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吾不識字
第74章 吾不識字
見朝堂上再次‘其樂融融’,雍月覺得自己應該再說點什麽了。
衆朝臣:“……”
不不不,樂融融的只有王上,跟他們沒有關系!
“王上,如果你要派兵的話還是快點吧!要知道距離你們會收到求救信的時間和發信日期已經快半個月了,誰知道那邊的戰況已經什麽樣了,而且你們該不會相信韓國真的能頂住趙國的壓力挺住半個月吧!”
一瞬間,還在笑的嬴政頓住了,剛放下心的韓非呆愣了,就連朝堂上開始在內心計算能得到多少好處的朝臣們也都囧囧有神起來。
“王上,事不宜遲,您趕緊下令吧!”被雍月一句話差點弄破防的韓非嗷嗚一聲,就差沒撲到嬴政面前嘤嘤嘤了。
嬴政也知道現在那邊的戰況确實有點危險,而且為了真正的将韓非的心收入囊內,他也不會在這時候故意卡着不動,遂站起身命令道,“衆愛卿聽令。”
全體朝臣:“臣在。”
“蒙将軍,寡人命你立即先率領十萬大軍帶着前往韓國救援。”
“喏。”
“王老将軍,寡人命你率領二十萬大軍去劫趙軍後路。”
“喏。”
“昌平君、昌文君、王绾,寡人命你三人同旁協助準備糧草,可有異議。”
“臣等并無異議。”
“如此甚好,”将衆人安排完,嬴政滿意的點點頭,然後又看向韓非的位置,“寡人知曉韓公子心系韓國,所以對于你我合約一事暫停,如果想的話,你可以跟着蒙武将軍先回去韓國看看情況。”
在知曉韓非已經有心入秦後,嬴政就不在着急想将人抓在手中,而是也有心給韓非甜頭嘗嘗。所以嬴政并沒有立刻給韓非封官封爵,但到時讓心急如焚的他先回家看看,如此也算是一種別樣的恩典。
事實上,這種恩典在韓非眼裏,就顯得特別有人情味,誰能想到迫切想要自己入秦為官的秦王,會在這種時候放手呢!一時間韓非百感交加,心中也對嬴政升起了強烈的感激之情,遂對着站在上首的秦王政深深鞠躬作揖。
“臣韓非,多謝王上。”
從韓非将自稱改為臣,将對秦王的稱呼改為王上,在場所有人都明白,韓非這是真心想要效忠與秦王。對于此事的發生,雍月的感官是最為複雜的,畢竟在場只有她一個人才知道原歷史中,韓非和嬴政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麽。
沒想到真的改變歷史的雍月:“……”
看來她這只小蝴蝶的力量真的很強呢!有點小激動!貓貓開心滿地打滾.jpg
“對了,王上我想向您推舉個人,”就在韓非感謝作揖完,突然想起了什麽,對着嬴政朗聲道,“臣有一師兄,名為李斯,亦是法家之人,頗有才華。如今非因為私事離開秦國,手上還有很多編輯的材料沒有完成,所以非懇請王上将工作暫交給師兄來做,以防誤事。”
“李斯!?”
嬴政輕聲嘀咕着這個名字,這個人他好像有點印象。當初命令程邈造字的時候,似乎仲父就有提過此人,貌似也是荀子門下的弟子,也是才華橫溢,就連小篆也是由其所造。但是因為當時自己忙于他事,在封賞完造字小組後,便将此事抛于腦後,沒想到現在竟然從韓非的口中再次聽到這個名字。
“可。”
既然能先後得到仲父和韓非的認可贊同,這個李斯貌似可以先用一用試試。所以嬴政只是稍想片刻便同意了韓非的請求。
“多謝王上。”
這回徹底沒有後顧之憂的韓非可算放心了,随即便面向蒙武将軍作揖,“非,在此就先麻煩蒙将軍了。”
“非公子,客氣。”
蒙武:這可是王上看中的大才,為了自己的同僚,必須客氣。
就這樣,秦派兵救韓一事算是商讨結束了。
就在內侍宣布退朝,雍月也打算離開時,內侍總管張林悄聲走到雍月面前,低聲道,“公主,王上偏殿有請。”
雍月:“……”
雍月:“哎,為啥!?”
