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到宋家
第1章 初到宋家
宋老太看着閉着眼睛躺在床上,臉色發白的女兒,內心既痛又恨,勸道:“寶珠啊,明日趙家會請媒人上門,快起來吃點兒”。
宋悅只覺得渾身無力,嘴唇發幹,耳邊傳來一老太絮絮叨叨的聲音,感覺腦袋有一萬只蜜蜂在嗡嗡嗡的吵架。
又回想起自己連續熬了幾天最後撐不住在實驗室突然暈倒了,應該是被同事送到醫院了,可惜最後的實驗結果沒有看到。
宋悅只覺得覺得越發腦脹,這時腦海湧入一波記憶,再也忍受不住暈了過去。
等到宋悅緩緩睜開眼睛,眼前看到一片黃色帳紗,床斜對面是一張古香古色的梳妝臺,地面鋪着磚石地板,再擡眼看到一着古代服裝的老太,正心疼地看着自己。
宋悅沒想到自己穿到了一個叫大業朝的國家,翻遍腦海的記憶,也沒找到在中國古代哪個朝代哪個國家是叫大業的。
原身的名字叫宋寶珠,聽名字就知道是個頗受父母寵愛的小姑娘。
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青陽鎮,至于青陽鎮在大業朝的具體哪個方位原身自己也搞不清楚了。
這寶珠長得胖呼呼不說,力氣還非常大。村裏前幾年有人眼紅宋家在村口的茶水生意,故意去搗亂,正好被寶珠碰上,把幾個壯漢揍得半個月都下不來地。
也不知什麽時候便慢慢傳出了個兇悍的名聲,拖到現在17歲還沒有有婆家上門相看。
至于寶珠為什麽會變成現在這副模樣,還得從年前一件事說起。
年前寶珠在鎮上被幾個游手好閑的小年輕調戲嘲笑,一青年幫她解圍了。這青年長得高大俊朗、又心腸好。
事後寶珠一直對青年念念不忘,後來得知這青年便是隔壁青山村唯一的秀才,趙家老六,還沒有定親。
寶珠便央着父母要嫁給趙六,寶珠父母也覺得趙六不錯,加上女兒喜歡,便有意與趙家結親。
趙父趙母覺得小兒子年紀輕輕便考上了秀才,以後說不得還能更上一層。
因此早已打定主意要給兒子娶個讀書人家的姑娘,好夫妻琴瑟和鳴,所以無意于趙家結親。
寶珠雖然也識幾個字,但比起其他耕讀人家的女兒卻遜色多了,于是一直黯然神傷。
不料半月前趙六遭遇一場意外,受了重傷,如今還躺在床上下不了地。
鎮上大夫說以後恐怕需經常卧床休息、不能太勞累。趙老太一時覺得天都塌了,這意味着兒子以後前程無望,趙家一時蒙上一層灰暗,最後趙老爹決定先娶個媳婦回來照料趙六。
可惜趙六現在這個情況哪是那麽好找媳婦的,好點的人家已經不樂意将女兒嫁給趙六,太差的趙老爹趙老太也看不上眼。
寶珠這傻丫頭聽說後,覺得自己嫁給趙六的機會來了,于是再次跟父母提出要嫁給趙六。
宋老爹宋老太是個疼女兒的,哪裏肯将女兒嫁個那病怏怏的趙六,呵斥了女兒。
寶珠只能絕食逼迫自己宋老爹宋老太,眼看女兒一天天不吃東西,臉色越來越白,宋老太又是恨又是心痛,怕再不答應女兒就要出事了。宋有根夫婦不得再次向趙家表明結親的意向。
原先趙老太想着兒子還能有更好的前程,盡管宋家家底頗厚也沒有同意跟宋家結親。
如今趙六傷得這般重,前程是斷絕了,那寶珠除了名聲兇悍點,也是個好姑娘,更重要的是心裏有自己兒子。于是商定第二日請媒婆上門。
宋老太見自己嬌養大的女兒躺在床上好不可憐,不禁悲從心來,哭到:“娘的心肝啊,爹娘把你嬌養大,何必去趙家受那個罪”。
宋悅覺着胃裏一陣火燒,痛得不行,也顧不得傷感,有氣無力地對宋老太說:“娘,女兒不該絕食威脅爹娘……”
宋老太聽罷抱着寶珠大哭,又道:“餓壞了了罷,娘去給你盛粥”。
宋悅在現代是個中藥藥師,頗喜歡研究草藥。盡管想回去,但宋悅也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父母早已不在,因此也沒有太多的牽挂。
吃完粥後,躺在床上思考下未來的人生,如今兩家已經商定明日媒婆上門行納采之禮,嫁給那趙六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即便不是嫁給趙六,最後也必須有其他人。在古代當個寡婦比未婚老姑娘的安全多了。
既然要成親了,成親後又該怎麽過,難道要去種地麽,自己也不會種啊,越想越惆悵。
第二日,媒婆帶着鴻雁上門行納采之禮,趙母将女兒的生辰八字交給媒婆帶回趙家。
