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 神跡
91 091 神跡
◎誇誇!繼續說啊朕喜歡。◎
康師傅一生都很喜歡出巡, 不管是出巡的次數還是頻率,都在整個封建王朝的帝王之中沒有對手——誰家皇帝一年裏頭有八個月都在外頭出巡啊?
不說朝政沒有人管了,就是皇位啥的, 也不擔心沒有了嗎?
這可真是心大啊。
縱觀幾千年的各個封建王朝、不管能幹的還是不能幹的君主們, 基本沒有人敢這麽弄, 但康師傅敢。
而且這種事兒在他來說還是相當尋常,根本不需要下很大的決心的。
就比如今年吧,他從年初開始,先南巡了三個月,年中又跑塞外巡視了三個月, 最後的這兩個月則是留給了西巡,真正做到了能不在京城呆着就不在京城呆着,成功獲得了“出巡帝王”的榮譽稱號(不是)。
關鍵是,這個事兒還是發生在莫郁通過心聲透露出很多本朝歷史真相之後, 那就更加讓人不解了。
原本大家都以為知道了自己還能活多久,以及将來的繼承人是誰之後, 康師傅怎麽也得有點兒反應,至少是表現得跟之前稍微有點兒不一樣。
但是奇怪的是,以上都沒有。
康師傅表現得就跟啥事兒也沒發生似得, 該幹啥幹啥。
甚至連出巡的計劃也一個都沒有變化, 反倒是因為他那倆原本注定要噶的親兄弟二哥福全和五弟常寧被莫郁的中西醫結合醫院救回來而少耽誤了一個月,感覺能在外頭多呆些日子了呢。
康師傅對此倍感高興, 不單單只是出于兄弟情深,還有個點在于——既然福全和常寧都“逆天改命”了,說不朕也可以呢。
就算最後不行, 那也不虧。
朕也至少還有二十年好活呢。
二十年, 能做很多事兒呢。
只恨時間不夠, 哪裏有時間浪費呢。
出巡不比在京城蹲着好?就這還經常被底下那些狗東西們騙呢,要是一直在宮裏頭坐着,那才真正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了,百姓們不一定會被坑得多慘呢。
至于朝政,不是有老四呢嘛。
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單純的巧合,這一次康師傅出巡沒有帶四大爺同去。
其實,原本這種事兒再正常不過。四大爺伴駕出巡的次數在幾個成年的阿哥裏頭估計是最少的。這一點他自己一直都挺介意的,覺得是康師傅不太喜歡他的表現。
要這麽說,其實也沒錯,因為十三阿哥是伴駕出巡最多的,很明顯康師傅更喜歡十三阿哥陪他出巡。
但是要是就根據這個說康師傅不喜歡四大爺,也就有失偏頗了。
因為這其實是因為康師傅發現四大爺穩重妥帖的個性更适合留守京中,幫他處理朝政。
康師傅有那麽多個兒子,而且每一個都挺能幹的,按照康師傅的個性當然要“物盡其才、人盡其用”了。
就因為兒子們實在太多,每個人擅長的也不一樣,每次康師傅出巡都要帶幾個留幾個的,也是存着一個大家都有份兒,都來練練手的意思。
只是,這種本來算是慣例的行為,在最近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特別是涉及到太子和四大爺的時候。
畢竟這位四大爺可是林家那位小神仙“親口”啊,不對是“親腦”說的下一任繼承人,在這種時候,還把他留在京中,名義上雖然是代理朝政,但基本上就相當于是“監國”了。
