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各方計較
第51章 各方計較
華陽太後将紅珊瑚一亮,送給雍月做見面禮,別說當事人雍月和趙姬了,就連在場他人都震驚不已。
華陽太後是什麽人,往淺了說是先代秦王養母現任秦王祖母,但往深了說那是大秦楚系一脈的領頭人,這樣的人物每做一件事都會被他人仔細琢磨探究深意。今天華陽太後從如此厚禮給雍城公主,不得不讓人猜想其中是否包含更深的意義。
雖然華陽太後輕描淡寫的說雍城公主合她眼緣,所以才把這尊紅珊瑚送給她,但在場的只要不是真的傻白甜,就不會将華陽太後這句話當真,他們只會想華陽太後是不是想要拉攏得天所授的雍城公主,或者是楚系勢力向現任秦王政投誠……
是的,就是就是楚系勢力向現任秦王政投誠。關于為何會有這種想法,其實仔細一想也不難猜到,雍城公主是趙太後的女兒,趙太後又是當今秦王政的親母,在其他人眼中她們兩人妥妥就是秦王派系的人,因此華陽太後給雍城公主送厚禮,自然可以理解為華陽太後所代表的楚系勢力向秦王政投誠。
甚至在場有這種想法的人還不算少數,然而事實的真相跟他們猜測的不能說是一模一樣,只能說是天差地別。
人家華陽太後的真實目的壓根就不是這個,而是其他!畢竟下任的楚系頭領昌平君和昌文君已經內定為丞相,楚系再繼續向秦王政獻媚就有點過猶不及的意思了,所以華陽太後還真沒有那個意思。
在送出見面禮紅珊瑚後,其他人會有何種想法華陽太後不知道,她也不想知道,因為她的目标跟這群人壓根沒有半點關系,所以其他人做何想她根本就沒放在心上。其實她真正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趙姬和雍月手上無毒的胭脂水粉!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雖然華陽太後的年歲不算少,但是愛美的心還是有的,而且哪怕她自己不用,賞賜給後宮的楚女也算是為國争力。反正現今世上流通的胭脂水粉她是不準後宮的楚女用了,她已經是這些東西的受害者,如果不是當初她當機立斷認下嬴異人為養子,現在這太後的位置是誰還不一定呢!
如此說來,雍城公主手上的胭脂水粉可是後宮争寵的一大利器,尤其在來到晚宴席上後,華陽太後就更加肯定自己的猜測。畢竟環視四周席上的官員女眷,有一個算一個都是素氣的打扮,雖然說不上是醜,但跟往常比較是真的差了很多。想必胭脂水粉有毒的事,家裏有點門路勢力的基本都已經知道了,估計一個個的心裏也在打雍城公主的主意。
本來按照正常的流程,應該是作為兒媳婦的趙姬先給兩位太後見禮才對,但是華陽太後一瞅這群女眷的架勢就知道非常時刻不能再按套路來,所以選擇先下手為強的她,就有了現在送見面禮的行為。
而且看現在的效果,別說還真的挺強的,至少把雍城公主在內的所有人都鎮住了,以至于小公主連收禮都沒敢伸手。
低頭瞅着雍城公主糾結的小臉,華陽太後就不由得一樂,再次伸手戳了戳她的額頭,“長者賜,不可辭,懂不?”
被戳了額頭的雍月下意識的伸手摸摸自己被戳的額頭,只得傻乎乎呆愣愣的點頭,“懂。”
雍城公主都說‘懂’了,那意思自然就是同意收下見面禮,楚嬷嬷得到這種信號,當即便将放着紅珊瑚的木盤往趙太後身邊的孫嬷嬷面前一送,而孫嬷嬷這邊也是一臉呆愣的伸手接過。
孫嬷嬷: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什麽?
Advertisement
跟雍城公主交流完,華陽太後又将視線轉向依舊沒回神的趙姬這邊,“趙姬這是怎麽了,有需要這麽驚訝嗎?”
突然驚醒的趙姬:“!”
到底是跟華陽太後‘鬥智鬥勇’多年的趙姬,當即就擺正态度,語氣略微僵硬的回道,“哪裏,只是稍微有些驚訝罷了!”
