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007章 第7章
第7章賞
皇宮,東宮。
太子在細細品茶,與他一道品茶的還有太子妃。二人品一品茶滋味,太子妃順口提一二東宮子嗣的趣事。太子聽着,靜靜聽着。
過一會,太子妃擺擺手示意侍候的宮人們退下。
待殿內剩下夫妻二人後,太子妃問道:“殿下有煩心事?”
“讓你瞧出來了。”太子承認。
“您神情太明顯,自是瞧出來了。”太子妃回道。
夫妻二人獨處時,太子不會什麽事情都瞞着太子妃。太子說道:“五弟來過一趟,跟孤閑談一二。孤琢磨着五弟的意思是心向東宮,認可孤這一位兄長,樂意附以尾翼,還一幅好弟弟的恭順模樣。奈何……”
話至此,太子停頓一下話語後,又說道:“孤心頭覺得不夠踏實。”
“殿下不信五弟。”太子妃一針見血。
“……”太子沉默。
“殿下,這些年裏宋王勢力膨脹,在朝堂上越發得咄咄逼人。您總需要幫手,五弟不止能成為您的幫手,亦是您的弟弟。”太子妃勸話道:“我覺得五弟若是偏向東宮,也許父皇還樂意瞧見。殿下仁愛,兄友弟恭,豈不是能寬慰一番君父慈心。”
皇家兄弟打破頭,那也得折裏子內,面上總要端着皇家體面。依太子妃的看法,哪家做父親的心情都一樣,哪怕是父皇也肯定盼着兒子們和睦。
甭管是不是裝的,至少讓君父瞧着太子友愛弟弟。勝過兄弟無情,反目成仇。
“是啊,兄友弟恭。”太子點點頭,算回複太子妃的話。
Advertisement
“孤想起還有事。”太子起身。爾後,跟太子妃道別,太子離開。
太子離開,太子妃起身相送。待太子背影遠去後,太子妃的神色間還是顯出一絲愁緒。
略掩一掩,又過幾許時間後,陪嫁嬷嬷湊在太子妃耳邊小聲嘀咕,說道:“禀太子妃,太子殿下回了前頭書齋。”
“知了。”太子妃應一聲。
瞧着太子殿下在離開去後,前去書齋,未回後宅,太子妃就知道真有事。
對于太子妃而言,她可能不知道太子的擔憂在何處?
可太子妃太懂得,這些年裏大皇子宋王勢大。不止勢大,還有隆景帝的偏坦。造成的結果就是宋王的勢力在東宮瞧來幾乎難整治。
宋王妃對太子妃算得恭敬,那又如何?
太子妃的利益跟太子一致,從來就沒聽說太子倒臺,太子妃還能風風光光的。
太子妃盼着太子将來能更進一步。至于目前局勢,她也盼着東宮在父皇隆景帝跟前添上更多的好印象。
又或者說太子妃在籌算着五皇子偏向東宮,借此,五皇子生母高淑妃也能偏坦一二分于東宮。
高淑妃在後宮有一部分協理宮務的權柄,不止高淑妃有,長孫貴妃亦有。除此二位嫔妃有協理宮務的權柄外,太子妃還有總攬宮務的名頭。
堂堂太子妃管着宮務,看似父皇的信任,何嘗不是留着治衡的手段。在太子妃想來,東宮目前,往後,就一個字“熬”。
熬到冬去春來,熬到春暖花開。只要能熬過難關,一定會有光明的未來。
東宮,書齋。
太子沒喚幕僚,太子在翻看南邊的輿圖。時不時的,太子的食指還在輿圖上敲一敲。
南邊傳來消息,詳細禀明了青州發生的一切。太子這才得知下面的人狗膽包天。
有人犯事,刺殺五弟,偏偏這等蠢貨還是東宮太子的勢力。這讓太子又氣又惱。手下有這等蟲豸,東宮哪還有什麽體面?
一旦東窗事發的話,太子當如何自處,或者說太子更在意君父會怎麽看此事?
手下犯蠢,太子當然準備一查到底。太子深刻懷疑是不是奸細上位了,又是誰在故意的替東宮招攬仇家敵人?
