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
第 3 章
嬴政冷淡地應了一聲:“唔,寡人知曉了。”
寡人不僅知道,你差點拒絕了泰山山神關于富強秦國的天大好事,還知道你最後是為了幾口吃的,才将這件好事事答應下來的。
趙瑤君見嬴政神色冷淡,半點不為神明所動和他晚年狂熱尋仙求長生完全迥異的樣子,她轉念想想也覺得正常。
任何一個父親,見到自己熟睡的女兒醒來跑來對自己說,自己見到神明了。做父親的都只會覺得自家女兒一定是在胡說八道,或者是她還沒睡醒,正在說夢話。
趙瑤君卻是一定要讓嬴政信她的。
不告知嬴政這個便宜父親,光靠她自己努力奮鬥,她什麽時候才能吃上牛肉火鍋?
【阿父天生就算勞碌命,正所謂多勞多得,能者多勞。我非常應該上交我的金手指系統給他,讓阿父這個天降猛男,這個大忙人,勞碌命,替我去做任務。】
【長成他這樣又快捷又方便又好用,效率還高的策劃者和執行者,真是萬裏挑一啊!相信阿父這個肝帝,史上最強打工人!一定能讓我早早吃上牛肉火鍋的!】
快捷方便又好用?嬴政擡頭看了眼一臉神情激動,容貌無比稚嫩無辜的女兒,确信了她果真是個表裏不一,兩面三刀的人。
趙瑤君生怕嬴政不信,盡量說得十分詳細神異,語氣也越來越激動,神色十分誠懇。
“我真的夢見泰山山神了!祂本體為一只遮天蔽日的玄鳥,張口卻能口吐人言。玄鳥說我年紀雖小,卻有一顆為國為民之心,故而讓瑤君做祂凡間的神使,讓秦國富強起來!”
嬴政啞然:“之後呢?”除了她那一顆為國為民之心不真外,這話倒是和剛才她洩露的天機大差不差。
快聽到重點了,嬴政露出重視的神态,正襟危坐以聽。
“之後,祂還給我安排了任務呢!第一個大任務,要讓鹹陽城內再無饑民。第一個小任務,就是改善鹹陽城內一千黔首饑貧狀态。”
“完成大任務,祂會獎勵瑤君一種畝産130石左右的高産糧種,名曰紅薯。”
Advertisement
嬴政驚得猛地站了起來,低頭看還不到自己膝蓋高的趙瑤君,嗓音裏有不敢置信:“你說這種糧種畝産多少?”
趙瑤君仰頭看着一米九八的嬴政,脖子發酸叫道:“阿父,你太高了,我看不見你的臉!我說這種糧種最少能畝産130石呢!照顧得好的話,就是畝産160石也不在話下!”
130石!160石!這是什麽概念啊!
秦國處在關中平原上,黔首勤勤懇懇種糧食,畝産也不過一石半罷了,打仗行軍之時,一般三畝地才夠支撐一個士兵的消耗。加上路途行軍損耗,一場大戰下來不知要耗費多少軍糧!
這畝産130石的高産糧種,莫不是來自天上的神糧!
這些糧食在手,不說大秦子民再無饑餒,就是橫掃六國,也不在話下!
嬴政聞言,欣喜若狂。他兩手卡在趙瑤君腋下,将她舉了起來,同自己平視,語氣裏有壓抑不住的興奮:“我兒瑤君,你說這種神糧叫什麽名字?”
趙瑤君看到嬴政意氣風發,神情激動的樣子,不由笑了起來。
“阿父,它叫做紅薯。我關中之地缺水,這糧種不僅高産,它還耐寒。紅薯藤子可以掐了吃,也可以喂牛羊豬馬吃,紅薯滋味甘甜軟糯,無論是蒸煮、曬幹了長期存儲,或是磨成粉做成湯粉都是極好吃的!”
她邊說邊咽了咽口水,眼前好像出現烤得漲皮破裂,流出橙紅署肉,如流心蜜漿一樣的紅薯。
【啊,我好想吃烤紅薯!要是冬天的時候我能吃上一個烤紅薯,那真是幸福極了!】
【我不敢想象,在大秦北風呼嘯,幹燥寒冷的冬天裏,捧着好多熱騰騰烤紅薯的時候,我将是一個多麽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兒!】
嬴政這回看着快要流口水的瑤君,贊同的點頭:“好好好!早有一日咱們要種上紅薯,讓我們大秦再無饑民!”
趙瑤君跟個小團子一樣,窩在嬴政懷裏,一邊饞紅薯一邊說:“阿父,讓整個鹹陽城無饑民好像有點難。不過我們可先訂個小目标,完成改善一千饑民的小任務,拿到豆腐方子的獎勵!”
【這豆腐方子可以代替肉食,補充植物蛋白,讓人身體強壯。關鍵大豆便宜啊,大豆做好的豆腐味道好不說,還不會像豆飯一樣難吃且讓人脹氣。】
【真是個好東西,可惜做豆腐要煮來煮去,壓板定型,做鹵水的過程我都不太清楚,只能完成小任務等山神給我方子了!】
這價格低賤的豆子,竟然能做成代替肉食的豆腐!看來這真是好東西啊,可惜女兒只記得吃了,重要的方子反而記不清,真是可惜。
嬴政和朝臣發現四公主瑤君能洩露天機,就知道她不是什麽簡單的人了,如今她又是神使,更不能将她當作一個五歲小童看待之。
本來嬴政安排一千個饑困的黔首,本也不是什麽難事,卻還是想要問問她的意見。
嬴政索性抱着趙瑤君坐下:“瑤君,那你對這一千饑貧黔首有安排嗎?”
