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你對小哥兒有意思
第89章 你對小哥兒有意思
“這魚不錯,外焦裏嫩,味鮮多汁。”太子吃了一口酸菜魚評價道。
“是吧,你嘗嘗魚湯,魚湯更好酸爽夠味!”鄭瑾穆拿過太子旁邊的小碗給太子盛了一小碗湯。
這也就是鄭瑾穆,從小就被選為太子伴讀,後來又挂了一個太子中舍人,這才能帶吃食進太子府,還能坐下來和太子一桌吃飯聊天。
“嗯,味道确實不錯,少放點辣椒,再給母後送過去一份,這個開胃,她最近胃口不太好。”太子喝完湯交代道。
“知道啊,早就安排了,你不是喜歡甜食嗎,嘗嘗這拔絲地瓜,這樣沾點清水糖絲就斷了。”鄭瑾穆示範了一下。
“有點意思。”太子也夾了一塊拔絲地瓜,沾了沾水。
“是吧,都是姜秋岩那小哥兒琢磨出來的,他一個農家哥兒也不知道腦袋是怎麽長的,竟然那麽聰明,最簡單的食材經過他的手,就變成了珍馐,你不知道就這幾樣,這幾個月幫我們賣了多少銀子!?”鄭瑾穆谄笑着靠近太子說道,并用手指比了一個六。
“那小哥兒成親了嗎?”太子笑着問道。
“我的殿下您怎麽貴人多忘事,我剛不是說了他和他夫君一起來賣魚的嗎?不過他夫君長的像熊一樣,憨憨傻傻的,還沒有一個哥兒落落大方。”鄭瑾穆笑着打趣道。
“既然那小哥兒成親了,你為什麽不稱他為‘夫郎’?”太子收起了臉上的笑容,定定地看着鄭瑾穆說道:“瑾穆,你對那小哥兒是否有點過分關注了?”
“沒有,哪有。”鄭瑾穆立即反駁道,看着太子的眼神,不知道怎麽又有點心虛。
“沒有就好。”太子看了鄭瑾穆一會,才轉過頭又嘗起了其他菜。
“嗯,他一個鄉下小哥兒,還成了親,我怎麽會呢?!”鄭瑾穆被太子看的有點發毛,再次強調道。
一個鄉下小哥兒,長得最多算得上清秀,還嫁了人,他怎麽會有其他心思呢,太子也真是一天瞎尋思,想的太多!
這時的鄭瑾穆不知道,太子不愧是和他一起長大,最了解他的人,在那麽早就洞察了他內心他都不知道的心思---最後他真就是為了那麽個鄉下成了親的小哥兒,終身都未娶親,就那麽看着他幸福美滿,兒孫滿堂。
Advertisement
“诶,诶。”康飛看着鄭瑾穆眼神呆滞地看着姜秋岩,趕緊出聲道。
這小子什麽毛病,盯着人家夫郎出神,幸好我家岩岩不為所動,康飛從桌子下伸過手,牽起姜秋岩的手,放到自已腿上。
鄭瑾穆這才回過神來,咳嗽了一聲,不好意思地說道:“想起了別的事情,有點出神。康夫郎最近有沒有琢磨出來什麽好吃的啊,你上次琢磨的那幾道菜和動物饅頭,可是得到了皇......哦,我朋友的高度稱贊。”鄭瑾穆差點脫口而出“皇上”。
“是琢磨了一些好吃的,但不适合你的店。”姜秋岩喝了一口茶潤潤嗓子,跑了一個多時辰,确實有點渴了。
“哦?什麽好吃的?還不适合我店了?”鄭瑾穆疑惑地問道,什麽好吃的不能在酒樓裏賣。
“有麻辣燙、酸辣粉、燒烤和火鍋,不過确實不适合在你這麽高雅的店裏售賣。”康飛搶着說道,摸了摸姜秋岩的手指,看見鄭瑾穆投過來的目光,只得松開姜秋岩的手。
“那是什麽,聽着就不錯的樣子。”鄭瑾穆一聽名字就感覺不錯,正想着要不要請姜秋岩去後廚做一份嘗嘗,就見康飛拉着姜秋岩站了起來。
“鄭東家,我和夫郎得去鎮上買些家用,還得去前山接秋陽,家裏還在蓋房子得趕緊回去,就不多呆了,您要想吃什麽有時間我們再給您做哈。”
康飛說着就拉着姜秋岩站了起來,今天鄭瑾穆一直盯着姜秋岩出神,看的康飛心裏發毛,這要是做起酸辣粉啥的,又沒完沒了的,還是別多待了。
鄭瑾穆也看出了康飛的意思,只得苦笑了下,這太子殿下也太吓人了,害得他丢了體面,盯着人家夫郎失了神,怪不得人家夫君拉着夫郎就要跑。
“好,那就不留兩位了,下次有時間再聚。”鄭瑾穆招呼了一下,方管事就進來送康飛和姜秋岩下去了。
“岩岩,你說鄭瑾穆今天是不是怪怪的,一個勁地盯着你看。”康飛見離水雲酒樓很遠了,才恨恨地和姜秋岩說道。
“确實有點怪怪的,今天一直端着架子。”姜秋岩附和道,“不管別人了,咱們趕緊去買東西吧。”
“嘿嘿,好,咱們不管別人。”康飛特別的開心,高興得嘴角都咧到耳朵根。
嘿嘿,都是別人!!
姜秋岩和康飛在街上買了一些種子、鹽、醋、醬油等零七八碎的東西,還買不少的面粉和糙米,就急急忙忙趕去了前山書院。
在接姜秋陽的時候,康飛和姜秋岩特意去找了周明奕和馬懷安,同樣給二人一份豬肉脯和方便面,畢竟秋陽就這三個好朋友,也不能厚此薄彼不是?
主要是姜秋岩覺得方便面真的适合古代考試,方便、快捷,還能補充熱量,最主要的是不用生爐子,姜秋陽還好,農家子生個爐子煮個粥完全沒有問題,但周明奕和馬懷安從小嬌慣着養大的,仆從一堆,哪會幹這些粗活,考試的只能幹噎餅子了。
童生考試還好,一共考三場,每次考三天,修整一天再考下一場,每次只要在號裏待三天,但考秀才中間沒有修整,需要在號裏待九天,就那狹小的地方待九天,睡不好就算了,再吃不好,鐵打的身體也受不了啊!!
康飛和姜秋岩還碰到了朱茂青和他父親、舅爺他們三個,都給周明奕和馬懷安兩人拿吃的了,雖然朱茂青的那份昨天就給了他父親和舅爺,但也不好意思。
只得給吃貨朱茂青拿了幾個包子,讓他們在路上吃,以至于最後姜秋光才拿到一個肉包子和一個素包子,看着朱茂青直癟嘴。
接上姜秋陽後,兩人帶着姜秋陽去了最大的書肆,買了不少的宣紙,最主要的是給姜秋陽選了兩支上好的毛筆、一塊墨和一方硯臺,以便童生考試的時候用,買完這些東西,三人才不緊不慢地回了家。
三人回來以後,姜秋陽這三天幾乎每天都到姜秋岩家報到,早晚跟着康飛伺候後院的秧苗、地瓜秧、土豆和黃豆,上午在家溫書,下午再過來幫着康飛整理和謄寫種植感想和筆記,姜平和龐氏也沒敢說什麽,就怕給兒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