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喬菲生意很忙
喬菲生意很忙
高考之後,喬微紮紮實實睡了幾天。
直到某天天還沒亮,一聲豬的慘叫叫醒了她。
二伯養的豬陸續出欄,最開始他們是交到肉食站,後來經楊屠戶提醒,自己殺豬更能賺,他們才請了楊屠戶上門來殺豬。
楊屠戶有意陪養喬多餘這個女婿兼徒弟,除了第一頭豬,後面的都是讓喬多餘為主。
因為竹器廠的原因,富明村大部分人眼見的富裕起來,各家一個月也能吃上三四次肉。
眼看喬家殺豬,條件好的,就訂上一個豬腿,條件差的,也能買上一斤肉,一家人吃個辣椒炒肉。
喬微一家平時不想做飯的時候,就是在竹器廠打飯,竹器廠會給每個員工發飯票,憑票吃飯,就算是家屬也行。
因為殺了豬,喬微就親自下廚,兩年沒吃過紅燒肉的喬微,切了三斤肉,做紅燒肉。柴禾鐵鍋做紅燒肉,紅燒肉被她炖得皮酥肉爛。
除了紅燒肉,喬微又做了一份冬瓜骨頭湯,一份燴粉條,一個清炒黃瓜。
一家人吃得滿嘴流油。
喬芳宣布她要跳級,讓喬微有空的時候輔導她。
任秀娥:“你要跳級?能通過嗎?我聽說,同一個學校申請跳級容易,像你這個,直接從小學五年級,跳到初中一年級,挺難的。”
喬芳挑眉:“媽媽你少瞧不起人,大姐能從小學三年級跳到初三,我怎麽就不能從五年級跳到初一?”
妹妹肯上進,喬微是一百個支持,“有志氣,有什麽需要姐姐幫忙的就說。菲菲,你要不要姐姐幫你也輔導輔導?”
喬菲的頭搖成了撥浪鼓。
Advertisement
“不用了,大姐有空指導一下我賺錢吧。”
喬菲暑假忙得很,她每天在家收小龍蝦。
不止是富明村的孩子,還有附近別的村的孩子,釣了蝦都送過來,喬菲給分類,大的送去鎮上,小的送去養鴨的李麻子家或者二伯家,她賺中間差價。
除了小龍蝦,喬菲還在家賣冰棒,她的客戶很穩定,就是竹器廠的職工,還有那些賣蝦給她的小朋友們。
喬菲自己才八歲,一個人去鎮上不安全,她就請了石亮的堂妹石香給她打工,每天送蝦子去鎮上,還有從鎮上幫她從食品廠拿冰棒。
喬菲只需要每天呆在家裏,就能兩頭賺錢。
喬微帶着她去找了食品廠銷售科那位科長,把自己經銷商的名額轉讓給喬菲,這麽一來,喬菲拿冰棒就能更優惠。
喬菲賺得更多,她還每天記賬,就想着攢錢買個冰櫃,以後就可以多進一些冰棒。
托喬菲的福,整個暑假家裏的小龍蝦就沒斷過。
喬微輪着做,香辣小龍是,鹵味蝦,玉米炒蝦仁。
齊麗跟着爸爸出去旅游回來,給喬微送紀念品,結果一看到她家的夥食,就不肯回家了。
齊爸爸沒辦法,只好給她交夥食費讓她留下。
齊麗看喬微忙,還主動接下輔導喬芳的任務。
當天,齊麗每天最積極的,就是催喬微做飯。
齊麗手上有錢,吃了幾次小龍蝦之後,又找上喬菲,她請喬菲幫她收購泥鳅、河魚、河蝦、黃鳝、田螺、貝殼等,讓喬微給她做。
喬微一家跟着吃,都長了肉。
喬微哪裏還好意思要她的生活費,退給了她。
某天喬微正拿一本小說看着,齊麗在輔導喬芳,喬菲正拿算盤叭叭叭地算賬。
喬微的書突然滴水了。
幾個人擡頭一看,漏雨了。不僅公是喬微,喬菲的寶貝賬本也濕了,她緊張得不得了,當即找手帕擦。
喬微趁吃飯的時候,提出來:“爸、媽,我想家裏是不是該換個房子了。”
家裏只有兩個房間,而且好幾處漏雨,堂屋的牆壁都裂了一條兩三厘米的縫,喬微真擔心哪些天氣不好,房屋出問題。
任秀娥立即挑眉:“換房子,換什麽房子,建房子不要錢嗎?一個平房就是八九百上千元。喬微你要是考上了大學,都不住家裏了。”
喬微:“那我寒暑假也要回來。”
齊麗把嘴裏的黃鳝吞下,舉手:“還有我,只要喬微寒暑假回來,我就來。要不我也出點錢?”
喬微把她爸給的生活費退給她,她正想着怎麽還給喬微。
喬芳:“我也覺得要換房子了,一下雨,外面下大的,裏面下小的,本來房間就是泥地,晚上起夜也怕摔跤。建房子的話,我出一百。”
喬芳的錢是她喂豬賺的,賺了三四百,不過她平時喜歡買書,已經用掉部分,剩下的她還有買書的計劃。
喬菲:“我也贊成換房子,不過我的錢要留着買冰櫃的,我就出五十。”
喬微算了一下自己的小金庫,目前有兩千三百多,“那我出五百。”
齊麗跟着:“那我也出五百。”
她爸爸給的生活費,自己再添一百就行。一想到五百塊,買下以後能經常來的資格,齊麗就覺得很劃算。
聽到有人出錢,任秀娥不說話了。
喬冬生其實一直想換房子,不過之前家裏沒條件。
喬冬生:“喬微,家裏的賬上還有多少錢,我們蓋個好點的。”
時下一般建的房子就是一個房間,一個堂屋,外加一個竈房的那種,八九百就行。
喬微拿出了賬本:“還有二千六百塊,等到下一批豬出欄,應該還能分上四五百。”
這麽一來,家裏就有三千。
三千元,喬家的人都驚呆了。
遙想兩年前的夏天,三姐妹還合起來只有一條褲子,平時一周也難得吃頓米飯。轉眼間,他家就吃喝不愁,還存下三千元!
這都是喬微帶給他們的變化。
喬冬生再次感嘆,讓喬微當家做對了。
加裏的錢,加上她們幾個出的,足夠蓋個兩層的樓房。
喬冬生:“那就蓋個兩屋的樓房,我跟你媽住樓下,樓上給你們一人準備一個房間。”
想到馬上要蓋樓房,她們就要有新房住,幾個姐妹都樂壞了。
她們就等着二伯養着的豬出欄,好換了錢建房子。然而還沒等到豬出欄,就先迎來了豬肉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