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百官驚嘆
第44章 百官驚嘆
因為小團子雍月暈馬車差點升天,所以嬴政便下令讓回鹹陽的隊伍原地休整半個時辰。
本來令王駕停下這事也沒什麽,畢竟走了大半天,休息一會也無傷大雅,更何況這還是王上親自下令,大家也只以為是王上想要休息。然而大部分大家以為是以為,可奈何世上總有那麽幾個欠登兒,非要去探聽王上為什麽要下令修整的原因。
然後王太後車架裏有個小娃娃暈車的事,就被這群家夥扒出來了。
如果是嬴政自己想休息下令這本沒什麽,但是如果是因為別人比如說這個小娃娃耽誤行程……嗯,禮士官就覺得自己應該說些什麽了……
“這不符合禮法啊!”
禮士官覺得自己說的很有道理,本來王駕的行程都是預定好的,差一點都可以說是不合規矩,更何況這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而是整整半個時辰!這對接下來的行程會造成多大的影響,簡直就是不尊重祖宗禮法,越想越覺得自己有禮的禮士官,在面見嬴政的時候,也是半點不客氣,就差指名道姓的說王上徇私,那個暈車的女娃也應該治罪雲雲。
被‘指着鼻子罵’的嬴政:“……”
寡人的脾氣是不是太好了,讓你一個小小的禮官也敢爬在寡人的頭上。
在戰國時期,王駕原地修整也是很講究的,畢竟貴人們都比較金貴,所以随行的仆役也學會了随時搭建帳篷的手藝。
此時被禮士官觐見的秦王嬴政就坐在自己的帳篷裏,雖說帳篷裏的人不多,但是凡是舉足輕重的大臣們基本都在,首當其沖的就是百官之首丞相呂不韋和楚系領頭人昌平君和昌文君,以及一群可以上朝議事的文武百官……
這個是禮士官也是膽子大,連屋內什麽情形都沒看準呢,進了帳篷就是一頓抑揚頓挫的指責,然後話裏話外的說王太後車架裏的女娃身份不明,影響王駕行程定是災禍,請求秦王政嚴厲處置……
在嬴政帳篷內開大會的文武百官:“……”
坐在正位表情已經陰下來的嬴政:“……”
“你通報進來就是來跟寡人說這些狗屁不通的言辭嗎?”
剛開始禮士官說他下令臨時停車不合禮法的時候,年輕的嬴政還能忍,因為他承認這是他的問題。但是後來這禮士官說什麽!?要給幼妹定罪,而且還是嚴厲處置,這一下子就把嬴政惹火了!
Advertisement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嬴政當即便對着禮士官大罵出聲,“好呀,讓我治罪,你可真會說啊!大秦律規定,阻擋王駕定位刺客判為死刑,下令王駕修整的是寡人,你是想制寡人死罪嗎!禮官你好大的膽子!”
嬴政的話音剛落,剛剛還意氣橫指的禮士官當即跪在地上,不停地磕頭求饒,“臣……臣不敢,臣想說的不是王上您啊,而是……是那個在王太後車架裏的女娃……”
這個蠢貨還敢提他幼妹雍月!
如果說剛剛嬴政還是火冒三丈的話,現在就是火冒十八丈了,“你還敢提小公主!大秦律規定,未成年者有錯其父母也要受罰,你是想讓寡人治王太後的罪嗎!”
竟然是要王上給王太後定罪,這個人是瘋了嗎!
大秦一向依法治國,嬴政所說的兩點也都是秦律有所規定的事項。
之前還覺得禮士官說停下王駕不合禮法有道理的衆大臣們紛紛轉變了思想,看向那個禮士官的眼神也跟的不對勁起來。這人是不是有病,前面說王上有罪就已經夠離譜的了,現在竟然讓王上給自己親媽治罪,這才是真正的不合禮法吧!
這官員腦子是怎麽想的,連最基本的禮教都不懂是怎麽當上禮士官的!?
“臣……臣惶恐……是……是臣說錯了……”禮士官這下真是痛哭流涕起來了,他是萬萬沒想到,本想為名出這個頭,誰曾想現在把自己搭了進去。
見禮士官承認錯誤,嬴政的火也沒有消下去,“大秦律規定,誣告他人同罪,你誣告寡人、小公主和王太後,在場文武百官皆可為證,證據确鑿你還有什麽可說的!身為大秦官員竟然連大秦律都沒讀明白,當真廢物!”
