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7章
規整産業并不是一天一月之功,現下又正值秋收的季節,更是忙碌繁雜了三分。
節後開學後,莫磐就跟宋夫子請了假,只上午去聽課學習,下午在家幫着莫青鸾料理家務。
大羅村就這麽大,這兩天無論是天家宣旨,還是官衙的人來給他家丈量土地等轟轟烈烈的事都與莫家有關,宋夫子自然有所耳聞,也體諒他小小年紀當家作主的不容易,就很痛快的準了他的假。
因他假日裏就将整本論語都背的七七八八了,宋夫子心下震驚之餘,也怕他損耗過度,很是給他說了一番‘貪多嚼不爛’的道理,要求他循序漸進,打好基礎,才能長遠發展。這也是他批假批的那麽痛快的原因,實在是莫磐太自律了,不僅不怕他落下功課,反而還要他幫着收着些,就怕他沖的太快摔了跟頭。
莫磐對宋夫子的勸誡自然是聽進了心裏,又想起莫青鸾總是想讓他休息玩耍的作為,特地向莫大壯等學裏其他學的好的小學生請教了一番他們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方法,最後發現自己确實脫離群衆太遠了,這很不利于他韬光養晦的策略,所以幹脆照着宋夫子給定的進度讀書學習,将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家新得的産業上面。
梳理人事交稅納糧這樣的瑣事自有莫青鸾料理,莫磐做不來也沒興趣做,他的興趣是給現有的土地做規劃,打算從現在就提前布局,通過一個秋冬的整合和改造,明年就可以按照農時一一施展了。
花了好幾天的功夫,在通過莊上的管事和莫青鸾充分了解情況後,他便根據現有的輿圖,重新畫了個《莫家莊五年生産計劃圖》,将自己的想法細細的描摹了出來,興沖沖的去拿給惠慈大師看,想從他這裏聽取一些不同的意見。
惠慈大師仔細觀看了這張五年計劃圖,最後給出評價:“你于繪畫上倒有幾分天分,你不是下午都不去上課了嗎?到我這裏我教你畫畫吧。”
“畫畫?”莫磐有些興奮了,惠慈大師表面看着一副好說話的樣子,其實他眼光可高了,平日裏也少誇他,如今竟說他有繪畫的天分,莫磐就有些飄飄然:“你覺着我畫的圖好看嗎?我學什麽樣的畫法合适?我比較喜歡工筆畫,美麗優雅,關鍵還很像。”說罷還意有所指的看着惠慈大師手裏的圖。
繪畫光畫法就分好幾個種類,比如現在他跟惠慈大師學着畫的輿圖,就更傾向于工筆畫。
惠慈大師卷起手裏的紙張敲下莫磐腦袋,勾唇笑道:“真是個給點陽光就燦爛的小子,還什麽畫法合适?你這也算工筆畫?先跟我從調墨開始學吧?”
惠慈大師怎麽教他就怎麽學,關鍵是現在:“你還沒說我這莊子規劃圖怎麽樣呢?”
惠慈大師随手放下圖紙,端了杯清茶啜飲,問他:“那天你執意要東邊的那塊嶺地,就是為了種果樹?”
莫磐也想學惠慈大師端杯茶風雅風雅,無耐他腿短力小,最後只得跪趴在炕桌對面,用兩只小手捧着茶杯一邊喝水一邊說:“是啊,那嶺上雖然光禿禿的,但結的栗子又大又甜,其實也很不錯了。我家良田夠多了,不差那幾畝。”
惠慈大師看小孩那撅屁股趴桌子上的架勢怎麽看怎麽像小狗喝水,每當惠慈大師懷疑莫磐心智成熟的不正常的時候,莫磐都會用他幼稚質樸的行為将他的腦洞拉回來:這絕對是個貨真價實的小屁孩!