是的,就是稍微……不是,是非常驚訝。
趙姬雖然出身不高,但是好東西還是見過的,華陽太後給自己女兒送的紅珊瑚價值幾何,她也略知一二,所以她才會如此失态,同時心裏也暗暗提防起來。華陽太後心思深沉從來不會做沒有目的的事,以前趙姬就沒少吃她的暗虧,現在她會送月兒這種重禮,指不定心裏再憋什麽壞水呢!
華陽太後是什麽人啊,趙姬心裏那點小九九全被她寫在臉上,不過她也不在意,畢竟真正目标還沒達到,“是嗎,多年不見你倒是知禮了很多。”
竟然被誇了!
趙姬驚訝的眼睛都瞪大了幾分,這還是她認識的華陽太後嗎,該不會是別人假扮的吧!難道政兒說的華陽太後看在他的面上,不會再為難自己就是這個意思嗎!?
怎麽感覺有點不真實……
不确定,再看看!
然後……趙姬保持沉默……
沒等到搭話的華陽太後:“……”
趙姬這邊是決定再看看了,那邊華陽太後就不樂意了,因為她等着趙姬給她見禮呢!果然趙姬還是那個趙姬,就算生下小仙人腦子還是沒長!有那麽一瞬間華陽太後的臉有點扭曲。
雍月人雖小但是眼睛尖,将華陽太後的變臉全程看在眼裏,同時嘴角也不由得一抽,只得趕緊上前,替趙姬搭話賣萌道,“确實如此啊!阿母在雍城可是跟月兒講了很多祖母的事呢,說祖母很厲害,讓月兒以後跟祖母學習,這次回鹹陽還特地準備了禮物給兩位祖母。孫嬷嬷快去将阿母準備的禮物拿過來。”
“喏。”
聽到有人搭話,華陽太後滿意了,看向雍月的眼神也愈發的和善慈祥。果然是個聰明孩子,才這麽大點就只給自己的阿母解圍。
不過雍月提到趙姬說她很厲害這話她信,不厲害能把趙姬收拾到跑路,但是提到趙姬說她好話,讓雍月還要跟她學,華陽太後卻半點不信。她這個兒媳婦不在背後罵她就不錯了,還能主動提出讓自家女兒學她,想也知道不可能!
不過不信歸不信,反正有人搭話了,華陽太後自然也要跟着接口,“哦,竟然還準備了禮物,果然是長進了。”
見華陽太後的神色緩和,雍月偷偷給自己抹了一把汗,她算是明白動漫裏面柯南扮小孩子跟大人說話是什麽感覺了,怎麽說呢……就是那種雞皮疙瘩掉一地的感覺……就不知道他是哪來的毅力一扮二十多年的……噫……
孫嬷嬷的動作也快,轉身的功夫就将禮物盒子也用木盤端了上來。
這時候就是趙姬的主場了,炫耀顯擺都是她的老本行,且都是宮鬥的常用手段。
雍月跟她說好了,讓趙姬先抑後揚,就是先說以前自己如何如何,然後再将香皂和香水的提出來,半點不提胭脂水粉有毒的事。畢竟這個時代世上的胭脂水粉基本都有問題,如果被暴出有毒,定會逼着制作這些東西的人家破人亡,雍月可不想将事情鬧那麽大,她只想與時俱進慢慢的來,畢竟時代如此并不是那些人的錯。
雍月想的挺好,但是她忘記了古代後宮的基本套路——插人。
就在她跟趙姬談完套路後,被插成塞子的雍城宮線人就把消息傳了出去。如果是宮鬥劇來演的話,正常來說這時候趙姬的表演根本不應該有人買賬,但奈何這裏不是宮鬥劇,現實情況就是本來應該只有幾個人捧哏的現場,變成了人滿為患。
因為早就知道消息的女眷們都沖着無毒産品來了……
眼瞅着自家親母被圍起來的雍月:“……”
大家都這麽熱情的嗎,她還以為還要先預熱一下呢!
