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36章
黎山老母對孫悟空說了取經一事後面的謀算,參與進取經事的神佛不在少數。
作為下一次天地量劫起點的取經,現在的參與人選已經多于封神大戰。
不止神佛,唐三藏這一路,從大唐到靈山,一路上的國家都會卷進以佛道之争為中心的量劫。
如果神佛們沒有這麽關注取經事,量劫發展不會像如今這麽快,只會慢慢發展,過個上千年才能分出勝負。
可惜上一次被封神慘烈過程吓到的神佛不想毫無準備地渡過量劫,對量劫産生恐懼的神佛想反客為主,自己操控量劫的進程。
多方刻意操作下,唐三藏這趟取經之路才會如此矚目,處處都是各方勢力的眼線。
從前只以為有佛門摻手的孫悟空,這下終于知道了裏面的水有多深。
孫悟空原本是想着陪唐三藏走到靈山後,就帶着金箍離開。但按照現在的發展看來,這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事。孫悟空已經入局,沒人會讓他他輕輕松松地躲回花果山,不再面世。
“那我的目标是讓局面偏向道門一方嗎?”孫悟空問到。
孫悟空認為按照現在的趨勢看來,佛門的勝率遠高于道門。出了大唐後,孫悟空路上經過的大半都是佛國,等往後走,離靈山越近,佛國的比例就會越高。
這樣一想,道門慘敗的結局已經呈現在孫悟空眼前。
孫悟空将自己的所見所聞說給黎山老母聽,黎山老母被孫悟空逗得開懷大笑:“大唐旁邊佛國多,不過是因為佛門注重大唐周邊的宣傳,佛門想要占據尊老子為祖先的唐國罷了。等走進西牛賀洲中心,你會看到許多信仰道教的小國,道門終歸占據天然優勢,不會輕易被佛門剿滅。”
看孫悟空的神色重回懵懂,黎山老母使勁揉猴頭:“你不過千歲出頭,又有大半時間被關着,不懂這些也正常。”
黎山老母笑完神色一凝,嚴肅地跟孫悟空說:“李世民讓你傳消息,你就傳消息便是,不要去做任何對你有害的事情”。
“佛道發展有我們這些長輩和人族自己掌握,路上遇到幫當地百姓主持公道之事,你就遵從當地百姓的選擇,他們覺得哪方好,就選哪方。只有遵從人族自己的選擇,你才能積攢離開的力量。”
Advertisement
黎山老母曾與觀音、太白金星等人一路查看唐三藏會經過的道路。她深刻了解到除了唐國外的小國,都是只有一個信仰。她們巡查時,小國們國內的信仰争端就愈演愈烈,等悟空過去,肯定會有需要抉擇的情況出現。
這種情況下,動手腳是能為道門掰回一局,可那又怎樣?
在如今的黎山老母看來,只有悟空才是世間最重要的事,以前能讓她看上一眼的佛道之争,現在全部被悟空代替。
道門就算贏了,他們截教也不會重回曾今的輝煌。還不如用這個機會把悟空拉出來,黎山老母還想看悟空光明正大的承認他是通天關門弟子,好讓世人知道,截教不是只剩下黎山老母孤家寡人一個。
從沒體驗過長輩如此偏袒的孫悟空嘴唇不住地顫抖,原本像是用金線描過的眼眶也開始泛紅,再眨幾下恐怕就要掉出淚來。
孫悟空在骊山宮住了好幾天才被黎山老母送回長安。以為孫悟空悄悄走了的長安百姓原本一目了然的失落轉變成喜悅,剛進城門,孫悟空就被百姓們塞了許多好吃的。
孫悟空去找李世民,黎山老母則去了紫竹林找觀音菩薩。
對于孫悟空說的李世民想讓長孫皇後延壽一事,黎山老母十分贊同。
眼下取經能順利進行,是靠李世民的支持。長孫皇後一旦死在取經結束前,誰都不知道會對李世民産生什麽樣的影響。
清醒的李世民是佛道争端最好的穩定基石,黎山老母認為神佛們既然已經幫李世民延壽,肯定也不會介意再多一個人。
李世民想要給孫悟空實權官職,孫悟空一口回絕,直說曾經在天庭做官的不好記憶依舊讓他心有餘悸。
李世民只得讓孫悟空自己提,孫悟空用自己的王爵換了幾位大儒,給家中的猴子猴孫們求得接受皇室教育的機會。
孫悟空自己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才會一路走來,一步一個坑。現在有大儒教導的好機會,即使猴子猴孫們不願意學習,他也會讓馬将軍摁着他們學進去。
