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VIP]
第 38 章 [VIP]
盛绮上臺領獎, 摸着自己手中的一年免費課時獎,整個人還有些懵的。
自己這是撞了什麽大運?
頒獎合影,趙老師笑着開口:“今年大獎又歸了新學員, 希望下一次雅集的大獎,咱們琴院的老學員們也争取一下,我命由我不由天啊。”
臺下學員們嬉笑:“得了老師,咱們琴院絕對是風水有問題。”
“對啊對啊,我也想中獎, 但你說咱們琴院的老天爺就是偏愛新同學呀。”
等盛绮拿着自己的獲得課程獎回到座位, 周圍的學員笑鬧着打招呼。
“盛绮小師妹,你就是下一位結業小師姐。”
這話什麽意思?
盛绮茫然地看向齊姐。
“咱們琴院雅集也搞了八年了, 幾乎每次獲得大獎的都是新學員,而且這位新童鞋會在三到五年內順利結業, 琴技出色。”
齊姐在旁邊解釋着。
“真的啊?”盛绮有些難以置信。
“真的,加油吧師妹, 你是被咱們琴院祖師爺今年選中的孩子。”
圍在盛绮身邊的學員們都點着頭, 拍了拍盛绮的肩膀, 下一位琴院優秀學員就是你。
“咱們琴院這玄學八年了,誰也說不清, 換誰來抽獎都是這個結果,抽獎箱都改造好幾次弄了很多花樣了, 但玄學就是玄學,小師妹,年底雅集看你的了。”
Advertisement
有師姐已經期待起年底的雅集比賽,盛绮虎軀一震。
她......突然就被大家寄予厚望了?
媽媽呀, 壓力好大, 這才年中, 大家居然已經開始說上年底的雅集。
因為盛绮獲得的一等獎是全年課時,按照一年十二個月,一個月四堂課,一共是48課時的專屬老師教學,手裏不過是一張寫了獎品的紙。
“這個你等下回去扔琴院就行,琴院那個展臺你記得吧,每年的這個獎都放在那裏。”
一位師兄說着,盛绮點了點頭。
課時都是記錄在案的,這張紙她要也沒什麽用。
“行了行了,都先別走,所有人大合影了,快快快,之後就散場各回各家。”
主持人老師在前邊招呼着,大家把東西放在座位上,開始聚攏到舞臺前合影。
琴桌琴凳位于舞臺中央,琴院的幾位老師或坐或站在最中心的位置,其餘學員則是根據身高排隊,一排坐,兩排站。
因為本身今天有着非琴院的觀衆前來,還請了攝影師過來錄制視頻和拍攝照片,喊了幾次“茄子”,大合照順利完成,學員們開始收拾起現場。
琴院內部的雅集與音樂會舉辦了八年,大型的一年兩次,小型活動時不時就舉行,有着豐富的經驗。
收拾現場,清理垃圾,因為這本來就是租用別人的場地,一切都要恢複原樣,沒有急事,不着急走的學員都留下來幫忙。
盛绮拿着垃圾袋裝着現場的水瓶子,人多力量大,二十多分鐘,現場一切都收拾好,搬運東西的學員已經分批帶着物品回琴院。
盛绮跟着齊姐和趙老師身邊最後檢查了一遍全場場地,和負責人交接才離開。
“盛绮,等年底可有不少人等着看你呢。”
一邊走路,齊姐一邊對盛绮說着。
盛绮手中抱着抽獎箱,她看了看去,這就是一個普通的紙盒子改造的抽獎箱,外邊糊了一層的包裝紙。
這一抽,就抽到了自己,也太玄了!