這可是原本只有太子能夠享受的權力來着。現在居然有點兒“雨露均沾”的意思,而且還這麽準确地“沾”到了下一任皇帝身上,實在是讓人細思極恐。
特別是康師傅表現得太自然了,就更是讓人害怕了。
尤其是太子和四大爺。
當聽到出巡名單的時候,這倆人的臉色當場就變了。
不過康師傅還是跟沒事兒的人似得,随意吩咐兩句就該幹啥幹啥了——不管咋樣,人家還能至少當個二十年的皇帝,那所有的事兒就是他說了算的。
他當然可以想幹啥就幹啥,而且不需要跟任何人解釋。
朕是皇帝朕說了算,欸,就是玩兒……
所以,在衆人的忐忑和疑惑中,康師傅的這次西巡之旅照常啓程。
因為去西安是他一早就計劃了很久的了。
西安自古以來就是國之重城,不管是從軍事還是政治的角度,都是極其重要的城市。
早在六年之前康師傅行兵寧夏去剿滅噶爾丹殘部的時候,就受到過當時川陝總督吳赫的奏請,想讓他回京的時候,順路到西安禦駕巡視一回。
但是康師傅當時因為有別的計劃沒有答應。
不過老爺子還專門安慰了那位川陝總督老吳,說的以後有時間專門來西安。
結果今年來是來了,人家老吳已經不在任上了……所以說,有些人,注定只能錯過,老吳終究還是沒有能夠等到康師傅來看他。
現在的川陝總督已經是覺羅華顯了,這位聽說年紀也挺大了,身體也不太好,也是見一面少一面了。
所以,不管是因公還是因私,康師傅這趟西安之旅是必須要去了的。
而且從京城一路過去西安中間也要經過很多重要的經濟和軍事地區,比如直隸、山西、山東等等,不管是搞宣傳還是搞工程還是單純視察民生或者軍備,都是十分順理成章的。
随行伴駕的人選也是早就已經确定好了的。
除了太子、三阿哥、十三阿哥這些皇子們,還有林如海等一批禦史,莫郁雖然還不滿四周歲,但是因着是現世的靈魂,為人處世根本就不像普通小孩兒,加上又滿心都是新奇的想法兒,當然就成了康師傅到哪兒都想帶着的“吉祥物”了。
這西巡路上雖然沒有南巡那麽多事兒,但是瓜也不少。
比如明明康師傅一早就宣布了西行的規矩,命令所有随行官員不能擾民,還專門帶了林如海等一幹禦史,給了他們不小的權力,說得有啥問題直接就可以“當場鎖人”,就是為了一邊兒走一邊兒發現什麽貪官污吏,随時正法。
但是可惜,好言勸不了該死的鬼。不管你說得多清楚,懲罰的措施有多嚴格,還是總有人頂風作案,因為一旦铤而走險成功就實在是一本萬利,所以總有人削尖了腦袋鑽營,總感覺自己是那個“例外”,可以逃脫制裁。
山西巡撫噶禮就是第一個撞到槍口上的。不過就算都這樣了,其他人卻也并沒有怎麽被吓到,總感覺這也是噶禮他平時作惡多端,引發民怨,實在是整得太過分了才會“多行不義必自斃”的。
只要不做得跟他那麽過分,應該也就沒有啥事兒吧?
他們哪裏知道,他們的萬歲爺康師傅除了林如海他們這種放在明面兒上的“武器”之外,還有個秘密殺手锏呢。
是的,自從莫郁的這種能夠揭露特定對象秘密的“神通”被康師傅等幾個腦子聰明的大佬合理開發利用了之後,很多大貪官的罪行都漸漸無所遁形起來。
比如噶禮,到了最後他都不知道自己這回一下子就倒牌子了到底是因為啥。
就算跟他說他這次被問罪是因為他忤逆弑母、貪贓枉法、魚肉百姓,他也不肯相信。
“明明萬歲爺一貫都是寵信我的,怎麽一下子就如此狠心絕情?我不服……”
聽說噶禮在被問斬的時候都還一直嚷嚷,大家對此都很無語,不過當然也沒有人給他解釋到底是為什麽就是了。
至于這件事兒幕後的真正大英雄莫郁,除了莫名其妙地又得了不少封賞之外,生活方面也并沒有什麽變化。
