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蓋房子了
第85章 蓋房子了
青磚窯廠一趟一趟都送來了,瓦片也買回來了,沙子和石頭許獵戶和康飛用自已做的獨輪車慢慢地推了回來了,泥瓦匠許獵戶也早早找好了,圖紙姜秋岩早就畫完了,也和工匠們商量完了,所有東西都準備好了,一晃日子就來到了二月初八,姜秋岩家蓋房子的日子。
這天一早,許獵戶、康飛和姜秋岩都早早地起了床,簡單吃了個早飯,康飛和許獵戶就扛着鋤頭和鏟子去了西邊打算蓋房子的地方,而姜秋岩在家裏收拾。
長山村有建新房請鄉鄰吃糖糕的習俗,鄉鄰也會來幫忙,糖糕昨晚姜秋岩就已經蒸好了,其實就是加了糖的發糕,用發酵粉蒸的發糕松松軟軟的,看着都想咬一口。
姜秋岩将蒸好的發糕熱好後,都撿到擦洗幹淨的兩個竹篩子裏,一會龐氏會來幫着一起分發給過來的鄉鄰們。姜秋岩剛撿好就聽見外面熙熙攘攘的聲音,姜平夫婦帶着工匠和鄉親們就過來了,于是趕緊迎了出去。
泥瓦匠主要是張家村和附近村子的,離長山村都不算遠,于是談好每天卯時過來,酉時回去,姜秋岩家供一頓午飯,工錢一共是三十六銀子。
照別的工匠稍微貴了一點,但這一夥工匠大工小工一共十二個人,口碑特別的好,這不,還沒到卯時就都過來了。
姜平領着泥瓦匠和村裏來幫忙的男丁去了西邊,幾乎家家都出了一個人來幫忙,呼呼啦啦一大幫人,而龐氏留下來,幫姜秋岩一起招待來的鄉鄰,主要是婦人和孩子,還有上了年紀的老人。
許獵戶回來拿出早就準備好的鞭炮拿到院子外放了起來,聽到鞭炮響起,康飛拿着鏟子挖了第一鏟子。
姜秋岩和龐氏連忙從廚房端出糖糕給來的鄉鄰們發了起來,幸好姜秋岩昨晚蒸的多,要不都不夠發的。
主要原因在于姜秋岩蒸的發糕和別人家的一樣,又軟又蓬松,色澤也更鮮亮,吃起來還沒有一股老面發的酸味,導致本來沒打算來的婦人和哥兒都來了。
他們除了來拿發糕外,還圍着姜秋岩問這是怎麽做到的,姜秋岩也沒有吝啬,拿出發酵粉給大家說了說,還給大家一人拿了不少,以至于家裏都沒有剩多少。
不是姜秋岩大方,像散財童子,主要是最近姜秋岩心情好,在現代起早貪黑忙了那麽多年,才在城市裏買了屁大的窩都,而到古代還沒到一年,就要修建新房了,心情當然好了!
