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造字小組
第62章 造字小組
真相都掀開了,這就好交流了。
本來雍月就對賞賜什麽的沒放在心上,再加上她政哥強加給墨家巨子身上的官職,也确實讓他糾結了許久造成困擾。哪怕墨家巨子本人承認他确實懷有私心,但雍月也不覺得在這件事上墨家巨子有錯,反倒是她這邊拿人家當擋箭牌是真的理虧。
“巨子不好意思,其實這件事的真相是……”
從某種意義上講,雍月是個老實‘孩子’,所以在開解墨家巨子的時候,也老老實實的将真相給他掰開說了。這時候也沒必要隐瞞什麽,大家都是隊友,還是一個莊子的社畜掖着瞞着也不利于工作和諧。
所以什麽官職算是補償不是冒領,什麽秦王政這麽做是為了保護她,什麽鹹陽城裏的水太深不适合小孩子冒頭等等,反正雍月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嗓子都快說冒煙了,才讓墨家巨子明白自己剛剛的胡思亂想都是自讨苦吃雲雲……
終于擡頭回以眼神的墨家巨子:“……”
這解釋你張嘴就來,你說我該信不該信。
墨家巨子也不是那種拿喬的人,得了便宜還賣乖這種事他也做不出來,主要還是過不了心裏那關。雖然不太相信雍月的解釋,但是他也确實因為對方的這些勸說心下安慰了些許。就沖這一點,這個人情他也得記下,等着之後跟着小公主慢慢還。他也做不了別的什麽,協助小公主造物他還是可以的,況且他們墨家還有這麽多人呢!
見墨家巨子的臉色終于沒有那麽糟之後,雍月這才長籲一口氣,心裏暗道可算是把人安撫好了,不然接下來的工作她還不好安排了呢!
沒錯,雍月今天到工業園區來,确實是要安排新工作的!
之前就說了,紙張的制造是為了吸引各地學子前來秦國,鞏固鹹陽學宮的地位,順便再多招收點學生或者老師。但是這樣問題就出來了,鹹陽學宮的書籍不夠啊!而且好用的字體還沒現世,印刷術也還用不了,所以這幾天雍月早起貪黑就是為了想早點将适合印刷的‘隸’書弄出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多日以來加班加點的幹活,昨天她終于與程邈、韓非還有李斯,把3000大纂常用字改成的書寫規範好用的隸書。
是的,就是程邈、韓非還有李斯。
*
說到程邈,此人其實是呂不韋花費大力氣從下邽縣找出來的,通過雍月提供的姓名和地址。
說實話,當知道下邽縣牢獄中,當真有一名叫程邈的獄隸的時候,饒是心裏早有準備的呂不韋心裏還是不由一驚,心下感嘆小公主的神異。所以在見到真人的時候,呂不韋很是禮賢下士,說話語氣也極為謙遜,這可是小公主親口承認的人才,還是千古留名的那種,他的态度必須端正!
可能是呂不韋的态度真的太好了,結果愣是把一頭霧水的程邈吓倒了。
确實是字面上的意思,人倒了。
呂不韋什麽人啊,前大秦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丞相,就算現在退居二線那也是秦王政的座上賓,心中尊敬的長輩。可是就是這樣的人,竟然屈尊降貴的來找自己,重點是态度還這麽謙遜有禮,還是個年輕小吏的程邈哪見過這陣仗,楞是忐忑不安的給自己吓病了。
沒想到會造成這種情況的呂不韋:“……”
地鐵,老爺爺,看手機.jpg
呂不韋:就很離譜,至于嗎!?
程邈:你說至于不至于,就好比說天上的仙人下凡要跟你說做朋友,你啥心情!
呂不韋:……
當然以上的描寫并不是真實情況,不過程邈被吓病這件事倒是真的。然後病倒的程邈就被呂不韋以鹹陽的醫師醫術更好這個理由打包走了,連個車尾氣都沒給下邽縣程邈的同僚們留。
程邈的衆同僚們:“……”
“呂大相國他……還管這個!?”
“誰知道呢!”
“不過程邈這小子算是出頭了呢!”