他還是繼續過着公費伴駕出游,順便吃瓜爆料的愉快生活。
講到吃瓜,就不得不佩服一下康師傅的這種天生的神奇體質了。
這位康師傅一貫是有些“神跡”在身上的。
比如他還沒出生的時候,孝莊皇太後就在他生母的身上看到了金色閃光——就是孝莊皇太後自己也有過的那種,簡單來說就是未出世的下任天子自帶的“龍氣”光環。
有了這個光環,下任皇帝之位基本上就穩了。
再說康師傅的命格兒也不是一般的硬。
小孩子感染天花兒,那是九死一生,不過到了康師傅這裏,就是,人家是那九死,他自己是那一生……
因為挺過了天花,雖然因此落了滿臉麻子,但是卻也獲得了強大的免疫力——能從天花手裏頭活命的那都是大牛,把皇位給他,妥妥的。
于是,生母地位不高的康師傅就憑着這一光輝戰績成功幹掉了他二哥福全,以六周歲的稚齡當上了皇帝。
這之後,平三藩、擒鳌拜,滅噶爾丹,好幾次都面臨生死絕境,他都沒有啥事兒,甚至到了晚年,九子奪嫡打那麽厲害也沒有人敢對他老人家下手——至少沒有能夠成功,就,一路走來,真的有點兒那啥護體的意思。
所以,康師傅也因此十分信命,對很多所謂的“神跡”也就相當感興趣。
因為他跟祖母孝莊皇太後的感情很好,所以也受老太太的影響,信一點兒佛。
信一點兒,但是不多。
這就跟那種為了自己的信仰盲目聽信僧侶之言,枉顧民生社稷的皇帝或者其他躲在背後的實際當政者拉開了差距……
是誰破防了,咱不說,反正康師傅表示,他腦子可清醒着呢,誰也別想忽悠住他。
不過他自己是知道,但是僧侶們不知道啊。畢竟不管是孝莊還是順治,他們對佛教的态度都太好了,以至于讓很多人産生了不切實際的幻想。
所以,等康師傅他們一行到了直隸真定府境內,還真有喇嘛借着前來朝拜的功夫跟康師傅請願想要擴建洮州衛廟。
可惜他們剛說完了這個要求,就被康師傅直接給怼了回去。
“你們的廟宇都是要占用百姓的土地來修建的,都已經那麽大地方了,還不夠?”
“真是貪心不足蛇吞象。今後此事不必再提,若是不想要了,把你們的廟産直接拿出來給百姓們分了便是。”
一句話怼得那幾個大喇嘛們啞口無言,面面相觑到懷疑人生。
不是說當今天子喜歡佛教的嗎,怎麽回事?連點兒土地都不給?
當時莫郁就在旁邊兒,看着那幾個喇嘛被康師傅劈頭蓋臉一頓訓斥之後,那種震驚、茫然、屈辱、憤恨、無奈混雜的表情實在是太精彩了。
估計這些地位挺高的喇嘛們根本沒有想到他們大老遠從甘南跑來直隸見駕朝拜,最後居然是這種結局吧?更加沒想到當今天子怼起人來也實在是太直接了。
總之,作為一個圍觀吃瓜群衆,看到這一幕實在是太爽了。莫郁差點兒忍不住歡呼起來,好在關鍵時刻他還是忍住了,絕對不是看到他老爹林如海在底下拼命給他使眼色的關系。
行吧,低調是不?知道了知道了!放心,你兒子我還是有分寸的,不會出聲兒的,最多只會在心裏頭開心一下就完事兒了行吧……
莫郁一邊兒在心裏頭碎碎念,一邊兒默默給康師傅吹彩虹屁,有一說一,老爺子在關鍵時候還是很靠譜的,人無完人,其他那些小毛病也是無傷大雅啦。
何況這回不是還挺“大義滅親”地,把自家親親奶媽的親生兒子噶禮給處置了嗎?
康師傅棒棒噠!幹得挺好的,繼續保持啊!
……
剛剛因為被表揚而心花怒放的康師傅瞬間覺得嘴角沒法再上揚了,他無奈地表示謝謝你啊,真是栓Q。
不過果然還是挺開心的,畢竟連這小子都說,後世給他的評價是“功大于過”,那“白璧微瑕”也沒有啥關系了。
而且,聽這小子的意思,是還可以持續改善?
