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瘟疫
瘟疫
到了烏雲鎮,疫魔帶來的衰敗随處可見,冷清的街道上時時被風卷起的枯草纏在謙月的腳上。謙月牽着馬看着周圍的一切,破落的門窗,随處倒着的、面容憔悴的人們。大多是老弱婦孺,有的親人病了走不了了,只得留下來照顧,缺衣少食的,人的體質下降到了極點,加速了疫情的蔓延。謙月嘆了口氣,該如何幫助他們呢?
“公子不要在此地犯愁了,還是快些趕路吧!”謙月一看旁邊有一位虛弱的老者,竟然勸自己離開。謙月趕快上前,看到老者氣喘籲籲,便從井裏打了點水給與他喝,他忙說謝謝接過了。
謙月并排與老者坐下,聊一聊此時此刻當地的情況,老者說瘟疫鬧了快半年了,死的死,逃的逃,好好的村子就這樣毀了。他們這些人身體本來就不好,現在更是拖家帶口的寸步難行。說着,老人要起身回家了,本是想出來找點吃的竟然累倒在路上了。謙月也起身要送他回去,老人連連拒絕,勸她快離開。但謙月堅持,她們便一邊走一邊又聊了起來。問及謙月的去處,謙月回答:烏山。
老人笑着說:“也是來找雪醫提親的嗎?”謙月一頭霧水,問道:“烏山上不是只有個武林教派嗎?怎麽會有什麽雪醫呢?”老者咳了一聲,道:“公子有所不知。”原來這烏山分陰陽,謙月曾去過的是陰烏山,而陽烏山上住着個神醫。從南從北來的人有時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公子不必為我們擔心,有人照顧我們的,”是嗎?有這樣的好人嗎?謙月想結識這樣的仁義之人,于是就繼續打聽起這人。那個人,天天贈醫施藥,還親自照顧無人管的病人,被人稱為菩薩。
走着走着,來到一個小茅屋前,忽聽屋裏聽得一聲:“不好,我得快些回去了,大娘吃了藥快好好睡一覺休息,我明日再來。”聲音有生氣但有些漂,原來是急着跑。謙月和老者來到家門口時,一個藍衣少年飛快的跑出來,和謙月撞了個滿懷,他很快的離開謙月的胸膛,對老伯笑了一下,便匆匆離去了。謙月連臉都沒看清,想去追。老人卻突然咳得要命的厲害,無奈,謙月只好扶他進屋去,看了一眼那少年的背影,很是遺憾。
進了屋,老人喝了桌上的湯藥,旁邊床上躺着一位老婆婆,臉色算是較好的病人了。“您剛剛說的好心人,就是那個藍衣少年嗎?”老人點點頭,講起了他,他叫千兒,據說是雪醫的門童。剛剛鬧瘟疫的時候沒人管他們,只有他只身一人來到了這裏。謙月問:“是雪醫派他來的嗎?”,但得到的答案模棱兩可。謙月之所以沒聽過雪醫的名號,是因為他已經金盆洗手搬來這裏十六年了。雪醫本姓孫,名墨寒,相傳是前朝藥王孫思邈的後人,原是太醫院首,曾用冰凍之法将皇太後的死期拖延,并終于将其治愈,便成了名揚天下的:雪醫。一生顯貴,但不知為何十六年前突然辭去一切職務,帶着一家人來了這裏,在烏山上建了“绛雪閣”,并在烏山上種了很多珍奇植物,還有珀竹,遠望上去滿山的茂樹返照陽光,像是一片雪色夢幻之域,十分光鮮美麗。這山也因此得名陽烏山,也叫雪域,還引來無數野獸動物在山上生息。那山上,村人是很少上去,沒膽量冒犯那脾氣古怪的神醫、更沒膽量惹那些獸物。所以最近幾年連打柴的、狩獵的也很少有人去了,因此變得冷清着呢!
至于千兒是不是雪醫派來的,很難說。因為雪醫到了這裏不久就“折銀針”盟誓此生再不行醫救人。他的後人也僅剩一個不滿十六歲的孫女,出生不久父母便暴斃而亡,雪醫雖心灰意冷,但還是将一切希望賦予在孫女身上。據說,那女孩已經出落得有傾城絕色,才藝雙絕,并且深得雪醫精髓,醫術不可估量,可謂千萬中難尋出一人。但是,她卻沒有姓孫,也許是雪醫太過于迷戀自己的名聲,就給他唯一的孫女起名為雪芊尋。今年,求親的人海了去了,雪醫只得召開招親大會公平選婿。難怪剛剛老人以為謙月是來提親的。
再說那千兒,他的醫術也是很精湛,開始沒有人相信他,吃了他的藥雖然不能痊愈但卻有了緩解。他說:只是缺少幾味藥,不然一定可以根除這場瘟疫。否則,即使是雪醫出診,也會一籌莫展的。但是,千兒每天停留的時間很短,總是匆匆來匆匆去。真是辛苦了這個好人!
越聽越覺得好奇,謙月安頓好老人,便漏液前往雪域山,去拜訪雪醫,尋求破疫之方,在來要會會那位只有半面之緣的千兒小兄弟。
突然,馬兒一驚,謙月掉進了一個陷阱之中。想必是以前狩獵的人留下的,足有一丈身,謙月有輕功自然傷不着,看看周圍漆黑一片,微微從遮蓋的草縫裏看到了月光。天色已晚了,登門造訪打攪就不好了,雪醫脾氣那麽怪,萬一把自己趕出來,也太丢臉了,還是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前往吧!想着,謙月便一下子躺在鋪滿柴草的地上睡着了,等待她的會是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