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章
第046章 第 46 章
林黛玉到了宮門口, 又換了一頂軟轎,直接被送入了東宮。
皇後雖強召了林黛玉進宮,但是到底還是要些臉, 對外仍舊只說是請林黛玉進東宮教導永明郡主讀書的。
可惜這話也不過是一層遮羞布罷了,誰人不清楚永明郡主逗留江南,纏着傅家那位三爺不放呢。
為着這位貴女, 不僅傅家開春接客人的商船未曾回來,連帶着春日時興的貨物都少了一半。
明明是林黛玉讓傅玉言将永明郡主留在江南, 傳出來的話卻成了永明郡主不懂事,頗有她姑母昭樂公主的風範。
今上為此斥責過太子妃多次, 稱其為教子無方。
他骨子裏便是認同“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因此林黛玉進宮,也只是皇後、貴妃與太子妃這幾個女人等着罷了。
一時到了東宮正殿前, 有宮人撩起轎簾, 卻是途中也未說過幾句話的櫻桃上前伸手來扶林黛玉, 林黛玉便搭了她的手,“有勞櫻桃姑娘。”
“這是奴婢應盡的本分。”櫻桃輕聲道。
林黛玉側目看她, 微微颔首, 示意自己沒有忘記和她的交易。
今上寵幸了她, 卻只當做是個趁手的宮女, 又有皇後虎視眈眈, 一心要她去.死, 櫻桃難道不想活?不想做妃嫔麽?
靜雪教竹兒做菜, 偶爾幫着給櫻桃送了幾次菜, 臨近京城, 櫻桃便求上了門。
櫻桃心裏篤定了不少,對待林黛玉愈發謙恭, 她在今上身邊久了,又是個喜歡文墨的,對着林家人天生就有敬畏與親近。
如果不是她娘為了弟弟把她賣給人牙子,她留在江南,說不得也能去若水夫人的書院裏念書,哪怕考不上功名,也可養活自己,總比這樣以色侍人的好。
正殿之中已然是好大的陣仗,皇後與貴妃坐了上首的寶座,太子妃領着出身高的姬妾分坐了下面兩排椅子,出身低些的姬妾則垂首立在後面。
Advertisement
堪稱是滿滿當當,加上每個人都按品大妝,林黛玉險些以為自己進了什麽不知名的荒山野寺,擺滿一屋子她不認識的神像。
“學生見過皇後娘娘、貴妃娘娘。”林黛玉今日打扮得莊重,顏色卻是素雅,天青的圓領短襖,石青的二十四幅馬面裙無紋無繡。
這個制式是女官的标配,因為未曾明令禁止,所以連帶着太學、各地書院的女學生也都是按這身穿。
女官的朝服、官服都是太.祖親自定下的,太.祖對着女孩兒一向寬容,除了按品之外,任由她們打扮。
因此太.祖的朝堂曾經被史官寫作“百花争豔之景”,京中女眷尤其喜愛模仿女官穿戴。
譬如今兒戶部尚書戴了一枝杏花,明兒滿京城的杏花都可能會被薅禿。
曾經還有過朝臣向太.祖抱怨為什麽女官可以打扮得如此別致,男人卻要老老實實穿官服,還被太.祖好一通笑。
只是随着女官逐漸勢弱,到了今上掌權的時候,這樣的盛景便不再了。
林黛玉這樣自稱,又這樣穿着是為了提醒宮裏的女人們,她是有功名在身的,不是可以肆意攀折的花柳。
皇後勤修女德,論起來還是貴妃有見識,一眼便瞧出來林黛玉發間那一支雕成山子形狀的青玉簪,是太.祖當年賞賜給林家的,已過五世,這簪比在場的人年紀都要大。
“林解元請起,不曾想還有見此簪的時候,真真是開了眼界。”貴妃緩緩笑道,“我還記得念書的時候,老師說過這套玉簪,可惜我家中根基淺薄,不得這樣的寶物傳世。”
山子原是玉雕擺件中的一種,有道是“丈山尺樹、寸馬分人”,最妙是以深淺之雕,做遠近之景。
一般尺寸都不小,偏太.祖巧思,尋來揚州巧匠,以山子雕的技法,雕了一套三山五岳的玉簪,賞賜與她一起開國的女子。
這一套八支的玉簪到最後也不過存了四支,林家、衍聖公、西寧郡王府手中各有一支,剩下一支遠在鞑靼,是徽和長公主的陪嫁。
衍聖公手中的是東岳泰山,雕出雲海玉盤之景,供奉于孔廟偏殿,林家手中的是黃山,卻是夢筆生花之景。
“貴妃娘娘好眼力。”林黛玉道,“今人少有認識此簪的,若不是為着進宮榮耀,學生斷不敢取出來。”
皇後有些不明白,太子妃此人本就不擅長看眼色,當即出聲與她解惑,皇後頗覺丢人,皮笑肉不笑地看她一眼,又和林黛玉道,“你進了宮,難不成本宮與陛下會虧待你不成?小女兒家不懂事,這等珍貴的物件,要是折在宮中可怎麽是好。”
林黛玉心裏恨得發疼,一支玉簪罷了,她林家若水不也折在宮裏了?