就處置了一個噶禮就能得到這麽好的評價,那以後果然還是得繼續搞貪官啊。
想到這裏,康師傅又重新湧上了一股子雄心壯志,當即就找來林如海道:
“如海啊,這回西巡你可得替朕好好查查,到底有哪些人屍位素餐、貪贓枉法,有不對勁兒的,一律給朕嚴查,一旦查實了,嚴懲不貸。”
林如海恭謹地應了,康師傅的氣勢也就愈發重了,周圍的圍觀群衆們紛紛覺得渾身發冷,連莫郁都感受到了康師傅這股子殺氣。
【好家夥,康師傅這是要來真的了,好害怕,但* 是好帥是怎麽回事。】
孩子的情感總是非常真摯而天真的,莫郁大約是在這個身體裏頭呆久了,多少也感染上了點兒。關鍵就算他是以成年人的思維“想”出來這些心聲,在外頭人聽來,那也是出自孩子之口,無端就加上了些可愛的濾鏡,實在太是讓人上頭了。
饒是康師傅見多識廣,聽得莫郁這麽一吹也不免老臉一紅——哎呀,這孩子,真是的,朕哪裏有那麽好哇……
好吧,朕就是有這麽好,朕還能更好的,所以,一定要繼續誇朕啊……
康師傅努力想要保持嚴肅,但是眉梢眼角卻不免還是透露出來滿足的笑意,真是想藏都藏不住,沒辦法,他實在是太開心了。
百姓們得知康師傅怼了喇嘛們,并且以後都不準他們再打着擴建廟宇的旗號征地之後,全部都沸騰了,個個都贊揚起康師傅英明來,讓康師傅不免又開心了一波,深感自己這次又聖明了一把,着實是棒棒噠……
于是,只有喇嘛們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西行團隊繼續往西安走,很快就到了山西境內,因為原來的山西巡撫噶禮已經被下大獄,現在山西巡撫之位暫時空缺,不過有川陝總督覺羅華顯坐鎮,直隸巡撫李光地和陝西巡撫鄂海兩邊兒照看着,倒也不算太着急。
特別是康師傅這次想要好好找一個人,也就不急着在這兩天讓人頂替了。
正所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康師傅接連被甄應嘉和噶禮傷害,那個“用人唯親”的毛病總算是好了多少。
只要他不感情用事,那腦子就不會犯迷糊,那麽一般來說也不會出什麽昏招。
莫郁對朝政的事兒本來就不怎麽感冒,故此也就沒有怎麽盯着那些官員們八卦爆料,倒是讓很多人暗暗松了口氣。
康師傅原本還有些悵然若失,畢竟他都已經有點兒習慣了莫郁這種類似“百科全書”的爆料功能,不管想要知道哪個官員的黑料都能知道,實在是太方便了。
怎麽這孩子最近都不想那些事兒了呢?
好急啊,要怎麽他才願意重新想呢?
康師傅很着急,林如海也是一樣。
他最近忙着查案,已經查到了很多人的老底兒了。要是他們家的寶貝兒子繼續這麽來,那基本上整個西線就要無人可用了。
人恒無過,水至清則無魚,這個道理,他的寶貝兒子不懂,難道萬歲爺也不懂?