【啊,怎麽還要我幹活啊?這件事情,只要阿父一聲令下,不就能安排了嗎?】
嬴政皺眉,女兒還是那個成日裏只想着吃,卻不想出半分力力的懶女兒!這怎能成呢?自初代秦王起,他們裏面就沒有像小女兒這樣好逸惡勞,不思進取的!
趙瑤君腦子轉了轉,眼神看到隔斷上刻着的五谷嘉禾,突然靈光一閃:“阿父我有辦法了!”
【我好想吃包子、面條、以及各類面粉制品啊!為了能吃上這些,我拼了!】
怎麽又是吃的?他快要不認識吃這個字了。
嬴政額角微痛:“你有什麽法子?”
趙瑤君:“我的辦法需要五六個石磨才能做成!阿父,五谷乃稻(水稻)、黍(黃米)、稷(小米)、麥、菽(豆類)。其中小有家産之人都食黍、稷,貴人有的食稻谷,一般黔首都只食豆飯、麥飯可是?”
顏師在《急救篇》裏也說①:“麥飯豆羹,皆野人農夫之食耳。”有錢有勢的人,反正是不會吃豆羹、麥飯的。
嬴政點頭:“的确如此,因豆飯漲噎,麥飯粗糙難以下咽,只能果腹,無甚好味,有恒産者很少食用。那石磨又笨又重,制作費力無比,你要石磨作甚?”
這個時代,豆子不是吃粒食,就是煮成糊糊,有鹽的就撒上一點苦粗鹽就這吃,對于黔首來說也算好東西。
麥飯因為脫殼技術不好,也只是一粒一粒蒸煮着吃。麥子是來自兩河流域的外來作物,麥粒粗糙,非常不好吃,只有窮人吃,所以也沒有人想到要将麥子用貴重的石磨磨成粉。
雖然先秦時期有面條了,但那是黍磨成的黃米面條。
雖然相傳戰國時期,魯班發明了石磨②。但是石磨制作不容易,現在的石磨算是比較貴重的東西,打造石磨的技術也被貴族壟斷,普通黔首有的一輩子都沒見過石磨。
趙瑤君要做的卻不是普通石磨,她想要直接一步到位,做出唐朝出現的水力石磨③。她以前寫過基建類的小說,因為唐宋時期水磨遍地開花,她還特意查過水磨的圖片。後來去甘肅旅游的時候,她還在甘肅見過唐朝最早出土的水磨複原實物呢!
【石磨磨面要是只單純的依靠人力或者驢子,還是太慢了。水磨利用的水流的高低落差,只要像唐朝水磨那樣做好水磨的水輪,就可以依靠水力推動磨盤轉動,從而提高磨面效率和速度,減少人力物力的損耗。】
【正是有了水磨麥粉的技術,唐宋以後,麥子才徹底成為了北方的主食】。
嬴政聽完趙瑤君的話,驚訝于有水磨這等方便的東西。聽到這東西唐宋也有,他不由又想到今夜宴會時,瑤君說秦二世而亡的消息。
還沒等他繼續深想,趙瑤君就道:“阿父,有沒有布帛,我打算将一水磨之物畫出來,用水之力量來磨麥粉。之後我想開水磨作坊,只要黔首給我半鬥麥子,我不僅給他們磨麥粉,還教他們如何做吃食去賣。”
雖然她廚藝不好,記不得做豆腐的複雜過程。但她外婆是北方人,她去外婆家卻是看過外婆自己發酵做饅頭吃,外婆還會做窩窩頭、餃子、面魚兒、烙餅子、花馍等等。
趙瑤君恨不得現在就吃上松軟大肉餡兒的包子,她揚起圓胖粉白的臉蛋,朝嬴政臉上蹭了蹭,對他撒嬌讨好。
嬴政偉岸冷峻,渾身雄霸冷傲之氣,他雖然剛剛及冠,但一直以來冷酷鐵血的作風,臣子敬畏他,妃嫔懼怕他,兒女不敢親近他。
如今小女兒半點也不怕他,竟敢坐在他懷裏,還拿自己肉肉軟軟的溫暖臉蛋蹭他的冷面。嬴政卻感覺自己像一塊泛着奶味兒的小肉團碰了,這種感覺不讨厭,反而有些新奇的柔軟和親近。
“阿父,我沒有錢,你賞我點財貨和一個莊子嘛。這樣,既有黔首幫我在莊子裏種莊稼,又有黔首進水磨坊、做面粉制品的生意,那一千多饑民有了生機自然改善了生活。”
“等日後咱們完成山神大人的任務,得了高産糧種紅薯,也能在我莊子裏先種了,看看效果如何。”
嬴政聽了,當即點頭:“既然我兒心裏有了成算,那就照你做的來。”
他喚任呈上布帛,趙瑤君不會有竹筆,故而讓人随便找了塊放涼的碳塊。她身子矮小圓潤,嬴政身形太高,所以他的桌案為了舒服,也是故意做高了一些的。
趙瑤君就坐在嬴政身前,捏着碳塊将水磨的樣子提筆畫了出來,交給嬴政觀看。
“最好看看有無墨家之人,可召他們在鹹陽城周邊的渭水上分段做此水磨。鹹陽城約莫四十多萬人口,水磨多做幾個也不怕。”
“說起來其實無需大江大河,小河落差處也能做水磨,但是水磨知道的人少,黔首自己沒錢打。鹹陽黔首暫時鋪不開這樣多的水磨,先鋪一些,等他們看見好處了,後面總有人主動打的。”
嬴政聽自家五歲公主,将鹹陽城人口說出,也沒問她哪裏知道的。他只是将圖紙收好,用帕子擦了擦趙瑤君黑漆漆的兩個小手指,然後喚人帶她去偏殿洗漱睡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