雖然不知道為什麽政哥要單獨将她留下,但是雍月卻知道自己不能拒絕,所以只能跟着張林來到偏殿內。一進屋,也正好看見嬴政正在看什麽東西……
“大兄?”
在沒有外人的情況下,雍月一般都是稱呼嬴政為大兄,因為這既能代表着雍月本身身份的特殊,也能也代表着秦王政對雍月态度的特殊。
“你來了,”嬴政語氣略微輕快,順手将手中的書放下,“知道我叫你來是為了什麽嗎?”
雍月呆萌的搖頭,“不知道。”
“那你看看這個,估計你就知道了。”說着,嬴政嘴角微彎,把手中的書遞給雍月。
雍月點點頭,接過嬴政遞過來的書,然後……
雍月:“???”
雍月:“…………”
默默仰天長嘆,無語凝噎。貓貓流淚.jpg
“大兄,我不認識大篆……”雍月生無可戀的擡頭,一臉無辜的看向嬴政。
本來還想賣個關子的嬴政:“……”
他好像确實忘了這茬了,雖然月兒平時表現的很成熟,但是這孩子滿打滿算确實才将将三歲,确實不識字!
“好吧,是為兄忘了你還不認字的事了……”
先是造紙,又是印刷,最後出書,因為雍月淨幹些文化人的事,以至于嬴政都快忘了當初要教雍月認字的事了,還以為這孩子已經自學成才了呢!
眼神幽怨的雍月::“……”
對不起,是我讓政哥失望了,我有罪!
被雍月的小眼神一盯,嬴政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所以趕緊轉移話題,“那就先算了,為兄給你講講這本書寫的什麽吧!”
“哦……”
然後雍月就從嬴政的嘴中聽見了似曾相識的故事——盤古開天,三清現世!
什麽鬼,為什麽這個故事她政哥會知道啊!而且還是在書裏,這是哪個欠登兒寫的,雍月氣得着急的都想掀桌了!這誰這麽煩人啊,把她講的故事整理成冊還交給了政哥,萬一因為這些聖人仙人的故事,把政哥想要長生不老的心勾起來怎麽辦!
雖然政哥現在還不到二十歲,但是萬一呢,她就問……誰能賭這個萬一!?
“大兄,這本書是誰交給你的,其心可誅啊!世上哪裏有什麽神明,都是騙人的玩意兒,大兄你可不要被蒙蔽了!告訴我是誰,我要去找他!”丫的,拿我說的故事忽悠她政哥,她必須得去跟對方撕一把。
“是荀子。”
嬴政用着幽幽的眼神,帶着幽幽的語氣,席卷了心态幽幽的雍月,直接把雍月幹沉默了。
雍月狐疑:“真的?”
嬴政肯定:“千真萬确。”
雍月沉默:“……”
“……啥情況啊,怎麽會是荀公,我不是都跟他說這是故事了嗎!他怎麽還把這故事整理成冊,還叫給您了!”雍月有點抓狂,氣得直跺腳。
總有一種她甩向儒法兩家的回旋镖,被荀子通過嬴政甩回來的感覺,這酸爽誰懂!?
“無礙,我倒是覺得這裏面的故事很有意思,”嬴政安撫性的對雍月招招手,就像都小貓小狗似的把她叫到身前,“你就是用這些故事,警告儒法兩家消停的吧!”
“嗯……”被嬴政揉了一把頭,雍月小聲應了一聲,随後偷瞄嬴政的臉色,輕聲道,“大兄沒有把這些故事當真吧!”
“怎麽會,你不是都說這些只是故事了嗎!如果這些故事真的是歷史,以你的脾氣應該會先跟我或者阿母說,而不是外面那些儒法兩家的人,”嬴政好笑的瞥了一眼小心翼翼的雍月,随口問道,“所以這些故事是真的嗎?”
聽到嬴政的疑問,雍月趕緊将頭甩成撥浪鼓,反駁道,“不是,當然不是,這怎麽可能!這些都只是民間傳說和故事,就相當于話本子,聽聽就算了,不能當真!”