做人做事兒還是得留點兒餘地,不能趕盡殺絕,不然恐生禍端。
林如海糾結了兩天,終于還是把這個想法跟康師傅說了,康師傅也不是那種不通情達理的人,很快就想通了這一點,便也就不再強求了。
林如海這才松了一口氣,征得了康師傅的同意之後,就準備找個機會跟自己兒子談談——主要就是,技巧性地暗示他沒事兒別瞎想啥的,雖然可能也沒有啥用。
沒想到還沒等他們跟莫郁說,莫郁就沒工夫想這些了。
因為他又發現了新的玩法兒(不是)。
果然比起那些只在史書上看過些名字、根本不熟悉的官員們,康師傅和阿哥們的瓜才是最好玩兒的。果然還是應該把關注重點放在這一家子人身上才是正經。
莫郁調整了玩兒法之後,首當其沖的就是康師傅。
老爺子萬萬沒想到自己一把年紀了,小時候的事兒還能被拿來調侃……
什麽他生母佟妃懷着他的時候身上帶金光的事兒啊,小時候生天花落了一臉麻子的事兒啦,還有就是什麽逢兇化吉的各種事兒,都被八了一遍,一邊被八一邊兒還被點評,就真的……
他有心要說這一切都是巧合,根本算不得數。偏偏說什麽來什麽,很快就又有一個“神跡”出現,給他這個皇帝又貼上了個神秘的标簽兒。
事情是這樣的。
他們西巡的隊伍這一天到了山西平定縣的地界兒,有個地方名叫“柏井驿”,自古以來就非常缺水。
康師傅對此十分重視,因為怕來的人太多,影響人家本地百姓用水,甚至還把他們西巡的隊伍拆了三批,準備分批次通過。
結果等到康師傅他們首發部隊來了,整個縣城一下子就到處湧出了泉水,直接就水滿溝滿了。
一切神奇得就像是個神話故事一樣。
特別是康師傅他們暫住的驿站裏頭原本有一口井水,多年都沒有水,康師傅他們一來,這口枯井裏頭居然還自己冒出水來。
就跟忽然被隔壁濟南府的趵突泉附體了似得,實在是有點兒過于神奇了。
要是真的是作假呢,這就不說了。
關鍵,它居然是真事兒。
因為實在是太過于刻意了,要是真的作假,一查就能查出來的。
關鍵這過于刻意了之後,因為太像是假的了,偏偏又不是假的,這就更讓人無語了。
【難道真的是“神跡”?】
【咱們這位萬歲爺真的是“天選之子”?】
【艾瑪,這不得趕緊拜拜,蹭蹭神氣兒啊……我年紀小,我得先來。】
聽完了莫郁在心裏頭的這一番吐槽之後,圍觀衆人也有些失望——畢竟他們最近也被莫郁的心聲外放給帶到溝裏去了。每天就想着聽今兒又有誰要倒黴了,哪個大白癡又弄巧成拙了。
沒辦法,他們都很讨厭噶禮這種人,但是自己又沒有能夠扳倒這些大壞蛋的能力,還不是就只能給有這個能力的人鼓鼓勁兒加個油這樣。
所以,他們日常除了伴駕出巡,完成自己本職工作應該完成的人物之後,所有的樂趣都在圍觀莫郁的心聲爆料上了。
結果今兒聽了半天,原本期待的是不是又是當地地方官為了巴結萬歲爺作假然後慘遭林家小神仙揭露真相當場打臉的劇情,倒是變成了一個神話故事……
就這?
就這?
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們看這?
切!
沒勁……
圍觀群衆表示很無聊,但是康師傅倒是很高興。畢竟這種有點兒像是神跡的東西,都是對他老人家“君權神授”“天命帝王”的一種肯定,就很是能得到老爺子的歡心的。
事實證明,千空萬空、馬屁不空,特別是這種純天然的巧合馬屁,那肯定是永不落空的。
老爺子的興致果然更高了,甚至連爬個山也爬得愈發興致勃勃,一高興就又做了好幾首詩詞出來助興。
只是吧,他老人家作詩的這個水平,也就僅比他孫子乾小四好那麽一點點……
不過這麽個小小的吐槽也并沒有影響到康師傅的好心情就是了。
艾瑪,比孫子的文采還好耶,不錯,得勁兒……
對此,皇太子胤礽表示,比起什麽孫子,是不是還是先想想兒子的事兒?皇阿瑪您是不是忘了,兒臣還是皇太子,還沒被廢呢……就,離譜,您就當這個事兒不存在了是吧?
還有你們這些見風使舵的牆頭草,之前不是很尊重孤的嗎?
怎麽最近一個兩個的都啞巴了?就知道奉承皇阿瑪,等孤以後當了皇帝,一定要你們好看……
不過他這些想法當然就只能是放在心裏頭自己無能狂怒一番。根本不敢流露出一絲一毫。
長此以往,本來就不夠活潑磊落的皇太子愈發陰郁了起來,跟康師傅的父子感情也愈發淡了。
但是胤礽對此也無可奈何,只能眼睜睜看着衆人該幹啥幹啥,似乎根本沒有人在意他的內心有多煎熬。
怎麽辦,好像更氣了。
而且老四可在京城呢。
皇阿瑪說的是讓他暫代朝政,其實就是想要讓他當太子了吧?