比如這張什麽五年規劃圖,從作物的生長規律,農時變化,到果樹的适應環境,再到地氣修養的時間和莊戶勞作的範圍,不能說面面俱到,也算有理由具備。
圖裏面既考慮了陰陽相生之法,也包含了天人相合的規律,尤其是對那片快幹了湖以及圍着那個湖做的規劃,讓人驚豔。
如果是由精通此道的人來作此圖,只能說水平一般。
可是,莫磐只是一個不到六歲的娃娃。他知道稻子秧苗長什麽樣嗎?他能分清桃樹和李樹的差別嗎?惠慈大師和他生活了一年多,有一次他還見他把雜草當韭菜給吃了,還問他為什麽這韭菜吃着有些喇嘴?在什麽都不懂的情況下能畫出這種水平的圖,那就不是驚豔,而是驚駭了。
這和他的年紀和閱歷比起來,怎麽看怎麽違和。
莫磐的生活軌跡,惠慈大師了如指掌,所以他沒有懷疑這張圖不是莫磐本人畫的。或許有人指點,但這裏面的方方面面絕對是莫磐自己真實的想法,有好幾個地方他都曾經聽莫磐自己說過,當時他沒在意,現在看着就格外的親切。
惠慈大師只能感慨:此乃天授!莫磐似乎天生就是吃土地這碗飯的。
惠慈大師道:“地已經是你的,你想種什麽都由你,我在各地也有些知交故友,一些好品種的果樹苗到是可以給你搜羅一些。只一點,三年內你是別想出産了。”果樹長成最少三年。
莫磐喜道:“這可就幫了我大忙了。至于出産,我娘也跟我說了,不過,我就是不想讓地空着,短時間內沒想出産的事。”其實,他是想在自家山頭實驗果樹嫁接之法,現在也有嫁接之法,不過多以觀賞花木為主,少有果樹嫁接,東西南北多品種的果樹嫁接就更少了。
接下來惠慈大師就莫磐的這張五年規劃圖删減更改一番,讓它更具有實用性。
莫磐拿着新得的圖若獲至寶,一邊感嘆惠慈大師真是個全能型人才,一邊高興的回家跟他娘商量接下來的人力安排。
莫青鸾早就知道兒子在跟惠慈大師學畫圖,她這幾天忙秋收忙的焦頭爛額,也沒留意莫磐畫了些什麽。今日看到這樣詳盡的規劃圖,只當是惠慈大師給畫的,除了感嘆一句惠慈大師真是得道高僧,什麽都會之外,就毫不猶豫的按圖照做,組織人力,開始對莫家莊整改。
莫磐只在莫青鸾看不明白的地方搭把手,解說一番,其它時候都是領着他新得的書童春分看顧雙胞胎,好幫莫青鸾分擔一些。
春分今年十三歲,是家裏最小的男孩,他們一家都是莊子上自帶的奴才,還是能識文斷字的高級家奴。他娘劉氏被莫青鸾挑來做管家娘子,他被挑來做莫磐的書童,改名春分。他爹被任命為一個小管事,帶着他的兩個哥哥和其他幾個壯勞力去莊東頭的大湖挖淤泥,準備明年蓄水養魚種荷。
像春分這種人家,身家性命都是和莊子綁定在一起的,也叫世代家奴。如今莊子主人變了,他們的主人也就跟着變了,生死都有新的主人裁奪。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規則,家奴未必就比良民凄慘,所以莫磐也沒想在這個時代裏搞社會主義,頂多不欺壓他們罷了。
因是家奴,主人家的榮辱就是自己的榮辱,所以春分一家服侍莫氏母子幾人都很用心,做事也得力,很得全家人喜歡。
這日,莫磐在村頭宋夫子學堂裏下學後,被宋夫子叫住說話。
宋夫子名叫宋缺,字一分。據說宋夫子出生的時候家裏五角俱全,宋老爺子就給他取了‘缺’字做名字,就怕他應了‘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的老話,福氣外漏。原本宋夫子這樣的家境,這一生只逍遙度日就可,偏生他又長了一副好頭腦,于讀書上甚有天分,于是等他冠禮取字的時候,他的恩師便給他取了個一分的字,和着他的名,就是希望他能悠着點,萬事不要太滿,缺一分最好的意思。
莫磐背着書包,站在宋夫子的書桌前,疑問道:“夫子有什麽吩咐?”
