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電影反響
第028章 電影反響
電影中的時間過去了五個小時, 研究所內已沒有一個活人,而此時凱爾汀與小隊抵達了研究所,然後開始了她們調查與關停超級智能AI愛麗絲的行動。
明明知道熒幕中的故事是虛假的,但是當注視着那塊映着畫面的白布時, 人們卻還是忍不住投入到了這個節奏快速、令人緊張的劇情裏。
當看到劇中角色與‘幸存者’搭話詢問, 結果‘幸存者’轉過頭來, 卻是一張在熒幕上驟然放大的青紫色的腐敗面孔時, 各個島嶼上的電影院中, 發出了此起彼伏的尖叫聲。
“啊啊啊啊啊啊!!”
別說普通觀衆了,就連香克斯他們心髒都猛然失衡、劇烈跳動起來。
貝克曼甚至還本能發出了殺氣,不過好在戰鬥經驗豐富的海賊立刻反應過來畫面是虛假的,裝作若無其事地收起了自己的殺氣。
這可真是……幸好電影院中禁止帶武器,一開始還有不少人認為是電影院多事,為此還出了不少争吵打鬥,結果現在倒是證明了遠見。
香克斯認真地思索了一下, 大概是因為熒幕中的畫面出現時沒有任何預警, 屏面的畫面自然也不會有腳步、聲音和氣味的提醒,所以擅長戰鬥的海賊才會被吓到吧。
他在感慨的同時, 也為以利亞的壞心眼而低笑起來。
被吓到的當然不僅僅是觀衆,還有熒幕中的角色,他們放聲大喊起來,然後引來了更多的喪屍, 這些喪屍前撲後擁地朝着小隊撲去, 甚至都已經看不到人影, 只能看到那一層層青白、青紫色, 還在掉着肉渣的手臂宛如一個蠶繭般包裹住了他們。
接下來就是尋找出路和疫苗,然後逃離喪屍的攻擊, 當看到一個又一個勇敢的角色與喪屍們奮戰,總是會讓觀衆捏一把冷汗;當角色不敵落入到喪屍群中,為了隊友而拖住喪屍時,有人甚至發出了一聲輕微的抽泣聲。
以利亞把節奏安排得很快,凱爾汀扮演的主角一襲紅裙戰袍,用血肉之軀對抗喪屍犬與變異喪屍,拳拳到肉、緊張刺激的戰鬥幾乎是立刻就點燃了人們的腎上腺素。
不少人一邊握緊戀人的手,往戀人的懷裏躲去,卻又忍不住繼續偷瞄熒幕,繼續觀看。
以利亞在電影最後留了一個懸念,為之後有可能出現的第二部作準備。
《生化危機》同步上映這個宣傳本就點燃了全世界的好奇與觀望,電影散場後就有記者上前采訪,而第二天《世界經濟報》就加班加點地刊登了首映式後的報道。
Advertisement
“導演以利亞又一次為我們證明了,電影的魅力與奇特!”
“原來恐懼也能如此美妙!想要來一個緊密到發疼的擁抱嗎?那就和你的戀人去看《生化危機》吧!”
“這是一個關于在絕望中幸存下來的故事!”
“《生化危機》,科技發展必定會迎來的未來?”
“解密!電影之中那些你所不知道的科學技術!”
“人類真的可以變成喪屍嗎?”
