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033章 第33章
第33章
賈皇後敲打繼母的舉動并沒有什麽效果, 相反的,她聽了繼母一回的哭述。這讓賈皇後頭疼。
待繼母離開後,賈皇後沉默良久。
“都退下。”賈皇後揮退侍候的宮人們。這會兒皇後娘娘的心情很壞。
賈皇後心有擔憂。這等事情瞞不住人。特別是她身邊的貼身侍候宮人。
陪嫁的賈嬷嬷在夕食後, 小心的勸一回, 道:“禀皇後娘娘,國丈府便是有些許的小風波,也礙不了事。不看僧面看佛面, 您膝下有二皇子殿下呢。”
“嬷嬷。”賈皇後輕輕搖頭。
“為着皇兒,本宮更擔憂。”賈皇後揮退其它的侍候宮人,獨留了陪嫁。
“嬷嬷, 本宮在想,陛下是不是不滿意本宮, 陛下會不會想廢後了?”賈皇後說道。
這話賈皇後說的小聲。賈嬷嬷聽入耳,心神受震蕩。賈嬷嬷回道:“不可能的, 皇後娘娘, 不可能的。”
賈嬷嬷可不想昭陽宮的前程晦暗。或者說這一個答案, 賈嬷嬷也接受不了。
“皇後娘娘, 陛下已經寬恕了二公子。若真惡了昭陽宮, 陛下又豈會給世子升了官職。”賈嬷嬷嘴裏的世子不是賈二公子這一位前世子。而是賈國丈的庶長子,如今的新世子。
“世子也是皇後娘娘您的兄弟。”賈嬷嬷提點話, 說道:“一筆寫不出兩個賈字。”
“……”賈皇後沉默片刻後,她輕輕颔首,說道:“對,嬷嬷,你說的在理。本宮鑽牛角尖了。”
“大哥升官, 對于本宮而言非是壞事,此乃吉兆。”賈皇後寬慰一回自己。
Advertisement
皇宮, 泰和宮,崇政殿。
李子徹剛接見一回賈府世子,他大舅子。帝王瞅着,這一位大舅子的能耐有。至少于國丈府的家業而言,守成足矣。
對于李子徹而言,大舅子謹慎本份,還成。
這些日子,小舅子賈二公子被折騰一番,死罪免了,活罪就是丢掉官職和世子之位。往後可能要仰仗姐姐賈皇後,還有兄長賈世子過日子。
至于賈氏一族付出的代價,當然是丢一些棋子和一些勢力範圍。對于宏治帝李子徹而言,他目的也達成。
當年能夠上位,證道東宮儲君。宏治帝李子徹在禁軍裏籠絡住一些人手。
既然臣僚心腹們有從龍之功,皇帝當然要酬謝。光是升小官,帝王覺得,還不足矣。
對于宏治帝李子徹而言,他是帝王,帝王想掌握皇權,無非是兵權財權,還有賜人富貴,給了官帽子;予人生死,讓人九族消消樂;
做到這些,皇權才會是真正的至尊至上。若不然,可能就會成為空架子。
順天府,李子徹都不敢說自己能拿捏全部。畢竟帝王只是一人,他是凡人,不是神仙。帝王做不到一人治天下。帝王想治天下,免不得就需要臣僚。
臣僚們拿着的權柄,便是皇權給予的。一旦予了,朝臣們替天子牧守天下這一等名份也就定了。
對于李子徹而言,朝堂之上皆臣子。可這些臣子跟臣子又不同。
看人看立場,帝王需要臣子忠心。可這份忠心,也是要打問號。或者說眼下忠心,将來還會忠心嗎?時移世易,沒什麽一成不變。
對于帝王而言,特別是對李子徹而言,他是高高在上的裁決者。
帝王不會希望一家獨大。朝臣們的共尊之主是帝王。
可為着利益,人腦子一樣會打成狗腦子。這一回,因着軍械走私一案掀了不少老底。有人全家消消樂,有人抽身而退。
既然有人吃鼈,當然就有人得到利益。對于宏治帝嘛,能往邊鎮将門裏摻沙子,這很好。
李子徹需要臣僚忠心,更煩世家壟斷上升門庭。可有些事情不能急,治大國若烹小鮮,急不得。
“這幾人的調令,馬寶,你親自去安排。再替朕走一遭,朕要厚賞。”李子徹跟貼身太監馬寶交代一回。
“諾。”馬寶躬身應話。
李子徹讓貼身太監去辦的事情,不止賜賞,也有暗中的任務給臣僚心腹們。
“朕記得,佐民、良臣二人的母親與嫡妻,尚未請封诰命。此事,也一道辦妥。”李子徹吩咐道。
封妻蔭子,人生樂事。宏治帝當然得替臣僚親信們想妥當了。人生榮耀,不蔭親人,豈有樂趣?
