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番外
第82章 番外
這麽一說,孫悟空還挺慘的。從出生到成佛都在被人算計,幸好這也是他自己做出的選擇,在這條路上不會很累。而且按照他的性子,要是沒有複雜的利用,反而可能死的更早。
孫悟空抓了抓腮,“說了這麽多,你到底是哪路神仙?”
通天但笑不語。
菩提老祖也一樣裝神弄鬼的,不肯告知真正身份,他又為何要說?而且他也沒打算與師徒幾個有太多交集,沒必要透露身份,也不想搞出其他身份來騙他。
他嘆了口氣,用關愛小輩的眼神看向孫悟空,“一路走來,你師徒幾人已是不易,只是人生路途漫漫,修行沒有止境,不可松懈,切記切記。”
孫悟空是典型的吃軟不吃硬,雖然覺得通天跟唐三藏似的唠唠叨叨,露出不耐煩的表情,卻沒有離開的意思。
“知道了知道了。”他抻着手臂,兩腿一縮,不老實地動彈了兩下,“這種話俺聽都聽膩了,整日裏除了念佛就是修行,就不能換點新鮮的。”
“罷了罷了。”現在說什麽這只猴子也聽不進去,就算他再聰慧,信息量不夠的情況下,也猜不到他話裏的暗喻。
不過再轉念一想,通天也不禁唏噓。
縱然多寶成為如來,佛教也不是原來的截教。他把孫悟空當做往日的妖,除了幾句似是而非的話,沒法做更多的事情。也沒法庇護下界的小妖,引他們走向正途。
他那兩個哥哥正在相鬥,佛教那邊也不安穩,此時現身恐怕會讓他們暫時和好,一起來對付他,時機未至,還得再等一等。
昔日徒子徒孫基本上都去了佛教……多寶還認了孔宣當娘,金翅大鵬鳥也成了他娘舅。其餘道人不是成了菩薩就是佛陀,拖家帶口的好大一批。縱然當初是為了求得一線生機,不得已而為之,嘗夠了權利的滋味,不知有幾人,還願意認他這個教主。
通天看向孫悟空,“那便依你之言,說些別的。”
“你說。”孫悟空跳到他身後,“俺倒要看看,你能說出些什麽來。”
通天便給他從天地初開,講到修行之法,一如當年鴻鈞在紫霄宮傳道。雖是在夢中,也無法待個幾千幾萬年,只能精簡着來。
孫悟空本就是有悟性的靈猴,當初他在斜月三星洞聽道七年,菩提老祖講到妙處,還忍不住上蹿下跳大笑叫好,跟他一起修行的師兄們都比不上他。現在靈猴已得磨砺,比以前多了人性,更是聽得津津有味。
外面雞叫三聲,通天停止講道:“天亮了,到此為止。”
孫悟空向他拜了三拜,心中百味雜陳,不知該如何言說。
因為通天幻化的場景跟他當初求道的洞府一樣,通天又像菩提祖師一樣,教了他實用的東西。
如果說菩提祖師教的是入門法術,通天教的就是天地存在的道理。前者讓他有自保之力,在凡塵中脫穎而出,後者叫他耳目一新,似懂非懂,待他參透,必定受益無窮。
孫悟空被菩提祖師逐出師門,拜唐三藏為師也很不情願,此時受了通天道法,雖不知通天身份,心裏也想喊他一句師父。只是他已經有了師父,實在不知道該怎麽辦。
“不必多禮。”通天道:“你我夢中相見,不過片刻談心,若有所得,也是你的造化。何須放在心上?只望你日後小心,縱然磨砺修行,莫要失了率真本性。”
說完他就不見了。
孫悟空醒來,果真看到太陽剛剛升起。
唐僧他們還在睡,他沒有打擾,悄悄下床跑到隔壁房間去敲了敲門,“老頭,老頭開門。”
屋內無人應聲。
孫悟空推門而入,果真是空空如也。
點化完猴子,通天就準備去靈山了。
倒不是他偏心眼,只對取經路上這一人優待,只是唐僧前世是金蟬子,本就是佛教中人。豬八戒與沙僧也是天庭中人,就連白龍馬也有龍宮,只有孫悟空,無父無母,背後也沒有勢力,目标達成後,不知歸所。
……
……
佛教的日子很枯燥乏味,不過他們追求的就是這個,每天除了講經就是講經,平時沒有外人來,也就西天路上的幾個人能提供一點樂趣了。
