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62章
唐三藏這邊靜等時機到來,可有人卻已經按耐不住。
太陽剛剛落下,看守城外僧人的道士官兵早就回城內,只剩下一群躁動中的的僧人疲勞地坐在空地上。
雖然給他們準備了飯,但沒有多少人起身去吃。
天色一點點變暗,終于有人忍不住發聲:“以前有希望,我還能喝糙米粥忍忍,這下希望都沒了,我又怎麽忍得下去?”
旁邊的人趕緊上前捂住那人的嘴:“你可消停些吧,若是這話傳出去,國王更要看我們不順眼。”
那人的怒氣已經壓抑到一定地步,眼下連生死都置之度外。
他雖虛弱,但仗着自己的體型,依舊輕松地将撲過來的人揮開:“菩薩們在夢中說,大唐來的聖僧能帶領我們滅道崇佛,現在希望破滅,我哪還能管國王對我們的态度。失去這次機會,我們怕是再無可能。”
一個年老的僧人态度尤為平和,他也是少數去取粥的人。
年老僧人邊喝粥邊勸慰道:“今日來監工的人都說了,大唐聖僧打算當衆挑戰國王出的難題,展現自己的本領。等聖僧成功後,國王看在聖僧面子上,必定會将我們放出來。”
那人冷哼一聲:“你這外來人說的倒是輕巧。菩薩原先跟我們說的可不是放我們自由,而是重新取得至高的地位。折磨我們二十年,不讓道士付出代價又怎麽對得起我們?”
年老僧人無奈地輕聲嘆息,這聲音低得只有他自己能夠聽見:“權勢迷人眼啊。終歸還是以前站得太高,不能接受落敗的下場。”
兩人争吵過後,幾百個僧人頓時隐隐分作兩派,人數大約為二八分。
八成人跟着憤怒的僧人,想要找辦法進城去找唐三藏訴苦。
二成人則跟着年老僧人。他們用過糙米粥後,找了個空曠地方,誠心念起經來。當然,這一堆人中肯定隐藏着心向另一派,卻不敢真正動手出頭的人。
會造成這個情況,跟此處的人員構成有關。
Advertisement
二十年來,即便國王遷怒路過的僧人,将路過僧人投入勞改中,此處占大多數的依舊是曾經生活在車遲國的人。
車遲國本土兩千多僧人經過二十年,原先年歲大的、吃過苦的僧人已經在勞動中去世。只剩下從小生活在車遲國富裕的寺廟中,光知道享福的年幼僧人。
這些人從小生活比王孫貴族還好,一朝落到最下等境地,心中的怨恨與日俱增。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想拉占據他們地位的道士下馬。
路過無辜被遷怒的僧人則不同。
這些苦修僧人本就抱着磨砺自己的心态從各國出發,他們到了車遲國遭遇此難,心中将之認定為自己成佛的必經之路,對于現在占據上風的道士并沒有多少惡感。
可以說,如果國王當初考得是堅持慈愛,他們早就憑自己的本事脫離困境。
可惜國王總是試圖讓僧人向天庭祈雨,讓苦修磨煉自身的人士斬妖除魔。才導致唐三藏一行人到車遲國時,依舊沒人破開國王的難題。
天上的六丁六甲,護法伽藍急得團團轉,菩薩們給他們下達的任務就是讓車遲國重新變為佛國。
現在唐三藏師徒不接觸被困的僧人,不了解僧人的憤怒,只簡單将僧人們放歸自由,又怎麽能完成他們的目的?
焦急之下,六丁六甲準備像在烏雞國那樣将僧人們的靈魂從體內取出來,将他們拉去與唐三藏見面。
随着白光一閃,兩邊為首的僧人們就地陷入沉睡。
曾經面見過菩薩的剩餘僧人也不着急,繼續有理有條地做自己的事情。
“聖僧,聖僧……”
在院落中休息的唐三藏眼睛逐漸閉上,整個人趴在了微涼的石桌上。
孫悟空等人本因為顧及即将挑戰難題的唐三藏而躲得遠遠的,他們在斜對角的房間內說趣打鬧。
随着唐三藏靈魂離體,若有所覺的孫悟空臉色一變。
翹着二郎腿的孫悟空面色陰沉地站起身,推開房門就要往外走。
豬八戒納悶地叫住孫悟空:“大師兄,出了何事?不是說要給師父一個清淨,你怎麽現在就要出去?”
“師父出事了!”
