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4章
荀文若即刻召集家裏的親眷和仆從,要将認幹兒子的事情廣而告之。
季汐着急地道:“不是,在下真沒答應,你誤會了。”
荀文若沉了臉,佯怒道:“你連叫了我兩聲爸爸,可不能反悔不認啊。”
季汐秒慫。
兩次稱呼荀文若都是在喊爸爸,認爹的事情就這樣陰差陽錯下塵埃落定了。
他還挺有阿Q精神的,想着這事其實也并不算是很糟糕。
諸葛謹,字子瑜;諸葛亮,字孔明。
諸葛子瑜和諸葛孔明是親兄弟,尚可以投孫、劉兩家,他和荀文若別說不是親父子,就算是親父子也同樣可以各事其主。
志不同,道不合,他理想中的主公是愛民如子的劉玄德,而非視人命如草芥的曹孟德。
不多時,荀文若的兒子們全來了。
最年長的二十二歲,娶了曹孟德的女兒為妻;最小的只有兩歲。
季汐認了個臉熟。
荀文若認了個幹兒子,班也不想上了直接去和曹老板請假。
當然這事季汐并不知道,還以為新任爸爸是去上班了不到下午不會回來。
他現在的身份是荀文若的幹兒子,不怕見不到徐元直。
昨天他也沒有閑着,已經打聽清楚了徐元直的住址,就住在隔壁那條街。
荀文若前腳剛出門,他後腳就帶着王二去找徐元直了。
徐元直自入曹營起就一直游手好閑不務正業,直到曹丕篡漢之後才有所作為,這會兒天才蒙蒙亮肯定在家。
無利不起早,沒見過哪個不用上班沒事還早早出門的。
如他所料,徐元直果然在家。因着荀文若幹兒子的身份,季汐很順利地進入了徐元直的府邸。
徐元直雖不明季汐的來意,但還是很熱情地邀請季汐上床。
桌椅板凳還沒有推廣,有客人來都是請到床上坐的。
季汐看了眼硬梆梆的木板床,苦笑道:“徐叔叔不用客氣,晚輩站着就好。”
他不敢再亂叫大人了,看年紀叫叔叔肯定是沒錯的。
徐元直見季汐不肯坐也不勉強,問起了季汐的來意:“季賢侄來我府上所為何事?”
前日在大街上,他親眼看到荀令君抱着季汐回府。
沒想到這才幾天荀令君就認了季汐當幹兒子,可見對季汐是十分喜愛的。
換做是他,也喜歡長的這麽漂亮又識禮的孩子。
讓他不解的是季汐跑他府上來做什麽?他和荀令君沒什麽交情啊。
季汐是來讨要推薦信的,當然這話不能明着說。
他和徐元直素昧平生,相互之間都不了解也不信任,不可能一上來就談論投靠劉玄德的事情。
更何況荀文若府上的仆人王二還在這裏。
季汐一臉崇拜地道:“在下聽聞徐叔叔對儒家的典籍非常精通,此來是為借書。”
“借書?”徐元直并不相信季汐是特意來借書的。
荀文若的才華有目共睹,世間少有人能及。季汐身為荀文若的幹兒子,何必舍近求遠來向他借書。
他反問道:“怎麽?荀令君府上的書不夠你看?”
季汐早已經準備好了說辭:“在下慕名前來,想看看徐叔叔對儒家典籍的獨特見解。”
看見解是假,看字跡是真。
前日他蹲坑的時候發現書簡的留白處有批注,字跡和正文一樣。
問過王二後得知,批注是荀令君寫的。
這個時代沒有印刷術,書籍只能靠手抄。季汐眼前一亮,心中有了計劃。
僞造推薦信。
他初來乍到沒有名氣,想讓徐元直将他舉薦給劉備幾乎不可能,那就只能造假了。
徐元直身在曹營,不可能跑去劉備那裏揭穿他。
關鍵是要讓徐元直同意借書。
“家中的書我時常要看,怕是不能借給你。”徐元直這麽說,拒絕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自己辛辛苦苦抄的書寫的批注,憑啥借給一個小孩子?
亂塗亂畫或弄丢了怎麽辦?
