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章
第 31 章
楊嬸回來後,很訝異地看着秦黍交到她手上的銅板。銅板讓秦黍找了個草繩串起來,因此也好拿。
“怎麽這會兒功夫就給我掙了這許多錢?”這一串銅錢少說有二三十個了。
秦黍正要說,就見一旁與楊嬸交好的大爺道:“這小姑娘可厲害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剩下的就讓這大爺像說話本故事一樣說給楊嬸聽了。
楊嬸邊聽邊拍大腿,直惋惜這場熱鬧沒讓她現場趕上。
秦黍看得真是好生無語,果然愛聽八卦和故事是人類基因帶來的屬性,不拘朝代和性別。
能出來擺攤兒的嘴皮子功夫都不差,大爺很快講完了故事,秦黍趕忙拉過聽得還未盡興的楊嬸,“楊嬸,我祖父他們走了?”
“是啊 ,我親眼見他們上路的啊。”
秦黍:……這話怎麽聽得這麽別扭呢,唉,不管了,回去了就行。
牛車直接将路上的時間縮短了一大半,沈海一回到家,趕忙就去撒網捕魚。這會子現撒網肯定是捕不到什麽魚,但沒事兒,這是他為明天做的準備。
等他再次回家時,他便叫上了宋二郎。此時宋老爹正在屋裏頭休息,沈海沒進去,而是站在屋外跟宋老爹說了一聲便把打算喂牛的宋二郎帶走了。
“沈叔,我們這是要去哪兒?”宋老爹比沈海小上一些,但卻是和他是一輩的人,宋大他們雖出生得晚,卻是和沈荷秦關他們是一輩人。
“村裏不止我們一家捕魚,我們去收魚。”
在鎮上幹等着沈海的秦黍很無聊,她便把攤子拜托給楊嬸,讓她幫忙照應着,而她則帶着宋大郎一起走街串巷起來。
這會兒也到飯點了,她和宋大郎一人拿着兩個肉包吃着。宋大郎這是從逃難到現在第一次見到肉,也是第一次見到面粉做的細糧,他包子拿在手上一時有些舍不得吃。
秦黍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你要餓暈了,我可搬不動你,就只能将你丢在這兒不管了。”
她在一旁都能聽到宋大郎那震天響的肚鳴聲了。
宋大郎尴尬地捂着肚子,最後決定還是吃一個留一個,留的那一個帶回去給自家老爹和小弟。
秦黍只來得及将鎮子轉了一半,她和沈海說好了過來的時間,看了下日頭覺得差不多了她便領着宋大郎回到攤子上。
她将買來的肉包又給楊嬸分了兩個,楊嬸看着肉包,很不好意思,“……黍丫頭,你們家日子不好過,怎麽好拿你的東西?”
“楊嬸你這話就見外了,我們反正要吃午食,不多你這兩個包子。”秦黍笑了笑,“我借你家牛車,我都沒客氣什麽,您這還跟我客氣呢。”
她這樣一說,楊嬸倒不好再推拒什麽了。兩人話罷,楊嬸在一旁吃包子,秦黍便幫她叫賣菜蔬。
午時剛過,天氣又熱,來買菜蔬的人還是很少的。秦黍百無聊賴地叫賣着,突然街頭跑來一個氣喘籲籲的人,他在菜攤前站定,掃了一圈各樣菜蔬,“你們這菜都怎麽賣啊?”
楊嬸剛要說話,秦黍就指着各樣菜蔬說起價格來,只有那個別一兩樣她需要問過楊嬸價格。這正賣着菜呢,那邊沈海就挑着魚過來了。
秦黍眼尖,一眼就看到。她給客人捆綁好菜蔬,打量一眼對方的穿着,開口道:“小哥,魚要嗎?剛從河裏抓來的,還很新鮮呢。”
那客人就在攤子前打量了一圈,疑惑道:“你這魚在哪兒呢,怎麽也沒見着?”
秦黍就伸手往他後頭一指,笑道:“這不來了嘛。”
客人也順着她指的方向瞧過去,發現還真是。
一旁的宋大郎趕忙接過沈海的擔子,将兩個木桶在攤子前放好。秦黍現在顧不上和沈海說話,只探頭往木桶裏瞧了幾眼,就見這會兒帶過來的魚類要比上午的豐富得多。
她忙招呼客人,“您來得巧,上午我們只帶過鲫魚鯉魚呢,這會連財魚鳙魚都有了。這財魚兆頭可好呢,吃了招財進寶啊。”
那客人猶疑地看着她,“你這張嘴就來的說法,我可是有些不信。”
秦黍就指着財魚兩側花紋道:“你看這像不像一枚枚銅錢?而且財魚的肉質不僅鮮美還很滋補,對于受傷的或是氣血虧損的人大有好處呢。”
“真的假的?你這別是為了賣魚什麽話都敢胡謅吧!”
秦黍立馬擺手,“沈氏魚攤出貨,不為賣魚說假話。我這兒可都是打藥鋪聽來的呢。”
那客人一聽,眼珠子一轉,也探頭朝木桶裏看來,嘴裏道:“那你這裏有幾條啊?”
秦黍就看向沈海,這木桶裏都是魚,剛她只看了看魚種,具體數量她還真不清楚。
沈海在一旁歇着,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聞言道:“四條。”
秦黍眼睛一亮,喜慶話随口就對客人道:“你看這不就巧了,正好‘四時發財’呢,這兆頭着實好!”她看向客人,“那這魚您要不要?”
前頭客人就已經意動,這下再加上秦黍最後一推,那就更是心動了,誰讓這兆頭太好了呢。
“你這魚怎麽賣?”
“一斤十文。”
等秦黍将手裏的銅板拿草繩串起來的時候,沈海就湊了過來,低聲道:“我的乖乖,我這蛇頭魚從村裏收來是按條來的,小一點的兩文錢,大的則四文錢。你這一進一出那得多掙多少啊!”
秦黍串着手裏的銅錢,頭也不擡地道:“我多掙錢也是有原因的,這蛇頭魚因着外貌似蛇,農戶都覺得可怖,是以這魚在大集上賣不上價兒。可你只要換了個好名字換個好兆頭再換個地方賣,這價兒立馬就上來了。”
她看了一眼沈海道:“剛才走的那個,看樣子應該是哪個酒樓的采買。”
沈海“嘿”了一聲,詫異道:“你怎麽就知道他是酒樓裏的采買?”剛剛那位客人可什麽都沒說啊。
“那人膀大腰圓的,衣着又都是棉布,而且右手虎口又有厚繭,一看就是常握刀的,酒樓負責采買的一慣又都是廚子,所以我就猜他是哪個酒樓的采買。而且我剛就是拿住了他的身份,那話才照着財上面來說的,畢竟哪家開門做生意的不希望天天招財的。我剛可是送了他‘四時進財’呢,所以我這財魚賣得一點兒都不貴。”
秦黍将草繩綁好的銅錢往沈海手上一丢,“吶,一共一百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