心情一好,人也就大方了。不過姜秋岩沒有想到,後來鄉親們都來他這買發酵粉,陸陸續續附近村裏的鄉親們都來買發酵粉,賣發酵粉還成了一份長久的生意,差點搶了趙有才家小賣店的生意,這就是後話了。
等鄉鄰們心滿意足地走了後,姜秋岩和龐氏趕緊忙了起來,中午四五十人的午飯可是個大工程。
“娘,今天就先吃面條吧,炒菜可能炒不過來。”姜秋岩拿着篩子和龐氏一起進了屋,“你先幫我把棒骨洗了熬上吧。”
Advertisement
“好。是要用骨頭湯煮面條麽?”龐氏将裝糖糕的篩子挂到牆上。
“嗯吶,大家都來幫忙了,也不能讓人白幫,怎麽也得吃口熱乎的,骨頭湯下的面條鮮亮,也讓大家見點油水。”姜秋岩也将篩子挂在牆上。
“嗯吶,鄉親們都不容易。”龐氏拿木盆裝上棒骨,拿瓢舀水。
“娘你先忙着,我去安頓一下家裏的家畜。”
“去吧。”龐氏頭都沒有擡地說道。
姜秋岩将籮筐裏的小雞、小鴨、小鵝們放到了東牆角落裏康飛為它們搭的圍欄裏,撒上米粒,添上水,這幾天人多,怕踩到它們,才将他們圈了起來。
将小仔仔們安頓好,姜秋岩又牽大黑牛去後山拴上,讓它在那吃剛冒芽的青草,中午再來牽它喝水,順便換個地方。
走的時候姜秋岩還喊了大黑它們,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将它們關在家裏也不是個事,哪知道它們懶洋洋地伸了個懶腰,才慢吞吞地跟着出了院子,看來還不願意出去溜達呢。
等姜秋岩回來的時候,龐氏已經把大棒骨放進鍋添上了水。
“娘,先焯一下水,把裏面的血水什麽的焯出來。”姜秋岩一邊打水洗手,一邊說道,“弄完你去後院幫我砍點白菜拔點青蒜回來,一會放到面條裏。”
“嗯吶。”龐氏心裏想---真是窮講究,哪有骨頭焯水的,那不把那點油水都焯掉了麽,但嘴上并沒有多說什麽,大喜的日子還是少吱聲為好,免得犯口舌,招來晦氣。
姜秋岩不知道龐氏的那些小九九,他已經拿木盆去後面裝面粉去了,這四五十人份的面條,和面、揉面、拉面是個大活啊。
往盆裏舀面粉的時候姜秋岩看到了旁邊裝板栗的木桶,想着骨湯面條裏放點板栗好像也不錯。
姜秋岩将木盆端去廚房案板上,又拿了一個小木盆裝了大半木盆板栗回來,加上水泡上,就去和面了。
等姜秋岩剛揉好第一個面團的時候,龐氏拿着洗好的白菜和青蒜回來了。
“娘,一會面條裏放點板栗吧,我泡好了,你焯一下,扒掉皮放棒骨裏一起熬吧。”姜秋岩轉頭和龐氏說道。
“好。”
龐氏臉上露出了個笑容,以為姜秋岩終于仔細了一回,知道放點板栗,以少用一些面粉,哪知道姜秋岩只是單純覺得加點板栗更好吃而已。
姜秋岩和面、揉面、拉面,龐氏扒板栗皮、熬板栗棒骨湯,兩人忙了一上午,終于午飯好了。
泥瓦匠們從來沒有想到幹活還能吃上白面,這麽多年可是從來從來沒有過的,哪怕是給那些有錢有權的老爺家幹活。
何況這面條裏還有那麽多的肉,貨真價實的肉,一個個漢子差點吃的淚流滿面,有的人甚至想省一口留回家給妻兒吃吃。
村裏人也吃的十分滿意,特別是趙五平,那是真要哭了,天天只能聞到香味但吃不到的日子,那簡直比殺人誅心還要殘酷,以至于最後姜秋岩做的面條連一滴湯都不剩了。
除了第一天有鄉親們來幫忙外,之後就只有十二個泥瓦匠在忙,因為鄉鄰們感覺也沒有幫上什麽忙,還吃的那麽好,有點不好意思過來,再說十二個泥瓦匠也足夠了,姜平夫婦也就偶爾過來看看,順手幫幫忙。
每天許獵戶吃完早飯就跟着泥瓦匠一起幹活,康飛則是要伺候完後院的稻苗和地瓜苗才會去西邊幹活。
姜秋岩活計也輕松了很多,每天十多個人的午飯還是很好做的,以至于還有點時間幹點別的,比如把池塘塘壩內側都插好了柳樹枝,外側移栽了桑樹和槐樹,樹與樹之間還種上了扁豆、絲瓜。
不緊不慢就來到了二月十一,明天就是姜秋陽放假的日子,之前就說好了由康飛去接他回來,到十五的時候再送他回學院集合,和同窗們一起去縣城參加童生考試,正好明天順便将腌的酸菜送去水雲酒樓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