好的呢,确實如嬴政所說,這官員當真是廢物一個!
在場官員就沒有一個同情他的,就連與他交好的幾人都覺得此人腦子有病。将治罪的旗子拉的那麽大,還把自己的頂頭上司扯了進去,到最後屁用沒有不說,還暴露出自己的愚笨,簡直愚蠢至極。當初與他交好的自己,真是被豬油蒙了心,必須得趕緊跟他劃清界限。
這下禮士官當真是什麽也說不出來了,說是錯,不說還是錯。此時的他只能深深的低下身子,弓着背四肢着地的跪着,全身發抖的等待秦王嬴政最後的判決。
“拖出去,按秦律處置。”嬴政也懶得給這個蠢貨定罪名,因為已經看出嬴政态度的衆人,自會秉公辦理。
“喏。”
随後幾名玄鳥衛進來,将此官員拖了出去。
*
将礙事的人整走之後,嬴政這才又坐會主位,率先開口,“剛剛耽誤了太多時間,衆愛卿不要見怪,話說我們剛剛說到哪了?”
“回王上,是讨論封王太後之女雍月為公主的事。”提到這個呂不韋可就不困了,當即第一個上前回答,“臣以為,小公主畢竟為先王遺腹子,出身高貴當享食邑。”
“萬萬不可啊,王上!先不說那女娃的身份還不确定是否先王血脈,就算是大秦也沒有給幼年公主封號食邑的先例啊!”
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先王長兄,王族趙姓嬴式現任的宗正——贏傒。
贏傒如此說倒也不是為了跟嬴政作對,主要就是事實就是如此,王室公主只有在臨出嫁之前才會得到封號和食邑,以是慣例。
畢竟王室公主雖然出身高貴待遇極高,但其婚姻往往充滿政治意義,所以臨在成婚前封號和食邑,往往代表着王室對公主驸馬的态度。當然預先得到封號和食邑的公主也不是沒有,但最低也在開蒙展示聰慧之處讨得君父開心後,沒有在幼兒時就得封的。
贏傒的言下之意,不止嬴政能猜到,就連百官也心中有數,紛紛跟着點頭。
“确實如宗正所言,大秦沒有先例。”一旁的幾個嬴氏子弟也跟着應和,他們所想的也跟宗正贏傒一樣,沒壞心思就是感覺不能這麽做,“大秦律規定,無功不賞,這可是鐵律!”
關于這點嬴政其實早已想好,誰說雍月無功,他幼妹雍月不止有功,還是可以封君封侯的大功。不過雍月有功這話,并不能由他來說,作為秦王的他在朝上的位置乃是裁判者,一旦入席便失去了主動權。
所以端坐在首位的嬴政便對呂不韋是個顏色,讓他按之前他們商量好的開口。
得到眼神示意的呂不韋自然欣然同意,之前他還擔心嬴政再玩一把不按劇本走,這回得到信號的呂不韋不擔心了。
想到這,呂不韋直接上前一步,對着宗正贏傒客氣作揖道,“宗正和衆位大人所言極是,按照秦律無功确實不可賞。但話又說回來,這也能證明,大秦有功确實要賞對吧!宗正大人,您說呢!”
“确實如此。”
贏傒本就是果敢堅定一心為國的人,不然在知道自己才華不如嬴異人時,也不會甘願放棄唾手可及的太子之位,并在先王早逝嬴政年少繼位後幫着他穩定王室內部。所以哪怕再不喜呂不韋的投機倒把的秉性和商賈的出身,他也承認對方此刻所言無差。
“既然宗正大人承認便好,”呂不韋也很滿意贏傒上道,遂扶着胡須面對着衆百官,“大秦律規定有功必賞,所以老夫才同意王上賜予太後之女封號和食邑的做法,因為小公主之功當得這些!”
“呂相為何如此斷定。”
王太後車架上多個女娃,其實對一些‘耳聰目明’的官員來說并不是秘密。
女娃不大也就不到三歲的樣子,考慮到王太後突然離開鹹陽的時間,女娃的出身也就不難猜到。但是作為王太後親子的王上本熱不在意,他們這群官員也不可能越俎代庖去處理,又不是之前那個蠢貨禮士官。
但是你呂不韋上來就說女娃有功就有點扯淡了吧!你和王上說女娃是先王遺腹子,太後所出的小公主也就算了,畢竟這算是王室的家務事,他們不好出聲。但是你說一個不到三歲的女娃有功可封,這就有點過分了吧,你是把滿朝文武當傻子嗎!