聽着齊姐的話,盛绮一抖。
“大家都這麽關注的嗎?”盛绮弱弱發問。
“差不多吧,年底雅集活動還有抽獎,不過這麽多年來一直沒有人蟬聯一等獎。”齊姐的話語裏有些可惜。
“要是又抽中,那得運氣多好。”盛绮說着。
“你運氣就很好啊,我這麽多年來,抽獎多少次了,除了八年前中過一套茶具,到現在就再也沒中過。”
齊姐的話語裏有些唏噓,玄學是真的玄。
“齊姐,別封建迷信了,再這麽下去,咱們琴院的玄學大法簡直是人人皆知。”
趙老師有些無奈的開口。
雖然趙老師的心裏也覺得有點玄,這事兒真的很迷,剛開始大家都是半開玩笑地說着,但現在幾乎每個學員都被宣傳了一通,一個傳一個,篤信琴院玄學,可別被人舉報搞封建迷信了。
等到一行人回到了琴院,盛绮把自己獲得獎項證明交給趙老師放到展臺上,她終于明白齊姐說的玄學了。
琴院創立至今八年時間,獲得“全年免學費”獎項的一共是15人,盛绮是第15名。
其他人當初獲得的證明,還有自己的考級證書,比賽證書,結業證書都明明白白地擺在這裏。
第一年的師兄,華國音樂學院古琴十級證書。
第二年的師姐,央音古琴高級教師資格證書。
第三年的師姐,華國琴會青年組全國賽金獎
......
盛绮此刻感覺自己有點虛,全是大佬,只有自己一個萌新弱雞。
“怎麽樣,很玄吧?”
齊姐站在盛绮身邊,看着展臺之上的各式證書也是一臉滄桑。
盛绮使勁兒點了點頭,太玄了。
比她早一年,上一位琴院的幸運學員同樣有證書擺在這裏,擁有中級的古琴教師資格證,壓力忽然就來了。
“盛绮,沒什麽玄學,就像這個展臺,這個更多的是一種激勵吧,看到師兄師姐前輩們都這麽勤勉,自己也不能落後。”
趙老師在一旁說着。
盛绮點了點頭,她知道這個道理。
說玄學的都是大家開玩笑說說,師兄師姐們能夠達到如今的水平,都是自己一點點練出來,磨出來的。
眼前琴院的這個展臺,對于自己就是一種無形的激勵。
有這麽多琴院的前輩珠玉在前,自己這個接過了接力棒的也不能落後,否則豈不是很丢臉?
再加上每年的一等獎抽獎獲得者都會獲得大家更多的關注,一想到要在衆人面前表演,那就更不能關鍵時刻掉鏈子了。
再者,一年四十八節課的免費課時,如果計算成金錢,約等于五位數。
如趙老師的一對一授課價格在300元一堂,其他老師的授課費用也在150-200元不等,一年48節課時差不多等于五位數,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除了一年的免費課時,琴院還抽取了一個半年免費課時,這樣的活動一年搞兩次,成本可不低。
盛绮原本交了十節課的課時費,現在已經上了七節課,還剩下三課時,加上這四十八節課,趙老師說如果她不總請假曠課,認真練琴的話,排除到春節和一些節假日休假,一年時間足以學到中高級曲目。
屏風,茶具,琴桌琴凳,宣傳欄都搬回了琴院,一點點歸回原位。
收拾了差不多,時間走向下午四點,學員們紛紛告辭,盛绮也告別了今天認識的老師和師兄師姐們,坐上回家的地鐵。
今日等于在現場聽了一天的琴,盛绮還幫忙搬着東西忙前忙後,但一點都不覺得疲憊。
之前自己還擔心參加雅集活動不認識人,會不會很尴尬什麽的,但現場的師兄師姐們熱情禮貌而不過度,一首又一首的曲目讓盛绮只覺得不虛此行。
剛開始學習古琴,只是因為系統發布的任務,尋覓到這種樂器。
習琴至今不過兩月,盛绮越來越喜歡,投入其中。
趙老師說,琴院的學員們起初來學琴的目的都各有不同。
有的是因為從小在電視劇裏看到了“古琴”這種樂器,只是古琴本身就小衆,社會上知道的也不多,到了如今信息發達的時代才找到機會開始學琴。
有的學員則是想要找一門樂器陶冶情操,退休了,自己在家沒事幹了,學個東西也掌握一種技能。
有的則是覺得古琴很小衆,比起其他的樂器,加上千古流傳的各項傳說,本身就多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與魅力,這樣小衆的樂器豈不是很有“逼格”?