随着電影的持續上映,來自觀衆的投稿也越來越多。
有為了穿着一襲紅裙卻擁有無比強大戰鬥力的凱爾汀,也有為了小隊配角的死亡而難受的觀衆,當然這些演員也有了自己的粉絲,許多注意力都轉移到了演員們身上。
觀衆們喜歡了一個角色,本能地想要去了解更多,也會愛屋及烏地喜歡上演員本人,以利亞趁熱打鐵,在随報紙一同寄出的雜志上刊登了演員們的一些專訪,以及寫真照片。
照片是以利亞早有預料在劇場裏拍攝下來的,畫面也是經過細心構造的。
雜志的封面是一襲紅裙、手持長.槍的凱爾汀,她側頭看向畫面外,目光堅定、表情堅毅,宛如一朵铿锵的荊棘玫瑰般熱烈而美麗,以利亞将光影處理得恰到好處,讓觀衆們第一眼注意到的就是凱爾汀那具有故事性的眼神。
不僅是雜志封面,雜志內頁也有了新的變動——封面其實就是內頁海報的照片,截取下凱爾汀的部分制成的。
完整版的照片是凱爾汀一襲紅裙站在左側,好似一團要将陰晦與黑暗燃燒殆盡的火焰,小隊的其他四位成員則站在凱爾汀的身側,根據各自的性格,擺出了不同的防禦和戰鬥姿勢;在照片的右側,則是宛如海嘯般朝他們襲來的喪屍潮,青白色的面龐與腐爛露出骨頭的手臂,令人看着便心裏發寒戰栗起來。
周圍是片場忙碌的員工,高低不一的打光燈漆黑高挺,好似沉默守護着片場的般伫立在四周,作為背景板的他們又模糊了真實與虛幻之間的邊界線。
這個畫面構圖沖擊力極強,而且以利亞将這個構圖制作成了折頁,當觀衆們好奇地翻開這折頁時,第一眼就會被這樣對比度明顯、又極為刺激眼球的畫面所攫獲住。
有不少人也确實被攫獲住了,他們甚至忍不住将封面和折頁小心地裁剪下來,然後裝入到相框裏挂在牆壁上,每天睜眼就能欣賞到。
随報紙附贈的雜志畢竟只刊登有關電影的消息,并非所有人都會願意去買,更多人可能就蹭一蹭朋友或者家人的報紙、與雜志,畢竟這種具有時效性的東西沒有必要一家子一人一份啊。
但是當他們看到了雜志的封面,以及附贈的折頁時,原本和睦的家庭立刻變得火星四濺,誰都想要自己收藏,但是雜志只有一份,折頁也只有一份。
更多的人直接揮着錢要追加購買雜志,讓摩爾岡斯的信天翁們甚至數錢都要數暈了,好在還有以利亞的運輸飛行小隊的幫忙,分擔了驟然加重的工作量,這才讓這些新聞鳥們沒有被累死。
但是買一本還不夠,因為觀衆出去炫耀時,被好友、戀人、甚至是上司要走了雜志,但是又不好意思要回來,只能再掏錢買,為了防止再出現這事情,甚至出現了有人一次性買3本以上的情況。
但是雜志一開始印刷的數量是有限的,因為這些人複數地購買,使得庫存很快便被賣光,有更多的人揮着錢卻根本買不到,越是買不到,就越是有人抓心撓肺地想要,甚至還出現了為了先從新聞鳥手中買到雜志而大打出手的情況,也有聰明的人偷偷地塞了很多錢給小鳥們,說自己提前付全款,讓飛行運輸隊記得先給他預定……
而且因為《世界經濟報》上同樣也有場照和演員采訪,導致報紙的銷量也翻倍在增加,甚至創造了歷史上報紙銷量的最高記錄!
消息傳到以利亞這裏時,他也被觀衆們的熱情給吓了一下,看來這個大海世界雖然看上去封閉,但人們的購買力與購買熱情卻相當驚人。
仔細一想,倒也不奇怪,礙于種種因素,這個世界的人們沒有多少娛樂手段,在以利亞世界風靡了數百年的電影一出現,完全是降維打擊。
“一本收藏,一本欣賞,一本傳教嗎?”
以利亞忍不住笑了起來,看來确實,無論是哪個世界,都有熱情而可愛的粉絲啊。
以利亞讓助理找來了記者懷特·懷恩,請她動筆寫一篇新報道,讓人們理性消費,印刷廠已經在加班加點地制作了,保證每個想要的人都能買到——雖然作為老板的以利亞挺高興有銷量的,但為了堵住日後有可能的話頭,不贊成的态度還是要表現出來的。
這個報道一出就被刊登了,出乎懷恩意料的是,人們看到了這篇報道後,反而又掀起了購買雜志的浪潮!