後又經過多次商議确定了一個月後的八月初二趙家前來迎親。
盡管婚事稍顯倉促,但趙家該給的聘禮一點也沒有含糊,禮金五兩,豬肉雞魚,還有酒聘餅花生幹果糖等,光聘禮加起來也有七八兩銀子。宋家夫婦這才稍稍放下心來。
聘禮七八兩在這偏遠鄉下也算頗為豐厚了,一般人家也就準備個四五兩銀子。
再加上要花個二三兩銀子準備婚宴的酒席,這一場下來家底不夠的人都不敢娶媳婦。
傍晚,宋老太進屋盛了今晚的米,遞給宋大嫂。
宋家尚未分家,四房輪流做飯,今日剛好輪到宋大嫂,錢氏接過大米就進了廚房。
寶珠也跟着進了廚房,平日裏宋老太是不舍得寶珠下廚的。
如今寶珠快要成親了,宋老太便讓寶珠跟着學怎麽煮飯燒菜。
宋大嫂說道:“小姑,今日先學做飯,用水把大米淘洗幾遍”,說着麻溜地把米遞給寶珠。
寶珠當然會煮飯,只是原身是個沒幹過活的,只得裝作笨拙地慢慢淘洗了幾遍大米。
然後在宋大嫂的指揮下完成了生火燒飯這一過程。宋大嫂看寶珠把火生起來,直誇寶珠是個心靈手巧的。寶珠大汗。
半個時辰後,做好晚飯,寶珠幫忙把飯菜端到堂屋的大桌上。
不一會飯桌周圍圍了滿了人。宋家光孫輩就生了9個,一家上下加起來有二十號人,在杏花村算得上是人丁興旺的家庭。
宋老太負責分配飯和肉菜,只見宋老太給宋老頭和宋家幾個兄弟舀了滿滿一大海碗米飯,又給寶珠盛了滿滿的一小碗,然後壓得實實的。
宋家幾個媳婦也舀了一小碗,不過宋老太可不會給它們的飯碗壓實。
這夥食在整個杏花村也算是數一數二的了,大部分人家一日三餐都只能喝粥,宋家好歹隔幾天能吃上一頓香噴噴的大米飯。
飯後,宋有根夫婦說起了寶珠的婚事,又跟幾個兒子和媳婦提到寶珠的嫁妝,宋老太說道:“一副2兩的銀镯子、針線籠、棉被、盆,另外準備5兩銀子當壓箱錢,這是公中給你們妹子的嫁妝”,頓了頓又道:“你們作兄長嫂子的,要是疼惜自個妹子的,自己再另外準備添上作嫁妝”。
幾個兄弟忙說道:“咱就這麽一個妹子,肯定得另給小妹添點嫁妝”。
幾個媳婦早知道公婆偏疼小姑,卻沒想到會給小姑這麽豐厚的嫁妝,見自家婆婆一副大有誰敢反對就要脫口大罵的模樣,也不敢有異議。
宋有根看宋老太說完,着手安排道:「明日老大和老二去山裏砍點上好的木頭做嫁妝箱子」,「老三回鎮上茶葉鋪,老四繼續賣茶水」。
宋家四兄弟,宋大和宋二負責家裏地裏的活;
老三讀過幾年書,在鎮上找了家茶葉鋪當賬房,每月也有3兩銀子進賬;
老四是個腦子靈活的,在村口開了個茶水鋪賣茶水,每日也能掙六七十文。
第二日,宋老太語重心長對寶珠道:“如今你要出嫁了,也得學着掌家、做針線活兒,不能跟以前樣玩耍兒了”,又安排幾個媳婦開始繡喜服。
就這麽每日待在家裏學掌家做飯針線活兒,終于到了寶珠出嫁的日子,天尚未亮喜娘就過來給寶珠挽面上妝。
只見喜娘先在寶珠臉上抹上一層粉,細細塗抹直到臉部摸起來細膩潤滑,接着拿起一條一米長浸濕的棉線對折,中間在左手拇指上繞兩圈兒,一頭拿在右手上,另一頭用牙齒咬着,棉線緊貼在寶珠的臉部,喜娘的手一張一弛,上下左右絞動棉線,慢慢将臉部的茸毛拔掉。
接着又給寶珠臉上敷了厚厚好幾層粉,最後畫眉點唇。就這麽折騰了一個多時辰,喜娘終于笑呵呵道:“哎呦喂,上完妝了,真是好看又有福氣的新娘子哩”。寶珠心想,這彩虹屁吹得真好,這身體胖的五官都看不清輪廓了,就算不太難看但也絕對稱不上好看。
這時宋大嫂進來說道:“趙家迎親的來了,妝上完了罷”,喜娘樂呵呵回道:“上完咯。”說完把紅蓋頭給寶珠蓋上。
然後宋大嫂跟喜娘扶着蓋着紅蓋頭的寶珠往門口走去,門邊上的宋老太跟宋老爹相互攙扶着,宋老太一邊哭一邊道:“寶珠啊,娘舍不得啊”。
在宋家待了一個多月,現在即将離開宋家走向另一個陌生的地方,宋悅也不禁濕了眼眶。
宋老太是真寵寶珠,自己如今占了人家女兒身體,也不知以後有沒有有機會報答。
又想起昨日宋大娘悄悄跟自己說的話“趙家給的5兩禮金爹娘也不要,偷偷給你帶着,不要聲張出去。趙家如今尚未分家,你平日裏也沒什麽需要花銷的,把錢藏好不要霍霍沒了”,一片愛女之心,寶珠再也忍不住落下了眼淚。
趙六昨日受了風寒不宜折騰,并未來迎親。于是寶珠就這樣在宋家人的注視下,坐上花橋往青山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