哼,什麽東西,就憑着他生母德妃那個包衣的身份,他憑什麽跟我比,我的生母可是赫舍裏皇後,皇阿瑪最愛的女人,所以不用慌,只要我穩住,你們這些人都沒戲,都是弟弟。
只要這小東西不要再胡說八道,說不定孤就能順利繼承皇位。
可惡,為啥皇阿瑪這麽寵信這小子,不就是會在心裏頭說話嗎?
要孤看,就應該把他當成妖孽抓起來燒了……
胤礽對莫郁的存在感到愈發驚懼,基本已經到了一個明明十分忌憚卻又不敢動手的難受狀态。
簡稱,心态崩了。
因為最近幾次出巡胤礽都被康師傅帶在身邊兒,要是擱在以前,胤礽肯定會覺得這是康師傅對他偏寵的表現——只有最喜歡的兒子才會想要時時刻刻地帶在身邊兒的嘛,哪怕是一國之君也是一樣。
特別是之前,康師傅對他根本就不像是一個皇帝對待臣子的态度,而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感情。
而且從一開始,康師傅就跟他們這些阿哥們說過,只有腳踏實地地在民間走一走、看一看,才能真正知道民生疾苦,才能知道他們需要一個什麽樣的帝王,什麽樣的仁政才是對他們來說最有用的。
從私人感情到治國大義,康師傅真的是手把手在教他了,要不是還當他是太子、是儲君,根本就不用廢這個勁兒的嘛。
想到這個,胤礽又不由自主地感到了一陣放松。
就在這種反複思考、反複糾結之中,他們一行終于到達了西安。
有一說一,農歷十一月的西安那是真的冷啊。
他們到西安的當天正好下了雪,都說下雪不冷化雪冷,那是看跟啥時候對比。
跟京城裏頭的金秋十月相比,西安的十一月的寒冷程度那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這一點莫郁其實也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了。
不過他的身體卻顯然沒有做好準備,幾乎是一到了西安地界兒,他就被一場來勢洶洶的風寒給放倒了。
這也不能怪他,主要是吧,這身體的基礎設定太差勁兒了。
畢竟是個活不過三歲的病弱體質,能夠活到現在過了年之後馬上四周歲了,其實也算賺了。
從莫郁穿來的當年他就已經做好了随時嘎了的準備,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林家嫡子的這個小身子骨兒實在是太差勁兒了。
林默玉是土生土長的江南人,出生在姑蘇,父親林如海是地道的蘇州人,母親賈敏雖然是京城賈家榮國府的嫡女,但是祖上也是金陵人。
也就是說,林默玉百分百遺傳了南方人的體質,十分怕冷,是個純正的南方小土豆。
之前伴駕去塞外,還是夏天,他都帶了羽絨服去——為了能帶羽絨服,他還主動獻出了怎麽制作羽絨服的方子,就是為了保護好自己的這個病弱的小身板兒。
結果也很是讓人開心,反正塞外之行,莫郁在羽絨服的保護之下安然無恙,雖然打了幾個噴嚏,有點兒小風寒,但是都不嚴重,直接用姜湯就能搞定的那種。
這對于莫郁來說,已經算是小事情了。
當然康師傅還是很關心他的,他自己出巡一直都堅持帶着太醫,還不是一個兩個,基本上是十個八個起……
畢竟他一出門就至少要一兩個月,萬一帶少了,連太醫都倒下了那咋辦?
