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章
第 26 章
秦黍看着矮個兒,試探性地問道:“那你們鎮是——”在哪兒啊?
一句話說了半句就被在一旁一直沉默着的高個兒截了去,只見他冷淡地掃了一眼秦黍,道:“小丫頭,你有什麽想知道的就問我,不用去套那傻小子的話。”
秦黍倒不意外自己的心思被人看穿,這兩人是遭了災過來的,要是兩人的性子都如同矮個兒一樣單純,這一路上怕是也走不到秀水村來。
秦黍眼睛滴溜一轉,無辜地笑了笑,“你們是這個架勢被我們抓來的,也不是附近相熟幾個村裏的,我們不知道你們的底細,多問一些也是人之常情。”
這兩人都是以賊的身份被抓獲的,其實秦黍原本話不用說得這麽客氣,但是可能是将那矮個兒的話聽到心裏幾分,秦黍心裏也有些不落忍,不免言語上就軟和了幾分。
高個兒聽了秦黍的話,眼裏閃過一絲詫異,片刻後,語氣淡淡地道:“你想知道什麽就問吧,只不過我有一個請求,問完之後能不能放我弟弟離開?我留在這裏随你們處置。”
對于這種似流民的人,秦黍是不敢随意給出自己的信任的。但又因為同情他們剛遭遇過的大災,秦黍也不願意欺騙他,所以她只道,“這個要求我不能答應你。”
聽了秦黍的話,高個兒只是沉默了一下,而後便也沒再就此說什麽了,反而是就着秦黍剛才詢問矮個兒的話自顧地說起來,“我們是從趙州清縣過來的,父子三人跟着水災後往南的逃難隊伍裏一起來的。”
秦黍觑了他一眼,這人是要緊的信息一個沒露啊。
秦黍便只能自己問,“趙州和我們秀州一北一南,路途甚遠,你們是怎麽過來的?”她上下打量了一下高個兒,有些話不用說,便能讓人意會了出。
高個兒一囧,他是沒想将話都吐出來,但這小孩兒自己察覺出來了,他們又是這般田地,身上也沒什麽好讓人圖謀的,便告訴她也無妨。
“水災發生的時候,我們父子三人正好出外辦事,所以手上帶了一些銀子,也就是靠着這點銀子才勉力撐到這裏。”那點銀子是救命銀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拿出來用的,所以他們一路上是乞讨過來的。
秦黍皺了皺眉,又問,“你們怎麽不去趙州府城反而南下了?”
趙州的府城,且沒被水患波及,他們完全可以待在府城等水災退去,等着官府撥銀救災。而且災民都是有救濟糧的,總比背井離鄉一路南下來得好。畢竟路途漫漫,危險重重,誰知道什麽時候在路上就沒了命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時候是有戶籍限制的,戶籍可是和田地挂着勾的,一旦背井離鄉可就成了沒了土地的流民了。
高個兒抿了抿唇,“河水決堤十餘處,災情嚴重,趙州府支應不了,況且有些地方已經出了大疫了……”
高個兒父親是個有經驗的,水患一出他就帶着兩個兒子跑出來了。水患常跟疫病前後腳出現,偏生他們這波水災正好趕上燥熱的夏季,那疫病出現的機率得有八成了。
說是八成其實就是疫病沒跑了,果不其然,一家三口在臨近的州府聽着消息,沒過幾天就知道趙州遭災的幾個縣都封城了。他們一聽這個消息就趕忙往南邊跑了。
秦黍一驚,“河水是什麽時候決堤的?”
“五月。”
“趙州這麽嚴重,怎麽秀州這裏一點消息也沒有?”沈荷看向沈海。
沈海面色沉凝,半晌才搖了搖頭。
他們倒都不怕高個兒他們是不是帶着疫病,畢竟這幾個都在路上奔波了兩個月了,要得了疫病早在路上就沒了。
高個兒擡眼掃過他們,“可能是因為我們是最早出城的那一批人,那會兒才封城,估計秀州還沒得到消息。”
如今秀州還沒得到消息,依秦黍看,這還是個好消息。古代信息的傳播要麽靠人口流動,要麽靠官府下發的通知。無論哪一樣在眼下這個關頭其實都不是什麽好事。一是,沒有大量人口流動那就證明趙州那邊情況還不是很嚴重;二是秀州如果沒收到消息,那同樣還是證明趙州那邊情況不嚴重。畢竟秀州和趙州不相鄰,不相鄰的州府的消息流通只有官府公文了。
官府公文一出便是證明災情不可控了,如果還是發給像秀州這樣相隔甚遠、都不是兄弟的省份那便是上頭告訴你,要赈災了,但朝廷沒錢,只能從地方調錢糧了。
州府錢糧不是白來的,都是治下的百姓交的賦稅,所以最後這些都還得落到老百姓頭上。是以,秦黍才說,如今秀州沒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
想打聽的都打聽出來了,也知道他們的底細了,秦黍便看向沈海。
沈海沉吟片刻,對着秦黍招了招手,祖孫兩就背着人到屋外頭說了一會兒話。他們沒覺得他們說了多長時間,但被抓的高個兒卻等到有些不耐煩,等秦黍他們再回屋來,高個兒明顯覺得那小丫頭對他們态度不一樣了。
笑得更和顏悅色一些,甚至還有些谄媚?
高個兒皺了皺眉,一時間還當是自己看錯了。對他們谄媚,他們可是流民,身上能有什麽讓她們圖謀的?!
所以高個兒沒把秦黍的笑容當回事兒,他這會兒只想讓秦黍他們先放人,哪怕只放一個也好,甚至他都不要求他們放哪一個了,當然要是先放他弟弟就更好了。
于是等秦黍湊了上來,正準備開口,高個兒搶先了一步,“你們打算怎麽處置我們,是按村規還是将我們扭送縣衙?”
偷青苗這事兒可大可小。落縣衙手裏,罪責是會比村規來得更重一些的。但這事兒是有可操作性的,而秦黍他們态度決定了高個兒他們最終的下場。
秦黍笑眯眯地道:“我們怎麽處置你,這得看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