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16章
游僧先是錯愕,又是狂喜。他大喘了一口氣,才壓制住心頭的喜意。
原本游僧只是來找機會提醒唐三藏,沒想到還會有意外之喜。
此地雖然遠離大唐邊境,但發展歷史悠久,不少游行西域的僧人都會經過此地,也算頗有名氣。
可惜前任住持只顧自己,也不去宣傳佛門教義,浪費了這好地段。
現在換游僧上任,他肯定能抓住機會,好好宣傳,奠定佛門盛行的基礎。
游僧眼神微動,想到了更重要的事情。
他從寺內師兄那得知。自從三藏法師出大唐,唐王就派商人、探子一路跟着三藏法師的腳步前進。探子平白無故地出現在西域,容易惹人懷疑,如果他能把這觀音禪院打造成官方接頭處,讨唐王的歡心,佛門在南瞻部洲的發展也會更加順暢無阻。
想到這,游僧滿臉謙和地認下觀音禪院住持一職。他極具主人派頭,立馬上手去指揮觀音禪院的僧人們收拾殘局,好早日達成他的目的。
折騰了一宿,天色也大亮。唐三藏見此處一團亂糟,也知道沒法再停留歇息一晚,他讓孫悟空去牽白馬收拾行李,自己上前跟游僧告別。
游僧沒留唐三藏,只客氣地說,三藏法師回程時,要是有空就來這坐坐。
大唐化生寺中,因為明和,也就是游僧,被觀音菩薩指定為觀音禪院的住持一事,忙得不可開交。
坊市門剛開,就有僧人沖去大興善寺請慧能慧和法師。
一堆人商讨過後,湊出一支隊伍,前往黑風山援助明和法師。
這幾個月來佛門雖然一直在施粥行善事,但依舊越不過道門,長安的百姓話語間都偏向道門。好不容易有觀音菩薩為道門站臺,他們可不會浪費這等好機會。
佛門拿出了平時絕沒有的速度,等道門那邊反應過來,他們集合起來的隊伍已經出了長安。
Advertisement
尹道長被通知再追出去時,只能看見離去隊伍的最後端那人閃亮的光頭。
“罷了罷了,随他們去吧。”尹道長總不能硬把人截回來,收回眼神慢悠悠地回觀裏。
“道長,買玩具嗎?”挑着東西走過的貨郎眼尖地看見了有些喪氣的尹道長。
尹道長本想說不用,但看貨郎挑着的布料紮成的桃子玩具,最後還是掏錢買了一個。
貨郎喜滋滋地收下銅錢,挑起擔子繼續一路走一路喊。自從妖怪們進長安,長安裏養寵的人急劇增加,寵物玩具賣的不是一般得好,貨郎每天賣貨的勁頭都足了許多。
唐三藏師徒走了沒多久就到了黑風山底下,此時的黑風山已經熊去山空。
“師父可是想去采些蜜?”孫悟空看唐三藏駐足,以為唐三藏是在想觀音觀音禪院裏被摔破的罐子。
唐三藏搖了搖頭:“非也,為師只是在感嘆大自然的奇特。我們師徒之前在荒郊野嶺走了許久,都是怪石黃土。到了這,反倒有了仙境一般的山。”
“雨過天晴青壁潤,風來松卷翠屏張。雷公電母的一場雨,洗去了熊精原本的妖氣,只留下自然之氣與佛光,為師一路走來,就看這最為順眼。”
“師父回程時說不定會覺得此處更順眼呢。”孫悟空奉承道,“之前老住持還有世俗氣,熏得這裏污濁不堪,眼下換了位得道法師,未來一定會更好。”
“是極是極。”唐三藏被孫悟空說得眉開眼笑,心頭原本對好地方被糟蹋的隐隐郁氣也消散殆盡。
暢快地一揮馬鞭,唐三藏這才繼續西行。
師徒又行了幾日,終于看見了村莊的蹤影。有農人居住的地方,就是和別處不同。
參天野樹伴着曲水溪橋,顯得一處處規劃齊整的農田格外生機盎然。他們從田埂旁走過時,還有鴛鴦蝴蝶在頭頂飛。
不遠處是一座座土牆茅草頂的屋子,屋外用竹子編成籬笆,整齊細密地将房子圍起來。散養的雄雞在院中踱步,低頭啄了幾下,又撲棱着翅膀飛到籬笆上,擡頭挺胸神氣昂揚地看着遠方。
再往更遠處看,則是一座用磚石壘起來的建築,建築周圍有片林子,種滿了桃杏樹。用上瓦片,刷上白漆的宅院,在旁邊茅草屋的襯托下,看着格外富貴。
“看來此地百姓生活富裕,我們去最角落那條街上看看。不知道此處可需要請人念經,念一場也能換點幹糧。”唐三藏大喜,他們身上的幹糧已經不多了。
觀音禪院雖然臨走前準備給師徒二人幹糧,但唐三藏認為他們修繕禪院更需要食物,就只收了一點。現在行李中剩的大部分能入口的,還是孫悟空一路上挑的野菜。