“諾。”馬寶再度躬身應話。
燕京城,幾家歡喜幾家愁。
倒了一批人,當初跟宏治帝一起為儲君之位奮鬥一回的臣僚心腹。如今人人都得功勞與賞賜。不止一波,而是連續着得了幾波賞。
帝王之心,俱賞舊人。這等情深意重的帝王,在許多心腹臣僚的心中當然是好上司。
學成文武藝,貨于帝王家。求的便是這等的天家主。
燕京城裏又添新貴。
順天府。
出了随縣,萬蓁蓁回頭望一回。爾後,她轉身,她向高暻笑道:“二郎,我們遠游,這去哪兒?”
前世今生,萬蓁蓁都活在燕京城的小圈子裏。如今出樊籠,萬蓁蓁心情輕爽,覺得整個人的心氣兒不一樣。她看哪裏,哪都順眼。
“去有海的地方。”高暻笑道。
“看海。”萬蓁蓁驚訝。
前前世,雖然在電腦上,萬蓁蓁見過海。可惜不是親身經歷,親自接觸。
前世,萬蓁蓁更沒可能親眼見什麽大海。
“子懿,你說,你這一輩子沒見過大海是什麽模樣,我與你一樣。這不,我們就一道去漲一回見識。”高暻回道。
“那……”萬蓁蓁笑了,她道:“我可得仔細的瞧一回,往後與人閑談,多添談資。”
此去千裏,不止為着看海。高暻更想跟心上人一道多行多看,不止漲見識,更是瞧了更多的人間煙火氣。
當然了,為安全計較,高暻還是接受家族的美意。一路南行,在暗中留下幾個家族的護衛。
宏治二年,春末。
皇宮,宮廷內苑,瑤仙宮。
高貴妃剛從壽康宮歸來,她陪着姑母念了一回佛經,做了一回小祈福。
一歸來,高貴妃坐于榻上歇一歇。這會兒她捧着茶盞,品一品。爾後,擱下茶盞,簡單吩咐一句。
不多時,專門侍候的小宮女拿了美人錘,小心的替高貴妃錘腿。
“娘娘。”在高貴妃閉目養神,享受錘腿時。采珠進殿內,小心的喚道。
“講。”高貴妃睜眼,吩咐一字道。
“禀娘娘,有小黃門來報信兒。徐寶林、魏寶林生了。二位寶林在日中,午時一刻、午時一刻半,各誕下一位小皇子。”采珠忙回道。
聽着這話,高貴妃本來閉上的眼睛又睜開。
“……”高貴妃揮揮手,錘腿的小宮女停了動作。這會兒起身,恭敬的福禮,爾後,小心的退去。
殿內,高貴妃的目光落在采珠身上,瞧片刻後,收回目光。
高貴妃笑了,說道:“雙喜臨門。本宮得向陛下賀喜,向太後娘娘賀喜,向皇後娘娘賀喜。”
話罷,高貴妃準備去一趟壽康宮。她要去向姑母道喜。
至于給徐寶林、魏寶林的賀禮?這不急。
好飯不怕晚。高貴妃準備跟姑母道喜後,她再親自去一趟徐寶林、魏寶林的寝宮。不為旁的事,只為沾喜氣。
壽康宮,鳳儀殿。
高太後得着喜訊,她真高興。畢竟皇家添子,高太後添孫。于她而言,聽着就特別開心。
高貴妃來了。
高太後喜意一樣掩不住。這會兒的高貴妃向姑母賀喜。
落後高貴妃一點時間,楊惠妃也到了。楊惠妃前來,那當然也是為着恭賀高太後,賀皇家添嗣。
風儀殿內,楊惠妃的嘴皮子功夫好。把高太後哄得更開心。就在氣氛甚好時,賈皇後到了。
高貴妃、楊惠妃二人起身,恭迎皇後。此時的賈皇後亦向高太後見禮問安。
在一番見禮後,高太後又發話,衆人一一落坐。
“兒媳恭喜母後,徐寶林、魏寶林給皇家添嗣。母後膝下又添兩個親孫兒。”賈皇後笑着賀喜,她的臉上笑意盈盈,似乎十分歡喜。
“好,好。”高太後笑得開心。
笑罷後,她說道:“皇後,徐氏、魏氏有功,依你看法,當如何賞?”
“……”賈皇後的目光落在高貴妃身上瞄一眼。
爾後,賈皇後笑道:“徐寶林、魏寶林有功勞,依兒媳淺見,不若晉了位份。”
“只是寶林乃正六品,徐妹妹與魏妹妹再晉封,怕也離着嫔位尚遠。如此,二位妹妹的位份不足以撫養皇嗣。”賈皇後話到此停頓一下後。她似乎瞧一眼高太後的神情,見高太後神情不變,還是滿面慈祥。
賈皇後又道:“不若,便是請高妹妹辛苦一番。請高妹妹做了三皇子、四皇子的養母。母後,您以為可否?”
國丈府丢了臉,賈皇後覺得太跌份。奈何娘家事,賈皇後在深宮裏,她有心無力。
對于宮廷內苑的事情,賈皇後有發言權。
對于楊氏一族在朝堂上的大放光彩,還有楊惠妃和大皇子的越發醒目,賈皇後的警惕之心一直未減半分。
如今嘛,賈皇後更是準備拉高貴妃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