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扶南來使
扶南來使
六月間,正是暑期正熱的時候,扶南人的觐見是繼太子千秋之後的又一盛事,建京內熱鬧非凡,只是身處抱月閣的謝若暻,就變得不那麽高興了。
雖是六月,尚且算不得最熱的時候,抱月閣卻早早用上了冰盆子,丹婳搖着扇子将冷氣扇至謝若暻身周。
“真是好算計。”謝若暻俏臉微寒,自接手了太子府管家之權後,謝若暻便一直在查巫蠱之事,以及與盛文錦聯手查她小産之事,樁樁件件背後均指向了一個往日裏看着不争不搶的人——姚澄。
“娘娘息怒。”聞嬷嬷上前勸道,卻是微微眯了眯眼,沉聲道:“如今适逢二娘子入京,別的且放在一旁。”
謝若暻點點頭,輕重緩急她自是分得清的。
恰逢此時,門口有宮女來報,說是準備入宮了,謝若暻點點頭,梳洗打扮片刻後,便帶着柳拂風與丹婳朝正門走去。
以往來說,此等宴會是只有正妃及兩個側妃才能參加的,但不知永嘉帝出于什麽考量,此次竟是允許侍妾也跟着,因此,除姚氏仍在禁足以外,整個太子府的人均在門口等着。
謝若暻慣來是到的不早不晚,此次也是打扮的頗為出挑。
等了片刻,便見太子攜太子妃款款到了,多日禁足倒是讓李裕如臉上多了幾分刻薄怨怼之意。
接待扶南來使的宴會在宮中的菡萏殿辦,菡萏殿四周環水,即使是在最熱的暑期,也只會讓人覺得涼爽萬分。
謝若暻等人到時,菡萏殿四周絲竹之聲不絕于耳,永嘉帝與後宮妃嫔尚未入座,只有一些朝中重臣及家眷已經落座,其中便包括王玠。
此時看到王玠,謝若暻心中不是不複雜,王玠明明知道謝若煙之事,卻也未曾與她說過,這讓謝若暻感到一絲被隐瞞的不适,但她很快就調整了自己的情緒,神色如常走在孟璋身後落座。
音樂響起,一曲悠揚的琴瑟合奏回蕩在殿內,永嘉帝與王皇後終于現身,身後還跟着幾位高位嫔妃,衆人再次行禮。永嘉帝的眼神在人群中掃過,最終落在謝若暻身上,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贊賞。
謝若暻接收到這個眼神确實不自覺的心中一顫,她自認并未做出什t麽值得永嘉帝青眼之事,那麽他會做出這番舉動的原因,便只剩下煙娘。
“來人,傳扶南使臣觐見。”永嘉帝略帶渾濁卻不失威嚴的聲音響徹殿內。
Advertisement
随着永嘉帝的話音落下,殿內瞬時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投向了殿門,等待着這場盛事的主角——扶南使臣的登場。
而謝若暻心中,關心的卻是謝若煙何時才會出現。
不久,伴随着輕盈而有節奏的腳步聲,一隊身着異域服飾的使臣緩緩步入菡萏殿。他們的衣衫色彩斑斓,金銀絲線在燈光下閃爍生輝,頭戴高聳的羽毛冠,手持象征和平的橄榄枝,而走在他們之前的,卻是一名身着銀色铠甲的女子,正是謝若煙無疑。
而謝若煙身後的一人尤其引人注目,他身材魁梧,皮膚微黑,眼神銳利,眉宇間透露出一種不凡的氣度,顯然便是柳拂風的哥哥,如今的扶南王柳拂玉。
柳拂玉竟然會抛下國內事務親自前往大靖,這倒是無人能夠想得到。
謝若煙領着使臣們行至殿中央,依照大靖的禮節,行三跪九叩之禮。永嘉帝微微點頭,示意他們起身,随即用洪亮而威嚴的聲音說道:“遠道而來,辛苦諸位使臣。我大靖以禮相待,願兩國友誼長存。”
說罷,又贊賞地看了眼謝若煙道:“你們謝氏女兒,皆是好的,你姐姐文能輔佐太子,你武能保衛家國,一文一武,當真是我大靖的兩顆明珠。”
此言一出,殿內人皆是附和稱贊,只有太子妃李裕如狠狠攥着自己的衣袖,輔佐?向來只有皇後、太子妃才稱得上輔佐二字,永嘉帝如此說話,倒是将她置于何種位置,不過想到娘家人遞來的消息,李裕如又緩緩松了衣袖,且看她還能得意幾天。
柳拂玉站起,從身旁侍從手中接過一只嵌滿寶石的黃金盒子,上前幾步,恭敬地呈上,說道:“啓禀聖上,這是我扶南國特制的香料,原以此物進獻聖上。”
