘阿姊拿着借據在床頭枯坐了一夜,想不出來別的什麽辦法,欠下的錢數目太大,也沒人會借她的。
最近她都認命了,第二天李家那邊送來了一套喜服,說兩天後是個好日子,會派轎子來接她。
村裏有好事的見到餘阿姊就勸她,讓她知足,畢竟李家那邊這兩日紅綢已經挂起來,酒席也在準備。
餘阿姊輕笑“這麽好,那你去嫁?”
那人閉了嘴,外面人都覺得李家給足了餘阿姊排面,畢竟娶小妾只需要挑個夜深人靜的時候,派個轎子,把人從偏門擡進去就好了。
等到了日子,外面的唢吶鑼鼓聲到了門口,餘阿姊才終于起了身,去拿喜服,卻發現喜服找不到了。
等到她要出去找的時候才發現,門也被人從外面上了鎖。
喧天的鑼鼓和唢吶聲漸漸遠了,她才明白,她的弟弟做了傻事,代替她,坐上了那頂花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