“嗯,是啊……”
“什麽時候這種還是也能輪到我身上呢?”
“別做夢了,趕緊幹活!”
“行吧……”
——鹹陽城內,鹹陽學宮——
連續好幾天的中藥下肚,程邈一直迷糊的神智終于清醒了一點,剛剛從榻上坐起身就看到屋內的書桌旁站了一個中年人,正把幾捆竹簡放在書桌上。
“你醒了,正好這些竹簡就交給你了,”該名中年人笑容滿面的如是道,順手還一指桌上幾乎成山的竹簡,然後自我介紹道,“在下李斯,就住在先生隔壁,以後請多指教。”
依舊不在狀态的程邈:“……”
等等這是什麽情況,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什麽!?
驚慌失措.jpg
見新同僚一臉迷糊,眼神還帶有一絲驚恐,李斯有些好笑的搖了搖頭,看來這位新來的先生還沒有徹底清醒呢!
“這裏是鹹陽學宮,是專門為大秦培養人才和官吏的地方,”說着李斯便打開門,引着程邈向外看去,“你住的這個地方則是教師宿舍,隔壁的幾個屋子住的都是鹹陽學宮的老師,比如我,就住在你右邊的屋子。”
“鹹陽學宮!?”
程邈喃喃着重複一遍這個名字,突然想起早前同僚們提過一嘴,貌似呂相國在辭去丞相的位置後,為了繼續為大秦效力,所以效仿齊國的稷下學宮建立了獨屬于大秦的鹹陽學宮。自己當時還感慨說,呂相為國操勞深明大義,等有機會自己也去鹹陽要參觀一番,沒想到……
想到這,程邈連忙從榻上下來,對着李斯作揖客氣道,“在下程邈,下邽縣人士,初次見面,還請先生不要見怪。”
剛才自己呆愣愣的樣子,肯定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怎麽說對方也是能在鹹陽學宮當老師的人,學識才華自然不凡,自己可不能再繼續失禮下去了。
“不用客氣,程先生。以後大家都是同僚,不必如此多禮。”
“同……同僚!?”
等會兒,他怎麽就是同僚了!?
程邈一臉懵逼,這是什麽情況,自己就是一小吏,還是不怎麽受人待見的獄吏,怎麽就成為在鹹陽學宮當老師的李先生的同僚了!?
“是啊,你不知道嗎!?”
這回輪到李斯詫異了,上下大量了程邈一番,發現對方的表情不似作僞,也跟着懵了。呂相國不是說這個人是他帶過來,跟他和師弟要一起研究新字體的同僚嗎?怎麽新同僚卻是一臉完全不知情的樣子!?
程邈更懵逼了,懷疑自己是不是因為發熱失去了一部分記憶,“額,确實沒人跟我說過……我會有新同僚這件事。”
沒想到會遇到這種問題的李斯:“……?”
這是什麽情況啊,呂相你不出來解釋解釋,這個人難道是你搶來的嗎!?
事實上,從某種意義上講,程邈确實是呂不韋搶來的,還是在衆目睽睽之下,從下邽縣的大小官吏面前搶回來的!(李斯:就離譜!)
兩個人在屋內大眼瞪小眼半天,誰都不知道下一步該說什麽了!
最後還是李斯腦子靈活一些,拽着人去找自己師弟韓非,讓他來給新同僚作解釋。畢竟再怎麽說他師弟韓非也是這次造字工作的領頭人,讓他來解釋總歸不算錯。
其實這次造字的工作本來是沒有李斯在內的,但架不住他有上面有‘人’啊!