宋夫子看着愈發玉雪可愛的學生,捋須滿意道:“并無大事。我見你今日家事已料理周全,下午就繼續來學裏上課吧。”
莫磐答應下來,這不是大事,犯不着專門讓他過來,果然,只聽宋夫子繼續道:“說起來,你家的造紙方子最先贈給了書院,書院裏接了方子,也沒什麽回禮、表示,倒是很對不住你。”
莫磐心裏仍舊狐疑,只嘴上道:“宋夫子與我家多有照顧,我與母親能在此落戶還多虧了夫子作保,哪裏還需要回禮和表示呢?”
宋夫子解釋道:“我為你們作保,是受了吾友之托,并不是因方之故。”
莫磐只拿他那一雙大眼懵懂的看着宋夫子,不明白他到底要說什麽。
宋夫子輕咳一聲,繼續道:“說起來,你還沒到書院裏看過吧?”
莫磐猜到一些,回道:“并未。”他一剛進學對的小童,沒有人帶着,去都是秀才舉人的書院幹嘛?
宋夫子問道:“明日,我要到書院去拜訪,你可願随我一起去?”
莫磐看着有些不自在的宋夫子,心下已經了然。
帶他去拜訪是假,書院裏有人想見他是真。
為的是什麽,也很好猜。
他家明明是先把方子給了書院,結果最後居然是栖靈寺得了莫大的好處,書院裏的大拿們自然是要有些想法的。
自從聖旨傳來之後,莫磐就想過書院這邊會不會有話說,結果等了好幾個月,這都要入冬了,才由宋夫子做中間人,帶他去拜訪。不可謂沒有耐心了。
莫磐心裏明白,臉上卻不能表現出來。
只做出一副好奇的表情和語氣,對宋夫子說:“我自然是願意的。都說揚州書院是江南首屈一指的書院,我以後也是要到那裏讀書的,早就想去看看啦!”
拜別宋夫子,莫磐回到家裏,用過午飯後,跟他娘說了一聲,就帶着春分去了栖靈寺,找惠慈大師學畫。
說是學畫,不過是學着認些調料顏色和觀賞些前人名作,另外練習一下運筆之法,見識下各家流派。因他手太小,也沒有勁道,所以真正如何作畫還沒學呢。
他來的時候,惠慈大師正拿着一柄放大鏡,在窗前觀賞一副破損的古畫。沒錯,所謂對的名家字畫,都是惠慈大師現在或曾經在坊間淘回來的殘缺品,和別家送來修補的珍品。
惠慈大師就拿這些要修補的字畫給他做繪畫啓蒙。
別說,還挺有意思的。
等爺倆一起觀賞完這幅據說是顏真卿真跡的古字,莫磐就跟惠慈大師說了明天要去書院的事。
惠慈大師嗤笑道:“可算是等不及了。”
莫磐好奇道:“你覺着明天他們會說些什麽?”
惠慈大師興致缺缺的道:“左右不過是仁義道德的酸腐之言,你可別被他們哄了去。”
莫磐撇撇嘴:“我就一孩子,能聽懂他們什麽話?萬事有我娘呢。”
惠慈大師贊賞道:“拿一婦人搪塞,倒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莫磐被說的臉頰泛紅:“本來就是!我能得賞賜也不是我的本事,都是大師你疼我罷了,跟我有什麽關系?”
跟惠慈大師說過話之後,莫磐心裏有了底。晚上回家跟莫青鸾說起明天去書院的事。
莫青鸾一邊在油燈下盤點着莊子上這個需要多少柴碳,一邊看莫磐哄着雙胞胎認些簡單的字,一家人其樂融融。聽了莫磐的話,就放下手中的賬本,沉吟起來。
莫磐見莫青鸾的神色有些說道,便問:“娘,怎麽了?”說起來他娘兩次安家都在書院附近這個行為本身就很值得深究,只不過莫磐從來沒問過。
莫青鸾嘆口氣道:“沒什麽,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他們要是問你什麽話,你就裝不知道,都推到娘身上就行了。”
莫磐道:“我也是這麽跟惠慈大師說的,大師說這是個好方法。”
他娘對惠慈大師不是一般的信任:“你就照惠慈大師教你的做,總不會錯的。”
莫磐答應下來。能讓惠慈大師和他娘都看不上眼的書院到底是個什麽樣,他倒是真的好奇起來了。
第二日用過早餐後,莫磐就帶着書童春分,坐上宋夫子的馬車,一起向揚州書院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