季汐此來是早有準備,說道:“徐叔叔先別忙着拒絕,在下有禮物奉上。”
他示意王二将背上背着的袋子打開。
徐元直瞄了一眼王二背着的長條形布袋,以為裏面裝的是琴,擺手道:“我不彈琴,你拿回去吧。”
等到袋子打開,他愣住了。
這東西通體都由木頭制成,上面有數道劃痕,他從未見過,不知道是什麽。
季汐解釋道:“這個叫搓衣板……”
徐元直雖然被曹孟德奉為上賓,但是因為他不幹活收入低,衣服還是要靠老婆手洗。
這個時候可沒有搓衣板,洗衣服多累啊。
徐元直聽季汐說完搓衣板的妙用,經不起誘惑,直接就将一大堆書簡送給了季汐。
用一堆書,換一塊搓衣板。
季汐本來是想用算盤換的,結果出乎他意料的是這個時代就已經有算盤了,只好改成搓衣板。
幸好王二認識算盤,昨日看到草圖時就認了出來。
算盤不僅可以進行簡單的加減乘除,還能開方程,比筆算快得多。
也就只比計算器差點而已。
季汐小時候跟爺爺學過用珠算乘除,這才沒有在珠算上落後于古人。
徐元直十分大方地給了季汐十卷書簡,堆成了一座小山。
他見季汐絲毫沒有要告辭的意思,抓緊了手中的搓衣板,生怕季汐反悔。
季汐看到了徐元直的小動作,心裏憋着笑。
徐元直能用一堆書簡換一塊搓衣板,可見是十分疼愛老婆的,相信搓衣板的另一個妙用很快就能被徐元直老婆開發出來。
自求多福吧。
季汐請徐元直在每卷書簡上寫上“徐庶贈季汐”才告辭離開。
他這麽做別有深意。
一來,是為了向人們展示他和徐元直關系好;二來,是因為他和徐元直的名字在書裏不好找,這樣省事。
離開徐府的時候,季汐感嘆:徐元直真是個實誠人。
搓衣板并不難做,仿制起來非常容易。徐元直大可不必用一堆書簡來換,可他卻這麽做了。
足見其品格高尚。
王二則是覺得徐元直不太聰明,傻乎乎的用一堆書換一塊再普通不過的木頭。
要知道書的價格可貴了。
季汐和王二往荀府走的時候,荀文若已經在家了。
不光是荀文若,曹孟德、曹子桓、曹子建、何晏、荀公達,荀文若的兒子兒媳和女兒女婿也在,已經等候多時了。
曹孟德雖是客,但因為是荀文若的主公,坐在上首。
荀文若的長子荀長倩是他的女婿,如今荀文若認義子,他這個做親家的帶子女來見見沒毛病。
荀公達是荀文若的大侄子,肯定也要來。
曹孟德問道:“文若還是沒有查出季汐的來歷?”
荀文若回答:“我聽他說話帶有濃重的鄉音,根據口音可以推斷出他是南方人。”
曹孟德聽到季汐是南方人并沒有對他起戒心,不過是一個孩子罷了。
季汐剛回到荀府就被通知荀令君要見他,已經等候多時。
季汐擡頭看天,他回來得挺早的,這個時候荀文若應該還在上班才對啊。
正好他也有事要找荀文若,讓王二和他一起去正廳。
一進正廳,便見屋子裏坐滿了人,除了荀文若和荀長倩夫妻,其他的一概不認識。
他随口問道:“父親,家裏來客人了啊?”
荀文若點頭,首先向他介紹了坐在上首的曹孟德,吓得他直接給跪了。
身後的王二也跟着一起跪了。
曹孟德極為看中禮節,不乏因為“無禮”這個罪名被砍頭的謀士。
比如崔琰、許攸等等。
被譽為奇佐的謀士郭奉孝對曹營貢獻大吧,就因為平日裏不拘小節所以只是個幕僚,哪怕是軍師之首也和荀文若不可比。
郭嘉,字奉孝。
這還是曹孟德看重郭奉孝的結果,不然早就砍了。
曹孟德帶兒子們過來是想混個臉熟,季汐身為荀文若的義子将來很大可能會為他兒子所用。
知識改變命運,貧農沒錢讀書。
這年頭識字的人不多,基本都出自世家大族,選人當官基本上也是選官二代。
讀書人是有社會地位的,分成世族子弟和寒門子弟。
不管季汐以前的出身如何,既然識字就說明不會太差,最差也是寒門。如今當了荀文若的義子,更是前途一片光明。
帶年僅十六歲的何晏過來,則是來和季汐比美的。
曹丕,字子桓;曹植,字子建;陳群,字長文;荀攸,字公達,荀恽,字長倩。
季汐成了荀文若的幹兒子,也就和他們都有親。
荀文若依次介紹了曹丕、曹植、何晏、陳群等人,待季汐與他們見禮完畢後問道:“你上哪來?”
