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姜夫子課堂
第57章 姜夫子課堂
上午太陽正好的時候,三人一人拿了一個小板凳坐在房檐底下曬太陽,四條狗也懶洋洋地趴在旁邊眯着眼睛曬太陽。
“岩岩,咱們開始認字吧,我有點急不可耐了。”
康飛其實想把頭靠在姜秋岩肩膀上,看見許獵戶在旁邊,只好用胳膊輕輕地蹭了蹭姜秋岩。
“好呀。”
姜秋岩看康飛氣色不錯,身體已經恢複到和以前差不多了,想着待着也是待着,痛快地答應了,說完後就打算起身去屋裏拿那本花了2兩巨資的《農有時》---現在唯一的教材。
“嘿嘿,那我去拿椅子和筆墨。”
康飛龇個大牙笑着,跟着姜秋岩站了起來,兩人一起進了屋,剛進屋康飛向門外看了看,發現許獵戶看不見後,迅速地在姜秋岩的臉上嘬了一口,他家夫郎真可愛!
“一天天沒個正經。”姜秋岩瞥了康飛一眼,然後進了東屋去拿《農有時》。
“嘿嘿......”
康飛傻笑着,看着姜秋岩進了房間,這才轉身搬了兩把椅子出去,随後又進屋去拿了紙筆。
等兩人把東西都準備齊全,坐到凳子上後,康飛拿起毛筆試了試,頓時感覺手都不是自已的,一個勁的哆嗦,這要蘸上墨水不得滴得哪都是,還寫什麽字!
“哎呀,岩岩,這毛筆拿着太別扭,我第一次拿弓箭射獵物都沒這麽抖過,太丢人了,咱們能不能先在沙土上練習,這肯定寫不好,完全是浪費紙!”康飛可憐兮兮地看着姜秋岩說道。
他就不明白這毛筆怎麽這麽吓人,拿起來還沒寫字手就哆嗦?其實這就是心理作用,因為這個時代紙筆都貴,心裏越是害怕浪費紙張筆墨,手當然就會不自覺地發抖!
“拿毛筆寫字确實費勁,那咱們就拿木棍在沙土上寫吧。”姜秋岩同意地點點頭,對于從來沒有練習過用毛筆寫字的人來說,用毛筆寫字确實費勁,他就不會,寫的那叫一個慘不忍睹。
“那你等我去弄個能寫字的東西。”康飛一看夫郎并沒有笑他沒出息,立刻就開心了起來,笑着站起來又去了屋裏。
Advertisement
“你慢點,身體才剛恢複!”
姜秋岩看康飛嗖一下就站了起來,吓了一跳,這一點也不像躺了好幾天才剛剛恢複的人,又跑又颠的,再一次感嘆年輕真好!
“不礙事啊,岩岩。”
康飛在屋裏一邊回答一邊找合适的容器裝沙土,先找了一個木盆,想了想覺得不太好,拿在手裏轉了一圈,最後相中了牆上挂着的托盤,嘿嘿,不錯,拎着就出了屋。
“岩岩,你看托盤是不是正好?”康飛笑着朝姜秋岩舉了舉手裏的托盤。
“确實不錯。”姜秋岩無奈地笑了笑,這小子還挺會找東西。
“你小子就知道糟蹋東西,托盤都能拿來裝土。”許獵戶笑着搖了搖頭。
“先用用,等一會學完,我去釘一個木框子,專門用來寫字,就借用一會會哈,嘿嘿.....”康飛理直氣壯地看着許獵戶,不就借用一會麽,學完就還你!
康飛用鐵鍬收了一些細土裝到托盤裏,一個能寫能擦的寫字本就做好了,順手在院子裏撅了一短根木棍,又去屋裏搬來一把椅子,把托盤放了上去,就乖乖地板正地坐好,坐等上課。
“岩岩,可以開始了!”康飛突然收起了嬉皮笑臉,嚴肅了起來,嗯,認字就是一件神聖的、嚴肅的事情,不能亵渎!