“話本子,這稱呼倒是很貼切,”嬴政點點頭,然後慢條斯理的說道,“你放心吧,這本書只有為兄手中這一本,是荀子讓呂不韋轉交給寡人的,算是他對你表示的感謝。”
“啊,感謝!?對我……”雍月不敢置信的指着自己。這怎麽可能,而且寫這個表示感謝,荀公你确定不是想讓我社死嗎!?
“呂不韋說,你是為了穩定朝堂上的儒法兩家弟子,才專門整合各地的風俗傳說編了這麽個故事,講給儒法兩家人聽,讓他們引以為鑒。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他也跟荀子說過,就因如此荀子才将這些故事整理成冊,想要贈與給你表達感謝,因為荀子也覺得以此故事為鑒,确實很有用,他的那群弟子也因此改變了很多……寡人朝堂上的那群法家儒家之人,也消停許多,不像以前那樣針鋒相對了。”
知道自己的目的達到了,雍月心下微安,但是……
“整合各地風俗傳說?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我怎麽不知道!?”雍月擰眉,懷疑自己是不是失憶了,她什麽時候做過這種事,自己怎麽一點印象都沒有!?
見雍月疑惑,嬴政也跟着狐疑起來,“不是你再跟着程邈他們造字的時候,用閑暇時間翻雜書時做的嗎?”
想起那段時間,閑來無聊想看一下古代手抄書是什麽樣子的自己,雍月忍不住一手捂臉無聲嘆息。
“大兄……”雍月的語氣很沉重,表情很深沉,“我不識字……”
也跟着一手捂臉的嬴政:“……”
好吧,他又把這事給忘了,怪只怪月兒平日表現的太成熟,讓他人看不出破綻!
可是既然如此,那月兒口中的那些故事是從哪裏來的呢!?想到盲點的嬴政忍不住陷入沉思,随即想到雍月動不動就變色的雙眸,思慮再三後便将此事放在腦後,然後就開始考慮給雍月啓蒙的事了。
畢竟月兒總是這樣動不動就說‘大兄,我不識字’,就算是嬴政也覺得很上火,總覺得幼妹不認字是他的失職來着。但是一想到之前他親自教導雍月的時候,他一忙起來就把孩子單獨放在一邊顧不上,嬴政也覺得自己并不是啓蒙的好老師。
“看來是時候,給你選一個老師了。”嬴政暗自想着,殊不知就在那一剎那,雍月只覺得地全身一抖,一個向日葵猛回頭的看向嬴政。
狐疑的看向對方的雍月:“……”
疑惑的看向對方的嬴政:“……”
兩個人大眼瞪小眼,一時間場面靜悄悄,整個偏殿連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見。
之後是雍月先開的口打破沉默,“既然沒事了,那妹妹我就先告退了。”
“去吧,還有把荀公贈與你的這本書一起拿走。”反正他已經把全本書看完,既不是儒家經典,也不是法家言論,他讀一遍大概知道就行了,所以嬴政毫不留戀的将書推給了雍月。
“哦。”
默默地伸手去拿書,雍月小心翼翼的将書抱在懷裏,然後對着嬴政行完禮便離開了。就在雍月轉身的那一剎那,嬴政腦內靈光一閃,連忙喊道,“別忘了,跟荀子回禮,如果可以你可以試着對荀子拜師。”
雍月:“???”
雍月:“……”
雍月:“!!!”
哎,這也可以的嘛!?
讓她跟荀子拜師,她政哥是怎麽想到這個的!?
不過考慮到荀子的身份和才學,想他能教出韓非和李斯那樣的法家弟子,雍月覺得荀子的性子很可能跟其他的大儒不一樣,自己拜他為師好像也不是不行,至少人家荀公老爺子思想開放,并不是迂腐的人啊!
畢竟讓他教總比讓淳于越那樣的人教強,沒看原歷史中的扶蘇都被他那些所謂的大儒老師教成什麽樣了,好好公子都給毀了!
越想越覺得這事可行的雍月立馬打起精神,覺得自己既然要拜師,就要做好全面的準備。想到就做的雍月當即便頭也不回的沖出宮門,叫人準備馬車前往工業園區,準備搞一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