孫悟空走後,李世民越想越氣,他在殿中來回踱步:“連靈猴都知道學習的用處,寧願用實權換小猴子們的學習機會。再看看朕的那些小子們,一個個光知道出奇招逃課,看來我今天非得教訓他們一頓不可。”
李世民的嗓門越來越大,說到激動處,他竟有了幾分哽咽。有小猴子們作為對比,李世民覺得他的兒子們能有學習機會,卻只顧偷懶,真是不知好歹,活該被揍。
李世民打算不再忍耐,他抄起一旁太監遞上來的鞭子,就怒氣沖沖地去找現在應該在練武的那群兒子。
皇子們被揍了一頓,躺在床上哀嚎,侯府中的小猴子們處境也不太好。
本身小猴子們在接受府中夫子教導的同時,還要聽旁邊道觀中的道長們過來跟他們講修煉事宜。夫子們講課的時候已經是他們難得的休息時間,以後換成皇宮中教導皇子們的大儒來講,他們哪裏還能會有機會開小差。
聽到這事後感到高興的只有馬将軍,以及府中沒有被辭退的夫子們。
馬将軍是為孫悟空總算不當甩手掌櫃,與小猴子們會有的良好教導感到高興。
夫子們則熱切期盼大儒們的到來。馬将軍在為小猴子們挑選師傅時,選的都是頗具才名但沒有路子的考生。
這些考生不缺才華,只缺結交知名人士進入官場的機會。現在他們得知能夠接觸到大儒,真是恨不得去街上狂奔幾圈,以表自己的意外之喜。
夫子們摩拳擦掌,鬥志昂揚地準備與大儒見面,好舉薦自己。承受侯府恩情的他們在心中默默發誓,以後飛黃騰達,一定要反哺侯府。
孫悟空在長安的生活十分惬意,每天想幾點睡幾點起,都沒有人去吵他。醒來之後孫悟空就上街閑逛,夾在百姓的人流中,去各處消耗空閑時光。
與龍興觀已經化型的黃犬黃敦在長安周邊野釣燒烤,與被馮姨寵愛的侯十一一起逛胡人商鋪一條街,與不認識的長安百姓一起登高望遠賞美景品節日沒事。
被自釀的菊花酒澀得臉皺成一團的孫悟空,覺得這就是世間最快樂的事情。
可惜快樂的事情總是不長久。
當天空飄起小雪,天幕驟然出現在半空中時,沉浸在快樂之中的孫悟空才想起來,自己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抽身離開,繼續去趟天地量劫的渾水。
孫悟空離開後,和豬八戒相處幾個月的唐三藏,終于體會出孫悟空的好處。
孫悟空在時,尋齋飯的事情都是由孫悟空來做。
唐三藏只需在一旁稍坐片刻,孫悟空就會給他端來熱氣騰騰的齋飯。
化到的齋飯不夠,孫悟空還能采些能入口的野菜,與齋飯一起熬過,做成四人能吃的量。有時候唐三藏想多吃幾口,孫悟空也會将他那份讓給唐三藏,自己則躲到一旁去吃野果。
除了需要日複一日的趕路,其他的事情唐三藏都沒有擔憂過,孫悟空一手包辦的妥妥貼貼。
這幾個月,事情全部交給豬八戒操持的唐三藏,總算體會到了普通人趕路時會有的難處。
與勤快的孫悟空不同,豬八戒疲懶的性子體現在方方面面。
原本念會兒經就能吃到的飯,變成了半天聞不着味。
被豬八戒留在原處等待的唐三藏,在幾個月的磨練下,已經能熟練地辨別各種能入口的野菜,并自行熬成菜粥。
他自己做飯也就罷了,豬八戒跑出去半天不帶什麽飯都帶不回來,還要眼巴巴地來蹭唐三藏的粥。
一來二去之下,唐三藏被餓得念經都念不動。
還是沙悟淨看不過眼,把豬八戒罵了一頓,豬八戒才收斂起來,願意老實去化齋飯。
曾經只在清晨抽空練武的唐三藏,現在一有空就會努力練武,争取早日治住豬八戒。
想到能打豬八戒一頓,唐三藏的禪杖揮舞地格外有力。
碗子坡下,唐三藏看着豬八戒不情願離開的背影,對沙悟淨說:“如今已是冬日,我們一路走來滿地荒蕪。難得此處還有綠意,我們不如多找些野菜,屯在行李中日後肯定用得到。”
沙悟淨環視四周猶豫道:“師父,冬日還一片生機,此處必有異,莫不是有妖怪。我們還是安靜在這等着吧,等二師兄回來後,用過齋飯我們就趕緊離開。”
“妖怪都是作惡一方,哪能促進萬物生長,我覺得這可能是仙家隐居之處,不會出事的。”唐三藏持不太看法,他看沙悟淨皺起的眉頭補充道,“我眼下打個小妖怪輕輕松松,哪怕真出事,也能等到你們來救我。嚴冬将至,幹糧難尋,還是乘機多屯些。”
沙悟淨看着唐三藏越發寬厚有力的臂膀,想到前幾天不敢還手的豬八戒被唐三藏打得四處亂蹿,便松了口。
唐三藏跟着綠植的蹤跡,轉身鑽進樹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