說完,柳拂玉又不着痕跡地掃了謝若暻的方向一眼,又向後一揮手,朝永嘉帝恭敬道:“此人乃我族大祭司迩澹,頗會些星象之術,若聖上不棄,我族願以大祭司之能,為大靖占蔔天機,祈福國泰民安。”
柳拂玉的話語中帶着誠摯,同時透露出對大祭司能力的自信。大祭司迩澹随之向前一步,他身着華麗的祭祀服飾,額間繪有奇異圖騰,雙眸深邃,似能洞察世間奧秘,周身皆散發出一種難以言喻的神秘氣息。
永嘉帝聽聞此言,目光中閃過一絲興趣,随即笑道:“扶南王如此盛情,朕自然不會拒絕。大祭司能不遠萬裏而來,為我大靖祈福,實乃兩國友好的見證。來人,賜座于大祭司。”
說罷,又意有所指地朝柳拂玉笑道:“扶南王此次如此手筆,可是讓朕卻之不恭,你且說說,可是有什麽想要的,只要不過分,朕都允你。”
柳拂玉笑笑,刀鑿斧刻的面容上竟也帶了兩分羞澀之意道:“實不相瞞,小王早已心儀貴國一位奇女子,還請聖上能滿足小王的心願。”
聽及此,謝若暻指甲狠狠攥進肉裏,扭頭看向謝若煙的方向,卻收到她安撫的眼神。忽然,一張大掌蓋上謝若暻的手背,謝若暻順着向上看去,孟璋遞給她一個不必擔憂的眼神,謝若暻這才向他笑笑。
“哦?你且說來,是何女子?若是尚無婚約,朕便準了你這個請求。”永嘉帝朗聲笑道,眼神微微掃過謝若煙。
此刻殿中閨秀皆是提起了心,畢竟誰也不願意嫁到扶南那個小國去,哪裏說好聽了是民風淳樸,說難聽點便是尚未開化,哪裏及得上建京城中的高床軟枕。
柳拂玉微微看了謝若煙一眼,見她仍是不看自己,很快恢複好心情朝永嘉帝道:“正是謝将軍謝若煙。”
此話一出,殿內嘩然,不乏有人将同情的目光看向謝若煙。原是重權在握的将軍,若是和親扶南,那可就...什麽也沒有了啊。
“你倒是個好眼光的,竟是看上了朕的将軍。”永嘉帝對柳拂玉打趣道,随即轉向了謝若煙道:“愛卿,扶南王對你一片情深,你怎麽看?”
謝若煙聞言,面色平靜,她緩緩起身,目光堅定,朝着大殿中央行了一禮,聲音清晰而有力:“臣女謝若煙,自幼習武,志在護國,從未有遠嫁他鄉之想。然若陛下以為,臣女之身能換得大靖與扶南永世交好,避免兵戈,保我邊疆安寧,臣女願意承擔此任。”
此話一出,衆人心中皆是明了,謝若煙這是不願意,但誰又能拗得過皇權。
果然,永嘉帝面色一沉,狀似苦惱道:“扶南王這請求倒是讓朕難辦,既如此,便讓朕與謝将軍再想想,總歸你們也要在建京游玩一段時間的。”
“小王領命,不知可否讓謝将軍陪同小王一起?”柳拂玉笑道。
“這自然是可以的,謝将軍,扶南王一片真心,這點要求你總歸不會拒絕吧。”永嘉帝笑着朝謝若煙道。
謝若煙也是淡淡拱手回道:“臣領命!”
謝若暻心下一沉,輕輕拉過孟璋的袖子,輕聲道:“殿下...”
未盡之語,孟璋自是明白,便微微伏在謝若暻耳邊道:“此事孤回去再與你說。”
此後便是那位扶南大祭司展現自己能力之時,推演、蔔算,樣樣皆通,引的滿堂人喝彩。謝若暻對這些故弄玄虛的事不感興趣,便尋了借口出去透氣。
半晌,謝若暻看着面前的荷花,聽着身後響起的腳步聲,淡淡道:“你來了。”
來人正是王玠。
“昭昭,煙娘一事,我知你怪我,可...”王玠目光難言。
謝若暻笑笑,好整以暇的看着王玠道:“王子玉,我只問你,你是什麽時候知道的?”
王玠心中一嘆,仍舊老實回道:“上月。”
“所以你們便都将我蒙在鼓裏?”謝若暻眼中露出幾分失望,嘲諷地勾了勾嘴角。
王玠見她如此,心中也是難受得緊,只得解釋道:“是煙娘不讓告訴你,我想着她原也沒有什麽危險,便未曾與你說。”
“呵,危險?還要什麽危險?你可知那扶南是什麽地方?”謝若暻忿然,轉而冷聲道:“遣妾一生安社稷,不知何處用将軍,真是笑話。”
“昭昭!慎言!”王玠朝周圍一看,生怕謝若暻因此惹禍上身。
謝若暻面色冷凝,只微微垂下眼眸道:“我知道了,不過此次還要多謝你。”
說罷,便擡腳回了菡萏殿,只留下王玠遠遠地看着她的背影。
在殿內的孟璋,也是看着兩個無人的座位一杯接一杯的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