李斯背井離鄉從楚國來到秦國本就是為了出人頭地,之前因為無處施展才華才消籍多年,這回呂不韋建立鹹陽學宮需要老師,他算是專業對口一下子就脫穎而出。再加上他與韓非是師兄弟的關系,這件事韓非也是親口承認過的,并表示他與李斯在拜師的時候關系也算親近,所以安排韓非進行造字時,呂不韋就把跟他關系好的李斯也帶上,讓他從旁協助。
被師弟帶着起飛的李斯:“……”
就挺突然,就像天上掉餡餅一樣,如果不是背景不對,他能當場來一個360°循環後空翻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至于為什麽韓非會說李斯跟他關系親近,其實這其中的原因也挺有意思的。雖然兩人的身份天差地別,一個是韓國公子,一個是寒門學子,但是事情就是如此有戲劇性。兩人同時拜入荀子門下,兩人同時向荀子學習儒術,然後兩人同時轉儒為法,最後兩人同時被荀子轟出師門……就……嗯……
成為兩人關系好PLAY一環的荀子表示:滾,老夫沒你們這種欺師滅祖的徒弟!
老大爺罵罵咧咧.jpg
假的關系好,同門師兄弟。
真的關系好,同門難兄難弟……
韓非&李斯:對,就是這樣!
“這塑料制的同門師兄弟啊!”在了解到李斯和韓非之間的關系後,雍月對此做下了以上評價。
不過從中可以看出,李斯和韓非的關系也确實算是好的了,畢竟兩人同病相憐,都被自己師傅嫌棄很多年。而且雍月覺得估計以後也不會再出現,李斯因嫉妒而毒殺韓非的事情發生了。誰讓現在的李斯能出頭得虧韓非幫扶,就沖這點李斯就欠了韓非一個大人情。
古代的文人學子都特別愛惜羽毛,也就是所謂的名聲,如果李斯還是因為嫉妒害了韓非,以現在的情況看那就屬于恩将仇報,歷史的恥辱柱上妥妥的得留他一個大名!想他李斯又不傻,正是人生價值上升期,怎麽會做如此自掘墳墓的事來!
現在,鏡頭在轉回到李斯和程邈這邊。
兩個人在說好後,程邈就跟着李斯前往韓非的所在地。這個時間,韓非應該在藏書閣,将自己學說的稿件抄在紙張上。其實不只是他,就連李斯如果不是為了給程邈送竹簡,這個時間也應該在藏書閣抄書。
藏書閣,顧名思義就是放置書卷的地方,這裏收集了各國市面上的大小書籍,都是呂不韋花重金買回來的。在紙出世後,鹹陽學宮的老師們就非常喜歡到這裏抄書,環境幽靜不說,還配置了足夠的筆墨紙硯供人使用。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筆墨紙硯可都算是昂貴的奢侈品,而他們這群窮學士竟然可以有條件免費使用,可不就是更喜歡這裏了。
至于所說的條件也很簡單,就是只要不是故意浪費,凡是使用筆墨紙硯者,所抄書籍必須多抄一份供給藏書閣,可以說是很人性化了!(雍月:條件我提的!貓臉驕傲.jpg)
所以等李斯領着程邈進去的時候,藏書閣的閱覽室幾乎都被抄書的老師占領了。
李斯找了一圈也沒找到人,正疑惑韓非的去向,跟在他身邊的程邈就拉住身邊一個過路的老師輕聲詢問,“不好意思,打擾一下,請問韓非韓公子在哪?”
“哦,你說韓先生啊,他在最裏面的屋子,因為他好像有工作要做,所以管事特意單獨騰出個屋子供他使用。”
“好的,謝謝先生!”
然後得到消息的兩人就按照對方的回答,向最裏面的屋子走去,終于找到了韓非。結果一進屋就被裏面堆疊成山的竹簡驚到了。
“怎麽好像比剛剛我房間的竹簡還多。”程邈不禁喃喃自語,同時身子還向一邊移動,生怕将這些竹簡碰倒。
“的确比你房間裏的多,畢竟你房間裏也就只有秦國的大篆,而這裏的竹簡可是包含了各國所有文字。”韓非說着從竹簡後邊伸出一個頭,似乎是因為心态放平的原因,韓非在秦國說話的時候磕巴的次數也減少很多,只要他慢慢說話不着急,基本就不會再出現磕巴的情況。
程邈的來意韓非其實早就知道了,呂相跟他打過招呼,這個人是雍城公主點名讓其參與造字的人才。不過就是來人沒到鹹陽就先病了,使得呂不韋完全沒有機會跟他說清楚,所以呂不韋就先打算把人加進來,等人病好了之後再進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