“我說要給師父買馬的碎銀還沒用呢,我們直接買不就成了。”孫悟空不理解唐僧為什麽要講經換幹糧,上次不還同意花銀子嗎,這次怎麽就不行。
“菩薩讓為師取經,自然是磨煉為師,一路花銀子過去,又能有什麽磨煉的意義。”唐三藏在和游僧明和聊過後,對着孫悟空的耐性好了許多,現在已經可以心平氣和地給孫悟空解釋。
“上次同意是因為要買馬,辯經最多換幹糧,不會有人願意送馬,我們只能用銀子買。所以兩件事不能放在一起比較。”
孫悟空這才想明白,他收回碎銀,乖乖地牽着馬往唐三藏說的方向走。
師徒兩人雖然知道此處富裕,但沒想到他們富到這種程度。
從這一條街上走過,除了賣餅賣布料等常見店鋪,師徒兩人還看見許多賣琉璃器皿的店鋪。
在長安價值千金的琉璃器,就這樣大咧咧地放在店鋪前面的木板上。走過的行人別說去偷,連看都不屑于去看,可見此處琉璃的産量有多麽大。
琉璃是佛門重寶,從來沒有過邪念的唐三藏,在這種情況下,也忍不住上前拿起一個琉璃器把玩。
細看還是能夠發現問題,這些琉璃器和唐三藏在長安見到的不一樣。
長安的琉璃器皿都是用礦物燒成,顏色由礦物本身的顏色決定。
而這些琉璃顏色都十分寡淡,其中還有密密麻麻的小氣泡。比起以往人們認識的琉璃,唐三藏倒是覺得更像唐王曾經命人研制的琉璃,只不過長安工匠的技術沒有這裏的高,價格也沒有唐三藏向旁邊商販問到的價格低廉。
顏色寡淡算不上缺點,透亮的琉璃器皿更适合供佛給菩薩,就是有氣泡的廢棄料上不了臺面。唐三藏已經想到該怎麽供奉菩薩,便忍不住多問了幾句,想知道這邊為什麽會産獨特的琉璃器皿,有沒有方法改造它。
問了才知道,這裏是高老莊,屬于烏斯藏國。烏斯藏國是著名的佛國以及産琉璃大國,大唐了解佛門知識的人都知道這一點。
這種琉璃器皿産生的根源,也和唐三藏內心的想法一樣。
烏斯藏人供奉菩薩長達幾百年。幾百年裏,上層貴族們已經不屑于用烏斯藏随處可見的彩色琉璃器,去供奉敬仰的菩薩。
經過貴族們金錢的支持,就研制出了眼下這種寡淡的琉璃。這種琉璃燒制難度不算高,但想要頂尖完美的器皿全靠運氣,一爐爐燒制出來,就造成了琉璃器皿在烏斯藏國泛濫的後果。
商販見眼前這位法師對手中的琉璃器皿愛不釋手,便提出想把這件琉璃器皿送給法師。
唐三藏吓得連連拒絕,趕緊将琉璃放回原位。
商販剛說完這是對佛門的敬仰,價錢不高算不得什麽,目光就被走過的人吸引。
那是一個穿着藍襖,腳蹬草鞋,背了根長棍和行囊的半大少年。這少年一臉苦相地從唐三藏身後走過,差點因為沒看路一腳踢在蹲着的孫悟空身上。
“小孩,走這麽快幹什麽去。”孫悟空眼疾手快地拽住少年。
“阿,妖怪!”剛剛還沒精神的少年被孫悟空這幅樣子吓得魂都要從口中飛出來了。
“二狗子,走路不看腳下就算了,你怎麽旁邊都不看一眼。”商販在唐三藏師徒開口前搶先訓斥起少年,“沒看我前面還有位法師嗎?你口中的妖怪是法師帶來的,哪值得如此大驚小怪。”
唐三藏對着少年道了聲阿彌陀佛,承認孫悟空是他的徒弟,不是什麽妖怪。
在少年真誠的道歉下,孫悟空也放開自己拽住少年的手。在唐三藏凝視的目光下,孫悟空嘿嘿一笑,拍了拍少年被他拽住的地方。
“山叔,我還要去找法師除妖,我就先走……”少年說着說着一拍自己的腦袋,“我真是蠢貨。”
少年轉身向唐三藏師徒行了禮,講起了自己的困擾。
少年是此地高太公家的遠親,這次出門是打算請武力高強的僧人來高老莊除妖的。
“那妖怪已經占了翠蘭小姐三年,都不讓小姐見父母,行事頗為可恨!”少年說起妖怪依舊氣得咬牙切齒,“太公撥了銀子讓我找法師除妖,我來來去去找了好幾個,都敵不過那妖怪,反倒讓妖怪對太公也沒了好臉色。附近高僧已經請遍,如果法師您沒辦法,我就得往都城去找。”
“請法師為我等解患,事後必有重謝。”少年在大庭廣衆之下,對着師徒二人就是一個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