環視衆官員疑惑且不信的眼神,呂不韋也不惱,而是将雍月之功對在場所有人一一闡述起來,當然也只是挑幾個重點說,畢竟東西當真是在太多了……
“老夫問你們,如果有人能将大秦糧食産量提升五層,當如何?”
“當得爵位,不過具體多少還待定奪。”
“行,先記下。老夫再問,如果有人出謀保我大秦邊境黔首免于匈奴之苦,當如何?”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衆人瞬間就想起今年冬季匈奴邊境似乎安靜許多,好像确實沒有收到過那邊傳來戰事的消息。難道說……
文武百官們:“……”
“不說也沒關系,那老夫接着問……如果有人能快速冶鐵,短短一日就制造上百成千的兵器,并将此法上交給秦,當如何?”呂不韋笑了笑,對着百官再次問道。
“這……這可能嗎!?”衆官員面面相觑,有些不敢相信呂不韋所說的話。
可是現在不說不行了,王上就在上首看着,不然就顯得他們這群官員也太沒用了。
所以便有一官員小心翼翼的答道,“短短一日就可造出上百成千的兵器,于大秦軍隊有利乃潑天大功,當封公乘。”當然這是保守估計。
“那如果老夫說,此人再将此冶鐵方法上交給秦後,又獻出提高我大秦騎兵作戰水平的神器,有當如何?”
這下所有官員是徹底無言了,之前說獻出冶鐵之法得‘公乘’爵位就是保守估計,這回還提升大秦騎兵的作戰水平,‘上造’的爵位他們不敢說,但是‘庶長’的爵位說什麽也跑不了了。可是……
“呂相此話當真,世間當真有此神器!?”
能提升騎兵水平,這怎麽想都不可能吧!又不是死物,讓都是活人的騎兵水平,難道說是吃什麽靈丹妙藥嗎!?
“自然有,”呂不韋語氣極為自豪,“神器其實就在王上手中。”
在呂不韋直接将最大籌碼嬴政抛出,衆人将視線又紛紛挪向上首,只見被點名的嬴政不慌不忙的掏出兩張絲絹,順手轉交給內侍張林,讓他帶給衆人傳閱。
武将之首的蒙、王二家率先上前定睛一看,再細細琢磨,當時就是臉色大變。其他人懂點的皆是恍然大悟,不太懂得也覺得精妙神奇,一點都不懂的則看向先變臉的蒙武和王翦,眼巴巴的等着解釋。
“此三樣确實可以稱之為提升騎兵水平的神器,”王翦扶着胡須率先開口,擡手下意識的比劃起來,話裏話外都是贊嘆,“至于為什麽老夫說不上來,但是總覺得此三件神器裝在戰馬上後,不但可以是騎兵更加得心應手的駕馭戰馬,就連雙手也會比之前靈活有力,就連最下面的那個鐵塊的作用也很大,可以大大的降低戰馬的損耗……”
“确實如此,”同為武将的蒙武,也不甘示弱的插嘴,“老夫有一愛馬,就是因為馬蹄磨損嚴重才不得不放棄,如今馬蹄有了這鐵塊做底……”
後面的話就算不說明白,大家也都心裏有數了!能得到蒙武、王翦大秦兩大将軍的承認,大家也不再懷疑此物的作用。
那麽問題也出現了?
這些東西難道……真是的……
“哈哈哈,衆大人看來已經明白老夫所言非虛了,想必這功勞如何封大家心裏有都明白了吧!”呂不韋大笑着環顧四周,又接着放雷,“老夫也知道你們不相信這是一個女娃能弄出來的東西,但是老夫要告訴衆位大人的是,咱們這位小公主可不是一般的女娃,而是母胎三年得天所授的天授之人,剛剛老夫所言之物皆可為證。”
此話一出,全場寂靜,文武百官皆是瞠目結舌的看向放出此話後毫不心虛的呂不韋,見他确實面無異色後,又将視線挪向上首的秦王嬴政,得到了王上颔首點頭。
文武百官:“!!!”