“雖然說加班加點在制作了,但誰知道我們什麽時候才能拿到呢?!肯定是越先交錢的、買得更多的人才能先拿到吧!”
“那些商人肯定看到了商機!要是他們把剛做出來的雜志都包圓了怎麽辦?先運送到其他的島嶼怎麽辦?那我豈不是又要等好久!不行,絕對不行!”
新聞鳥和飛行運輸小隊畢竟可以帶着的重量有限,大頭肯定是由商人的船隊進行運輸的,但是商人們最先去往的地方必定是繁榮又有錢的島嶼,那其他實力不怎麽雄厚的島嶼就只能等在其他的島嶼之後了。
如此熱情的購買浪潮,讓商人們再一次意識到了以利亞的吸金能力,他那雙手簡直就像是帶着魔力一樣,稍微一揮便能引發驚天巨浪。
“派去了商業間諜沒有?快點把電影的技巧學到手,把這潑天的財富給搶過來啊!”這是嫉妒得五髒六腑都酸成一團的商人。
他們不敢去明搶有海軍作為靠山的以利亞,也只能用這種偷偷摸摸的手段了
人們終于收到了雜志,在小心翼翼撕下折頁與封面後,翻看內容,然後興奮地看到了雜志裏預告,不久之後會發行一本寫真集,裏面有未公開的劇照,幕後的故事與設定,演員們的角色定妝照,以及演員本人的照片——欲購從速,接受預定。
不過這個消息一出,有人歡喜得手舞足蹈:“我的凱爾汀啊!我的紅裙女王!我一定要買到!”
“雖然有點害怕,但是這個故事設定好有趣啊,想要知道更多關于喪屍的信息!”
“好想知道更多的幕後故事,不知道會不會有演員的訪談啊!”
但也有人感到不高興了。
“憑什麽只有《生化危機》有寫真集?!我們《海賊之王》的粉絲也要有!我要看到約書亞和斯瓦洛的寫真!!”
“是瞧不起我們《海賊之王》的粉絲嗎?!”
“錢給你,把《海賊之王》的寫真集賣給我啊!!”
“《海賊之王》?講海賊的故事有什麽好看的,海賊都是腳底流膿的惡棍和人渣!”
“哈啊?給我把這話收回你那張臭嘴裏!你懂什麽《海賊之王》!《海賊之王》比《生化危機》有深度多了!你知道什麽叫做身不由己、什麽叫做無可奈何嗎!”
“《生化危機》就是單純地用恐懼來吸引人而已,又是個虛假的故事,哪有《海賊之王》來得真實貼切!”
“就是!生活中又不存在喪屍!”
明明兩部電影都是以利亞拍攝的,結果這兩部電影的粉絲反而吵了起來,但是這些吵架也給電影帶來了熱度,讓本來已經沉寂不少的《海賊之王》又火了起來,讓不少之前沒有看過的人也走進了電影院去觀看。
結果便是以利亞又賺了一大波錢,金錢從大海各處的島嶼彙聚而來,粗略計算後,賺來的毛利潤足夠買下一個島嶼小國了。
但若是認真比較的話,《生化危機》賺的錢比《海賊之王》的更多,因為合作的商人們将這些電影推向了更遠、更偏僻的地方。
就連一直埋頭在研究的貝加龐克也打電話過來給以利亞:“你電影中的那些技術真是厲害,還給了我不少靈感!看來電影确實在改變生活啊!”
以利亞眉心一跳:“等等,貝加龐克博士,你該不會打算去研究T病毒吧?”
如果貝加龐克鐵了心地要去研究……以他的智慧和腦力,說不定還真的能制造出T病毒啊!