肯定不能讓這種情況出現啊。
不如就多帶幾個比較保險。
于是這一次出門兒,隊伍裏不但帶了中醫,連西醫都帶了倆……這還是老爺子專門考慮了京城裏頭那家中西醫結合醫院排了不少臺手術,所以沒有多帶人的結果。
要是按照老爺子的意思,那肯定是一樣八個了。
于是,只是因為寒冷導致感冒的莫郁,就立刻得到了中西醫結合的治療,可以說是相當充分了。
跟他一樣享受到了這個豪華治療套餐的還有現任川陝總督覺羅華顯。
這位覺羅家的老爺子年事已高,原本就是因為原來的川陝總督只幹了一年多就出事兒了才臨時頂上來的。
上了年紀的人,冬天總是很難過的,各種基礎病一上,說句不好聽的,很容易就沒了。
這次這位覺羅華顯老爺子也是一入冬就得病了,康師傅本着體恤老臣的想法是直接免了他的朝拜和請安的。
沒想到這位老爺子也倔強得很,說是萬歲爺好不容易禦駕親臨西安一回,怎麽着也得來朝拜問安……
于是康師傅沒辦法只能讓他來,然後就安排了随行的那十個中醫和西醫一起給他看診了。
還別說,中西醫結合就是療效好。這覺羅華顯老爺子不過被随行太醫團看了幾回,吃了幾次藥居然就好了,前前後後還沒花上一個月的時間,就解決了他多年的老毛病,實在是太神奇了。
因為這種過于神奇的療效,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大名又被吹了一波。
主要還是因為這位川陝總督覺羅華顯老爺子在西邊兒這一條線上的地位和影響力都是非常大的,他的這個實際病例讓大家都見識到了西醫的神奇之處。
之前哪裏有人知道西醫是啥,雖然說京城裏頭在大力推廣,可是到了西北邊陲,什麽消息都要降低到沒有啥存在感了。
這回好了,他們的覺羅華顯大人都親自試過了,是好用的,那以後他們也敢用起來了。
康師傅對此也感覺十分滿意。
他一貫是個學習能力非常強的人,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也高。
最難得的是,他不但自己勇于嘗試,也十分樂意把這些好東西推薦給親朋好友甚至是自己的百姓們使用。
比如他自己現在是已經有些老花眼了。
有個法國來的傳教士給他推薦了水晶眼鏡糾正視力,他自己用了之後覺得好用,便就記在了心裏。
上次聽說四大爺是近視眼了之後,還專門找了傳教士給他配了一副玻璃眼鏡兒。果然效果也挺好的,也讓四大爺不用再每天眯着眼睛看人,搞得最後眼睛都變形了,看着就一副很兇的樣子……
這回也是一樣。
說起來康師傅跟西醫的淵源也是來自于一次差點兒沒命的經歷。
還是在攻打噶爾丹的時期,有一回康師傅不小心得了瘧疾,以為這次死定了,結果也是一個傳教士給他進獻了金雞納霜,這才把他救回來了。
西醫和西藥的療效從此就被康師傅記住了。
這回一看覺羅華顯的樣子,就知道他這個光靠着中醫已經不行了,必須得上西藥,讓西醫也跟着看。
果然,一番診治之後,覺羅華顯就痊愈了。康師傅看起來比病人本人還高興,因為他知道,這麽一來,他從林家小子那裏弄來的那個什麽中西醫結合醫院又能往西北邊兒繼續開了。
莫郁其實也有這個想法,不過他也知道康師傅是個閑不住的,根本不用他操心,只要給了第一個想法之後,康師傅就能順着這個思路接着想。
而且老爺子不但是要想,還要做。
別的不說,就說京城裏頭的那家中西醫結合醫院,就是老爺子自己弄的,一手操辦,從籌備到開業,基本上都是他跟。
想他一個皇帝,每天都要處理那麽多事兒,真正的日理萬機卻還是要把一個小小的中西醫結合醫院的事兒放在心上,就知道他有多喜歡把新鮮事物給落地生根的了。
至于什麽世界地圖啦,修編史書啦,那就更是小意思了,都是他老人家的分內之事。
有這麽一個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強的皇帝,也真是國之幸事,民之幸福了。
莫郁再一次在心裏頭對康師傅吹了一波彩虹屁,成功讓老爺子心花怒放之後,下一個差事兒就又來了。
【作者有話說】
大家過年好呀!
今兒大年初一,魚魚給大家拜年啦!
謝謝大家送的福氣哈哈哈,今天也是忙碌的一天。
已精修,今天争取早點更新嘿嘿嘿。
感謝在2024-02-09 23:58:57~2024-02-10 23:58:1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只在晉江看紅樓、微風細雨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竹子、微風細雨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