還有的只是因為喜歡,喜歡琴呀,學着學着也想要成為一名老師,開館授課,傳播民樂。
有的人是傳統文化愛好者,學習書法,學習繪畫,也學習琴。
......
盡管大家的目的不同,學琴的初心不同,但這又有什麽關系呢?
趙老師說,你想學琴,抱有目的的學琴,不管是自己想要出去裝13顯擺,亦或者是想要日後從業,或者單純的找一門事兒幹,這都很好。
正是因為有着目的,才有着動力,有着激勵自己學下去的決心。
琴院學員們的年齡不同,身份不同,職業不同,在偌大的陽城裏,大家都是形形色色的普通人。
可正是因為對于琴的熱愛,因為琴院而聚攏到一起,志同而道合,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緣分?
盛绮的社交圈子一直很窄,從前一直在讀書,除了自己的家人們,就是上學期間的同學。
好朋友?
那都是關系好的同學慢慢處成好朋友,好閨蜜。
上了大學之後,身邊的社交圈子依舊是如此,宿舍舍友,學院與專業的同學,輔導員,依舊是身處在校園的象牙塔之中。
與其說盛绮沒有接觸過社會,到不如說她壓根就沒踏入過社會的環境之下。
社交恐懼,同樣一部分來源于未知。
因為未知,所以恐懼。
坐着地鐵到家,盛绮換下了衣服癱在沙發上回想着今日。
今天的雅集,她不僅僅是聽到了從一級到十級的各個曲目,還認識好多琴院的師兄師姐。
齊姐就是琴院的傳奇人物之一,當然,齊姐自己不這麽認為。
她覺得自己只是個愛好稍微多一點的普通人。
盛绮掰着手指頭計算了一下齊姐每周的行程。
書法課一堂,國畫課一堂,古琴課一堂,篆刻課一堂,每天跑步健身三公裏,彈琴至少兩小時,還有練字和畫畫,刻印,這也都是需要漫長的時間來進行練習和積累的。
對了,還有每周一次志願者,和每周兩次的羽毛球。
齊姐還有其他事情要做,比如看書,看劇......
盛绮只覺得這要是換做自己,簡直是一天行程排到晚,跟放學還要去上各種輔導班的小學生有什麽區別?
齊姐的自制力實在是太強了!
盛绮如今雖然也算是每日堅持運動,練琴,讀書,有規律的生活,但與齊姐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況且齊姐是純靠着自己的意志和強大的自制力,盛绮是為了金幣。
還有今天結業音樂會的主人公小師姐,碩士研究生期間一邊做課題,一邊在琴院兼職帶學員,每天還練琴幾小時,然後順利讀博。
時間管理和精力管理都太強了吧!
最關鍵的是,在盛绮眼中,如齊姐和小師姐實在是眼中楷模,在她心裏都是超超超超級大佬,一聽說事跡都倒吸一口涼氣,無比欽佩。
而她們都覺得自己是普通人,選擇這樣的生活也不是為了什麽,就是喜歡,就是覺得這樣比較有意思。
如果盛绮從小到大能有齊姐和小師姐的自制力,高考沒準都能去清北了。
對于大部分而言,聽到如齊姐小師姐這樣的事跡,少不了誇贊與佩服。
甚至也會雄心壯志的像他人學習,給自己列出一個時間分明的學習工作作息時間表,安排好每日內容。
但往往是興之所至,一時上頭,能堅持三天都算是厲害,大多半途而廢。
堅持一天,我真厲害。
堅持兩天,有點累。
堅持三天,好累,好想休息,不然還是算了吧,當一條風幹的鹹魚也挺好的。
正是因為知道這份執行的艱難,要早起早睡穩定作息,要不貪玩手機,要專心學習工作不摸魚打游戲......