孫悟空抛下這一句,就頭也不回地跑向唐三藏的位置。
豬八戒和沙悟淨急忙起身跟上。
豬八戒邊走邊猜測到:“莫不是車遲國的國師覺得打不過師父,想要連夜加害師父,好不會吹灰之力地取得勝利。”
沙悟淨覺得可能性不大:“我覺得不是。這兩天我們和師父一起逛了車遲國的各個集市,遇到的大部分人都對國師及其弟子贊嘆有加,只有少數認為國師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如果國師不是好人,根本不可能護佑一方土地二十年。”
“難不成是怕僧人們自由後被國王舍棄?”豬八戒又提出一種猜想。
還沒等沙悟淨開口回答,豬八戒就跟着孫悟空追到了唐三藏的靈魂。
六丁六甲選擇的地方是在城外的一片小樹林,樹林裏已經擠滿被六丁六甲帶過來的僧人靈魂。
看到這些僧人,豬八戒不用猜測,也知道這件事和國師沒有任何關系。
見衆人還在沉睡,孫悟空趕忙吹氣喚醒衆人。
唐三藏一臉茫然地看着眼前灰頭土臉的僧人,因為沒有經過商量,唐三長不知道自己為什麽突然出現在這裏。
僧人們反應倒是快,見到唐三藏後急忙跪下向唐三藏磕頭。
唐三藏顧不得心中的疑問,上前将衆人扶起來。
“聖僧啊,我還以為你放棄了我們。”原先對唐三藏不滿的僧人最先開口哭訴道,那豐沛的情感讓唐三藏瞬間就聽出他受苦二十年的痛苦。
唐三藏面帶愧色,他急忙向眼前人保證到:“貧僧已向國王提出要求,再過幾日你們就能重回自由。”
那僧人不滿:“聖僧啊,我們受苦二十年,人數從原來的兩千多人到現在只剩下五百人左右,單放與自由,又怎麽能解我們心頭之恨?”
唐三藏聽出了僧人話中的怨恨,第一次直面這種感情的唐三藏忍不住倒退兩步。
僧人哭泣聲一噎,氣氛瞬間變得尴尬起來。
好在這二十年別的沒鍛煉,臉皮和忍耐力早就厚地猶如城牆一般。
不一會兒,僧人用更大的聲音哭泣起來。
唐三藏顫顫巍巍地問:“那你們又想如何?貧僧聽城內百姓說,國師為車遲國操勞二十年,并沒有過錯,貧僧總不能替你們向無辜之人報仇。”
僧人聽唐三藏這意思,知道唐三藏不可能如他所想一樣,直接将道士們趕下臺。
僧人換了個委婉的說法:“我們只求國王以後能平等的對待我們,不要再因我們不能呼風喚雨,就将我們棄之如敝履。”
孫悟空終于忍不住插嘴:“車遲國國王需要僧道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車遲國國土內能風調雨順。你們想讓國王平等對待,就得有能力做到國王心中之事。”
“我們也能做到的啊,都是道士迷惑國王,使了妖術,才導致我們落到此等下場。”僧人忍不住反駁。
“你口中的妖術是指剛剛說的求雨?”孫悟空毫不留情地點出僧人話中的矛盾,“據我所知,這事從一開始就只是因為你們不會求雨罷了。求雨可不能算妖術。”
僧人語塞,不知道該怎麽辯駁。
唐三藏無奈嘆氣:“求雨這事無論放在哪裏都是道門更擅長,如果你們真想做一國國師,還是另換別處吧。就貧僧與車遲國國王的接觸看來,車遲國國王更偏向能求雨的道士,你們這個要求恕貧僧做不到。”
一直在旁邊觀察的年老僧人忍不住笑起來,發覺唐三藏的目光向這邊看來,年老僧人向唐三藏一拜。
年老僧人語氣平和:“多謝聖僧願意救我們于苦難之間。”
見到正常人,唐三藏忍不住忽略有小心思的僧人,轉而靠近年老僧人。
即便年老僧人地位不如唐三藏,他依舊将唐三藏視為晚輩。
年老僧人對唐三藏說:“聖僧不必考慮他們的心情,他們早就走火入魔,算不得佛門之人。”
直到回到居住的房間內,唐三藏依舊在思考年老僧人對他說的,這句話讓他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孫悟空不能體會唐三藏的心情,他在僧人們靈魂歸體後沒有回到居住的地方,而是選擇帶着豬八戒和沙悟淨偷偷來到國師名下的三清觀。
這事早在唐三藏向國王提出挑戰時就已經定下,沒有因為今天晚上的插曲而取消。
“這裏的道士倒是頗為用心,我們一路走來,這裏能算是最幹淨的道觀。”豬八戒已進入三清觀就忍不住感嘆道。
孫悟空點頭:“确實,能做到一塵不染必定花費了他們不少心思與時間。”
一般而言,再幹淨的道館都有灰塵存在,可三清觀裏面幹淨到像是被避塵罩罩着,可見他們對于三清的虔誠之心。
“走吧,我們去主殿等着,看看三位國師會不會過來商議之後的事情。”孫悟空招呼兩個師弟趕緊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