季汐老實地說道:“我去借書了……”
他來找荀文若本來是想說印刷術的事情,看到曹孟德在這便沒有提,而是将向徐庶借書的借口又說了一遍。
荀文若這才意識到小孩子是要讀書的。
他有些內疚地說道:“是為父疏忽了,差點耽誤你的學業,想不到你這麽想讀書。”
季汐:不,我不想。
他只是想傳授印刷術,再弄出活字印刷術,自己僞造徐庶的手書。
古人識字率極低,木工基本上都不識字,要雕刻書簡上的字就得照着字跡雕。
字跡是徐庶的字跡,他只要擺動刻有字的方塊就能印刷出徐庶“親筆”書寫的推薦信,簡直神不知鬼不覺。
曹孟德笑道:“明日起,你就同曹植他們一起讀書吧。”
曹子建上的是私學,少時同荀長倩、何晏以及一些重要謀士的子女在一起讀書。
他比季汐大兩歲,再過兩個月就要行冠禮從私學畢業了。
季汐聽到曹孟德的笑聲,腦中自動響起了BGM——曹孟德敗走華容道時那充滿魔性且富有節奏感的笑聲。
等到他把BGM趕出腦海,讀書的事情已經定下了。
他有點懊惱,為什麽沒有早穿越幾年和未來的魏國皇帝曹子桓在一起讀書?
要知道和曹子建走的近,是會被曹子桓記恨的。
古代的課程并沒有想象中的無聊,騎馬射箭、兵法軍政、書法算術等等什麽都教。
季汐才剛來沒幾天,就和同窗們混熟了。
私學裏,一群學子将季汐圍在中間,專心致志地聽他講故事。
季汐口若懸河的言道:“話說那馬文才早就懷疑祝英臺是女扮男裝混進書院的,故意讓祝英臺扮作觀音,以此試探。”
話說到這裏,只見何晏忍不住搭腔道:“那他得逞了嗎?”
季汐笑道:“沒有,祝英臺早有提防,扮觀音的時候沒有解下裹胸,而是在胸前放了兩個白面饅頭……”
大才子曹子建突然間插了一句嘴:“什麽是白面饅頭?”
季汐:!!!
---------------本期杠精---------------
網友1:要雕反的才能印出正的字啊。
回複:木工:不要小看我,我可以對着正體字雕刻出反體字。
網友2:語言問題?
回複:這裏設定三國時的發音為主角會的方言。
寶寶:頭發問題和語言問題都給你解決了O(∩_∩)O
季汐:我謝謝了……
寶寶:身穿大法好,有千軍萬馬保護你。
季汐:(≧▽≦)有這種好事?哪呢哪呢?
寶寶:體表數不清的益生菌(頂鍋蓋遁走)
季汐:看我小李飛刀!
叮叮叮……
網友3:曹植這個時候還未弱冠,還沒有字。
回複:所以曹子建只出現在旁白。
網友4:那個時代糖肯定挺貴的,而且沒有酵母賣啊
回複:西漢時出現蔗糖,蔗糖再貴,貴族也吃得起,平民吃的可以不放糖。發面不需要酵母,酵母只是加快發面速度而已。
作者有話要說:
誇我!加更!!誇得深度,決定加更的長度,是一萬還是兩萬,就看你們誇得好不好了!!!
不治行檢
陳群又雙叒叕向曹操告郭嘉的狀。
陳群:“郭嘉生活作風有問題,天天打牌喝酒借錢泡妞。”
郭嘉:“……”我就靜靜地看着你告我,看着你看不慣我又奈何不了我的樣子。
曹操:“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陳群:“……”氣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