衆官員女眷們:不不不,不需要預熱,都是安插過線人的人家,都知道具體什麽情況。大家又不是傻子,這時候再不上,她們都對不起家裏那些撕壞的帕子、摔碎的杯子和哭濕的褥子……
然後以趙姬為中心、華陽太後為輔助、衆官員女眷為觀衆的交際圈,就這樣熱鬧起來了。
雍月是個小短腿,自認為比不上這些熱情似火的女眷,所以偷偷回到了自己位置。結果不一會兒,她就感覺身旁一暗,很明顯是坐了個人。
雍月:“???”
茫然的擡起小臉,雍月轉頭看向身旁入座的人,然後……
“夏祖母!?”
“嗯……咳咳……”身體不算好的夏太後小聲咳了幾下,對着雍月颔首,“那邊人多,祖母不太喜歡,所以過來跟月兒一起躲個清靜,沒打攪你吧!”
“沒有沒有沒有……”一聽夏太後說這話,雍月趕緊搖頭,“夏祖母,您請坐,想坐多久就坐多久。”
“嗯。”
然後應了一聲的夏太後就沒動靜了。
雍月:“……”
這是什麽情況啊!?
想也知道剛才夏太後的說人多的才過來坐只是借口,但是夏太後會坐過來的真實原因,雍月也不得而知。只能擡眼偷瞄夏太後的神情,私下猜測。
其實夏太後也是個美人,不然也生不出靠美色‘說服’華陽太後收為養子的嬴異人,但是與華陽太後相比,夏太後的美見顯得比較內斂,怎麽說呢!跟華陽太後那種張揚肆意的豔麗完全不同,就是給人那種弱柳扶風清純小白花的感覺。
這從兩人同時出場,但是鏡頭全被華陽太後奪走就能看出來。
“今天是剛到鹹陽吧……”
突然的溫柔細氣的女音打斷了雍月的思緒,雍月連忙擡頭就看到夏太後在瞅着自己,很明顯是在跟自己說話。
“是的,夏祖母。”
“可憐的孩子,就因為出身不凡,險些受了委屈……”
“啊!?”
夏太後指的是雍月出生先王已去,所以才讓她的身份有了瑕疵,可見對于母胎三年得天所授的說法,夏太後是全盤接受并深信不疑。
雍月:“……”
這算不算是比她阿母還厲害的傻白甜。
夏太後也不管雍月心裏作何腹诽,而是從自己的衣袖裏掏出個盒子,打開一看裏面放着一對血玉镯。
“這對血玉镯是祖母的陪嫁,雖然比不上華陽的紅珊瑚,但也是祖母的心意,”說着夏太後便将盒子塞進了雍月的懷裏,怕了拍她的頭輕聲道,“韓非的事都虧你幫忙,祖母在這裏先謝謝你了……咳咳……”
“韓……韓非!?”猛然聽到熟人的名字,雍月不禁愣了愣。
“是啊,按照輩分我算是他的姑姑,今天下午那孩子得到王上恩典來宮內見我,還跟我說了你和政兒不少好話,”想到母國過來的韓非,見到親人的夏太後嘴角勾了勾,“合約能欽定陳宮也多虧了你們,韓國也要感謝你們。”
“啊,不用不用,這也沒什麽。而且韓非也确實有才華,大兄才……”
“呵呵……”想到韓非那孩子說話結巴勁,夏太後也不揭穿雍月的謊言而是笑着看她,“好了,該說的話也說完了,祖母我就先回去了。”
“啊!?這就走了,不等大兄嗎?”
聽到夏太後說要走,雍月又是一愣,這麽任性的嗎!?
“沒關系,本來也該如此,不然華陽她……算了,你還小,這些話就不跟你說了……”夏太後像是想到了什麽,後搖了搖頭,站起身揉了一把雍月的小腦袋,便轉身帶人離開了。
目送對方離開宴席的雍月:“……”
感覺好複雜啊,不過韓非會得到大兄批準進宮看望夏太後,雍月倒是沒有想到。
歷史上,韓非入秦的時候,夏太後就已經隕了,所以才沒有關于兩人親屬關系的記載,其實仔細算算按輩分來講,韓非和夏太後确實算是姑侄關系。
“算了,跟我也沒關系,我還是關心一下阿母那邊展示宣傳的情況吧!”
正當雍月想再看看趙姬那邊的情況時,洗風晚宴真正壓軸的人到場了。
“秦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