以利亞頓時嚴肅地說道:“就算博士你有這個實力,但是潘多拉的盒魔盒還是不要随意打開為好。”
電影拍攝完畢後,以利亞所獲得的那些名聲值已經足夠讓他從面板中兌換出機械護衛、改造技術、超級智能AI、以及T病毒與疫苗了。
但是以利亞沒有打算兌換T病毒,這玩意最好永遠地只停留在熒幕裏,千萬別出現在現實世界中,以利亞敢保證,一旦T病毒出現了,最後倒黴的只有廣大的民衆,而且最後就連世界政府也不一定能夠控制,即便最後消除了T病毒,世界也必定會千瘡百孔、混亂不堪。
以利亞兌換出來的是機械護衛和改造技術,以及超級智能AI,他把這些機械護衛僞裝成新招聘來的員工,由智能AI操控分析,讓機械護衛在片場和工廠附近巡邏守衛,還真抓到了不少想要潛伏過來想要偷機密的商業間.諜。
“這是當然的,老夫怎麽會去研究這麽危險的東西!對民衆和世界又沒有什麽好處!”電話蟲另一端的貝加龐克倒是笑呵呵地并不在意以利亞的懷疑,“老夫只是覺得,裏面的研究思路可以參考而已。”
貝加龐克又聊了幾句,便迫不及待地挂斷電話,又去作研究了。
以利亞松了口氣,向後倒在了人體力學工程椅上,放松自己因為連續幾天加班而僵硬的身體。
休息了一陣子後,以利亞又開始準備計劃生産周邊。
不過在制作之前,他在投票期間發行的雜志中附贈了一張帶有防僞印花的調查問卷,一張調查問卷就是一次投票。
這樣讓觀衆們有參與性,會讓歸屬感更強,并且粉絲之間還能彼此進行競争,增加粘合力與凝聚力。
消息一出,本來已經緩和下來的銷售曲線再度高飛,在這段期間,人們打招呼不是問天氣怎樣或者吃飯了沒,而是:“你投了嗎?”
為了讓自己喜歡的角色在排行中更有競争力,有不少人還發動親朋好友一起給自推投票,但也有明面上答應,但實際上卻投給了其他角色的人。
“你投了誰?”
“什麽你居然不投凱爾汀?”
“絕交吧!說好了一起投約書亞的呢!”
尤其是以利亞還時不時地會将投票排行發布在雜志中,并且表明在投票截止前,排行是變動的——此話一出,讓那些看到自推排名落在後面的人也坐不住了。
無他,自己喜歡的角色落後,這能忍?!
雜志又一次賣脫銷,印刷廠的機器都快轉得冒出火星了,員工是三班倒地在生産雜志,而這還趕不上售賣的速度,以利亞不得不又找了幾個外包,徹夜加入到生産中。
這段時間四面八方湧來的錢財幾乎讓以利亞麾下的員工目瞪口呆,甚至都快覺得錢都不是錢,而只是一個數字了。
經過一個月的緊張角逐,投票結束了,光是記錄票數就花了五天,因為工作量大,以利亞給麾下的員工發了雙倍工資與獎金,還讓員工休帶薪假期,不少海軍退役士官感動得淚流滿面,發誓要為以利亞工作一輩子!
人氣角色排名最終結果也出來了。
第一名是《海賊之王》的約書亞,第二名是《生化危機》的凱爾汀,第三名是《海賊之王》的斯瓦洛,其他角色則瓜分了後續的名次。
這個排名一出,有人歡呼雀躍,也有人大喊有黑幕!
“《生化危機》是最近熱門的電影,凱爾汀應該是第一名才對!怎麽可能才第二名!”
“放你的狗屁!約書亞是個複雜又有魅力的角色,得到第一實至名歸!”
“約書亞就是榜上斯瓦洛的小白臉一個!怎麽比得上武力超強的凱爾汀?!”
“海賊之王是小白臉?!你腦子是不是有問題?!”