“好。”
姜秋岩拿出那本《農有時》,即使到了現在,他是感嘆真的好貴啊!幸好現在還能當教材用,他也能通過這本書了解一下這個時代種植技術水平,要不真的是白瞎了!
姜秋岩清了清嗓子,用手指指着封面上的“農”字對康飛說道:“這是農字,農夫、農忙、農具、農田、農舍都是這個字。”
正說着許獵戶默默地端着一個裝着土的木盆走了過來,坐到了姜秋岩的另一邊,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我也沒有什麽事,正好一起學學。”
“好呀,叔,正好我們才開始。”
姜秋岩看許獵戶氣色不錯,就沒有阻止,一個也是教,兩個也是教,還能讓兩人互相督促。
“我去給你搬個椅子。”說完姜秋岩就要起身,被康飛按住了。
“我去吧,正好把筆墨和紙張送回去,要不放這我怕我不小心弄壞了!”康飛按住要起身的姜秋岩,說完就又嗖地一下站了起來,快步進了堂屋。
等三人都坐好,姜秋岩又重新開始教道:“這個是農字,農是種田的意思,咱們都可以稱之為‘農夫’,就是種田的人的意思,咱們種的田被稱為農田,用的工具被稱為農具,種的東西被稱為農作物,咱們家被稱為農家,村子被稱為農村,懂了嗎?”
“懂了。”康飛點點頭說道,他現在不是獵戶是準農夫!
旁邊的許獵戶也點點頭,“記住了。”
“那你倆一人先寫五遍,熟悉熟悉這個字,我一會教你倆一首歌,争取把這個字記準記牢還會寫它。”姜秋岩朝兩人都看了看,見叔侄兩人都點點頭,就随他倆念念有詞地去各自的沙土上寫了。
過了一會,見兩人都寫完了五遍,姜秋岩就開口說道:“我教你倆四季歌裏的三句歌詞哈,‘夏季裏,農事忙,采了蠶桑又插秧,早起勤耕作,歸來戴月光’,這三句歌詞就是描寫的咱們這。”
“嗯吶,咱們夏季确實是最忙的,既要搶收,又要搶種,俗稱‘雙搶’,田地多的人家恨不得晚上住田裏,主要是那時候是真熱啊,也就早晚能涼快點,不過夜裏蚊子和蛇也多,就很無奈了,掙口吃的真是不容易哦!”康飛心有感慨地說道。
“是啊,農夫是最苦的,但苦中也有甜嘛!”姜秋岩還是比較享受現在的生活,雖然辛苦點,不過和現代他的生活相比,恣意了很多。
“嗯吶,不過也不是所有地方夏季都那麽忙,我和康飛的老家那一般要四月中旬以後才插秧,九月末才收割,夏季沒那麽熱不說,還不用那麽搶着幹活。”許獵戶有點懷念地說道,雖然來了長山村十多年了,但許獵戶一直都想念着自已的家鄉---那個北方的邊陲小城。
他在那裏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和天真燦爛的少年,還和夫郎一起在那裏長大,後相知相惜相愛,兒子也是在那裏出生的。許獵戶眼中閃過一絲悲傷,又很好的收了起來。
等有時間他想回去看看,最好是帶着康飛和岩岩一起回去,一起去看看他們的故鄉,感受一下故鄉的風景。
“叔說的對,南北冷熱不一樣,種植作物的時間也就不同,成熟的茬數也不一樣,咱們這能一年收兩茬,就趕上夏季最熱的時候最忙,這時好多人都會得熱病,但北方冷一些,一般得等到春末夏初溫度升高了才可以插秧,一年一茬,夏季也就沒那麽忙了。”姜秋岩進一步解釋道。
“哦哦,明白了。”康飛點了點頭,原來插秧的時間各地都不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