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兩宮太後
第48章 兩宮太後
“王上,時辰到了。”
修整的時間到了,嬴政立馬下令起駕。
雍月也如大赦一般終于回到了王太後的車駕那邊,與此同時同行的人還有負責宣讀封賞王旨的內侍一名。
作為秦王親母的王太後面對封賞旨意自然不用行禮,但是架不住她高興啊!伸手接過旨意的趙姬可是太開心了,有了這個東西,她家月兒可就是正兒八經的大秦公主,還是記在王室族譜上的那種。
“政兒果然沒騙我,這才是我兒該有的待遇!”趙姬雖然識字不多,但是在內侍将王旨內容讀完,她就知道這王旨是好東西,“孫嬷嬷将王旨好好收起來。”
“喏。”
雍月知道趙姬會開心,但是她現在的注意力卻不在這裏。
而且阿母剛剛說什麽?大兄答應她了,他答應她什麽了!?
雍月腦子都快成漿糊了,阿母知道、大兄知道、呂不韋知道,就連滿朝文武都知道,怎麽感覺所有人都知道她要被封公主,就她自己不知道呢!故意的嗎,你們是故意的吧,就瞞着她這個當事人!
雍月特別想問趙姬真相,但是一想趙姬這智商就覺得主謀肯定不是她,主謀除了她家最有主意的那個,雍月不做她想,至于呂不韋在其中承擔了什麽角色……呵,妥妥的共犯不解釋,雍·福爾摩斯·月就是如此斷定!
不過關于被封為公主這事,雍月也不能說自己不願意,這可是公主啊,哪個女孩子沒有個公主夢呢!而且這還是她家偶像老祖宗親封的、記在族譜裏、不怕查驗的真公主!
怎麽突然感覺就跟要進市場前蓋過檢驗章的豬肉似得呢!
剛剛還高興瞬間就糾結的雍月:“……”
“小公主,小公主!?”
春雁的聲音在耳邊響起,雍月這才回過神,“怎麽了?”
Advertisement
“小公主,我們該啓程了。”
結果春雁的話音一落,雍月的精神頭就瞬間肉眼可見的萎靡了,她不想再坐馬車了啊啊啊!貓貓痛苦面具.jpg
回去的路上極為安靜,因為雍月再次找上了蒙恬,讓他打暈自己,所以再一次陷入昏迷後,雍月終于安詳的待在馬車上了。
倒在馬車內昏迷不醒的雍月:Zzzzz
*
相比起雍月在煩惱坐車的事情,鹹陽那邊倒是對嬴政新封公主的消息更為在意。
尤其是後宮的兩位太後,畢竟在她們眼裏公主屬于女眷的範圍內,自然是算是宮內之人,早晚她們都得與其見面。
華陽太後居住在楚陽宮,宮殿的名字是秦莊襄王嬴子楚取的,就是為了感謝華陽太後對他的照顧。而他親生母親夏太後的宮殿,取名為憶韓宮,則是因為夏太後是韓國公主,所以才如此命名。
此時楚陽宮內,華陽太後正在跟楚姬說小話。
“王上馬上就要回宮了,你到時候準備一下,與我去見人。”
給秦王介紹楚國貴女已經算是楚系一脈的老手段了,就連華陽太後本人都是當年宣太後芈月做主許給自己嫡次孫的。嬴子楚在沒登基之前,就接受華陽太後賞賜的楚女,生下了成蛟。現在輪到嬴政登基親政,華陽太後自然也要如此,而且因為了解嬴政強硬的性格,華陽太後還特意挑選了人選,沒有選擇楚國那邊的公主,而是昌文君之女楚姬。
主要原因就是怕楚國那邊出身的公主性格與嬴政不和,預防結親變成結怨。而且楚姬的父親昌文君是算半個秦國人,到時候小兩口要是有什麽摩擦,看在岳父的面子上嬴政總不會太不給面子。
畢竟華陽太後看得出來,嬴政這小子的脾氣跟他曾祖父幾乎一模一樣,吃軟不吃硬,你要是好聲好氣的跟他說,他可能還聽進去一二,但是你要是硬鋼……呵呵,已經請辭的呂不韋就是赤裸裸的例子!