說實話,以利亞對這個投票結果也很訝然,因為如果按理來說,第一名應該是最近風頭正旺的凱爾汀才對。
不過既然投票結果是這樣,那以利亞便只能按照排名來計劃生産周邊了。
在以利亞不知道的地方,在大海上歷練的米霍克用海賊的懸賞金買下了大量的雜志,然後又奴役另外一群海賊,為他填寫人氣調差問卷,全部投票給《海賊之王》的約書亞。
而白胡子海賊團,則全力買雜志,把票投給斯瓦洛,誰讓他們在斯瓦洛的身上看到了老爹愛德華的影子,從而移情到了這個角色上。
至于大媽海賊團,夏洛特·玲玲對電影和投票不感興趣,但是她的孩子們就不一樣了,尤其是克力架,他忍氣吞聲地發動自己的部下與兄弟姐妹,收集雜志的調差問卷去給‘約書亞’投票,甚至在海上劫掠時都專門盯着運送雜志的船只,驚動到以利亞後,在報紙上連夜發表報道,宣布被劫走的那批調差問卷數字碼投票無效——幸好以利亞早有準備,在每一份調查問卷上都做好了數字标記,不然恐怕會有不少海賊都會為了自己喜歡的角色而‘零元購’了。
這下只能逼得克力架花錢去買雜志得到調查問卷來投票了,他一邊投票還一邊恨恨地說着諸如“我只是覺得海賊之王就該第一名而已”、“才不是喜歡他”、“海賊怎能屈居她人之下”之類的話語。
在制作周邊時,樣品也已經被拍攝好,然後廣告冊随着報紙雜志一同送到了人們的手中。
周邊的種類有許多,諸如約書亞的佩劍與配槍.模型,斯瓦洛的面具與專用武器模型,實用性強的則有印着‘燕子號’船只的T恤,凱爾汀的同款紅裙,印着保護傘和T病毒與疫苗團的短袖,還有等比例縮小的打火機,有各種不同款式,從配槍到佩刀,再到船只和喪屍犬的打火機都有。
還有印着各種電影裏出現過的标志徽識,以及劇照,還附贈貼紙的筆記本。
以利亞甚至還貼心地分為了不同的角色款式,比如‘約書亞’的封皮上雕畫着配槍、佩刀與一本被翻開的、代表着《海賊十誡》書籍,而凱爾汀款式則是T病毒與保護傘的标識,斯瓦洛的款式則是‘燕子號’與面具的标識。
每個款式的內頁自然也和角色相關,除去用料良心的空白頁外,在筆記本的下方角落裏,還有一些關于角色的設定與小故事,以及在電影裏出現過的名臺詞,是那種粉絲一看到就不想要錯過的特別周邊。
除了筆記本外,也有配套的文具,比如筆與筆盒,筆與筆盒上印着角色們的頭像,無論是實用性還是觀賞度都很适用。
除了這些商品外,以利亞還推出了周邊盲盒,抽一次盲盒的價格是一樣的,但是分為ABCDEF六個款式,每款周邊的種類不一樣,A款自然是最豪華的,也是最稀少罕見的,能夠抽到哪款完全靠運氣。
抽選盲盒為什麽會風靡,就是因為盲盒之“盲”,就是先用未知的神秘感引起人們的好奇心,誘發出一種不确定性,而消除不确定性會給人帶來愉快的體驗。
所以,拆盲盒最大的快.感,正來自“拆”開的瞬間,當掌握了未知信息後,不确定性被消除,人就會感到快樂,甚至願意為超過商品價值而買單。*
這些周邊的廣告單一出,要預定的訂單宛如雪花般蜂擁而來,在其他商人嫉妒得眼睛都要滴血的目光下,以利亞和麾下的商隊又大撈了一筆。
但所有人不知道的是,以利亞和他的盲盒經濟,在不久之後将會醞釀着更加劇烈的風暴,将每一個人都卷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