通天隐去身形,看到和記憶中大相徑庭的徒弟。
“……”
當初接引和菩提也不是這個發型啊。
如果是陌生人也就算了,多寶他可太熟悉了,沖擊力不是一般的大。
如來現在今非昔比,十分沉穩莊重。他的話不多,多在讨論佛法時開口,平時講話也沒有疏漏,無法判斷他對截教的态度,也看不出是否顧念舊情。
天庭和佛教往來密切,為了避免節外生枝,通天決定等取經之後再出現。天上一天人間一年,師徒四人路途臨近末尾,不差這幾天了。
說起來竟然沒有人防備他從小世界回來……通天想了想,以他的性格還真不會這麽快回來。多虧了陳愫傳的信,平白讓他撿了漏子。
又幾日,大雷音寺終于迎來了取經人。
師徒四人分別被封為旃檀功德佛鬥戰勝佛淨壇使者金身羅漢,白龍馬則被封為八部天龍。
六百五十七部經書分裝在箱匣內,回去路上無須一步一個腳印,直接騰雲駕霧便可歸去。
趁着唐僧回大唐,雷音寺又開了個大會,慶祝西天之行結束。
然後又單獨留下馬元尊王佛彌勒佛,觀音文殊普賢三位菩薩,還有歡喜佛燃燈古佛等人開了個小會,商量了一下日後的發展。
大乘佛法在唐朝傳播,佛教昌盛,無論是寺廟金身,還是經書教義都會廣泛傳播,道教自然被壓一頭,而且看起來最近幾百年都沒有大興的機會了。
大家都很滿足,覺得可以暫時消停一下了,如果再繼續發展下去,壓縮道教的生存空間,那邊肯定會反抗。
開完小會,各路菩薩佛祖紛紛離去,如來一人端坐殿內,慈悲斂目,默念禪語。通天洩出一絲氣息,透露自己的到來。
如來手上念珠一頓,緩緩睜眼,自高臺上走下。
“弟子給師尊見禮了。”
語氣不急不緩,謙恭有禮,比先前沉穩端重了很多,和記憶中相比變化太大了。
通天現身,“你既已皈依佛教,便不再是截教中人,無需多禮。”
通天很欣慰,目前看來他的徒弟還算有良心,這麽多年的教導沒有白費,不枉師徒一場。
如來請通天坐到主座,給他講了講現在西方內部的形式。
西方本教的人少,截教的人不得已,投奔佛教。道教的人一開始是為了監視截教,順便幫佛教發展壯大。發展過程中接引卻發現,道教背後仍有聖人坐鎮,而截教沒有背景權勢,別無選擇,更容易得到信任,于是多寶的權利漸漸變大,道教的文殊普賢觀音等人分輔,也是互相制衡。
原本截教的法戒被封為祗陀太子,馬元成了馬元尊王佛,還有歡喜佛長耳定光仙。
法戒的職位還夠不到這些私密的回憶。
長耳定光仙是封神時候叛變的,如果有他相助,通天的萬仙陣也不會這麽快失敗。雖說現在大家一起生活,往日的事情不該計較,該有的信任再也無法建立了。
其他都是道教和玉帝那邊派來的,差不多就是多寶一個人孤軍奮戰,正因為如此,本教對他的防備最少,就連道教,也沒有很在意,還以為他真的一心向佛,不再想念舊主。
說起來他做的也确實很隐蔽……也不知道陳愫是怎麽腦補出來的。
可能這就是天道的特殊能力吧。
通天道:“前塵因果已了,你我不必以師徒相稱。”
他雖然不服氣,也能看出來佛教鼎盛至極。如果能趁此機會傳播一下衆生平等,叫妖族好過些,就已經很不錯了,沒有必要說出來,叫多寶為難。
就算真的想重新争奪,也不能趕着剛取完經搞事。
聊完內部,如來又講了講天庭的情況,還有東西方的外交。
通天聽完沉默了。
屁事真多,就不能安安分分修煉嗎?
當初在洪荒雖然也有争鬥,大體上還是苦修為主。現在日日夜夜的勾心鬥角,修行也不再專心,反而注重權利和享受。
雖說他不會置喙別人的生活,可是一想到在這種環境中重新整合教徒,心裏就很累。日後成功了,還要費盡心思去管,倒不是像鴻鈞陳愫他們那樣來的輕松自在,還不用擔心再跟人打起來,無力保全教派。
封神戰敗後通天滿心怨怼地離去,直至今日徹底解開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