大家都是成年人,吃過的鹽自然比年輕人吃過的米多,在華陽太後看來,呂不韋這招請辭就是被嬴政強硬的态度逼得。自古以來,老臣與新君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呂不韋會狠心的丢下權利與利益,肯定是逼得走投無路後的無奈之舉。
不過想到昌文君和昌平君傳來的消息,他倆已經被內定位左右丞相,華陽太後就忍不住大笑出聲,“呂不韋啊呂不韋,這場争鬥最後還是我們楚系贏了!”
此時的華陽太後正為打敗丞相呂不韋的勝利高興,完全忘記了,他們楚系之前一直針對呂不韋的真正原因,不得不說嬴子楚臨死前豎靶子的主意效果之好。(‘靶子’呂不韋:……滾,莫挨老子!)
再次跟楚姬說了點體己話後,華陽太後便讓楚姬回去了。正當她歪在榻上歇神時,門口傳來了沖沖的腳步聲。
“什麽人?”華陽太後眼皮也未擡的問道。
“回太後的話,是昌平君那邊差人送信來了。”
“送信,早上不是剛送過了嗎,怎麽又送來一封?”察覺到不對的華陽太後睜開眼,坐起身形問道,“将信拿過來我看看。”
“喏。”
将絲絹拿在手中,華陽太後上下掃視一番後,勃然大怒,“賤婢爾敢!”
華陽太後也沒看到什麽,只是注意到上面的一句話,将趙太後之女雍月封為雍城公主,賞金千兩,賜公主府,食邑千戶。不但封公主還賞食邑千戶,華陽太後就沒見過哪個女人在初次‘受寵’後得到如此賞賜。
是的,你們麽看錯,确實是‘受寵’。
因為華陽太後以為雍月是趙姬的義女,就像她準備的楚姬一樣,是趙姬打算送給嬴政的女人。之所以封公主和食邑,也是給他親母面子,早晚這假公主都得入後宮。
“我就知道那個女人不是省油的燈,之前走的快,現在等政兒拿到權柄後又巴巴回來,還送女人争寵,她算個什麽東西,一個商賈出身的賤婢!”
華陽太後這個氣啊,沒想到趙姬那個女人會在這個節骨眼上給她添堵,雖然都是送女人哪怕楚姬的身份高,但是趙姬到底是嬴政的親生母親,嬴政總不能對那個假公主視而不見。她還抱着讓楚姬和嬴政多處處青梅竹馬的感情,沒想到竟然被趙姬橫插一腳,讓她的打算落空,簡直氣死個人!
華陽太後吼的聲音極大,前來送信的人聽得則是滿頭霧水。
“太後是不是弄錯了,老奴就在昌平君跟前伺候,沒聽說昌平君提到王上有親近那個女人的事啊!”到底是跟随極為大人身邊多年的老人,這時候也敢發表意見。當然主要原因還是信中的內容他也知道一二,貌似跟華陽太後所說的好像差得有點多,才會如此大膽發言。
“什麽?沒提過嗎?”華陽太後本人也極為差異,狐疑的拿過絲絹又瞅了半晌,“怎麽可能沒提過,上面明明寫着,封趙太後之女雍月為雍城公主,這女子不就是趙姬那個女人送給嬴政的嗎?”
“……”這回輪到送信的奴才無語了,太後果然是弄錯了,“回太後,不是女子是女娃,今年才兩歲左右。”
華陽太後:“……”
華陽太後:“???”
華陽太後:“!!!”
“你說什麽,不是女子是女娃,今年才兩歲……難道不是二十歲嗎?”華陽太後再次仔細地、逐字逐句的讀着絲絹,“女郎今年二……嗯……剛才還在的‘十’字哪去了?”
如果不是怕失禮,送信人都想捂臉了。
太後你這是什麽眼神啊,這都能看錯!不但鬧了誤會,還白發這麽大的火……
終于讀清楚絲絹內容的華陽太後也很尴尬,到底是自己沖動了,竟然鬧了這麽大的笑話,也幸好周圍都沒有外人,不然她一把年紀臉還往哪擱。
“不過趙太後之女雍月,一個兩歲的女娃娃竟然被嬴政封為公主?”華陽太後怎麽也不敢相信,這讓她不禁想起當年宣太後的兩個私生子,“嬴政竟然真的認下這個妹妹,還封公主賜食邑,最重要的是還讓宗正記入他們贏氏族譜,嬴氏那群老不死的竟然沒意見!?”