至于懷疑對象,不做多想,太子盯緊大哥宋王。
懷疑歸懷疑,事情還得幹。明面上太子在拉攏五弟齊王,暗中防一手。
暗面上太子已經差人給宋王潑一身髒污水,依太子意思,局得攪混掉。畢竟一旦太子要落泥潭了,宋王也得沾一身。
再論如何,總歸青州之事在太子心頭紮着,它已經成了一根刺。
下面人蠢,偏生又是舅舅家出去的蠢貨。解不斷,理還亂。東宮的太子有時候也挺無奈。
這些年裏宋王越發勢大。對于太子而言,即便舅舅府上出了一二蠢人。舅舅也罷,東宮也罷,只能事後多找補一番。
誰讓國舅爺的勢力一直忠心耿耿的站東宮一邊,這一點頂重要。
“奈何,奈何。”連續感慨兩聲,太子拿定主意。
皇宮,皇子所的夾道上。
李子徹遇上萬蓁蓁時,他正處在心情不怎麽美好的時刻。
不是為着萬蓁蓁,而是歸來前,他先被太子二哥喚去談心,太子二哥的态度是又鼓勵又熱忱。
不止話語鼓勵,太子二哥還提前贈了來年大婚的一點禮物。
旁的尚且不提,燕京城外的莊子,燕京城內的鋪子等等,太子塞給齊王李子徹的賀禮簡直是一筆小金庫進項,還是未來年年能吃租子的穩定財源。
世人都知的簡單道理,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奈何不止太子很熱忱,在離開東宮後,李子徹又遇上大哥宋王。
宋王待李子徹也熱忱,就是話裏話外點拔幾句。還是透露兩個姓名。這二人出身青州大族,又跟東宮太子的母族牽扯頗深。
話裏話外,宋王就差明言李子徹在青州遇刺一事跟東宮有幹系。
呵呵,這話宋王敢說,李子徹不全信。
有些事情半真半假,有些事情九真一假。還有些事情真的,偏偏就是真的,只要颠倒一些話術上的順序,真話有時候也可以撒下彌天大謊。
或者說李子徹太清楚,大哥宋王活蹦亂跳,他一個沒開府的弟弟,在東宮跟前還不夠顯眼。
事實真相,宋王不倒,東宮的太子二哥着急着收拾弟弟們做甚?給自己添敵人。沒誰會這般蠢。
“十弟跟前侍候的?”李子徹開口對萬蓁蓁問道。
“回齊王殿下,我等皆是丹若宮的宮人。得貴妃娘娘恩典,奴婢目前在晉王殿下跟前當差。”萬蓁蓁是一衆宮人的領頭羊,齊王問話,她得應答。于是她垂低着視線,謹慎回話。
“怎會來此?”李子徹問道。
“奴婢等人奉命前來灑掃興泰殿。”萬蓁蓁回道。
“……”李子徹沉默片刻。
“算一算時間,十弟來年當入住興泰殿。十弟将進學,本王賀十弟。”李子徹話罷,且示意一下,他的貼身小太監馬寶忙遞上一個小錦盒。
李子徹拿過來打開瞧一眼,爾後,又合上蓋子,他說道:“這是本王贈十弟的進學之禮。借花獻佛,亦是東宮太子二哥的一番美意。就你吧,你替本王跑腿一趟。”
話罷,李子徹摘下了腰佩的一塊小玉,說道:“賞你。”
齊王開口,萬蓁蓁不拒絕。就跑腿嘛,小事一樁。
此時,李子徹跟前的貼身小太監馬寶還多瞧一眼萬蓁蓁。
瞧着萬蓁蓁雙手捧着自家主子贈晉王殿下的進學賀禮。馬寶心疼,他太知道小錦盒裏面的東西份量,太值錢了。一下舍了,馬寶替自家主子肉疼一回。
此時的李子徹又打量一回萬蓁蓁,想着,就她“姿色平平”,以目前的性子,還得磨砺磨砺。
皇宮裏,宮廷內苑,丹若宮。
萬蓁蓁一歸來就去尋李嬷嬷遞話。齊王贈晉王的進學賀禮,怎麽的也不能砸她手上。
至于遞話給李嬷嬷的原由更簡單,萬蓁蓁是晉王跟前的一等宮女。李嬷嬷是奶嬷嬷兼管事嬷嬷。這一位李嬷嬷是萬蓁蓁的頂頭上司。
李嬷嬷知道的事兒,長孫貴妃那裏很快也得着消息。于是這一件事情嘛,再往後跟萬蓁蓁就沒有幹系了。
萬蓁蓁回來後,剛進偏殿耳房。
蘭草就尋着萬蓁蓁咬耳朵,說小話。在小心的察看了周圍,确定一屋住着的宮女們都沒回來。
蘭草小聲的跟萬蓁蓁說道:“最新消息,我與你說,瑤仙宮的淑妃娘娘擡舉了二位宮人,一位衛采女,一位蔣采女。”
“……”萬蓁蓁笑道:“這跟咱們沒關系。”
“不對,蓁蓁,跟你有幹系。”蘭草肯定的說道。
“哦。”萬蓁蓁挑眉。
“蔣采女的閨名叫綠珠。有人在傳,說她以前跟你很要好。”蘭草說道。
萬蓁蓁聽着這話,心頭冷笑。
前世的衛采女也罷,蘭草也罷,在隆景帝駕崩後一樣沒一個好收場。這一輩子的蔣采女會怎樣?萬蓁蓁靜候着結局。
說真心話,綠珠晉位為從七品采女,還尋着瑤仙宮的高淑妃這一處高枝。
對此看法?萬蓁蓁并不驚訝。
別看蔣采女的性子貌似軟趴趴,其實這一位也有一顆向往富貴的心眼兒。擱宮廷內苑,這真不叫事。因為太多底層小宮人有這樣的心思。就是有一幅好容貌的小宮人總歸是極少數。
“蘭草,你莫要信閑言碎語,我跟蔣采女不熟悉的。”萬蓁蓁回道。
“蓁蓁,我自然信你的話。”蘭草回道。
“……”沉默片刻,蘭草又道:“蓁蓁,我求過姑母,姑母講,我不能奢望去侍候晉王殿下。”話至此,蘭草沉默下來。
“蘭草,你遇上煩心事,你在左右為難,對嗎?”萬蓁蓁問道。
蘭草輕抿一下唇,爾後,小聲說道:“貴妃娘娘恩典,準備提拔我去近前侍候。”
聽着這話,萬蓁蓁明白了,她全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