看着容易,做起來難。
琴院也有很多學員,因為工作或是個人原因,有學琴半途而廢的,也有一個月,兩個月才來上一次課,帶學不學的,習慣性犯懶,平日不上課,音樂會雅集倒時常出現。
盛绮刷着朋友圈,看到齊姐,小師姐和趙老師等此刻發出了今天雅集的相關照片,她默默挨個點贊。
以自己天生的鹹魚性格,盛绮也許一輩子也成為不了齊姐和小師姐那樣的人。
但這并不妨礙她去看着他人過這樣的生活,她們讓盛绮看到了生活的更多可能。
在外邊呆了一天,盛绮有些犯懶,晚上直接叫了外賣解決晚飯。
讀書練琴,盛绮有條不紊完成了自己今天的任務。
看着疊的整整齊齊放在沙發邊的華服,因為24小時的體驗期還沒過,系統并沒有回收衣物。
她的頭上只插了一支木簪,此刻摘下了簪子,盛绮拿在手中端詳了半晌。
簪子的材質不知是什麽木頭,放在鼻尖輕嗅還有着淡淡的木香。
這木簪子不似經過多麽精美的雕琢,反倒是有種天然的古樸美感,仿佛是天然而成,并沒有什麽花紋。
盛绮用着自己的卸妝水順利卸掉了妝容,現在已經過了晚上六點,S不在線,也沒有人和她說話。
社交軟件裏的新消息不斷刷新,盛绮注意到有@她的字樣,急忙點了進去。
是她的大學宿舍群。
【晶晶】:@盛绮,寶,開學要交宿舍費了,你是回來自己交,還是我們幫你交上?
盛绮看到消息一愣,下意識地劃到手機主頁,八月二十五號了,陽城大學的暑假已經結束,自己同期的舍友們已經大二了。
大一下學期,已經這麽快就過去了。
同學們已經邁入大二,而自己還停留在大一階段。
盛绮是大一下學期休學,一整年的時間,要等到明年的大一下學期複學。
當初盛绮休學辦的很快,但宿舍裏的東西除了一些衣服和必需品裝了行李箱帶走,剩下的床鋪零碎依舊放在宿舍裏。
作為公立大學,陽大住宿費并不貴,一年一千五百元的寝室費,上床下桌的六人寝內有空調和獨立衛生間,但不可洗澡。
盛绮和自己的大學舍友相處了半年時間,大家都是随和的性子,也沒什麽矛盾。
她想了想,從四月份到現在,快半年的時間沒有回學校,自己的床位恐怕都積了一層灰,回去交個寝室費,也收拾一下。
【盛绮】:回去,這兩天已經開始返校了嗎?大家都回去了嗎?
【小檬】:我和晶晶今天回來了,明天她們幾個也回來,到時候晚上一起吃飯@全體成員。
【雯雯】:沒問題,我明天上午的客車,估計中午到學校。
盛绮默默回了個OK的表情,她也有半年沒見到室友們了,不知道近況如何。
等到自己明年休學結束,再上課就要跟着原本下一屆的學弟學妹們一起了。
說起來,自從休學之後,上課用的那些教材盛绮半下都沒有翻過,學過的東西也早就忘得一幹二淨,好在大一上半年直接考過了英語四級。
第二天,盛绮眼看着衣服的時效到了24小時,昨天使用體驗卡穿着的那套華服淩空消失。
“S,你們這些衣服是都回收了,還是怎麽着?衣服打哪來的啊?”
盛绮此刻十分好奇。
就昨天她穿的這一套,盛绮自己對鏡子拍了照片,加了各種關鍵詞都沒有在網站上搜到。
換句話說,昨天盛绮穿的那套華服,壓根就不是現實裏存在的。
是未來的?還是現實裏不知名工作室的作品?
面對盛绮的疑問,S給出了冷冰冰的回答。
【宿主盛绮權限不足,系統無可奉告。】
盛绮一噎,嗯,果然不出她所料,沒告訴她。
不過權限......?
這意思是她權限高了,就可以知道更多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