“回太後的話,似乎是說此女生來不凡,母胎三年得天所授,估計是哪位仙人轉世,”送信人小心翼翼的補充道,“這事就連昌平君和昌文君也深信不已。”
“此事當真!?”
“真的不能再真了,聽說有官員不信還特意把人召到王帳內自證,結果不到一個時辰的功夫,後來所有人就都信了,其中就包括王室成員和老秦勳貴,而且還是心服口服的那種。”
這回輪到華陽太後沉默了,一個兩歲的女娃被叫到王帳前自證,如果不是真有本事,滿朝文武不可能全部心服口服,相信如此荒唐傳言。這時候華陽太後可不會懷疑是不是昌平君和昌文君兩人消息造假忽悠自己,畢竟他倆沒有欺騙自己的理由。
如果這麽說的話,等趙姬回來後,她的态度就得再度變一變了。
楚國是信奉鬼神的國家,大大小小的各種山神水神多到數不勝數,每年的祭祀更是楚國的重中之重。華陽太後作為楚國出身的公主,自然對此也是深信不已,母國鬼神她是沒見到,沒想到臨到晚年在秦國會遇到得天所授的‘仙人轉世’。
老人言鬼神之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連見多識廣的昌平君和昌文君都深信不已的女娃,華陽太後自己就是再不相信,也不得不信上一二,“趙姬這個女人倒是好命,先是生了個天生帝王之相的兒子,後又有個得天所授仙人轉世的女兒。”
這時候華陽太後可不敢再說什麽賤婢不賤婢的了,就算再怎麽鄙夷趙姬的出身,但是就憑她肚子争氣,擔心得罪仙人的華陽太後就不能再繼續口無遮攔下去了。
“不行,這事還得跟楚姬說一聲,讓她也注意一下這個仙人轉世,不能失了禮節。”華陽太後如此想着,便差人趕緊将已經離宮回家的楚姬喊回來,“事不宜遲,楚嬷嬷你趕緊去把人攔回來。”
“喏。”
楚陽宮的情況告一段落,憶韓宮夏太後那邊則是另一種情況。
“你是說政兒帶了一個韓國公子回來……咳咳……”早年擔心入趙為質的兒子,因此思慮過重而留下病根的夏太後艱難地爬起來,不敢置信的問道,“是要留在韓國為質嗎?”
“不是,聽說是個極富才華的公子,被王上留下在秦國傳道授業,并非為質。”來人頓了頓又繼續說道,“留下的條件似乎是交換了秦國機密。”
“什麽,交換秦國機密!?”一聽有關秦國機密,夏太後趕緊打起精神追問,“你可知道是什麽機密嗎?竟然需要韓國公子作為交換!”
夏太後倒不是認為韓國公子比秦國機密金貴,恰恰相反她認為韓國根本就沒有足夠金貴的公子比得上秦國機密。再說如果秦國當真想要什麽才華橫溢的韓國公子,也根本不會用秦國機密去換,只會大軍壓境直接逼着韓國把人交出來。
夏太後這一生只有兩個牽挂,一個是她入趙為質的兒子,一個就是她思念已久的母國。不過在她兒子嬴異人回國之後,這個牽挂便只剩下她的母國韓國了。所以她才回對韓國的各種動向極為在意,更是擔心作為七國最弱的韓國現今處境如何。
“聽說交換的機密是‘預防治理蝗災之法’。”
“竟然是治理蝗災之法!?”
韓國去年遭受蝗災一事,夏太後自然也知道不少,作為三大天災之首的蝗災有多可怕,夏太後也是心知肚明。只是她萬萬沒想到,她這個不怎麽親近的孫子竟然會将如此重要的機密送給韓國。
是的,送給韓國,夏太後就如如此認為的。不要錢不要地,只要給連質子都不算的韓國公子傳道授業,完全不似秦國一向的做法,這不就是白送嗎!
“政兒他這是給身為祖母的我面子呢!”打起精神的夏太後默默抹淚感慨,“說什麽留下韓國公子,這是給別人看的!”
“太後您的意思是……”
“以秦國的實力如果真看中哪家大才,怎麽會如此低調的将人交換入秦,定是大張旗鼓的大軍壓境逼迫要人。”到底是在秦多年的太後,秦國什麽畫風她是一清二楚,“所謂的韓國公子估計就是個幌子,政兒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将治理蝗災之法送給韓國。”
想到之前嬴政送來的白玉系列,夏太後默默在心裏下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