面上只浮起一個輕輕淺淺的笑容,愈發襯得她脫俗,“皇後娘娘可知其餘四支簪子去哪裏了?它們不是毀于天災,便是因為犯事被皇家收回毀了去。若真的折了,也是它的命數。”
“是啊,都是命數。”皇後也想起來林家折了一個女兒在東宮了,便是在這殿上,她們姑侄又實在生得有相似之處,一時覺得有些不自在。
與聰明人說話,說容易很容易,說累也很累,貴妃抿了一口茶水,潤潤喉嚨,“太.祖所賜,哪個敢叫它折在宮裏?誰人都吃罪不起。我瞧着林解元鐘靈毓秀,實在喜歡,既永明還沒回來念書,不如林解元先在我宮裏頭住着可好?我那兒有一大片花園子,建了個桃花塢,你保準喜歡。”
“貴妃是內命婦,侍奉陛下是要緊事,學生如何敢攪擾,不如叫學生去翰林院就是了。”林黛玉出言試探。
皇後立時道,“這如何可以!”
“娘娘說的是,學生不過一介舉人,确實還夠不上翰林院。”林黛玉站着說了這麽久話,頗有些勞累了,有意裝暈,又怕碎了這祖宗玉簪,心裏覺得非常不開心。
皇後也覺得自己過度激動了,讪讪道,“那裏如何有宮中住得好,你舟車勞頓,早些去歇着吧,本宮命人将飯菜送去你屋裏,明兒再來說話。”
“皇後娘娘說得是,我也備了些蘇杭的菜色,有龍井蝦仁、水八鮮,一道送過去。”貴妃顯見是極會給人情的,除了菜品,她自還有其他許多讨女孩兒喜歡、讨讀書人喜歡的東西。
林黛玉就這樣未曾與東宮的女人們說過一句話,就住進了東宮。
東宮範圍極大,除了正統的正殿偏殿等外,還有好幾個旁的院落也一并歸進了東宮,林黛玉住的便是最外側的玲珑苑,與永明公主的住處只離了一條道,離着江淇江沐的院子卻是十萬八千裏,一東一西,隔着主殿,就是站在屋頂上看,都看不見對方的。
江淇與江湛混得不錯,倆人這會子正對坐着喝酒,江淇馬上要當爹了,星兒的身孕已穩,孩子已經七個月大了,人逢喜事精神爽,見着江湛就跟見親兄弟似的,“我還說去給你接風,你自己就來了。”
“我這不是讨接風酒來了,從南邊兒帶了東西給大哥哥。”江湛笑道,仍舊是明媚的少年模樣,絲毫不見陰霾,“還有些是母親讓我帶給小嫂子的,說是她快生了。”
“姑母有心了。”江淇自己都不太好意思了,姑母待他挺好的,他倒是沒怎麽去拜見過,“得空了我去府上親自謝姑母。”
“這有什麽,你跟着太子忙得是大事,母親左右閑來無事,收拾着器具玩意兒罷了。”江湛說着飲了滿杯的酒,“她還收拾了些給我那師妹,不知道……”
江淇有了星兒,哪怕是個鬥雞,也能學會些婉轉心腸,他消息靈通得很,又添加了一點想象力,開口便猜得八九不離十了,“到底是姑母還是你?你這南邊北邊來回地跑,就是為了這位林解元吧?”
江湛嗆了口酒,險些把肺咳出來,抓着江淇的手臂道,“大哥哥可不敢渾說。”
“切,瞧你這點出息。”江淇翻了個白眼,見他眼眶紅了一圈,不知道是嗆得還是難過的,也覺得這個弟弟可憐得很。
好端端一個小青梅,就要被硬生生娶進東宮當嬸子了,誰能受得了。
況且他還離不得江湛這個狗頭軍師呢,當即道,“行了,東西一并拿來,我讓你小嫂子送去。聽說林解元文采極好,也讓我兒子受受熏陶。”
江湛心中一動,這倒是個與玉兒聯系的好法子,當即舉杯敬江淇,“多謝大哥哥。”
“诶,說好了只是送東西啊。你也想開些,胳膊擰不過大腿,你又如何與我父親相比。”江淇道。
在他眼裏,他父親是一國儲君,不過一人之下而已,而且這上面的一人更是對他寵愛有加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江湛一個落魄皇孫,如何比得過。
江湛乖巧地點點頭,又是千恩萬謝。
不到了最後的關頭,又知道誰比不過誰呢。
這個大哥哥還真是一如既往的有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